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牛市猴市和熊市的投资秘诀
内容
编辑推荐

私募首席操盘手的全程解读!个体散户投资者的财富宝典!

牛市狂奔,为什么你仍然赔钱?猴市震荡,为什么你茫然无措?熊市肆虐,为什么你无法自保?市场总在不断变化,策略也要相应改变。牛市、猴市和熊市,不同市道,不同获利策略。找准股市核心,赢取超人利润!

内容推荐

从2005年7月开始,大牛市并没有给广大股民带来足够的收益,牛市不赚钱成了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话题。本书上篇将给出牛市赚钱的撒手锏,帮助广大投资者把握十年大牛,赚足,赢够。从2007年10月开始,股市走入震荡市况,虽然国内外专业投资机构都一直长线看牛,但是短期内的调整不可避免。政策是导致股市“走猴”的最关键因素,本书中篇将与投资者一起把握政策动向,获取最大的利润。从2008年1月开始,股市开始大幅度下跌,习惯于牛市“鸡犬升天”的“追涨派们”突然陷入了迷惑和恐惧中。本书下篇将告诉投资者必须以价值投资为最佳视角,像猎豹一般静待猎物出现。牛市、猴市和熊市,不同市道,不同获利策略。本书将帮您找准股市核心,赢取超人利润!

目录

前言

上篇 牛市中的获利秘诀一技术面分析

第一章 超级大牛股的特征/3

第一节 均线选大牛法则/4

第二节 MACD选大牛法则/12

第三节 成交量选大牛法则/19

第四节 形态选大牛法则/26

第二章 潜力黑马股的特征/33

第一节 敛散模式选黑马/33

第二节 60周模式选黑马/39

第三节 平行模式选黑马/44

第三章 涨停股的特征/50

第一节 缺齿吸货形态/50

第二节 拉高整理形态/56

第三节 N字底部形态/61

中篇 猴市中的获利秘诀一政策面分析

第四章 货币政策下的股市震荡和交易策略/69

第一节 利率与股市走势/69

第二节 存款准备金与股市走势/73

第三节 汇率与股市走势/77

第五章 财政政策下的股市震荡和交易策略/83

第一节 印花税政策与股市走势/83

第二节 资本利得税与股市走势/86

第六章 产业和涉外政策下的股市震荡和交易策略/89

第一节 国家产业政策与板块走势/89

第二节 贸易政策与板块走势/92

第七章 股市直接政策导致的股市震荡和交易策略/97

第一节 增发和再融资/97

第二节 股改和大小非解禁/101

第三节 创业板对主板的冲击/103

下篇 熊市中的获利秘诀——基本面分析

第八章 基本面投资的要素和原则/109

第一节 寻找市场性专利公司/110

第二节 注意容错空间/124

第三节 长期持有/137

第四节 知道卖出时机/147

第九章 基本面投资的陷阱和要点/152

第一节 投资者自己设下的陷阱/152

第二节 上市公司设下的财报陷阱/154

第三节 公司分析的要点/156

第四节 股票估值的要点/158

第十章 具有基本面投资价值的行业板块/162

第一节 日常消费品行业/162

第二节 医疗保健品行业/173

第三节 能源行业/180

试读章节

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所谓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在我国内地是“中国人民银行”)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现在的准备金率是8.5%。也就是说,存100元钱到银行,银行要拿出8.5元存入人民银行。它的作用是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通俗地说。就是现在商业银行贷款放得太多了,容易造成社会信用膨胀,因此要将一部分钱吸收到人民银行里来。

存款准备金最初渊源于保证商业银行对客户提款进行支付。之后逐渐具备清算资金的功能,后来发展成为货币政策工具。近20多年来,在部分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出现存款准备金率为零、存款准备金制度弱化的现象;但是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欧元区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一项基本的货币政策制度。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存款准备金由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转变为调控基础。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在局限性:一是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机构经营震动较大,准备金率变化需要银行重新调整资产组合,但是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如果市场发育不完善,超额准备金在金融机构间分配不平衡时,这种震动会更大;二是较高的准备金率会降低金融机构通过市场渠道运用资金的比例,并且,如果法定准备金调整频繁,银行会倾向保持较高超额准备金,进一步降低可用资金比例;三是由于多数国家对准备金存款不付息,准备金作为一种税收,容易引发金融机构及市场融资同行逃避金融监管的现象,甚至形成脱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国家中央银行陆续将利率指标确定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调控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水平的变动,通过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结构等机制影响金融市场各种利率变化,从而对金融运行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随着货币政策调控趋向以价格调控为主,强调预调和微调的精细化操作,单纯依靠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式使用越来越少,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变化更多是从配合其他金融制度实施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角度出发,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

采取利率调控的国家,中央银行多是将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其货币政策操作是确定和维护基准利率目标水平。为此中央银行必须对银行准备金供给及短期同业资金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对银行准备金的需求及同业资金有合理的预见性,然后才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流动性和市场利率。保持稳定和可预计的法定准备金有利于保证公开市场操作顺利进行和避免货币市场急剧波动,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资金需求存在结构性缺口,以增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市场利率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要规定适度的最低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存款准备金用于满足准备金要求和支付双重需要,一般只有将准备金要求保持在足够水平上,使法定准备金要求超过清算准备金要求,才会形成可预测的流动性缺口;否则,如果清算需求经常超过准备金要求,准备金需求将会变动不定,从而增加预测准备金需求的难度和政策实施的复杂性。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20多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多次调整。

1998年前,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需要在人民银行开立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清算。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将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金融机构自行确定。1999年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下调至6%。2003和2004年,为对冲外汇占款,适度控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人民银行两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达到7.5%。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一切吸收公众存款或负债并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委托代理或投资的关系。近年来,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加快,对哪些创新产品适用准备金要求关系到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目前在改进金融服务、鼓励直接融资和减轻间接融资压力的背景下,应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如发行金融债券、开办代理理财业务。但是从存款准备金管理来看,不能因为商业银行有关负债业务在名称上没有“存款”二字就不适用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向公众发行的债券或其他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产品应考虑适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恰当地把握存款准备金适用范围,在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的形势下非常重要。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规范地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

P73-75

序言

从2005年7月开始,大牛市并没有给广大股民带来足够的收益,牛市不赚钱成了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话题。无论是固守基本分析的海归派机构投资者,还是有着五年以上股龄的老股民都望牛市兴叹,对于错失飙涨行情,要么不知所措,要么捶胸顿足。本书将揭秘牛市不赚钱的原因,并且给出牛市赚钱的撒手锏,那就是骑牛相马的超级大牛战法,帮助广大投资者把握十年大牛,赚足,赢够。

从2007年10月开始,股市走入震荡市况,虽然国内外专业投资机构都一直长线看牛,但是短期内的调整不可避免。而2007年11月底到2008年初的调整震荡大多来自政策层面的影响,比如再融资、增发、大小非解禁、新股上市、基金限制和开闸、印花税、专户理财、H股回归、港股直通车等政策不断导致股市上冲下洗。无论是忠于公司基本面的机构投资者,还是擅长短线操作的国内土鳖派投资者都无法把握“政策市”,价值投资、技术分析一遇到特色因素就力量全消。本书将向投资者传授震荡市获利的最大秘诀。政策是导致股市“走猴”的最关键因素,让我们一起把握政策动向,获取最大的利润。

从2008年1月开始,股市开始大幅度下跌,习惯于牛市“鸡犬升天”的“追涨派们”突然陷入了迷惑和恐惧中。巴菲特式的投资者、彼得·林奇式的投资者开始大展身手。牛市适作技术投资,熊市适作价值投资。本书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为投资者展示熊市中购入“价廉物美”公司股的最佳法则。好公司,是质量好的公司,是能带来持续收益的公司:好股票,是市盈率低的股票。作为熊市中的投资者,必须以价值投资者的视角为最佳视角,像猎豹一般静待猎物出现。

本书分为三大篇,分别以牛市、猴市和熊市为背景,讲述技术面分析、政策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获利策略。

上篇介绍牛市中的获利秘诀,着重介绍牛股、黑马股和涨停股的特点,并且具体介绍如何寻找超级大牛股,如何寻找最具潜力的黑马股,如何抓住涨停股。在牛市中,资金流向和技术形态分析是关键,所以成交量和价格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牛市中的获利秘诀是“技术面分析”。

中篇介绍猴市(震荡市)中的获利秘诀,着重介绍政策因素导致的股市大幅度震荡,比如从货币政策(宽松的信贷政策导致股市上涨等)、财政政策(印花税率变化等)、股市的直接调控(股改、基金发行审批等)等角度阐述如何根据政策变化来进行股市操作。猴市中的获利秘诀是“政策面分析”。

下篇介绍熊市中的获利秘诀,着重介绍下跌趋势中的操作原则,那就是公认的价值投资法则,以公司质量和股票价格作为两大衡量因素,追求“价廉物美”。熊市中的获利秘诀是“基本面分析”。

目前的股票投资类图书要么以技术分析为主,要么以基本分析为主,都忽视了中国股市的最大特色。那就是政策市,也就是政策主导下的猴市,本书则提供了猴市中的专门赢利策略。另外,股票投资类图书在讲述具体的操作策略和技巧时,都忽略了其中的背景,也就是该策略和技巧的适应环境和有效的前提。本书认为没有绝对正确的操作策略,只有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况的策略才是最好的策略。在牛市中不要死抠价值投资,在猴市中不要忘却最大的庄家——政府,在熊市中不要一味沉迷短线获利。

总之,本书将技术分析、政策分析和基本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读者争取最大化的利润,这就是考虑到了中国内地股市特色后提供的实战技术。

作者

2008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股市进入长期牛市是确定无疑的,当然其中免不了调整,甚至还会很激烈,这是新兴市场的固有特征。

——国际投资大师华 吉姆·罗杰斯

●技术分析是行为金融学的具体运用,其中存在很多颇具真理的因素。

——国际投资大师 格德·格兰特

●任何一个资本市场在发展中都摆脱不了政府的扶持和干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政府对股市的影响,这是一种必要的投资者素质。

——美国经济历史学家 S.戈登

●当潮水褪去,正是拾贝的好时机。当熊市来临,何尝不是价值投资者的盛宴!  ——股神 沃伦·巴菲特

●投资只有一种,那就是价值投资。

——证券分析之父 本杰明·格雷厄姆

●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

——股圣 彼得·林奇

●顺应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趋势,如果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

——国际投资大师 江恩

●始终遵守你自己的投资计划的规则,这将加强良好的自我控制。

——英国首屈一指的个人投资大师 伯尼斯·科恩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已经显而易见了却还不去修正!

——“国际狙击手” 乔治·索罗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牛市猴市和熊市的投资秘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蓝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46923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