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又见风花雪月(风流时代三部曲之3)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和鹤哥用拳头猛捶红砖墙。

终于,坏消息传来:妈妈被斗被羞辱后,跳了珠江,再也不回来了。这是姐姐带回来的最坏的消息。

三天后,一位远房亲戚阿姨突然出现在我家。她叫明婶,听说在深圳附近的村子住。她听到我家遭了殃,就来了。妈妈跳江的消息是她打听到的。

妈妈的尸体没有谁去捞,可能漂到大海去了。

妈妈是珠江的浪卷走的,是向大海流去的。妈妈自己一个人去,好痛快,自自由由地去了,无牵无挂地去了。妈妈去了,像出远门一样去了。

我们三人哭成一团。爸听不见。爸不知道被锁在什么地方。爸不会知道妈妈跳了珠江。

明婶像妈妈一样搂着我们三人,像母鸡呵护着小鸡一样。

我看见她的眼角老是湿漉漉的。她不停地擦着眼。我也不停地擦着红眼。我的眼睛又红肿了。我敢肯定是看红海洋传染的什么红眼病。

鹤哥整天不说话。在房里坐着发愣。

铃姐偷偷地抱着妈妈的枕头流泪。

妈妈就这样独自走了,抛下我们三人走了。妈妈是珠江送去大海的。

我们三兄妹抱着哭要妈妈。

明婶说:“妈出远门去了。我就是你们的妈妈。真的,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她咬着嘴唇说。

我们吃惊地望着明婶。她越看越像妈妈。真的,那眼睛,那头发,那嘴巴儿和妈妈一样。看见明婶,我们稍稍得到安慰。但想到没了妈妈,就觉得世界是—个空竹壳,什么也没有了。

天渐渐黑下来。

雨还在下着,哗哗哗已下了三天三夜。

突然,几个人把爸爸押回来。爸呼喊着妈的名字大哭。

明婶搂着我们,见来者风风火火,越发把我们搂得紧紧的。这世界也奇,人可以随时闯进别人的家。

“快拾东西!”一个红卫兵模样的大人吼道。

“我想把孩子带走。”爸爸对来人说。爸爸的声音很沉,很沙哑,但很有力。我第一次听见这么沙哑的声音。

“三个都带?”那人质问,“不行!”

“三个都是我的孩子。我都带走。”爸爸扑过来搂着我们。他面色冷峻,目光炯炯,好像从什么世界走来一样。

爸爸扑过来时,一股带雨的风也扑了过来。我们猛地打了冷颤。爸爸像从河里打捞起来似的,浑身湿透了。

“不行就不行!那是劳改场!你也让他们一齐去劳改吗?一齐劳改就都带去!”那人吼道。

说来说去,只准带走一个。还说带去也不能在一起。

“你带他走。他有十五六岁了吧!”那人拉了拉鹤哥,说,“其他两个我就管不着了。”

“我这两个孩子怎么办?”爸爸的声音颤颤的,沙沙的。他双眼依然炯炯有神。

“那我就管不着了,走!”那人催促爸爸快走。

“走!”另一人也大声呵斥着。

“快走!车在外头等呢!”

“别婆婆妈妈了,快走!”另一个人又吼了一声,凶神恶煞的样子。

乱糟糟的。只听到这“走”字如炸雷一般。

爸被拉走了。鹤哥也被拉走了。到什么地方去?我不知道。明婶瞪大了双眼。她来不及同爸爸说一句什么话。她呆呆地望着爸爸和哥哥消失在门外的雨幕中。她失魂似的搂着我们。

沉默。

雨下大了,翻江倒海似的。

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雨,从来未见过这么多的霹雳电闪。我的红砖楼,在发颤摇晃,像要倒塌成碎末似的。

铃姐睡熟在明婶的怀里。

我倚在门口看瀑雨,听狂雷。我的红眼睛还未全好,痒痒的流着泪。我敢保证,我不是哭,是眼红肿未消挤出的水。我不敢想妈妈跳江的样子。妈妈是从海珠桥跳下去的?到底是不是,我不知道。跳江那一刻她哭不哭,我也不知道。跳下去像燕子斜飞下去么?像鲤鱼一样入水么?那一刻,妈妈一定感到快乐。要不,她怎么去跳江呢?

明婶把铃姐放在床上睡,就去厨房里煮粥。

我这时才听到肚子咕咕噜噜地叫。是真的,我听到的。这种叫声很沉闷,但我的耳朵听得清晰,是从我的肚子发出来的。奇怪,我的肚子也会打鼓儿,当然没有街道上的锣鼓那么响。

冰箱空空的。只有厨柜里藏着一瓶南乳。稀粥、南乳也好。明婶催我们快吃一碗填填肚子。姐姐被叫醒了。她说不饿。

我不信,上顿是啥时吃的?我忘了。我吃了一个馒头,是街上阿海伯给的,姐姐没有吃。铃姐说不饿,骗人。骗明婶干什么?明婶是好人。我说:“铃姐,你不吃明婶会哭的。”

姐姐也吃了一碗。她去洗碗。我看得真切,她的身影有点像妈妈。

可是,妈妈走了。妈妈跳了珠江。

妈妈再也不回来了。

P4-6

序言

1978—2008,广东改革30周年。

时光流逝虽快,但30年风雨路似很曲折漫长。想起当时,我在深圳特区建设的烟尘中奔跑,夜写长诗《蹦出贝壳的珍珠》的狂喜;想起当初那历史悠久的广州高第街,率先接纳600多个体户时,我在那里深潜一百天,和近百名新兴小老板、街边仔、街边女交朋友,写出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第街》和电影《女人街》的激动;想起我曾在高要县挂职县委常委,两年里常上河台金矿和挖金者谈话,写出长篇小说《闹市》的兴奋。我忽然感到时空渺茫,一切艰辛、彷徨,似乎忽然间被天地巨变、人间喜悦所替代。

然而,我的心依然有一种忧思抹之不去,有无数过去的影子萦绕脑际。当时狂飚突进中的冲浪者安在?当时闹市里的商界精灵今在何方?动荡、流散、疯狂、野蛮、文明,曾在哪个角落?官者、商者、智者、富者、贫者,可各安其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无法把他们追寻。

只有在这个时候,只有在我翻读蘸泪挥汗写成的长达120多万字长篇小说“风流时代三部曲”(《野情》、《野性》、《又见风花雪月》)的时候,一切风云人物才倏然重现,骚动的珠江才再次兴奋,崎岖的山路、弯曲的海岸、辽远的城乡才重又相会。我惊喜,我笔下的人物并未老去,我笔下的景物依然活着……这使我得到慰藉。在中国勇敢突进的今天,愿和我亲爱的读者一起,同忆以往岁月,重论各路英豪。

“只要看鸟是怎样飞法,就知道它是只什么样的鸟。”([俄]马明·西比利亚克:《普里瓦洛夫的百万家私》第87页)我们已飞行了30年,是怎样飞的呢?是逆风展翅,还是直冲云霄?是穿云过雾,还是搏击浪涛?但愿我们如大鹏,扇起垂天之羽翼,击水三千里,飞出九万里。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展翅的姿态,曾经的轨远……

洪三泰

2008年6月28日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刚刚经历了最漫长的十年。从这十年中走出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家庭,带着依旧新鲜的伤痛,立即投入到另外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当中,迷惘、胆怯、振奋、怀疑,还有希望,他们错乱复杂的感情历程,正是另一部改革的历史。

本书描述一个高干家庭在“文革”中惨遭劫难,又在改革开放伊始奋起的故事。繁嚣都市的迷离、辽远西北的险恶、寂寞的军旅岁月、惨烈的战火生涯,同时集中在一个特别而又普通的家庭身上。作为小弟的“浪子”孔云飞,他和风花、雪月等之间的情爱故事既离奇、曲折,又充满忧伤。他同时是这一场变革的见证者,他的生活从穷困潦倒开始,他的爱情从纯粹天真起步,经过近30年的岁月变迁,他的生活是否朝着幸福的方向迈进?他的“风花雪月”是否能得偿所愿?

主人公的经历向我们揭示了整个社会形态从病态到正常的转变过程,同时展现出岭南地区在改革开放中巨大裂变的奇异画卷……

编辑推荐

经历过最漫长的10年,再经历最轻快的30年。海水与火焰共同燃烧,灾难与福泽接踵而至,重现的风花雪月是否依旧痴缠……

浪子、“傻子”孔云飞以超然物外的独特视觉审视中国南方大都市广州,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三种家庭悲剧,令人长叹长思。故事描述一个高干家庭在“文革”中惨遭劫难,衰落、裂变、奋争的故事。繁嚣都市的迷离、孤独的下层生活,辽远西北的险恶、寂寞的部队生活,清冷西南的残酷、惨烈的战火生活,竟由一家散乱了的弟、哥、姐所经历。作为小弟的浪子、“傻子”孔云飞,他和风花、雪月等之间的爱情故事即离奇、曲折,又充满忧伤。他的情感、思绪、预感、联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的目光多棱角折射的生死观、爱情观震撼着人的灵魂。是风花雪月?是忠贞爱恋?是死亡之吻?是爱,是恨,是奸计?发人深省,使人永记那扭曲了的流泪、流血和流汗的岁月,充满向往、创造新生活的激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又见风花雪月(风流时代三部曲之3)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三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4073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5
166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