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利维坦与空气泵(霍布斯玻意耳与实验生活)/开放人文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作者回到十七世纪的英格兰,从知识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情境出发,重新考察了传统科学史认为已成定论的“实验科学的诞生过程”,揭开了玻意耳-霍布斯之争的历史黑箱。

内容推荐

  本书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作者回到十七世纪的英格兰,从知识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情境出发,重新考察了传统科学史认为已成定论的“实验科学的诞生过程”,揭开了玻意耳-霍布斯之争的历史黑箱。  本书对科学史和政治史兼具启发意义,“利维坦”与“空气泵”的并列出现暗示着如下主张:消除真空,就是避免内战;解决了知识秩序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社会秩序的问题。  本书首次将霍布斯拉丁文版《物理学对话录》译为中文(见附录),是了解霍布斯与玻意耳论战的一手资料。  本书因对欧洲社会科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伊拉斯谟奖。

目录

图目

凡例

致谢

第一章 认识实验

第二章 眼见与相信:气体力学事实的实验生产

第三章 双重之见:1660年以前霍布斯的空间普满论政治

第四章 实验的麻烦:霍布斯对玻意耳

第五章 玻意耳的对手:为实验辩护

第六章 重制及其难题:1660年代的气泵

第七章 自然哲学与王政复辟时期:利益之争

第八章 科学政体:结论

附录 霍布斯《物理学对话录》

参考书目

汉英译名对照表

试读章节

A:若白色像日光,那么黑色就像暗夜。因此一个黑色物体的表面必须具有一种特性,以使得从明亮物体射到它身上的光完全不能(或者极少)被反射出去,因而到达眼睛,不论眼睛位于何处。

B:那这表面是什么模样呢?

A:也是由极细小的部分构成,这些部分分别开来都不是肉眼可见的,并且是直立的。因为如果这些部分极小而且直立,那么从任何位置的明亮物体落到它们身上的所有光线就都会被折射到位于小表面之下的物体,其结果是:没有光能够到达眼睛。因此黑色与其说是看起来黑,不如说是被周遭可见的事物区隔出来所以黑。

B:关于黑色,我们有一位同仁,也是你所熟识的好友,在一次参与人数众多的集会上提出了跟你一样的原因,不过没能说服大家。他得到的回答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所有毛茸茸的衣服应该都是黑色的才是。在场的大部分都觉得这回答很正确。

A:什么?他们难道以为衣服上的那些毛是微小到用眼睛都看不见的物体吗?从这里就可以猜出来,他们是多么优秀的推论者啊!从他们身上可以期待何等的自然哲学啊!也许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承认这个黑色之原因为真,是因为这个原因已经被霍布斯首先在((论物体》一书第二十七章最后一节里指出来了。再者,你是否听过他们为坚硬(durities)指出了什么原因呢?

B:有几个人一共提出了三个原因:第一个是部分之大小,第二个是部分之表面彼此接触,第三个是部分所处之位置彼此纠结。这三个中随便一个都足以解释特定物体的坚硬性(induratio)。

A:我一点也不怀疑,本来已经坚硬的粒子(其实也就是卢克莱修以及霍布斯所假设的原子)经由上述的任何一个原因可以轻易地被打在一起,以使得由这些粒子构成的整体变成坚硬。可是谁要是想给坚硬指明一个原因,就应该指出原初硬物(dtuum primum)的原因。

B:看来确实如此。当时有些人主张部分之连结是由于某种胶,部分同仁便想反驳这些人,于是质问他们:那么这个胶又是用什么别的胶黏起来的?我们都觉得反驳很正确。

A:那我一样也诉诸相同的权利来质问上述的第一与第三个原因:在整个坚硬物体的坚硬粒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造成了它们的坚硬?要知道,你们用来反对那些假设某种胶的人的论证,一样也攻击到你们自己。

B:原初的坚硬粒子可能一被创造就是这么硬。而且有些比较大,有些比较小,从一开始就是这样。

A:好的,就这么说。的确把原初物体正确地归因于原初原因了。不过如果他们认为坚硬的物体由原初坚硬的东西产生,那为什么不认为流体也是由原初流动的东西产生?难道造物者能够创造最大的流体,譬如以太,却不能够创造最小的流体?那位首先造出坚硬粒子或者流体粒子的创造者,如果他喜欢的话,一样可以把同样的东西造得比现存的任何物体都更大或者更小。但如果照你们所说,流体是由非流体产生的而且坚硬物体只由坚硬粒子构成,难道不会得出这样的结果:从原初流体里既造不成流体,也造不成坚硬物体?

B:看来有理。那么什么是坚硬物体与流体的原质呢?

A:流体的原则还能是什么别的东西?不就是静止吗?而坚硬物体的原质,难道不就是一种适合产生这种坚硬效果的运动?所谓静止,我的理解是:坚硬的部分彼此之间是静止的,这些部分虽彼此接触,但是不互相挤压。你看流体可以整个被运动却同时保留其流动性,而坚硬物体可以保持静止,虽然其部分正运动着。

B:通过什么运动与什么方式?

P370-371

序言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世纪出版集团倾力编辑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宗旨亦在于此。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阐幽发微,意趣兼得。

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大学经典”依据中西文明传统的知识谱系及其价值内涵,将人类历史上具有人文内涵的经典作品编辑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读本,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倾力尽心。“开放人文”旨在提供全景式的人文阅读平台,从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多个面向调动读者的阅读愉悦,寓学于乐,寓乐于心,为广大读者陶冶心性,培植情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此,我们深知现代中国出版人的职责所在,以我之不懈努力,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利维坦与空气泵(霍布斯玻意耳与实验生活)/开放人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史蒂文·夏平//西蒙·谢弗
译者 蔡佩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78239
开本 16开
页数 4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1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091-49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