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特诊特治白内障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对眼的解剖生理、晶状体的解剖生理、白内障的病因病机从中西医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白内障的各种分型诊断要点、辅助检查、并发症等知识,并阐明了中医、现代医学对白内障的治疗方法、预防保健和护理的方法。并着重介绍了眼科名家治疗白内障的经验与验案,并从中、西医两方面对白内障病因病机、治疗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书中内容全面、具体、详实。

内容推荐

白内障是造成低视力和致富的主要眼病,我国目前有白内障患者6000万人。本书从中、西医两方面分别介绍了白内障的眼部解剖生理、病因、诊断方法及各种治疗方法。重点介绍了中医名家治疗白内障的经验与验案,对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法及预防保健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白内障患者的良师益友。

目录

1 眼的基本知识

 一、眼的解剖生理

 二、视路与瞳孔反射

 三、眼的血液循环与神经支配

 四、晶状体

2 中医对眼的认识

 一、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五轮学说

3 白内障的概念及分类

 一、白内障的概念

 二、白内障的分类

4 白内障的病因及诊断

 一、先天性白内障

 二、老年性白内障

 三、外伤性白内障

 四、并发性白内障

 五、代谢性白内障

 六、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七、后发性白内障

5 白内障的治疗

 一、先天性白内障

 二、老年性白内障

 三、外伤性白内障

 四、并发性白内障

 五、代谢性白内障

 六、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七、后发性白内障

6 白内障特诊特治经验

7 中医名家诊治验案

8 白内障的现代研究进展

 一、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二、白内障治疗的研究进展

 三、现代医学疗法的研究

9 白内障患者的保健与护理

 一、防治白内障的药物

 二、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三、饮食调理

 四、生活、精神调理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视力减退:视力减退的程度与晶状体混浊的程度与部位有关。眼部不充血,无肿痛及刺激症状。患者往往自觉视力逐渐下降,严重者仅有眼前手动或光感。

(2)单眼复视或多视:由于晶体纤维肿胀、断裂、变性及晶状体抗硬化比变形、屈光力改变,造成棱晶样作用,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

(3)近视:由于晶体吸收水分后体积增加,屈光力增强,核部屈光力增高,可出现近视现象,患者自觉老视程度减轻,视远方时需佩戴近视眼镜或原有近视度加重。

(4)飞蚊症:如瞳孔区的晶状体有点状混浊,可在眼前出现点、片状阴影,其位置固定不变,而玻璃体混浊的阴影则是经常漂浮不固定的,并随眼球转动而飘动。

(5)虹视:晶状体吸收水分后,不规则纤维肿胀致注视灯光时有五彩晕轮,此时需与青光眼及结膜炎所致的虹视相鉴别。

(6)夜盲、昼盲或色觉异常:部分病人因白内障位于周边而发生夜盲,位于中央可致昼盲,由于硬化之晶状体核吸收短波光线,可引起紫色及青蓝色色觉障碍,而晶状体摘除后,、患者短期内可有蓝视等现象。

2.体征

白内障的体征主要是根据眼科专科检查所见晶状体混浊形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如下三型。

(1)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混浊自周边部浅皮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扩张,占据大部分皮质区。根据其临床发展过程及表现形式,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可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①初发期:最早期的改变是在靠周边部前后囊膜下,出现辐轮状的透明水隙或水泡。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晶状体赤道部皮质有空泡、水裂和机层分离等晶状体吸水后的水化现象。水隙或水泡主要是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泵转运系统失常导致液体在晶状体内积聚所致。液体积聚可使晶状体纤维呈放射状或板层分离。在前者,液体可沿晶状体纤维方向扩展,形成典型的楔形混浊,底边位于晶状体赤道部,尖端指向瞳孔区中央。散瞳检查在后照或直接弥散照射下,呈典型的辐轮状外观。这种辐轮状混浊,最初可位于皮质表浅部位,而后向深部扩展,各层次间可相互重叠掩盖,最终发展成晶状体全面灰白色混浊取代辐轮状混浊外观。代表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进入进展期阶段。

楔形混浊是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最常见的混浊形态,其基底朝周边,尖向中央,作辐射排列,相当于中医所称的“枣花翳内障”,如果散瞳检查、彻照眼底红光反射中能看到辅轮状、楔形或花环样阴影。只有当楔形尖端发展到瞳孔区,视力才受到影响,一般位于晶状体周边部的混浊,可以多年不影响视力。

②膨胀期或进展期:晶状体混浊及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不断增加,原有的楔形混浊向瞳孔区发展并互相融合,视力显著下降。由于渗透压改变,晶状体吸收水分,发生体积膨胀、增大,前房变浅,因此称作膨胀期。一方面因混浊为背景的囊膜张力增加而呈现绢丝样反光;另一方面,由于膨胀的结果而使前房变浅。后者在一个有青光眼体质的患者,少数病人可以诱发急性青光眼。但并非所有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患者都要经历膨胀期发展过程。即使有,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也不一定都会诱发青光眼。此时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由于晶状体前囊下仍有一部分透明的皮质,斜照法检查仍可见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阳性。此期可以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所以作散瞳检查时应该慎重,一旦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必须及时摘除膨胀的晶状体。

③成熟期:这一期以晶体经完全混浊为其特点,膨胀消退,前房深度恢复正常。裂隙灯显微镜下能看到前面有限深度的皮质,呈无结构的白色混浊状态,晶状体内水分溢出,混浊已达到囊膜下,此时斜照法检查虹膜新月影投照试验为阴性。晶状体纤维经历了水肿、变性、膜破裂等一系列病理过程,最终晶状体纤维崩溃,失去正常的形态为结局。组织学上,代表纤维基质变性的特征性改变,形成所谓Morgangnian小体。应用组织化学技术及X线衍射方法,对糖尿病和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进行研究发现,球样小体具有脂质双层膜,其中含有证明其纤维基质来源。及至成熟阶段,晶状体囊膜仍可保持原有的张力和韧性,此后逐渐向变性方向发展。因此在白内障完全成熟之前采取囊外白内障摘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恰当的。临床上此期为最佳手术时机。

④过熟期:成熟白内障久不手术摘除,晶状体逐渐脱水,体积缩小,前房加深,虹膜震颤,皮质乳化,核下沉,此时视力可好转,晶状体囊膜更脆、皱缩、通透性增加或自行破裂,溶解的晶状体皮质可呈现闪光的特点和胆固醇结晶,称为Mo卜gangnian白内障。晶状体核可以脱位到前房和玻璃体内,伴随晶状体的蛋白颗粒游移到前方,组织碎片积聚于前房角,阻塞小梁网,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称为晶体溶解性青光眼。同时进入前房的晶状体物质具有抗原性,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严重的前葡萄膜炎、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上述两种并发症药物治疗一般无效,采用手术摘除白内障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2)老年性核性白内障:老年性核性白内障远不像皮质性白内障那样具有复杂的形态学变化和发展阶段。核性白内障往往和核硬化并存。发病年龄较早,进展较慢,没有明显分期。核混浊从胚胎核或成人核开始,初起时核呈黄色混浊,以后逐渐为较黄色、较红色或较黑色,相当于中医学的“白翳黄心内障”或“黑水凝翳内障”。由于核密度增加致屈光指数增加而产生核性近视,可达5~10个屈光度。因晶状体周边部启光力不变,所以在瞳孔扩大与不扩大时,视力程度不同。

随着白内障程度加重,晶状体核颜色亦逐渐加深,由淡红色逐渐变为琥珀色或棕褐色。而迁延性核性白内障病例,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核晶体最终变为黑色形成黑色白内障。晶状体核颜色与核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颜色越深,核越硬。这一方面再超声乳化前进行病例选择时应当更加注意。从手术角度出发,鉴别皮质性和核性白内障的意义在于前者的晶状体核一般较小并且比较软,最适合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临床上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主诉虽已老花眼却不需要戴老花镜即可近距离阅读。其实,这也是核性白内障患者经常面临的临床问题。随着晶状体核硬化,屈光指数增加,进而形成了近视进行性增加的特殊临床现象。如果核硬化局限于胚胎核,而成年核不受影响,其结果往往会产生一种较为特殊的双屈光现象,即中心区为高度近视,而外周区为远视,结果产生单眼复视。

(3)老年性后囊下白内障:老年性后囊下白内障是指囊膜下浅皮质混浊为主要特点的白内障类型。混浊多位于后囊膜下,呈棕色微细颗粒状或浅杯形囊泡状。早期在晶体后核部囊下皮质呈棕黄色混浊,形如茶盘,故又名盘状白内障。外观如锅巴样,混浊呈细小点、小空泡和结晶样颗粒。早期视力受影响是因为混浊位于视轴区,而晶状体皮质和核保持透明,后期合并有核性或皮质性白内障,才发展为成熟白内障。裂隙灯显微镜下,有时可发现混浊区附近的囊膜受累,呈现黄、蓝、绿等反射,形成所谓的多彩样闪辉现象。由于病变距节点更近,因此即使病程早期,或病变范围很小很轻也会引起很严重的视力障碍。

老年性后囊下白内障,除后囊膜下浅皮质受累外,其他部分的皮质和晶状体核均透明,因此属于软核性白内障类型。基于这一点,后囊下白内障是超声乳化手术的最佳适应证。

P69-73

序言

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是造成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眼病。《秘传眼科龙木论》曰:“凡眼初患之时,眼前多见蝇飞,花发垂嬉,薄烟轻雾,渐渐加重,不痛不痒,渐渐失明,眼与不患眼相似,且不辨人物,惟睹三光。”这段话精辟地描述了白内障的症状,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白内障是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引人注意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有白内障患者6000万人,急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盲人将近200万,每年新增的白内障盲人约40万,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到2040年全世界将有20亿白内障患者,5千万人全盲,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普及白内障的相关知识,让广大患者了解白内障,正确认识白内障,加强白内障的预防和保健,早期诊断,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使更多患者重见光明,是广大医学工作者不断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本书对眼的解剖生理、晶状体的解剖生理、白内障的病因病机从中西医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白内障的各种分型诊断要点、辅助检查、并发症等知识,并阐明了中医、现代医学对白内障的治疗方法、预防保健和护理的方法。并着重介绍了眼科名家治疗白内障的经验与验案,并从中、西医两方面对白内障病因病机、治疗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书中内容全面、具体、详实。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遗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特诊特治白内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晓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360443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76.1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3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