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塑教育(托起教育自己的梦想)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稿融汇了作者从两个不同层面(理科实验班与普通平行班)、历时四年自塑教育实验的总结,既作理论上的探究,又阐明具体的做法,生动活泼,启人深思。这本书不是验证诠释已有东西,而是记录探究新的路径,原创性是鲜明的。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为理论实践和课程教材两篇。理论实践篇包括:自塑教育的背景、自塑教育的建构、自塑教育的引擎、自塑教育的操行、自塑教育的成效。课程教材篇包括:做行为合格的人、做品德优秀的人、做境界崇高的人。

目录

序(于漪)/001

理论实践篇/001

第一章 自塑教育的背景/003

 第一节 自我教育是本真/003

1.正常的人先天具备自我教育潜质/003

2.教育的本能只是辅助学生自我成长/004

3.社会的发展迫使自己必须教育自己/004

 第二节 他人教育易偏失/005

1.他人教育易使主体精神偏失/005

2.他人教育利育分不利育人/006

3.他人教育利眼前不利久远/006

 第三节 培育自塑是使命/008

1.自塑教育是人类发展大势/008

2.国外名校先行有借鉴作用/009

3.国家战略呼唤着自我教育/010

第二章 自塑教育的建构/011

 第一节 整体建构与步骤/01l

1.自塑教育的整体建构/011

2.自塑教育的实施步骤/012

 第二节 主体内容与依据/014

1.自觉——自塑的起点/014

2.自设——自塑的支点/016

3.自律——自塑的重点/018

4.自强——自塑的难点/020

 第三节 循环联系与作用/021

1.循环的优化教育过程/021

2.实施自塑教育的意义/021

3.实施自塑的实际影响/022

第三章 自塑教育的引擎/023

 第一节 课程德育的引领/023

1.课程德育引领的认识/023

2.课程德育引领的规划/025

3.课程德育引领的操作/041

4.课程德育引领的感悟/045

 第二节 班会课程化拉动/047

1.班会课程化的认识/047

2.班会课程化的规划/050

3.班会课程化管理与实施策略/05l

 第三节 家校一体化助推/067

1.家庭助推的认识/067

2.家庭助推的引领/068

3.家庭助推的实施/07l

第四章 自塑教育的操行/076

 第一节 喂饱梦想以传动/076

1.辅助好人生规划/076

2.确立好心中偶像/082

3.发挥好梦的牵引/085

 第二节 多面律动以促进/090

1.自律自新/090

2.互律共进/106

3.他律促成/114

 第三节 综合实践以提升/116

1.以温馨班级建设培育爱心/116

2.以“六个百分百”增强合力/130

3.以革命传统教育充实后劲/141

4.以“综合套餐”锦上添花/144

第五章 自塑教育的成效/15l

 第一节 自塑风景线/151

1.特色的班级/151

2.优秀的群体/152

3.卓越的个体/153

 第二节 自塑个案选/153

1.和谐壮大/153

2.扬长补短/157

3.化坎为坡/161

 第三节 自塑实验感/167

1.两面间作/167

2.三个转换/167

3.六个依托/168

4.贵在坚持/169

课程教材篇/173

第一章 做行为合格的人/175

 第一节 友爱,做人的本性/175

1.爱自己/175

2.爱他人/177

3.爱集体/181

4.爱国家/183

5.爱自然/189

6.爱的艺术/19l

 第二节 明礼,做人的体面/193

1.有礼貌/193

2.有礼节 /197

3.讲礼仪/20l

 第三节 守纪,做人的基准/207

1.守纪律/207

2.讲秩序/209

 第四节 健康,做人的本钱/212

1.健康心理/212

2.健康锻炼/214

3.健康饮食/217

第二章 做品德优秀的人/218

 第一节 诚信,立德的根本/218

1.诚信与立德/218

2.诚信与立业/220

3.诚信与立国/222

4.诚信与考试/224

 第二节 守法,立德的保险/226

1.法律意识/226

2.知法懂法/227

3.理性地以法护己/229

4.做好事也要守法/23l

 第三节 节 俭,立德的储蓄/234

1.节 俭决定品格/234

2.节 俭决定成败/236

3.节 约型社会建设/237

 第四节 尽责,立德的增值/240

1.要勇于尽责/240

2.对借口说“不”/241

3.敢于承担大任/243

4.承担责任,从细微处做起/244

第三章 做境界崇高的人/247

 第一节 理想,强大的牵引/247

1.做人须是立志第一/247

2.立志当立高远之志/249

3.树立切合的理想/252

4.科学地实现理想/253

 第二节 信念,强大的支撑/255

1.相信自己/255

2.在坚毅中成长/258

3.如何培养自信/261

 第三节 气度,强大的开发/262

1.学会谦和/263

2.学会宽容/264

3.学会沉勇/266

4.学会合作/269

5.学会舍弃/271

6.学会做小事/274

 第四节 理性,强大的调控/276

1.义理思辨/277

2.公理思辨/280

3.真理思辨/284

附:主题班会德育课程实施案例/298

编写意图/307

主要参考书目/309

试读章节

第一节 理想,强大的牵引

“理想”自塑,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切合而崇高的理想。

1.做人须是立志第一

(1)立志箴言

士当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缰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能成为将军,但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拿破仑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没有了理想和幻想,一个人即使拥有全部现实,他也是一个“空心人”。——阿尔贝特·史怀贻

一个人如果充满信心地沿着自己理想的方向持之以恒地前进,并努力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生活,他就会获得平常情况下料想不到的成功。——梭罗

一个人,一旦有了想飞的冲动,他就再也不会满足在地上爬。——海伦·凯勒

许多人都认为是生活在现在,生活在当下,其实不然,我们吃饭、工作、行走、写作,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我们是活在未来的。——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

(2)心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在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昆虫学家一边说,一边向附近的树林小跑了过去。不久,他便找到了一只大个头的蟋蟀,回来告诉他的朋友:“看见没有?一只白牙紫金大翅蟋蟀,这可是一只大将级的蟋蟀哟!怎么样,我没有听错吧?”“是的,您没有听错。”

商人莫明其妙地问昆虫学家:“您不仅听出了蟋蟀的呜叫,而且听出了蟋蟀的品种——可您是怎么听出来的呢?”昆虫学家回答:“个头大的蟋蟀叫声缓慢,有时几个小时就叫两三声。小蟋蟀叫声频率快,叫得也勤。黑色、紫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的蟋蟀叫声都各不相同,比如,黄蟋蟀的鸣叫声里带有金属声。所有鸣叫声只有极其细微,甚至言语难以形容的差别,你必须用心才能分辨得出来。”

他们一边说,一边离开了公园,走在马路边热闹的人行道上。忽然,商人停住了脚步,弯腰拾起一枚掉在地上的硬币。而昆虫学家依然大踏步地向前走着,丝毫没有听见硬币的落地之声。

(3)人生没有随便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与萨尔洛夫将军有一次对话。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的时候,打算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以补助生活。她的父亲为她引见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将军热情地接待了她,并认真地问:“想做哪一份工作?”

她回答说:“随便吧。”

将军神情严肃地对她说:“没有任何一类工作叫‘随便’。”

片刻之后,将军目光逼人,以长辈的口吻提醒她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4)没有理想就没有前途  曾经有一位过路人遇见三个正在砌墙的工人,便问:“你们在忙什么?”

甲说:“砌砖。”

乙说:“赚钱。”

丙说:“建造世界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十年后,丙成了当地有名的建筑师,而甲、乙二人依然是泥水匠。

讨论感悟

1.同一情境下,昆虫学家与商人为何听到的不一样?仅仅是他们的专业关注不同吗?

2.罗斯福总统的夫人与萨尔洛夫将军的对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3.同样是砌砖,为何丙能成功而甲、乙依然如故?

认识点拨

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成功就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昆虫学家的心在虫子们那里,所以他听得见蟋蟀的鸣叫。商人的心在钱那里,所在,他听得见硬币的响声。有的人能够摘取人生巅峰上的皇冠,有的人能够取得世人瞩目惊叹的成就。而有的人一生虽然也忙忙碌碌,但却一事无成,还是心思不在那里,三心二意罢了。

如果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人生要有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年度的目标,一个月份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成功的道路是理想铺出来的。你今天的状态是你昨天状态生成的;同样,你明天的状态将取决于你今天的状态。总之,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丙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建筑师,是因为他是一个清醒的发展者。而甲、乙碌碌无为,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是一个糊涂不觉醒者。可见,在同等情况下,觉醒与不觉醒,以后的生存状态截然不同。早觉醒早发展,不觉醒生存都会困难。

P247-249

序言

认识肖家芸老师是先读其文,后识其人。以往读到他在语文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常为他文中透露出的鲜活的思想和独特的做法所感动。年青教师凡对学科教学执著追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我都心怀敬意。

今日读到肖老师《托起教育自己的梦想——自塑教育》的书稿,又是教育中的另一个天地。这本书稿融汇了他从两个不同层面(理科实验班与普通平行班)、历时四年自塑教育实验的总结,既作理论上的探究,又阐明具体的做法,生动活泼,启人深思。这本书不是验证诠释已有东西,而是记录探究新的路径,原创性是鲜明的。

尝试教育中的改进与创新,是要有相当条件的。在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艰难情况下,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进行,乃至主宰中学教育命脉,“分数”的追求成为学校、家长、学生至高无上的目标,在这种环境下,还能静下心来,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培养展开踏踏实实的研究,是要有胆略和勇气的。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生在高中学生群体中可算是尖子,是“高端”人物,学校不满足于他们学业成绩的优异,而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上下功夫。如:建立理科德育研究实训基地,为理科教师搭建发挥教育智慧、教育才能的育人平台,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又辐射到其他学校理科教育,深入探索中学理科育德方式、能力,评估内涵与实效。“自塑教育”的实践是学校搭建的另一对学生育德的平台,从班主任的角度探索在社会转型时期多种价值观对学校教育冲击、挑战,如何选择最佳切入口,提高育人实效的途径与做法。学校支持是开展实验研究的前提与必要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实验者的创造才能才得以充分发挥。

作为实验来说,两个端点参照互补而形成的东西,更具有普适性和说服力。肖老师先选择高端群体——理科实验班,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因为,有天赋、有特长、悟性高的理科尖子生,往往重理轻文(人文学科薄弱)。他们很有主见,很有个性,对所实施的教育会分析,能挑剔,不可能简单地接受。这就迫使实验者必须建构值得他们信赖的实验方案,必须拥有吸引他们乐做的智慧热情。在获得成功,积累经验教训之后,再到普通班级,根据一般同学的实际情况,借鉴成功的经验,适当做减法,那就举重若轻了。仅从实践所展示的丰富材料来看,也可深味到其中包含的意义与价值、可资借鉴的认识与做法。

首先是切入口选得准。实验的学生群体无论是优质还是普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自我教育、自爱自律、自强不息,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成长、代替学生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关爱、组织、引领。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学生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是内驱动力,成才须立志,做人须修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指出:“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变成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显然,古今中外成才的路均离不开自我塑造之路。自我教育,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立德做人,终生受益。其实,自塑教育又何尝只局限于优质学生群体?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离不开自律与他律,但内驱力毕竟是成长的根据,他人的教育在于唤醒、帮助、促进他们的发展。外在的教育力量不可少,关键在培育和调动他们成长、发展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积极向上的不懈追求。肖老师在第二轮的普通班实验,整体感觉好于理科班,就是力证。

其次是学科德育与班会德育相融相汇。学校教育以德育为核心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班会德育的有效推进绝不是单兵独进,而是要方方面面的支撑、协助,形成育人的合力。学科德育就是重要支柱。肖老师深知其中奥秘: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因课文个性的不同,紧扣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撒播育人的良种;民族精神教育与珍爱生命的教育是育人的核心内容,课的多维功能营造了育人成长的氛围,激发学生自塑教育的自觉性。班会德育既博取学科德育的精华,又不受学科、学段、学程的限制,更具灵活机动、聚焦拓展、穿透强化的优势,相交相融又相汇,各具特色,相互辉映。

再次是班会课程化,规划人生。班会往往跟着学校活动走,跟着社会某些热点问题走,有相当的随意性。自塑教育尝试有着经过深思熟虑的三年育人规划,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量体设计,瞄准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一步一步推进,切实可行。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强调自律自新,又注意互律共进,他律促成。个人成长推动班级群体,班级群体烘托个人成长。在实施过程中,善于调动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上下古今,国内国外,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拿来为我所用;在实施过程中,应适应学子的心理需求。整个教育不是抽象概念的大会串,而是具体生动,丰富多彩,洋溢着知识的传授、育人的智慧和心灵的提升,其中不乏创新的光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把班会当作德育课程来科学地开发、系统地建设、灵活地操作,这是鲜见的,其影响是深远的。

祝贺肖老师的自塑教育实验取得成功,也祝愿这本有关自塑教育经验总结的书发挥辐射作用,同时也给班主任带来喜悦。

于漪

2008年4月

后记

深入育人前沿多年,深感我们的基础教育如同基础经济一样,微观的一招一式的承传与改革,已经无力从根本上改变整体的不适应与低效应,需要转换观念,转变增长方式了。

就教育而言,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都需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几乎一边倒向了他人教育,或者说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停留在他人教育模式上,即通过学校家庭的他人(教师、家长)方式,借助于强制性的管理行为施教,来实现教育者预设的目标。其突出特点是:重“盯”轻“导”,重“管”轻“育”,育分替代了育人,德育变成了看管,班主任成了从早到晚的看守员。这种教育,有利于管理,有利于育分,有利于当前(解决升学困难),有利于个体(家庭卸掉升学重压,学校赢得升学声誉),但不利于育人,不利于长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国家(未来竞争力提升)。总之,他人教育适合过去尽快解决升学压力的国情(现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但不适应未来国家的战略。

教是为了不教而自成才,管是为了不管而自能管,从单一“看管”、“育分”的他人教育怪圈中走出来,回归教育的本真,育自我教育之魂,植自我发展之根,在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之间,建构一个联动的机理,一个制衡的机制,一个优化的平台,一个实化的抓手,已成为人类教育的大势。早在20个世纪的90年代,美国的蓝带学校,大力倡导、积极奖励那些开展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自我教育,影响深远。英国的伊顿公学,一向坚持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的自我教育,培育出了大批杰出的政治、军事领军人物。

基于此,在学校支持下,2004年我在理科试验班尝试了自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在学校进一步支持下,我选择一个普通班开始了普适性的二轮实验。

正因此,我不揣孤陋,将自己的一点思考与实践记下来,汇集于此,以期抛砖引玉,期盼着更多的同仁,一并探寻。

人才的培育与成长,需要科学方法,更决定于观念;不完全靠勤奋,而主要靠思想。每个人的人生,不过是受自己意识观念支配的,验证自己设计规划的实践过程。本人想努力呈现的,不在于什么具体的程序、方法、原则,而是一种价值形态,一种育人观念与体式的转变。

拙作分两块。一是理论实践篇,着重阐释我对自塑教育的认识与建构,真实记录我实施自塑教育的过程、步骤、方式、方法,撷取部分案例供同仁分享研究,扼要介绍我实践后的收获体会包括缺憾困惑。二是课程教材篇,完整呈现我经过四年开发建设的主题班会课程,或许能给一线的同行,在准备主题班会时提供一份“净菜”,免去一些“选、择、洗、配”的烦难;同时配有代表性的课程实录,以供设计运行参考。

诚如于漪老师所言,自塑教育实验得力于华师大二附中这块育人的沃土,包括何晓文校长的引路,李志聪书记和陈胜庆副校长的指导,蒋建国副书记的扶持,张大同、袁军副校长的帮助,学生处、教务处、年级组、搭档的老师和电教组等各个部门教职工的协助,2007届1班和2010届10班全体同学的合作,仅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自塑教育实验,一直得到于漪老师的关心指导。尤其是于老师在百忙之中,在身体感觉不适的情况下,抽时间精心为此书作序,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与鞭策。借此,我向敬爱的于漪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

限于能力和时间,书中疏漏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肖家芸

2008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塑教育(托起教育自己的梦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家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61144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7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51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