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抄底
内容
试读章节

公元600年前,阿尔凯奥斯这个流浪的古希腊贵族与诗人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忠告:“创造城市的不是遮盖着华丽屋顶的房屋,也不是砌筑完美的石墙;不是运河,也不是造船厂,而是人们利用机会的能力。”

那么,抛却人道主义以及对社会致命性的毁灭,战争有没有给人们带来机会呢?

在“动乱的风暴”中,风雨飘摇的扁舟只要找到安全的避风港,学会适时出击,就能牢牢抓住战争中若隐若现的黄金命脉。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家族能像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大发战争横财,其崛起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也令后人望尘莫及。如果说谁是抄底之王,我们更愿意把这顶桂冠送给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着怎样的金手指,能够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犹太小卒成为在世界上纵横捭阖的金融寡头?《货币战争》一书如此虔诚地论述道,“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暗箱操作,像钟表一样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金权欲望,以及基于这一切的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和天才的预见力,使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世界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旋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金融帝国。”《货币战争》把罗斯柴尔德家族视作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性经济族群,恪守规则的组织,天衣无缝的行为,分毫不差的理性,这些都成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登上财富宝典的重要砝码。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理性人,也没有绝对的理性族群。与其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个集智慧、天赋、纪律于一身的金钱犹太先知,不如说是祸起萧墙的王室纷争与硝烟弥漫的绵绵战火,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迅速崛起与蹿红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再加上罗斯柴尔德家族被贪欲所催生的大无畏精神,这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攻破资本围城的“杀手锏”。

当很多人还在内部争斗、战争的旋涡中挣扎,并战战兢兢地寻找合适的保护伞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却在炮火轰鸣中勇敢地踏上了财富列车。难怪老罗斯柴尔德的夫人在去世之前说道:“如果我的儿子们不希望发生战争,那就不会有人热爱战争了。”借着战争的东风,河东河西或许也只是弹指一挥间。

在未结识威廉王子之前,梅耶·罗斯柴尔德的履历简简单单,并无超凡之处。

家族:罗斯柴尔德。如果没有梅耶·罗斯柴尔德的出人头地,整个罗斯柴尔德家族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平庸或许还将延续。不过,出生于1744年的梅耶·罗斯柴尔德改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正常轨迹。从此,罗斯柴尔德在历史名册上熠熠生辉,它的分量不亚于高居权力巅峰的王位。

家庭背景:父亲摩西为金匠和放贷人,为梅耶留下了部分财富,这部分财富成为梅耶原始积累的一部分。

相貌品行:典型的希伯来人,身材修长,小点状黑胡须,戴有假发。长相不够风流倜傥,也没有三寸不烂之舌,但梅耶精明能干,并有着过人的经商天赋。

教育经历:父亲摩西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角色,摩西去世后,13岁的梅耶在汉诺威欧本海默家族银行当银行学徒,学徒期间,梅耶掌握了大量的金融知识,并结识了一些位高权重的政府要员和财大气粗的金融家,其中,冯·伊斯托弗将军成为他扩展人脉的重要枢纽。

家庭:梅耶与犹太人区某位上层社会人物的女儿古特里·斯切纳波尔结为夫妻,生有五子五女。或许,连古特里·斯切纳波尔也没想到,她旺盛的生育能力,出色地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开枝散叶,成为其夫梅耶向欧洲各国放出的利剑,为日后金融帝国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职业:子承部分父业,买卖古董,兑换钱币,并经营棉织品、烟酒等日常生活用品。“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梅耶歪打正着,他的古董生意让他有了取悦威廉王子的资本。

创造一飞冲天的奇迹,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现实的土壤,在梅耶平淡无奇的简历中蕴涵着种种蓄势待发的因子:人力、物力与财力,一旦在恰当的时机点燃导火索,离罗斯柴尔德璀璨时刻也就不远了……

P2-4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19世纪初各国战争:“滑铁卢”铸就财富密码

 战争是天大的“喜讯”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凯旋门”

 硝烟中镳就“金”脉

 四面触角的金融帝国

 玩经济危机于股掌

第二章 1873年经济恐慌:大崩溃下的致命“诱惑”

 抄底“幽灵黄金”

 谁动了繁荣的经济

 洗劫财富的美国

 大企业时代来临

 钢铁大王卡内基“乞丐变富翁”

 冷酷无情的洛克菲勒

 顶着道德光环的摩根

第三章 一战:大战有声,财道无形

 欧洲灯火熄灭

 大国崛起之谜团解析

 石油:战争的宠儿

 华尔街:伴随硝烟腾飞

 杜邦公司:贩卖死亡的商人

第四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萧条中的黄金带

 令人战栗的记忆

 华尔街:抄底死在半山腰

 危机成就了罗斯福

 希特勒:有了上台的经济土壤

 8本与苏联:在萧条中披荆斩棘

 好莱坞:与衰退背道而驰

第五章 二战:化“战”为机的伟大博弈

 二战的始作俑者

 民主制度的强大兵工厂

 大品稗,在二战中崛起

第六章 亚洲金融危机:冲破危险的藩篱

 索罗斯:做导火索的天价回报

 资本洗牌的狂潮

 中国的“勇敢者的午餐”

 房产复兴运动

 经济变局中的企、监扩张

第七章 21世纪初网络泡沫破裂:喧嚣中的逆行

 被风投催化的“网络瘟疫”

 泡沫“破”出来的机会

 并购,危机中的成长盛宴

 抄底之王巴菲特的逆势生存

 汪潮涌:抄定搜狐不放松

第八章 2007年次贷危机:狩猎次贷熊市

 谁为经济飓风下注

 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

 伸手可触的“底”(上)

 伸手可触的“底”(下)

 国进民退:政府救市与抄底兼顾(上)

 国进民退:政府救市与抄底兼顾(下)

 低谷中的并购觊歌(上)

 低谷中的并购凯歌(下)

 殴神巴菲特的进退之道

 摩根大通:“独善其身”变身收购机器

第九章 中国企业的抄底使命

 后黄金时代

 “中国鱼吃洋鱼”的时来运转

 挖掘财源茂盛的审场(上)

 挖掘财源茂盛的亩场(下)

 借道品稗的晕轮效应

 “过剩人才”:看上去很美

 中国能源企业:以收购拿下定价权

 “抄底”并非没风险

尾声205

 现在是中国最合适的抄底时机吗?

 中国有实力抄底吗?

 中国哪些行业最适合抄底?

 抄底有风险,下手请谨慎

参考文献

序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历史不断重复着好与坏的轮回。如同逃不脱的宿命,全世界都在憧憬没有休止符的黄金时代,但危机却一次次不期而至。但是,在数次经济危机、战争梦魇背后,都潜伏着凤凰涅粲的裂变基因。

无论是经历战争还是萧条,经济都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滑,衰退成为战时或经济危机时最触动心弦的字眼。这似乎成为人类难以摆脱的黑暗周期。太阳照常升起,资本、资源以及企业家的蜜月却已结束。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是一个创造性的毁灭过程。如果能在周期性的政治或经济灾难中植入抄底基因,这或许是萧条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今天,成为世界关键词的“抄底”,源自资本市场中的抄底,原意是指以某种估值指标衡量股价已经跌到最低点,尤其是短时间内大幅下跌时买入,预期股价将会很快反弹的操作策略。在战争或经济危机中,抄底的外延则演变为对资金、市场、人才等资源的廉价获得。

在经济危机中,抄底抄的是谷底。谷底与顶峰相对,为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最低点。在这一时期,企业生产力和就业人数均达到最低水平,股票和商品价格达到最低,并有回暖趋势,企业家的悲观情绪正在转为乐观。因此,经济危机的抄底与经济危机相伴相随,也是有周期的。经济周期的萧条时刻,恰恰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市场经济变幻万千,唯一不变的是经济周期。在经济学的“经济蛛网”中,一旦在市场上出现对价格水平不满意的竞争者,他们就会擅自减少对产品的供应量,从而引发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不明就里者,受到高价格的刺激,会拼命扩大投资以增加利润,这就是竞争性过度投资,它最终会引发生产过剩。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说,“我认为,狂热与崩溃曾经是和普遍的非理性或者暴民心理结合在一起的。”被利润诱惑和盲目乐观,带来的往往是信用的无度扩张,这种可怕的群体性心理往往是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在市场上,技术精湛的投资者寥寥无几,而不成熟的投资者却比比皆是,他们可能会在初始阶段促进经济繁荣,但繁荣背后必然是崩溃,并带来新的下跌。于是,经济周期出现了薄弱链条,并一次次向崩溃的边缘滑行。

各种资产的价格下跌,为技术娴熟的投资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在经济周期的谷底抄得不亦乐乎。在萧条的阴影中,每一类资产的价格都被贴上廉价的标签,其价值的缩水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抄底者却牢牢控制着话语权,轻易地将低价资产收入囊中。

战争除了会造成经济萧条之外,也给抄底带来了良机。

直到现在,在和平的大旗下,仍有硝烟弥漫,不管是为利益还是正义而战,人类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大小战争,仍然是“死亡商人”、工业巨头乃至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最动听的乐曲”。在战争的血雨腥风中,他们却能翩翩起舞,成为抄底之王。金融家成为参战国政府的上帝,为取得战争的胜利,连手握权力的政府,也不得不接受他们的高利率贷款;在军需市场的催化下,工业巨头的生产力得到了白热化膨胀,漫无边际的军需市场,让他们无暇为他们强大的生产力干杯;制造枪支弹药等“贩卖死亡”的商人,对诸如生命这样基本的人道主义熟视无睹,为攫取财富,他们愿意贩卖更多的死亡。

抄底的璀璨,往往隐藏于最具有毁灭性的时代,它蕴藏着抄底时机。从2007年起,世界再次走入经济萧条,大萧条不断升级,财富被洗劫,对经济繁荣、文明的“屠杀”清晰可见,世界变得格外沉重。就连华尔街,也是哀鸿遍野,经济景气指数将会跌到何处,谁也不知道,可以确定的是:繁荣已从云端坠落。

有人说,“世界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那么,在经济危机中,无法独善其身的中国,是否也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无动于衷,待萧条的潮水退后,成为被国外资产收割的廉价资产?

今天,我们身处危机四处蔓延并有可能进一步裂变的危险链条上,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还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在这场百年难遇的经济危机中,与其被动地等待危机的利刃落下,倒不如顺水推舟、植入抄底的基因。今日的中国经济已经茁壮成长,寄居在安全岛上且顶着“金砖四国”的头衔,已具备在抄底市场中分一杯羹的实力。

在中国,对于某些人、某些企业,在经济危机中,需要在抄底的历史长河中头脑清晰地把握这些机遇,因为我们已经遇到了这样的抄底时代。

内容推荐

本书从19世纪初全球范围的抄底行动开始阐述,详细介绍了迄今为止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下抄底的前因后果。战争与经济,一战、二战、亚洲金融危机、网络泡沫等,真实的历史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一个个大事件都成为作者分析的论据。本书最后还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和中国面临的机遇进行了分析,给意欲仿效巴菲特进行抄底的中国人一些指导性建议。

编辑推荐

在当前金融危机笼罩的形势下,金融巨头伺机而动,寻机抄底。而我们最关心的是中国的机遇是什么。本书以简洁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详细介绍了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诸多政治家和不同行业的商业巨头的抄底行动。一战,二战。经济危机,网络泡沫……真实历史事件的完整再现,让读者以史为鉴,寻找中国本土金融的突围之道。对于广大关心金融危机走向、关心海外并购的投资者、企业家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本书都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抄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67157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3.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