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资治通鉴(第4辑南北朝共4册文白对照全译)
内容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成就可见一斑。

《资治通鉴》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先河,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史事,大大扩展了纪传体史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容量。其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的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衰、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其记人记事,原则鲜明,为历代帝王大臣及学人所乐读。

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当时文言与当下所用的白话文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鋐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最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擿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泽文典雅,紧贴原著,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能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如此以拙御巧,实为明智之举。

本书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全书共计800余万言。为方便读者阅读计,将其分为七辑出版。分辑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第一辑为战国、秦、西汉(含王莽新);第二辑为东汉、魏(含更始);第三辑为东西晋;第四辑为南北朝;第五辑为隋唐(其中唐至安史之乱起);第六辑为安史之乱至唐灭亡;第七辑为五代十国。此分辑纯粹是为了排版阅读方便,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

本辑所记,起于南朝宋高祖刘裕永初元年(420),迄于南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二年(588),讲述南北朝时期,凡一百六十九年之史事。

目录

卷第一百一十九 宋纪一 宋武帝永初元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420~423)

卷第一百二十 宋纪二 宋文帝元嘉元年~179年(424~427)

卷第一百二十一 宋纪三 宋文帝元嘉五年~七年(428~430)

卷第一百二十二 宋纪四 宋文帝元嘉八年~十二年(431~435)

卷第一百二十三 宋纪五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十八年(436~441)

卷第一百二十四 宋纪六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二十三年(442~446)

卷第一百二十五 宋纪七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二十七年(447~450)

卷第一百二十六 宋纪八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二十九年(451~452)

卷第一百二十七 宋纪九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

卷第一百二十八 宋纪十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大明二年(454~458)

卷第一百二十九 宋纪十一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八年(459~464)

卷第一百三十 宋纪十二 宋明帝泰始元年(465)

卷第一百三十一 宋纪十三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

卷第一百三十二 宋纪十四 宋明帝泰始三年~六年(467~470)

卷第一百三十三 宋纪十五 宋明帝泰始七年~宋苍梧王元徽三年(471~475)

卷第一百三十四 宋纪十六 宋苍梧王元徽四年~宋顺帝升明二年(476~478)

卷第一百三十五 齐纪一 齐高帝建元元年~齐武帝永明元年(479~483)

卷第一百三十六 齐纪二 齐武帝永明二年~七年(404~489)

卷第一百三十七 齐纪三 齐武帝永明八年~十年(490~492)

卷第一百三十八 齐纪四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

卷第一百三十九 齐纪五 齐明帝建武元年(494)

卷第一百四十 齐纪六 齐明帝建武二年~三年(495~496)

卷第一百四十一 齐纪七 齐明帝建武四年~永泰元年(497~498)

卷第一百四十二 齐纪八 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

卷第一百四十三 齐纪九 齐东昏侯永元二年(500)

卷第一百四十四 齐纪十 齐和帝中兴元年(501)

卷第一百四十五 梁纪一 梁武帝天监元年~三年(502~504)

卷第一百四十六 梁纪二 梁武帝天监四年~六年(505~507)

卷第一百四十七 梁纪三 梁武帝天监七年~十三年(508~514)

卷第一百四十八 梁纪四 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十七年(515~518)

卷第一百四十九 梁纪五 梁武帝天监十八年~普通四年(519~523)

卷第一百五十 梁纪六 梁武帝普通五年~六年(524~525)

卷第一百五十一 梁纪七 梁武帝普通七年~大通元年(526~527)

卷第一百五十二 梁纪八 梁武帝大通二年(528)

卷第一百五十三 梁纪九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

卷第一百五十四 梁纪十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

卷第一百五十五 梁纪十一 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四年(531~532)

卷第一百五十六 梁纪十二 梁武帝中大通五年~六年(533~534)

卷第一百五十七 梁纪十三 梁武帝大同元年~三年(535~537)

卷第一百五十八 梁纪十四 梁武帝大同四年~十年(538~544)

卷第一百五十九 梁纪十五 梁武帝大同十一年~中大同元年(545~546)

卷第一百六十 梁纪十六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

卷第一百六十一 梁纪十七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

卷第一百六十二 梁纪十八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

卷第一百六十三 梁纪十九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

卷第一百六十四 梁纪二十 梁简文帝大宝二年~梁元帝承圣元年(551~552)

卷第一百六十五 梁纪二十一 梁元帝承圣二年~三年(553~554)

卷第一百六十六 梁纪二十二 梁敬帝绍泰元年~太平元年(555~556)

卷第一百六十七 陈纪一 陈武帝永定元年~三年(557~559)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陈纪二 陈文帝天嘉元年~三年(560~562)

卷第一百六十九 陈纪三 陈文帝天嘉四年~天康元年(563~566)

卷第一百七十 陈纪四 陈临海王光大元年~陈宣帝太建三年(567~571)

卷第一百七十一 陈纪五 陈宣帝太建四年~六年(572~574)

卷第一百七十二 陈纪六 陈宣帝太建七年~八年(575~576)

卷第一百七十三 陈纪七 陈宣帝太建九年~十一年(577~579)

卷第一百七十四 陈纪八 陈宣帝太建十二年(580)

卷第一百七十五 陈纪九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陈长城公至德元年(581~583)

卷第一百七十六 陈纪十 陈长城公至德二年~祯明二年(584~588)

试读章节

高祖武皇帝

永初元年(庚申,420)是年六月改年号为永初

1.春,正月,己亥日(十四日),北魏皇帝回到平城宫中。

2.西秦王炽磐立他的儿子乞伏暮末为太子,自己仍兼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建弘。

3.宋王(刘裕)想要接受晋帝的禅让,即皇帝位,但难以开口,于是召集自己的朝臣,宴会喝酒,从容地说:“桓玄篡位,而使政权被夺,而我首唱大义,要复兴晋朝,经过南征北伐,终于平定天下,成就功业,而蒙受宋公九锡的封命。现在我年将衰老(当时六十五岁),而地位竟如此的崇高。凡事、物都忌讳太盛太满,这是难保长久安好的,因此,我现在要退还被封的爵位,回到京师(建康),退休养老。”臣子们都向他歌功颂德,但不知他说话的用意。傍晚,散会,中书令傅亮出了宫外,才领悟,再转回宫,而宫门已关,傅亮就敲门求见,宋王开门接见,傅亮进门只说:“臣该暂时回到京师。”宋王了解了他的意思,不再说其他的话,只说:“要多少人护送你?”亮说:“几十个人就可以了。”说完马上辞别。傅亮出宫时,天色已晚,看到拖着长尾的星(彗星)贯穿在天空,他手拍着大腿长叹说:“我常不相信天文的征兆,现在才知应验了(表示刘裕应天命即帝位)。”傅亮到建康,夏,四月,就(以晋帝之名)征召宋王入京辅政。宋王留下儿子义康,为指挥豫司雍并四州军事的都督、豫州刺史,镇守寿阳。义康还年幼,以相国参军南阳人刘湛为长史,处理府、州政事。刘湛从小就有管理事情的爱好,常常自比管仲、诸葛亮,广泛涉猎群书、历史,但不写文章,不喜谈论。宋王很倚重他。

4.五月,乙酉日(初二),北魏改谥宣武帝为道武帝。

5.魏淮南公司马国璠、池阳子司马道赐计谋在外叛变,司马文思告密。庚戌日(二十七日),魏主杀国璠、道赐。并奖赏文思,封他为郁林公。国璠他们的事牵连到平城豪族因而被杀的有数十人,章安侯封懿的儿子玄之也受连坐。魏主以玄之是燕朝的旧世族,要宽免玄之的一个儿子。玄之说:“我弟弟的儿子磨奴,年小时就没有父亲,请能保全他的性命。”魏王就杀玄之的四个儿子,而宽宥了磨奴。

6.六月,壬戌日(初九),宋王到建康,傅亮暗地指示晋恭帝禅位给宋,并备禅位诏书的草稿呈给恭帝,要恭帝抄写。恭帝欣然执笔,向左右的人说:“桓玄的时候,晋司马氏已经失去了天下,而重新由刘公所延续到现在,已将近二十年;今天让位的事,本是我甘心的。”于是把诏书写在红纸上。

甲子日(十一日),恭帝逊位于琅邪府第,百官拜辞,秘书监徐广悲痛哭泣。

丁卯日(十四日),宋王设置受禅坛在京师南郊,即皇帝位。典礼完毕,从石头城乘法驾进入建康宫。徐广又悲感哭泣,侍中谢晦向他说:“徐公有些过分了吧!”广说:“你是宋朝的辅佐,我是晋室的遗老,悲伤与欢乐两事,本来就不同。”广是邈的弟弟。

武帝到太极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初。犯有批评当政议论名教的人,也洗去罪名,给予更新。

◆裴子野论说:古时重华(虞舜)嗣位,驱逐了四个坏人;武王攻克殷纣,把顽劣的殷人迁到洛邑。因为天下的坏人是相同的,民间的批评和议论也加以赦免,是错的。◆

7.尊奉晋恭帝为零陵王;优待的礼遇,都仿效晋初司马炎对待魏陈留王曹奂的方法,设王宫于旧秣陵县,派冠军将军刘遵考率兵防卫,并把褚后降为王妃。

追尊皇考(刘裕的父亲刘翘)为孝穆皇帝,皇妣赵氏为孝穆皇后;尊王太后萧氏为皇太后(指继母)。皇上(刘裕)事奉萧太后从来就很敬慎,到了即帝位后,年纪已大,每天清早入朝中见太后,从未错过时间。

下诏书称晋朝所封爵位,当随政权转移而改变。只设始兴、庐陵、始安、长沙、康乐五公,但把爵位降为县公和县侯,用以来奉承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五族的宗祀,至于在义熙时出力同患难的人,仍同本阶级,不必降级。

庚午日(十七日),以司空道怜为太尉,封为长沙王,追封已死的司徒道规为临川王,而以道怜的儿子义庆继承道规的爵位。其余的功臣徐羡之等人,升官进爵,都有差别。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资治通鉴(第4辑南北朝共4册文白对照全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司马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0216
开本 16开
页数 14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2.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3
丛书名
印张 9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3
8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3: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