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史(五代史)
内容
编辑推荐

自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建梁(史称后梁),至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周(史称后周)建宋,这段时间,共计54年,史称“五代”;在此期间,南北各地又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史称“十国”。五代十国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发展,又是由长期僵持之局转向统一局面的过渡时期。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来考察,五代十国是一个大震荡、大变革的时期。本书前后三位作者,相隔二十余年。作者探幽索隐,详加考究,分两次合力撰写而成。全书共12章,正文涉及五代十国的政治兴亡、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典章制度等若干层面,其中不乏作者的别裁心得,是迄今为止关于五代十国历史的精心之作。

内容推荐

五代十国是唐代藩镇割据的发展,又是由长期僵持之局转向统一局面的过渡时期。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来考察,五代十国是一个大震荡、大变革的时期,这段历史“表面上乱,实质是变”,是中国社会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的重要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重心南移的开始。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终于没有成为“五代”以后的第六代,中国历史又开始显现出走向统一的曙光。

本书前后三位作者,相隔二十余年。作者探幽索隐,详加考究,分两次合力撰写而成。全书共12章37节,另有原序、前言、五代十国年表、征引文献、索引、后记、增订后记、编辑后记等,还有近500幅文物图片。正文内容颇为丰赡翔实,涉及五代十国的政治兴亡、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典章制度等若干层面,其中不乏作者的别裁心得,是迄今为止关于五代十国历史的精心之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唐朝覆灭和后梁、后唐的嬗替

 第一节 藩镇割据与唐朝灭亡

一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回顾

二 唐朝的末日

三 两大镇争霸与后梁建国

 第二节 后梁和后唐的兴替

一 后梁建国与形势的转变

二 夹河相战与后梁灭亡

三 后唐庄宗的倒行逆施及其覆灭

四 短暂的“小康之局”与后唐的灭亡

 第三节 梁、唐两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 后梁、后唐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二 唐末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 南方的相对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江淮两浙的短期混战与割据政权的建立

一 江淮残破与浙东混战

二 吴和南唐的嬗替

三 吴越建国于钱塘

 第二节 闽、粤出现的割据政权——闽和南汉

一 刘氏据岭南建南汉

二 王氏入福建,建立闽国

 第三节 割据两川的前蜀和后蜀

一 唐廷入川与蜀中大乱

二 王建称帝成都,建立前蜀

三 前蜀覆灭,孟氏建后蜀

 第四节 两湖的马楚与高氏南平

一 湖南混战与马殷建楚国

二 马楚与境内诸族的交往

三 高氏据荆南

 第五节 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 劳动力的增长与农田水利的发展

二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三 商业的活跃

 

第三章 契丹的崛起与中原人民的抗辽斗争

 第一节 契丹的崛起与建国

一 契丹族的发展和阿保机建国

二 契丹的政治经济

 第二节 契丹族南侵与被逐出中原

一 投靠辽主,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二 辽军南侵,中原人民奋起抗辽

 第三节 后汉政权的建立与速亡

一 刘知远称帝与后汉的残暴统治

二 后汉覆灭与北汉小王朝的出现

 

第四章 统一趋势的发展和后周的改革

 第一节 南方形势的变化和南唐统一计划的失败

一 闽、楚的覆灭

二 南汉的残暴统治与张遇贤领导的岭南农民起义

三 南唐统一计划的失败与南唐、后蜀的衰落

 第二节 统一因素的增长与后周二主的改革

一 统一因素的增长

二 后周二主的改革

 第三节 杰出政治家后周世宗的统一活动

一 初次北伐整顿禁军

二 策划统一西取四州

三 三驾江淮二次北伐

 

第五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一):职官制度

 第一节 宰相制度

 第二节 枢密使与枢密院

 第三节 翰林学士与翰林学士院

 第四节 三司与三司使

 

第六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二):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典之编纂

 第二节 司法制度

 

第七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三):选举制度

 第一节 贡举制度

 第二节 铨选制度

 

第八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四):军事制度

 第一节 中央禁军

一 六军

二 侍卫亲军

三 殿前军

 第二节 藩镇兵

一 亲兵

二 牙兵

三 牙外兵与外镇兵

四 州兵

五 乡兵

 第三节 军事编制及指挥系统

一 军事编制

二 军事指挥系统

 第四节 兵员的征集

一 募兵制

二 征兵制

 

第九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五):经济制度

 第一节 土地政策

一 荒闲无主田土的劝民垦荒政策

二 对逃户田土的处理政策

三 营田与屯田政策

四 优宠亲贵的赐田政策

 第二节 赋役制度

一 两税征收

二 商税之征

三 徭役的征发

 第三节 禁榷制度

一 盐的禁榷

二 酒曲的禁榷

三 茶的禁榷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 货币的铸造

二 控制私销、私铸的禁令

三 严禁恶钱

 

第十章 五代的周边各族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节 周边各族与内地的交往

一 东北各族

二 西北各族

三 西南诸族

 第二节 五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 高丽、新罗和日本

二 南海诸国

 

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科学文化

 第一节 科学技术

 第二节 史学、佛教与道教

一 史学

二 佛教

三 道教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

一 文学

二 绘画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社会思潮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尚

一 隐逸之风

二 任侠之风

三 义儿之风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思潮

一 华夷之辨

二 忠节观念

附录一 五代十国年表

附录二 征引文献目录

附录三 索引(按笔画为序)

后记

增订后记

编辑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史(五代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懋炳//张其凡//曾育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77277
开本 16开
页数 5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
丛书名
印张 3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9
3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