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财富博客(新媒体时代的商业对话策略)
内容
试读章节

莱恩·普赖尔(Lenn Pryor)加入微软公司时,对公司的科技成就十分倾心。他是1998年才到微软任职的,由于本身醉心科技,他并不了解这家公司当时已经在世界各地都很不得人心。

“第一次觉得奇怪,是我拜访客户时,对方不是很高兴见到我。”他说,“阻碍我与客户关系发展的,竟是我在微软上班这件事,代表公司的两个人物(盖茨和鲍默)坏了我的好事。”普赖尔觉得自己因为和“地球上最有钱的两个人”共事,就被当做了另类。

后来这样的事一再发生。.有一次他和一个客户一起出去吃晚饭,本来气氛还很愉快,然后客户突然安静下来,沉默一会儿之后脱口而出:“你知道吗,莱恩(Lenn,普赖尔的名字),我真没想到你是这么好的人,我真没料到。”普赖尔追问:“呃,为什么呢?”客户回答:“因为你替微软工作,而微软是彻彻底底邪恶的。可是你怎么看都不邪恶,如果不是你隐藏太深,就是我看错你们微软了。”

这种经历让普赖尔感到困扰,因为他代表微软,而客户似乎认定他是不可信任的,这样的矛盾在他心里盘绕了多年。

微软每两年召开一场专业开发工程师会议(Professional Developer'sConference,简称PDC),为期一周的大会暂时中断了仇恨微软的情结。会上大约有6000名软件开发工程师和2000名微软员工混在一起,他们一起观看新出炉技术的展示,分享点子,一起吃比萨、喝酒、掏出家人照片与对方分享,大家其乐融融。普赖尔回忆说:“我们其实都是朋友,这时候我们在客户的眼中变成了普通人,他们也在我们眼中变为一般人,所有的误解都消失无踪了。”

可是大会一闭幕,神奇魔法也瞬间消失,普赖尔知道,除非他想出别的办法来维系这种美好的感觉,否则欢乐气氛将烟消云散:“我们又会变成邪恶的家伙——微软。”接下来的一星期他度日如年,仍然沉浸在会场美好的回忆中。对了,那天回家时他还感冒了。几天之后,普赖尔正在冲热水澡,想要赶走感冒药带来的不适,霎时间一道灵光击中了他。

在PDC大会上,出现了人与人的沟通,微软员工亲眼见到客户、亲耳听到客户的声音,而不只是面对一堆统计数字。同样,顾客见到的微软代表也是真实的人,假如普赖尔能够设法把这份人性的感觉带进日常生活中,那么微软与顾客的关系将可能永远改观。普赖尔明白,微软需要的是某种开放的渠道,要让微软变得有人性。可是即使真的有这样的开放渠道,也需克服许多困难才能达成。他心想,自己也许能在微软内部建立某种形式的实境电视(Reality TV),如此就能通过网络将信息传送给外界。譬如他可以把摄影机带进微软,呈现软件开发工程师和科技大佬们的真实面貌,以及他们工作的场所。普赖尔会保留这些影片的原貌,不加以剪接和编辑,也不以营销手法润饰,影片中当然更不会出现身穿西装、晒了一身古铜色肌肤、圆滑善言的讲评人。

这个主意在微软内部酝酿了一段时间,然后第9频道的概念成形了。这将是个没有剧本、即兴演出的影像博客,也是微软公司唯一的官方博客,它的名称源自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的开放语音频道(这个频道能让搭乘飞机的旅客在起飞、飞行、降落期间收听飞行员的对话)。普赖尔很了解联合航空的这个第9频道,因为收听这个频道时帮助他克服了对飞行的恐惧。“我和联合航空关系恶劣,尽管我因为公务不得不依赖他们,心里却被他们吓得半死,可是这家公司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来做些什么,好让我对他们的印象好一点。这番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普赖尔问道,对他自己想出来的比喻顽皮地微笑。普赖尔说,收听飞行员的对话,治好了他搭飞机的恐惧。他由衷地说:“我愈了解飞行员,就愈能体会他的最大利益也是我的最大利益,我相信,用害怕搭飞机的乘客的感受来形容人们对微软的印象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于是普赖尔和第9频道小组决定,微软也应该建立自己的第9频道。普赖尔的想法是“真实地与人们分享我们的生活,之后他们就会明白我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他构想中的第9频道将可能重新界定科技传播(evangelism)。传统上,技术传播师(techevangelist)是通过文字描述公司产品的特色与优点,并加以散播,借此强化这些产品的好处。现在普赖尔想要改变焦点,从产品转变到关系。

普赖尔和同事杰夫·桑德奎斯特(Jeff Sandquist)向顶头上司维克·冈铎特拉(Vic Gundotra)提出这个点子。冈铎特拉是科技传播平台(Platfornl Evangelism)的总经理,他听说这个计划是要让一个家伙拿着摄影机在公司走道和办公隔间里乱逛,一边拍摄员工,一边还要他们谈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马上觉得这个点子有些疯狂。不过冈铎特拉喜欢这主意,同意让普赖尔和桑德奎斯特放手去做。他们一致同意这项计划一开始应该低调进行,当然绝对不能掺入营销花招。他们也晓得微软内部也有人会持反对意见,但冈铎特拉表示会提供掩护和个人的大力支持。

普赖尔决定重新调整第9频道小组成员,刚好公司最近雇来了一个叫做斯考伯的家伙还不太清楚自己在微软的角色是什么。普赖尔两年前就认识斯考伯,当时斯考伯在魏纳经营的UserLand公司工作,并得到了魏纳的指导。斯考伯的作品丰富且满怀热忱,他还是个狂热的博客迷。他在自己的个人博客Scobleizer上,一个晚上就贴文50次之多。

加入微软之前,斯考伯曾经在NEC担任技术传播师,研究平板计算机(tablet PC)。他在担任那个职务时曾经参加过一次微软开发工程师会议,公开建言鲍默“赋予微软更人性的面貌”(鲍默当时送给他一张签了名的一元美钞,谢谢他提供的点子)。当NEC推出首批大获用户称赞的平板计算机时,斯考伯送给微软内部两名员工一人一台新出炉的产品,一个是盖茨,另一个就是后来雇用他的冈铎特拉。

P9-11

书评(媒体评论)

斯考伯使人们对微软件 的工作有了感性的认识,他在客户和微软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微软件事业的一部分。

               ——比尔·盖茨

目录

推荐序I 博客改变商业世界

推荐序II 新空间洞开,人人都是财富主角

推荐序III 博客如何影响我

序言 商业博客真的能赚钱

导言 现在就得加入博客大军

第一部分 对话的时代

第1章 与顾客沟通的绝佳方法

第2章 翻天覆地的商业革命

第3章 紫牛效应加强版

第4章 金律:以真面目示人

第5章 公司虽小,触角却长

第6章 我就这样当上意见领袖

第7章 既是公关天敌,也是利器

第8章 是文化现象还是科技流行

第9章 阳光是最佳菌剂

第二部分 聪明经营博客

第10章 博客的错误示范

第11 章 博客的10项基本功

第12章 搞革命可能颠沛流离

第13章 用博客扭转危机

第三部分 是科技,也是人性

第14章 不断升级的强大武器

第15章 一桩聪明又便宜的生意

序言

       新空间洞开,人人都是财富主角

两年前,当《新营销》杂志推出《博客营销》专题时,虽然我们对这种新兴营销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给予积极评价,但仍然没有想到,这种形态会在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下,在中国以如此迅猛的姿态铺开,迅速成为网民们的新宠。

博客被如此迅速而广泛地应用到传统以及新型企业的营销中,这不足为奇,如今越来越多自信的中国企业对于新生事物抱有近乎天然的实践热情,各种营销方式被迅速应用,快速流行。

但这还只是博客这种新型沟通方式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的一角。真正具有颠覆意义的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沟通方式出现多维交互性,沟通平台日益全球化。博客创造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潜力与可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只是渐次开放了部分思想与地理的空间,就已经使中国的财富激增,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未来,随着以博客为代表的新营销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空间的洞开所带来的财富将无可限量。更重要的是,在未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中,人人都可以成为财富主角。

中国影星徐静蕾靠着博客的力量成长为全球知名艺人。未来你将看到“蝴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以规模方式集体上演。每个人都具有改变世界的能量与潜力,都具有引发财富重新分配的革命力量。而这些,源于我们所处空间的无限洞开。

博客,在新时代将协助我们打开新空间,踏入新的财富之门。而这些变化正在我们身边倾情上演。当然,我们仍然可以习惯太阳照常升起,可以无视这种革命的来临,那么依然年轻的我们将不可否认地快速沦为旧世纪的遗老遗少。

不信?那我们走着瞧。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斯考伯(美国最多人阅读的企业博客作者)和谢尔·以色列(资深技术顾问)相信,博客已经开始改变企业的面貌。他们阐释说明了员工博客如何改变外界对微软的观感,敢说敢做的NBA球队老板如何运用博客和球迷连接,小企业和大公司又如何能从博客获益……另外,还有万一使用不当,博客又会招致怎样的灾难。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访问了五十几个各行各业、各种层级的对象,用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证明了博客可以修补公司形象,重建顾客已丧失的信任感。另外,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教你如何遂顾客所愿,也解释了为何你的企业可以倚重博客的力量。

更可贵的是,本书还指出了当企业在试图发展博客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内部冲突与外在挑战,而企业又该以何种态度与制度,正面予以回应,让博客自然地在企业内发展。同时又告诉你,经营一个健全的企业博客,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它还可以成为扭转危机的重要手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财富博客(新媒体时代的商业对话策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以色列
译者 李宛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95399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6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贸核渝字(2007)第91号
版权提供者 中资出版社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