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城春色(共2册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九四九春天,北京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在党中央和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的进攻的形势下,终于获得了解放,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反动统治,迎来了永恒的春天。

这部小说就是描写北京解放这一光辉历程的。它围绕这第四野战军的一个连队展开了描写,以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作品洋溢着革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内容推荐

《古城春色》一部描写以平津战役为背景的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

1948年11月上旬,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已经开始,华北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临着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打击的严重局面,蒋介石于11月初电召傅作义到南京商谈华北作战方针。经过磋商,认为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在兵力上不占优势,东北野战军需经3个月到半年的休整才能入关,“华北不致遭受威胁”,因此决定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并确保塘沽海口……

试读章节

一九四八年初冬,中国的北方平津地区,一连下了三天大雪。那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冰封霜冻的永定河,宫殿林立的北平城,以及那自古鏖兵的居庸关和八达岭,银光四射,晶莹耀目。冷风从长城外卷来,虽然凛冽砭肤,却清新宜人,真是:“瑞雪兆新春,干戈扭乾坤。”好雪,好雪!

十一月十四日下午,大雪忽然停了,西北风吹裂遮天蔽日的乌云,从金黄色的缝隙里,射出粗大的光柱,照红了整块整块的大地。这天,在冀东燕山南麓的公路上,行动着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支铁军洪流,蜿蜒几百里,一望无际。枪筒像森林一样,在人流的头顶上闪烁着光芒;用松枝伪装着的大炮和汽车,超越过步兵的行列,碾开积雪,隆隆而过。又长又粗的炮筒,威武地伸向寒森森的天空,随着汽车的颠簸,发出沉重的铿锵声。

公路上满是步兵,汽车走走停停,着急地鸣着喇叭。

“部队靠右边走,靠右边走!”指挥员站出队列,大声地下达口令,给炮兵让路。

公路闪出来了,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开过去了;车轮扬起了带沙土的雪块,飞溅在步兵战士的身上。

“当炮兵不坏啊,屁股上冒烟哩!”一个满脸汗水、扛着机枪的战士,仰起滑稽的笑脸,向汽车上瞧了瞧。

“对不起,同志,这玩艺我们不能扛着走啊。”炮兵战士把钢盔向脑后移了移,露出一排白牙,用手指了指身后的大炮。

说话间,汽车小心翼翼地拐了弯,下了公路,向远远的村庄驰去。

不知在哪条公路上,战马长嘶了一声,透过晴空,向旷野里飞去。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支先遣兵团,从东北开进了冀东根据地。战士们,这些仿佛精选出来的壮实小伙子,个个精神充沛,红光满面。十天以前,他们还在东北的辽西战场,鏖战了五十多天,消灭了蒋介石锦州地区的全部精锐军队。炮筒还发热,步枪还烫手,战士身上还带着辽西战场的泥土,就又跋山涉水,越过长城,行程一千二百多里,浩浩荡荡开到华北来。可是他们还穿着单军装,冬装还在东北远远的后方。后方,野战军的后勤部队也在兼程前进,日夜奔忙。中国的解放战争已到了决战阶段,形势发展得是这样快!

军队像暴雨后的江河一样,那无尽的钢铁、人流,沿着新修的公路,向长城山区的西方,汹涌澎湃地挺进着。

公路旁,每一个村庄,每一条街道,都聚满了欢迎入关队伍的老乡,挤得像人海一样。人群的前面,桌子上摆满了茶水;人群里,沸腾着一片锣鼓声,爆发出一阵阵激动人心的口号,像春雷滚动,响彻天空。墙上,树上,还有路口新扎的牌楼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大字标语:

“欢迎第四野战军进关打胜仗!”

“消灭蒋匪帮,解放全中国!”

“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小伙子们轰的一声,挤进了队伍,抢着帮战士扛机枪、背背包,非送一程不行。他们着迷地抚弄着机枪、大炮:

“同志,这都是打仗得的?”

“当然啦,谁不知道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解放战争才打了三年.就给我们全部换了装。”

姑娘们取下毛茸茸的头巾,给战士们擦脸。战士们面红耳赤,腼腆地笑着,躲闪着,不知怎么说才好:“谢谢同志,不用……谢谢,我自己来……谢谢。”

“不用客气,同志……瞧您多辛苦啊!”

步兵、骑兵、马车、汽车,不断地从乡亲们面前通过。机器的轰隆声,武器的铿锵声,战士的脚步声,老乡的欢腾声,汇成庄严雄伟的交响曲,向着平津战役的前方流去。

一小时后,晚霞返照,军队宿营了。在遵化、蓟县、三河、玉田一带,差不多每个村镇都住上了军队。

靠山镇住着一个步兵团,大街上人来人往,战士们和老乡抬铺草,背马料,到处是一片亲切的喧笑。团司令部里,通讯员、警卫员在忙着打扫院子,帮房东担水;参谋们忙着挂地图,给各营下达宿营命令。

团长周国华正在阅读师部发来的通报:

……我野战军主力上月二十七日于新立屯、大虎山、黑山一带,全歼敌廖耀湘兵团,本月二日又乘胜攻占沈阳,至此,东北全部解放……

“报告!”师部电话员冒里冒失地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农民打扮的小伙子,背着一捆电话线。

“才来啊!”作战股长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

“就我一个人干……”电话员边架电话边说,“要不是这位老乡帮忙,现在也来不了。”

作战股长没说什么就忙别的去了。作战参谋却急急忙忙地走过来,抓起听筒,迅速地转动摇把,电话机发出细微的吱咀声。

“喂!你是鞍山部吗?……好——请等一等。”他用手捂着送话器,抬头向团长请示,“师部电话接通了,团长有事吗?”

“报告师部,我团全部到齐,现已宿营完毕,详细报告随后送去。”周国华说到这里,一扭头发现站在门旁的那个年轻的老乡。

“他是谁?”团长走过去向电话员问道。

“这村的民兵。”电话员立正答道,“帮我拉电线来的。”

周国华把两道黑而秀气的眉毛微微一皱,用责备的目光瞪了一下电话员,仿佛说:你怎么把一个不认识的人带到作战室里来!

“你姓什么?”团长用盘问的口气向那个年轻的老乡问道。

“姓孙,我叫二宝。”

“是民兵吗?”

“是。”

“家里有什么人?”

“妈,我,还有哥哥,他参军了没在家。”

团长周国华闪动着一双智慧的眼睛,一直在打量着二宝;见他那朴实的外表、聪明的脸庞,觉得这小伙子挺惹人喜欢。周国华脸上立即平静而温和了:“你哥哥叫什么名字?在哪一部分?”

“他叫孙大宝,在哪一部分我可不知道。”二宝答道,“反正他四二年参的军,四五年随部队到东北去了。那时候他当排长。也许这次会和你们一块回来。我妈妈想得要命,整天叨念。”

“你想不想?”团长故意问道。

“我?”二宝的两只大眼睛眨了眨,像是没听明白,又像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那还用说。”

“唔,原来是这样。”团长的嘴角上含着一丝微笑,回头对作战股长说,“老杨,你看他像不像四连长?”

“有点像,可是四连长不叫这个名字。”作战股长端详着二宝笑了笑,“我们这里的干部有不少是冀东人,可以打听一下。,’

“对,你想办法给他查一查。”团长说着从大衣口袋里取出烟来吸着,然后对二宝说:“不用着急,小伙子。要是一块来了,一定给你查着。你在哪里住?”P1-P4

序言

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为了较完整地展现当代长篇小说发展的源流和那一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面貌,我们特编辑出版“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丛书。

一、丛书以我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选拔本”和九十年代出版的“红色经典”系列作品为基础,尽可能地集纳更多的优秀作品。

二、丛书作品出版时间,大致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五年之间,个别多卷本作品的出版过程较长,超出了这一时段。

三、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作品曾有多种修订本,此次出版,选其较优版本,并参照其他版本进行校勘。

四、谨向对丛书出版给予支持的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单位致以谢忱。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4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城春色(共2册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东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5059
开本 32开
页数 8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77
出版时间 1965-10-01
首版时间 1965-10-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3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