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历史学家对过去事件的描述、解释的理性基础,讨论了后现代主义给历史学带来的影响并对历史知识的可能性,文本、行为和事件的意义,人类行为的原因,历史叙事的方式以及历史解释等问题进了全面的研究。作者从捍卫传统历史的角度,认为传统的历史是可靠的,历史学家应尽力公正地叙述历史,不要误导读者。本书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历史推理,把历史争论带到了新的阶段。
图书 | 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阐述了历史学家对过去事件的描述、解释的理性基础,讨论了后现代主义给历史学带来的影响并对历史知识的可能性,文本、行为和事件的意义,人类行为的原因,历史叙事的方式以及历史解释等问题进了全面的研究。作者从捍卫传统历史的角度,认为传统的历史是可靠的,历史学家应尽力公正地叙述历史,不要误导读者。本书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历史推理,把历史争论带到了新的阶段。 内容推荐 我们期盼着历史学家能够提供有关过去的可靠信息。但现代和后现代批评者却对其可靠性和客观性提出了挑战,把历史书写看作是当代文化的产物。我们能否拥有新的自信找到走进历史真实的方法? 《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揭示了历史学家描述、阐释和解说过去事件的合理基础。C·贝汗·麦卡拉最为有力地捍卫了历史实践的可靠性。他认为,历史学家会尽可能公平地对过去进行说明,并且会尽可能避免给读者造成误导。他还解释和讨论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批判,为历史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提供了崭新的证实其研究活动有效性的方法。以其对于当今历史学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大胆回答,麦卡拉把历史争论带入了新的阶段。本书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历史推理,适合所有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阅读。 C·贝汗·麦卡拉,系La Trobe大学哲学系高级讲师,主要著作有《历史的真实》(1998)等。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历史知识的可能性/7 一、真理理论/8 1.朴素经验主义/8 2.对朴素经验主义的批判/9 3.真理批判理论/12 二、怀疑论者的常见理由/21 三、绪论/24 第二章 文本、行为和事件的意义/27 一、文本的意义/27 二、文本意义的认知问题/32 1.意义的非统一性/33 2.文本的语境只是别的文本吗/35 3.作者的意图问题/39 4.文本有客观意义吗/44 5.概述式阐释一定是主观的吗/45 6.历史学家的偏见/47 7.连贯性是文本阐释可靠性的充分条件吗/52 三、历史行为、事件和实践的意义/57 1.历史事件对于当事人的意义/57 2.作为历史作用的意义/60 3.具体事件与一般、理论性的事件说明之间的指代关系/64 第三章 证实关于过去的描述/66 一、证实对单纯事件的描述/69 1.直接推论/69 2.最佳解释推论/73 3.混合推论/79 二、法则式规定/82 三、偶然性归纳/88 1.属性归纳/89 2.因果或解释关系归纳/93 四、社会结构描述/95 五、结论/103 第四章 人类行为的原因/104 一、人类行为的心理原因/105 1.有意识的心理原因/105 2.无意识的心理原因/117 3.心理状态的社会和语言结构/143 二、人类行为的文化和社会根源/149 1.社会习惯做法/149 2.社会角色/157 3.人们扮演社会角色和遵从社会习惯做法的原因何在/163 4.社会原因的真实性问题/167 三、结论/170 第五章 历史叙事的方式/174 一、常识性叙事/179 二、综合模式/187 三、概述式阐释/197 四、结论/205 第六章 历史阐释的证实/207 一、历史阐释的可靠性/207 1.修辞学循环/207 2.历史视角的主观性/209 3.大多数历史归纳都是虚假的/210 4.历史阐释是公开竞赛/213 二、历史阐释的公正性/216 1.历史描述的公正性/216 2.因果解释的公正性/218 3.责任归属的公正性/222 三、历史阐释的清晰性/224 第七章 历史中的原因和条件/227 一、历史原因和条件的本质/227 二、核实具体的历史原因和条件/235 1.核实因果主张/235 2.核实对比性解释/241 三、通过证实归纳,核实充要条件/246 1.核实必要条件/246 2.核实充要原因和条件,/247 第八章 历史解释/254 一、个体行为的归纳和对比解释/256 二、深度解释/263 1.集体行为的深度解释/270 2.深度解释与综合阐释/272 三、结构解释/275 1.社会结构与个体结构/275 2.社会结构变革解释/279 结论/287 参考文献/290 人名索引/312 主题词索引/316 译后记/32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澳)麦卡拉 |
译者 | 张秀琴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0862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01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4081 |
版权提供者 |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