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情她是个动词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情感解析大使宁子的最新解密读本。本书配学院派名家阿梗精美插图,收录其多篇当红小说:《无非是游戏》、《放逐》、《1998年的疼》等,更有重量级力作《我爱北京天安门倾情加盟。随书附赠“恋爱实录”影集,记录我们爱的点点滴滴。

内容推荐

这本书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最成功的,应该是《收场》和《无非是游戏》,都是千方百计要挽留爱情的女人,但她们在宁子笔下,是那样的不同。

前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不惜改变所有的生活,追寻对方女友的形为举止去一一的模仿,虽然这个男人拒绝了她,但她依然用她的方法爱着。可感情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情,男人在这一过程中有了窒息的感觉。他说,我怎能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你如此来爱我?最后他也爱上了这个全心全意为他而活的女人,他的心不知不觉地向她走来。他最后拥抱着她,那一刻,是她等待已久的,但真的到来时,似乎已没有那么幸福,女人就是这样,爱上的首先是爱情本身。

而《无非是游戏》中的女主角被安排在一条暗线里,她似一个旁观者般看着别人在爱里斗得你死我活,不曾想自己早已被别人算计进去,成为了一个斗争的有利武器,又能怪谁呢,无非只能怪责自己那颗不该动的真心。

男主角事后在短信中说,我已经爱上你了。

似乎对于她的爱来说,这是一种讽刺。

当你把这两个故事看完后,就可以对宁子下定义了,她总是有本事让两个情节类似的故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人物上。反过来说,就是表达了人性本质的相同,再是不同性格的人,内心中都有着人性的共通。比如,追寻爱情的美好愿望。

我们就跟着宁子,一起去感受这些伤痛中透视着的爱情的美好吧。宁子会令你深深地感受到,爱情她是个动词,她支配着我们所有的行为与心情。令我们走向生命的另一个出口。

目录

 谁曾给过你温暖的记忆

 1998年的疼

 暧昧

 无非是游戏

 情书

 恨到忘记

 我输了他

 收场

 放逐

 秘密

 棋子

 我爱北京天安门

 左顾右盼

试读章节

谁曾给过你温暖的记忆  [2003年.春]

展静对宝心说,干脆你嫁给陈明非算了,多般配呀。

般——配?宝心的嘴差点撇到耳朵后面去。大姐,你搞没搞错,我怎么可能嫁给他,我俩可不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展静点着宝心的额头,不是一回事你天天跟着人家吃饭?不是一回事你开会坐人家腿上?不是一回事你在他面前信口开河想说啥说啥?估计他连你的三围,你穿什么牌子内衣你的生理周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吧。

  那有啥,宝心很不屑地看了展静一眼,就因为不是一回事我们才这样的,我要是喜欢他,跟他一起能总这么忽略性别吗?算了算了,说了你也不懂。你都30了,咱俩有代沟。

宝心嬉笑了半天抓起桌上的电话拨分机号,听到对方的应答后大大咧咧地说,明非,中午别给我带盒饭了,我想吃汉堡,再加一杯奶昔,草莓味的……恩,就这样。

放下电话,宝心踩着两跟带的小拖鞋趿趿他他地朝外走去。展静看着宝心摇头晃脑的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

[2002年.夏]

不过认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说不清楚究竟为什么和陈明非就那么熟了起来。宝心觉得那种熟稔是天生的是和时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个月前,宝心是在应聘的途中碰到陈明非的,她进那栋大楼,他从大楼里走出来。宝心并没有注意他,看着报纸上的广告正在琢磨着公司应该在几楼。陈明非从她身边过去,不晓得为什么又折回身来问,是去“视线”应聘的吧?

啊,啊。对。宝心看着眼前比自己高了半头的男人点着头,却忽然笑了起来。

陈明非并不难看,白皙的皮肤柔软的嘴唇,穿白色衬衣,二十六七岁的样子。只是他长了一双很好笑的眼睛,那么小那么小的,眯起来的时候像正午阳光底下的猫。

笑什么,陈明非说你看你,穿着背带裤就来应聘了,显得你多不重视这工作啊。

是吗?宝心低头看了看自己裤脚卷了好多道的背带裤。我没想那么多,正忙着写毕业论文呢。

陈明非理解地点了点头。也没什么关系。5楼,502,上去吧。说完陈明非背着那只看起来有点份量的黑色挎包在太阳底下朝街中走去。宝心一直看着陈明非的身影,想这个人怎么这么好玩呢?长得好玩人也好玩。

那天宝心没想到竟然那么简单就被聘用了。新成立不久的广告公司,做纸上媒体,正四下招兵买马,宝心聘文案,这对已经有过许多文章发表的她来说,原本简单。因为她出色的文字,着装的不合时宜被宽宏地原谅了。

第二天宝心换了稍稍正规的衣装去上班,推开门,正对的,便是陈明非那双不可思议的小眼睛。宝心愣了一下,继而笑了起来。算是正式认识了陈明非,广告部的小负责人,一脸诚恳没脾气的笑容,有点南方男人的那种温婉缓和,和一点点的较真。

上班的第一天,午饭时间,陈明非从隔壁过来推开宝心办公室的门问,要不要带午饭啊,隔壁有家排骨米饭很出名,味道也不错。

要。宝心说,排骨要瘦一点的,米饭要小份的。说话时头也没有抬。

陈明非好脾气地答应着走了出去。旁边比宝心早过去一个月的展静疑惑地问宝心,你跟他很熟啊,以前就认识?

不啊,刚认识。宝心依旧没有抬头,整理着桌上一堆文字打印稿。又下意识地想了想说,不过真的好像认识很久了,说不定上辈子,他是我家亲戚。

展静笑。

那天起,陈明非很自然地成了宝心的私人保姆,饭是每天要带的,不带饭就带着人出去一起吃,好像天经地义。碰点什么小事情,要么打电话,要么拉开门在楼道里扯着嗓子喊陈明非的名字,喊不了两声,陈明非准眯着小眼睛用最快的速度在宝心眼前出现。若是有事外出,陈明非也必定会先跟宝心打个招呼,跟着是一大通的叮嘱,记得到时间吃午饭,下班早点回去别贪玩路上不安全之类的话,复印机一样复印了一遍又一遍。   宝心分析过,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过距离,两个人碰到了,说话、笑,然后又碰到,好像是生命中演练过很多遍的片段,浑然天成,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都没有。那种深刻的熟稔,甚至掀不起一丝的波澜。   并不是爱情,也没有人误解为爱情,即使偶尔开全体会,因为地方小凳子不够坐,宝心和陈明非挤在一张凳子上,甚至趁人不注意干脆坐在他的腿上,也没有人认为他们在恋爱。在大家眼中,也不过是一种偶尔忽略了性别的亲密关系。爱情不是这样的,爱情是有点神秘兮兮的紧张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是私人的隐秘的,是有点危险性的,而不是这样直白、直接、无遮无拦,风走平原一样地安静祥和。宝心知道。谁都知道。也因此,宝心承受着陈明非的好,保持着和他的亲近,肆无忌惮的。这是一种不需要防备的感情,宝心喜欢的是另外一种男人,那种锋利的、略带冷漠气息的、果断的、很男人的男人。

而不是,陈明非。

[2003年.夏]

日子如此,转眼便过了一年,宝心和陈明非的关系保持着稳定。私下里,宝心对展静说,陈明非可真像我妈,跟他一起我连家都不想了。

那还不嫁给他。所有人中,似乎惟展静一直不能明白这个问题,明明两个人都好得像一家人了,可是硬硬地说不是恋爱。恋爱又还好到哪去呢?在一个有了4年婚姻的女人眼中,这样亲人一般的疼爱,应该最是难能可贵了。只宝心在这点上像个固执的小糊涂虫,时不时地,还四下张罗着给陈明非相亲。陈明非也真是顺着宝心,每次都配合着她瞎折腾,请那些不知宝心在哪淘来的来历不明的女人吃饭,一点反抗意识都没有。

宝心自己呢,不知从哪天起,竟然慌里慌张地瞄上了一个叫沈阳的男人。

沈阳姓沈名阳,名字代表了出生地,一个地道的北方男人,高大英挺,棱角分明的轮廓,眼睛不大但目光犀利,话不多,带着北方人特有的雪花的味道,果断利落,有一点点冷漠的味道。他是公司一家新客户的策划经理,和“视线”签了三期数额颇大的单,那段时间,几乎每天呆在“视线”,穿梭于各个办公室之间。宝心第一次看着这个男人时,心脏隐隐地清晰地动了一下,又痛了一下,然后下意识地将自己穿着平地小拖鞋的脚藏在了写字桌后面。脑子里飞快地闪烁着这样的话:谁让你心动?谁让你心痛……

这才是爱情。从16岁那年第一次看现场演唱会,在齐秦的声音里看着他那张冷漠而沧桑的面容泪流满面的时候,宝心就知道自己想要哪一种男人。他必定是有能力让她心动让她心疼让她流泪的。不似陈明非带给她的,永远是恒温的温暖,那种温暖那么容易让人麻木而没有激情。现在,他来了。

2003年的夏天,宝心骤然之间像只破茧而出的蝶,忽然变得花枝招展起来,一天一个发式,一天一套衣装,绞尽了心思把沈阳要的文字处理得精致漂亮。每天暗示陈明非拉了沈阳一同午餐……沈阳的目光终于开始在宝心身上停留下来。

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沈阳满意地续签了第二笔业务,为了庆祝,公司举办了小有规模的晚宴。宝心用了足足半天的时间将自己装扮得明艳一如曾经的戴妃,在宴会中款款出现。   陈明非目瞪口呆地看着宝心,怔怔地问,你可是宝心?你的背带裤呢?你的马尾辫呢?你的小拖鞋呢?   宝心狡黠地笑了。

陈明非好似松了口气,还好,你一脸的坏笑还在。

宝心自然没有空闲和陈明非插科打诨,她的世界里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搁置其他,只一个沈阳,已经满得就要溢出来了。

那晚,宝心挥发全部的光泽,终于引得沈阳意乱情迷,不等终场便携得美人去。

最后离开的是陈明非,主动地留下来和服务员收拾一地的凌乱。

[2003年.冬]

沉迷在爱情中的宝心瘦了一些,爱一个沈阳那样的男人是要付出许多辛苦的,因他的心底的确有份冷漠,不主动,不会哄女人,不表达,不细心……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她喜欢这个男人,他们在一起,宝心摸着瘦了一些的脸,依旧心满意足。

有段时间简直顾不上陈明非了,没有空跟他问东问西,也没有空跟他吃这吃那。时间都用在和沈阳之间的路途上,他不来找她,她自然要去找他的。有时候陈明非也会见缝插针地挤出点时间对着宝心小心翼翼地看,不知道想要看出些什么门道来。憋半天才说,宝心,你也不带我去相亲了。宝心冷不丁地就被逗笑了,陈明非的眼睛真小,又总是眯着,大冷的天里看着也是暖洋洋的,容易让宝心笑。只是笑片刻,又飞快记起关于沈阳的什么事来,一句话不说,就箭一样地射了出去。

从爱沈阳的那天起,宝心就开始患得患失。一个这样的男人是容易让女人患得患失的,宝心每天都在用功,她知道她还没有彻底将沈阳收到帐下,他也喜欢她,但还没有给她一个承诺。宝心不放心,时时刻刻警惕着。

[2004.夏]

因为一个大事故,“视线”吃了一场官司,之后坚持了两个月,宣告破产。有了工作经验,宝心并不发愁去处。展静回家做全职主妇,她嫁了个很负责任的老公。而陈明非也被一家大家电集团挖去了。每个人的结果都不那么悲哀,只是有些不舍。陈明非帮宝心收拾了东西,又一路送回去,一句话重复了二十几遍,记得给我打电话,我不换号,肯定不换。宝心点着头应着,不舍的是“视线”,并非陈明非,当初离开父母都未觉得不舍,彼此之间太亲近了,很多俗气的东西也就没有了。

一定记得啊。陈明非离开前又大声叮嘱了一句。

知道啦。宝心不耐烦地说,这么大点儿的破地儿,我还怕每天碰着你呢。

陈明非眯起小眼睛点点宝心的额头,关上车门离开。

宝心被他的小眼睛逗笑了,笑过了抱着自己最后一个纸箱上楼。走上36个台阶,左转拿出钥匙开门。属于她和沈阳的门。钥匙旋转,门却没有打开。再转,依旧没有开。门在里面反锁了。心忽然一沉,哗啦一声,手中抱着的箱子跌下来,里面的林林总总顷刻散了满地。

[2005年.夏]

宝心挤上公交车木木地用力向后挤去,拥挤中,却冷不防被一只手拉得停了下来。

宝心,真的是你。

转头,宝心看到身边左侧坐着的陈明非正惊喜地眯起他的小眼睛。

竟然一年了,整整一年,宝心没有打过陈明非的电话好像也没有记起他来,城市真的很大,一个人说不见竟然真的会不见了。世界又真的很小,十几平方的公交车上,他能在很多人中准确地拉住了她的手。   宝心笑了,忽然觉得无话可说,从哪说起呢?

陈明非却拍了拍自己的腿,坐这儿吧。

宝心怔了怔,又笑。陈明非依旧穿了深颜色的西裤,那样的熟稔。他竟然还记得,好像一个习惯。

宝心坐了下来,旁边有人诧异地看着他们,两人不管不顾,陈明非的手自然地环住了宝心的腰。

公交车晃荡荡地行驶着,陈明非抱着宝心的两站的路途中,他们没有再说一句话,没有问起各自的生活,好像3年前会议室的角落,她偷偷坐在他的腿上,不敢喧哗。只是宝心心里异常地清楚,彼时,他们都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了,她经历了沈阳,带着那个冷漠的男人留下的冰冷的伤。而他也许正在经历着一种平淡的幸福,总会有聪慧的女子,晓得珍爱温暖的感情。哪怕看起来,不太像爱情。

陈明非在宝心乘坐的第三站下了车,他将她放在自己的位子上,朝着后面挤过去,只是拍了拍她剪了短发的脑袋,这一次,他没有再说记得给我打电话。

坐在他坐过的位置,依旧可以清晰感受到他身体留下的温度。宝心看着窗外,眼泪开始扑簌簌地落下来,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感受的,是他曾经给过她的温暖。

P7-11

序言

宁子·爱得痛了

宁子,是写人物的高手。她笔下的人物永远都跟上次的不一样,我们不得不惊奇于她的阅历,要怎样的丰富,才可以写出这样多的人来。他们各有各的伤痛,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幸福,他们分头在各自的生活中辗转,而宁子,那样轻易地就把这些活生生的形象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令我们不得不称赞一下她写作的功力,非常的深厚。

她在《1998年的疼》里说,喜欢一个人时,心里会一荡一荡的。我们在看宁子的文时,心是在一跳一跳的。

《1998年的疼》跟许多带有年份做标题的文章一样,令我们充满了记忆。不用去看内容,便也就先感动了。1998年,谁又没有一些故事呢,有故事,伤痛就在所难免。但痛永远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永远跟甜蜜站在一起,也许是先甜了再痛,也可能是先痛了再甜。无痛不甜,无甜不痛,这就是这一本书中,宁子要告诉我们的全部。把《谁曾给过你温暖的记忆》作为开篇小说,本身就是一次点题。

爱情的发生,总是充满了暖暖的甜美。

虽然《谁曾给过你温暖的记忆》中的女主角直到多年后才意识到那暖暖的甜美,但这甜美总还是切实地存在着。只需要看完这一篇,我们就可以确定,爱情,与时间是没有关系的,无论经过了多少年,那甜蜜总是会生发出来,令你的内心喜悦、忧伤,或者是伤痛。哪怕是被爱情伤得最深的《放逐》中的女主角,在事隔多年后,依然能回忆起当初永恒的甜蜜。特别是女人,大都依赖着这丝甜蜜而活,没有它,生活对于女人来说,将失去本质的意义。你看《棋子》中的女主角,对于伤害过她的男主角们再是痛恨,依然是向往着爱情的。看到女主角陪着男主角去买戒指那一幕,我突然想起了张爱玲的《色戒》,一样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猜度着这个男人对于自己真实的感情所在。

他爱我吗?女人们总是会去想。

这本书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最成功的,应该是《收场》和《无非是游戏》,都是千方百计要挽留爱情的女人,但她们在宁子笔下,是那样的不同。

前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不惜改变所有的生活,追寻对方女友的行为举止去一一模仿,虽然这个男人拒绝了她,但她依然用她的方式爱着。可感情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情,男人在这一过程中有了窒息的感觉。他说,我怎能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你如此来爱我?最后他也爱上了这个全心全意为他而活的女人,他的心不知不觉地向她走来。他最后拥抱着她,那一刻,是她等待已久的,但真的到来时,似乎已没有那么幸福,女人就是这样,爱上的首先是爱情本身。

而《无非是游戏》中的女主角被安排在一条暗线里。她似一个旁观者般看着别人在爱里斗得你死我活,不曾想自己早已被别人算计进去,成为了一个斗争的有利武器,又能怪谁呢,无非只能怪责自己那颗不该动的真心。

男主角事后在短信中说,我已经爱上你了。

似乎对于她的爱来说,这是一种讽刺。

当你把这两个故事看完后,就可以对宁子下定义了,她总是有本事让两个情节类似的故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人物上。反过来说。就是表达了人性本质的相同,再是不同性格的人,内心中都有着人性的共通。比如,追寻爱情的美好愿望。

我们就跟着宁子,一起去感受这些伤痛中透视着的爱情的美好吧。宁子会令你深深地感受到,爱情她是个动词,她支配着我们所有的行为与心情,令我们走向生命的另一个出口。

陌上尘

后记

左顾右盼

不太会用语言交流的时候,学会了写字。想说的话,放在纸上,拿给想看的人看。发觉,无声的字,竟然比有声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达到目的。连过错,都更容易被原谅。慢慢地,对这东西有点着迷。一个人自顾自地着迷。不学数学,也不学英语,以为作文好,便可以读一所好大学。

到底,也没有混上一个过硬的学历。

又是个有些虚荣的小女人,所以后来,人家一说学历,就跟人家比发表过的文章,顺势拿着稿费压人。大抵10年前,就可以仰着一张小脸,温柔又刻薄地说,名牌大学怎样了?毕业奋斗10年。混个小处长,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如我卖两篇文章。

又怕被有力地反驳,说完就跑。

然后继续自顾自地跟文字玩。终于有一天发现,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写字,我再也没有别的生存技能了。

想来,这些年的感情,多少,也和文字脱不了干系。

年少时喜欢的那个男孩的宠物,是我用许多许多字换来的。在同龄的姑娘们都挑灯夜读的时候,我趴在那里给他写信。隔两天就写一封。也算不了情书,是个始终不太会把“爱”这个字直接表达的人。但是会有许多可以替代的语言,从边缘开始,一点点蔓延到中心的话题上来。字一直写得不好看,但这不防碍蓝色的墨水用另一种方式,在纯白的纸上开出花来。各种各样的花,让那个少年渐渐地迷失进来。

也是我一直不舍得放弃文字的原因。不美,可是会把文字弄得美。也有杀伤力。

2003年夏天,在网上认识的一个男人说,女人,我喜欢两种,一是美女,二是才女。

美女,此生和我已无缘了。所以只能朝着才女的路上奔。

也是这份小虚荣督促着,一直收不了手。写短篇,写长篇,写书。

前两年书出得很顺,一本又一本地,一连出了好几本。没事的时候,我会拿出来摞在一起,然后想起四个字:著作等身。看看四下无人,偷着笑两声。声音小小的笑。

自然是拿文字换了一些爱情,也用文字,消灭了一些爱情。

文字就这点好,你要的时候,总是有道理。让对方觉得不给就对不起你。可你不要的时候,同样有道理,又让对方觉得纠缠更对不起你。

但自己心里知道,于感情而言,有时候,文字不过是个骗局。

我和你,愿打愿挨而已!

会写。也不见得证明就写得高明,很多文章,写过了,自己不太会想回头去再看一遍,因为里面有许多细节,都在出卖感情的痕迹。纵然文字可以把是非展示得很清晰,可真相是无法颠覆的,如果那个真相被文字颠覆了,心里会不安。可是如果不那样,我没有勇气写出来。所以有段时间,不再写爱情。

也有段时间,不再提爱情这两个字。可不管提与不提,我都得承认,爱情她的确是个动词,她永远动荡着,安定不下来。我心里却明白,已经到了害怕动荡的年月,已经很想对一个人说,你可以不爱我,但是,你一定要给我安全感。或者是安全感取代了爱情,也或者,是开始盼望爱情落到实处。即使动荡,也要是没有危险的,是情感范围内的。

就像写字,依旧是写,可是写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把它们换成银子,买房子,买衣服,买美食,孝敬父母,给心爱的男人买礼物,并捐助社会小小的一部分。

爱财,也是我天天督促自己要好好写字不能懒惰的一个原因。

有个好朋友知道我爱财的恶习,每次,如果知道我在写字,从不问我写了多少字,而是问,写了多少钱的?这种问法,总是让我情绪高涨,打字的速度都会快起来。然后视他为知己。怎么看都是个俗气的小女人。

但肯定是有个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的。

现在,我想了想,又想了想,就想起他的话:乖,最喜欢你写字。

这才是真相吧。是因为他,因为他喜欢,所以,才会一直写下来。

就为了他吧!

宁子

2007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情她是个动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宁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535506
开本 32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