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散户的最后一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写给散户的书;准确地说,是一本写给中小散户的书;更准确地说,是一本写给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大量资金、没有证券专业知识的中小散户的书。

本书的目的是想让你清楚地认识股市,最重要的,认识自己在股市中的地位,牢牢地记住,你只是个散户……

内容推荐

让作为散户的你清楚认识股市,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在股市中的地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作为散户的你在充满趣味性的气氛中,轻松掌握股市投资理念,从此摆脱“熊,散户亏;牛,散户亏”的命运,斩获喜人收益。

本书从最基本的股市知识入手,幽默风趣地介绍了股市投资常识,同时全面细致地分析了中小散户在股市中的心理误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操作策略。有利于中小散户清楚地认识股市,认识自己在股市中的地位,不再盲目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目录

第一章 基础理论:会跳起来的苹果

 最基本的问题:股票是什么

 买股票就是买上市公司未来的利润

 会跳起来的苹果

 价值是人,价格是狗

 投票机与称重机

 与指数赛跑

 股市算命术

 股市天气预报

 学习范伟还是学习巴菲特

 你只是个散户

第二章 投资理念:女人与股票的异同

 两只不存在的股票:“学习知识”和“调整心态”

 女人与股票的异同

 最容易让人意淫的图画

 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

 赔钱与赚钱,哪一个更容易

 鸵鸟与壁虎

 雄性投资者与雌性投资者

 买鱼翅还是买粉丝

 越切越大的葱油饼

 中国股市里的“清朝太监”

第三章 真实世界:法利亚长老的箴言

 法利亚长老的箴言

 政策的撩阴腿

 粉丝最多的政府部门

 最有技术含量的菜市场

 一将功成万骨枯

 证券市场的基石

 丧钟为谁而鸣

 至尊宝与白晶晶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第四章 投资建议:散户三式

 认识你自己

 “散户三式”之基本功

 散户三式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基础理论:会跳起来的苹果

最基本的问题:股票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最基本、最简单但可能也是没有几个散户可以说清楚的:股票是什么?

2007年5月,一位中学同学打电话给我,这位兄台是我家乡镇里的“高干子弟”,游手好闲的专业户,接到他的电话我颇为惊讶,因为我们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联系了。他跟我客气地寒暄,把我及家人问候了一通,忙完了这些准备工作,他突然说到:“最近股票很火啊,你是专业人士,能不能给我点消息?”——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正题,心里也对他这种常见的散户易犯的错误感到好笑(至于为什么说这是一种错误,后文会再详细论述)。我答道:“你也开始炒股了?你知道什么是股票吗,就敢炒?”这位仁兄虽然不学无术,反应倒也不慢,他在电话那头愣了一愣,然后理直气壮地说道:“有几个男人能说清楚女人是什么?这妨碍泡妞吗?”

我家乡是个很小的县镇,中国地图要做到席梦思那么大,才可以在上面找到它的名字。炒股之风已经刮到那里,我预感到本轮行情可能有危机了。果然,大约一周后便发生了赫赫有名的5·30“五卅惨案”——为什么我这位中学同学的入场会给中国股市带来这样一场大灾难留待以后分解,这里主要批驳一下他的诡辩。

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股民是像他这样根本不知道股票为何物就英勇入市的,但估计不会是个小数目。证券投资与男女情爱大不一样,后者靠的是生命本能,你可以听凭身体分泌的荷尔蒙的驱使,而前者靠的是理性与智慧,抱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进入股市相当于是来做慈善活动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在这个市场赚到钱,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

虽然我们谈的是股票,但一切却要从“公司”说起,举一个最简单的经济模型(不要被这个术语吓到,本书里所谓的模型都是些小故事):王二是一个村里的首富(其实公司、股票都是外国人发明的,本书此述主要是考虑到“王二”比“尼古拉斯凯奇”要简短得多),他发现村里有一个特大的商机——本村的主业是农业,每家每户都特别需要拖拉机,而市场上却没有这样的设备供应。这个时候很明显,生产拖拉机简直就相当于生产印钞机。然而,王二发现了这个商机却无法付诸实施,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生产拖拉机所需要的投资非常大,比如,需要500万的资金,而在村里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第一名的王二也不过只有200万的闲置资金,连他都吃不下这个项目,就更不要提其他人了。但是王二不仅有财,按现在的话说,还很有才,他提出合伙的建议,找到村里的另外两个有钱人张三与李四,让他们各自出资150万,再加上自己的这200万,拖拉机项目就可以启动。三个人约定好,项目的收益按各自投资额的比例分享——这便是公司的最原始形态。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按投资比例分享收益便是股票的第一个特征:收益性。

当然,我们现在看来,这其实就是凑份子的做法。你肯定会说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应该也可以达到王二那个有才的水平。但我们不要忘记,人类历史上的每个第一次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下面我们就要说到股票,这里的技术含量就大大增加了。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额也越来越庞大,比如现在村里开始要造飞机,至少需要1亿的资金。这个时候,王二即使把自己认识的所有有钱人的钱凑在一起也不够。怎么办呢?王二便打起了搞群众运动的主意。村里有这么多人,虽然每个人的资金量并不大,但如果集合在一起,却是一个足够大的数目。于是,他把筹资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村,通过村里的广播向村民画了一个造飞机赚大钱的饼,提议全体集资,然后同样按投资额比例分享收益。村民对公司的投资,便以股票的形式来记载,村民就叫做股东。这样,飞机项目的资金就有了着落。德国有位姓马的大胡子革命家对此有过论述:“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扩大了凑份子的范围而已,其实已经从量变转化为质变了,正如从部落发展到国家,也是范围的扩大,其性质却完全不一样。这一次的转变,意味着公司升级到了公众公司。不过,股票真正有趣的内容却在下面。

股票的第二个特征:不可偿还性。由于股票是公司资本的来源,也是公司运作的物质基础,那么为了公司的持续发展,就规定股票不可偿还——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如果允许退股的话,公司的资金份额会不断减少,不利于公司的经营;如果大部分股东都要求退股的话,公司就只有宣布解散了。那么,这个不可偿还性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它最直观的缺陷就是股东从此无法脱身了,这跟通常说的“泡妞泡成老公”的道理是一样的,经济学上叫做丧失了流动性,即资产无法变为现金。为了弥补股票的这个缺陷,我们的天才王二就引入了股票的转让制度,这也就是股票的第三个特征:流通性。虽然股票不能退股,但可以转让给其他人,比如从村民甲转让给村民乙,这个时候公司资本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股东不同了而已。随着股票转让的流行,王二干脆建立了一个集中市场来进行股票交易——这与我们划定一块地方作为菜市场在逻辑上是一样的——这个市场,就是现在的证券交易所。

流通性也带来了股票的第四个特征,也是让无数股民前仆后继杀入股市的根本原因:价格波动性。我们来看看“苏宁电器”(002024),该股于2004年7月21日上市,当天的收盘价是32.7元,而不到3年,其价格(复权后)达到一千多元,上涨30倍。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财富的增值是什么样的速度:假设你在30岁的时候投入10万元(一般中产阶级都可以承受的数目),那么在3年内上涨30倍,10万将变成300万,再到36岁的时候变成9000万,不到40岁你将拥有27亿!……是不是兴奋得浑身发抖,准备提笔写辞职报告了?先不要这么激动,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银广夏”(000557)在2001年12月29日的最高价达到37.99元,而到了2002年1月22日,它的最低价只有2.12元,市值缩水接近95%!而且,这一切就发生在一个月之内!假设你在39岁把你的27亿投到这样的股票,那么按照这个贬值的速度,只需要几个月时间(还等不到你过40岁生日),你的资产将只剩下几万元!——真正的“一夜回到解放前”。怪不得一位欧美投行人士对证券市场如此评论:“除了战争,这是最刺激的事。”不过,我建议,还是多想想惨烈下跌的例子,而不要整天梦到疯狂上涨的个案——相信我,这会有好处的。

买股票就是买上市公司未来的利润

中国股市目前有近2 000只股票,翻翻它们的行情图,你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差异非常大,“中国船舶”(600150)最高价达到了300元,而有的股票只有几元钱。如果说奥迪比奥拓贵、法拉利比夏利价高我们容易理解,但股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是什么造成了股价之间这么大的差异呢?这里我们就必须了解一个概念——股票的内在价值。

股票不同于普通商品的是,它没有实质上的使用功效。我们买块牛排,是因为它可以刺激我们的味蕾、填饱我们的肠胃;我们买件靓衫,是因为它可以遮体御寒乃至帮我们吸引到异性的眼球。这些商品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具体的效用,因此,我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它的价值。但是股票呢,我们买股票甚至连纸都没有一张,它不能看不能摸也不能吃,它的效用在哪里呢?

金融是拿钱生钱的行业,而金融产品的效用也正是它所带来的未来的收入。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股票具有收益性,你拥有一只股票后,便可在未来享受该上市公司的利润或者说是利润分红,这便是股票的效用——它可以带来“未来的钱”。

那么,既然其效用是带来“未来的钱”,而我们买卖股票却是在现在,如何在现在为“未来的钱”定价?现代金融学认为,股票的价值便是其未来股利的现值(present value)。

P2-5

序言

这是一本写给散户的书;准确地说,是一本写给中小散户的书;更准确地说,是一本写给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大量资金、没有证券专业知识的中小散户的书。

写这本书是因为一种责任感的逼迫。以前也写过一些文章,但没有一篇是关于股票的,因为股票就是我的职业,天天泡在这个市场,我对它有严重的“审美疲劳”。然而也是因为职业的缘故,我对中国股市与中国股民有一定的了解——我发现:中国股民对于中国股市并不了解,有时候这种缺乏了解甚至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我大致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缺乏基础的证券知识。例如,有的股民买基金时会满怀憧憬地问:“利息是多少?”除权除息日会欲哭无泪:“今天我的股票怎么突然跌了这么多?”权证到期被注销之后会莫名惊诧:“我的股票怎么不见了?”……

第二是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比如,股价下跌后坚决不卖,其理论依据是“不卖就还没有亏,卖了就是真的亏了”——典型的鸵鸟心态,可见股市也用到了仿生学。股市火暴的时候,见面打招呼就是“有消息吗”?——据说消息来自一位基金经理,他是“我的大舅子的一个同学的一个牌友的一个邻居的姐姐的一个同事的远房表哥……”

第三是对更深层次的“潜规则”的懵然无知。看到上市公司关于重组的澄清公告后割肉出局,结果没多久发现当初是被庄家顺利震出;发现几乎所有的券商研究机构都在推荐同一只股票,以为必涨无疑,赶紧买人,成功被套……

2006—2007年的大牛市,受益的不仅有券商,还有书商;推高的不仅有股价指数,还有股票书籍的销售量。一时间,无数“股神”纷纷横空出世,众多“教授”竞相著书立说。但直到一位朋友要我推荐本股市入门读物,我到书店里逛了几回,花花绿绿的封面看迷了眼,才发现找不到一本适合中国散户的书。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书的水平不高,它们或许可以成为传世之作——反正“物质不灭”,不管书日后以什么形态存在,那都是“传世”了——只是对于散户而言,它们并不适合:

第一是缺乏针对性。目前,市面上许多书似乎都要把读者培养成未来的巴菲特、索罗斯,但对于普通散户而言,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这好比一位娇弱柔美的女人向一个武师求教,希望他能教一点防狼绝技,结果武师写了本《九阴真经》给她,这是不是很荒唐?显然,这位美女没有那个能力资质来练什么绝世武功,她想要的不过是《女子防身术》之类简单有效的技巧。《九阴真经》再厉害,那只适合梅超风,不适合她。更何况,许多书还只是胡编乱凑的旁门左道,比如有的“股神”的书里居然写道“在熊市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生意非常冷清”。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真不知道中国证券业什么时候已经发达到各地都有“证券交易所”了。这简直就像周星驰电影《功夫》里向鼻涕男孩兜售“武功秘籍”的叫花子,你照着他的书就算苦练十载,不仅成不了武林高手,只怕要走火入魔。

第二是缺乏真实性。很多书里把股市描绘得遍地黄金,仿佛看了他的书不久后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有点文采的还写得无比煽情,比如“牛市喘着粗气向我们扑来”。这些话真的能信吗?可能你需要经历惨烈的事实后才能明白,股市这场盛宴里虽然有“牛排”,但也有“熊掌”。对于散户而言,“牛排”吃不到几口,“熊掌”更不是摆在盘子里的美肴而是长在猛兽身上的利爪,被它拍一下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三是缺乏趣味性。我的一大憾事是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我坚持认为责任不在我自己——或许应该是中国的教育制度。本来知识都是妙趣横生的,经中国教育界一加工,立即神奇地变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梁启超曾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但如果我们用同样的化学化分法来处理中国教材,想从里面把“趣味”抽取出来,那它们仿佛是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根本就是毛发无损。写书的“股神”“教授”想必也是由中国教育事业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以前看别人的书现在终于轮到自己写书了。根据历史经验,婆婆不会因为自己当媳妇时受了苦而对现在的媳妇宽容,反而往往是变本加厉地凶残。怪不得大部分书的功效更适合治疗失眠而不是传道授业,比安眠药更有作用且没有副作用。

当我还是个愤青的时候,很敬重一位喜留平头的作家。他说,医治国人的病体是小事,拯救国人的精神才是关键。对于股民也是一样,教育是首要任务。既然目前没有一本适合中国散户的书,那么我不揣浅陋,愿来作一尝试。因此,我决定写这本书,写一本具有针对性、真实性与趣味性的散户股市人门读物。当然,至于我最终是否能达到这一目标,那需要读者来评判。

不过,特别要申明的是,我不是“股神”,本书与其他“股神”的书完全不一样,你不要指望本书能指导你在股市中获得超额收益——相反,本书的目的是想让你清楚地认识股市,最重要的,认识自己在股市中的地位,牢牢地记住,你只是个散户——我不是看轻散户,我自认相对于其他“股神”来说,我对中国散户更有着厚重的尊重与同情——记住你只是个散户,你的目标应该是获得平均收益,否则,等待你的只会是“熊,散户亏;牛,散户亏”的命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散户的最后一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皓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57656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1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8
18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