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新课程改革丛书》立足于为浅描与深描、事例与事理、知识与智慧搭建桥梁。各书所引用故事,大多是对教育教学事实的“深描”,我们在编纂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导读”的设计以及对各故事简要的评论,试图使故事逐渐呈现出相关的意义与理论认识,汲取教师闪光的智慧,并借此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故事中的教师角色转变》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由知识传授者转向知识批判性分析者、由课程实施者转向课程开发者等内容。
图书 | 故事中的教师角色转变/故事中的新课程改革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故事中的新课程改革丛书》立足于为浅描与深描、事例与事理、知识与智慧搭建桥梁。各书所引用故事,大多是对教育教学事实的“深描”,我们在编纂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导读”的设计以及对各故事简要的评论,试图使故事逐渐呈现出相关的意义与理论认识,汲取教师闪光的智慧,并借此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故事中的教师角色转变》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由知识传授者转向知识批判性分析者、由课程实施者转向课程开发者等内容。 目录 导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 相关链接:教师角色隐喻中的社会期待 第一章 由知识传授者转向知识批判性分析者 引言 一、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故事1:“米香”溢课堂活动激智慧 故事2:研究纸的吸水性 二、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质疑 故事3:《松鼠》的结尾是和谐的音符吗 故事4:点亮学生的智慧火花 相关链接:知识的诠释批判观与教师知识及其特点的重新省思 第二章 由课程实施者转向课程开发者 引言 一、开发与设计校本课程 故事5:看我七十二变 二、挖掘教材资源 故事6:给课文换一个创造性的结尾 三、活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故事7: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 故事8:实践与创新精神 相关链接: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应把握的基本理念及途径 第三章 由教案的执行者转向 教学智慧的创造者 引言 一、灵活应对意外事件 故事9:会了,为什么还要听 故事10:失而复得的“双” 二、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 故事11:化课堂意外为教学契机 故事12:为这样简约而精彩的复习课叫好 三、动态调整教学进程 故事13:课堂插曲 故事14:一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课 相关链接:教学智慧是什么 第四章 由管理者转向引导者 引言 一、关注学生生活世界 故事15:散落在季节里的风铃——我的班主任手记 故事16:告诫同行,碰上这样的女生千万不要挽救 二、走进学生心理世界 故事17:我们一起聆听“班德瑞” 故事18:我被学生“开除”了 三、尊重学生亚文化 故事19:鲁迅:永远的伯父 第五章 由实践者转向研究者 引言 一、成为终身学习者 故事20:学习让我不断成长 故事21:网络伴我成长 二、成为自主反思者 故事22: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 故事23:教育生存的真实记录 三、成为合作研究者 故事24:我们是研究共同体 相关链接:走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故事中的教师角色转变/故事中的新课程改革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丽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502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4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5.1 |
丛书名 | |
印张 | 6.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12 |
宽 | 149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