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湘潭老城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湘潭原是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县,屡经沧桑,史事纷繁,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她曾被称为“小南京”、“金湘潭”。作者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积累了一些目所见、耳所闻、身所历的东西;选择了一些人们常涉及的人和事,进行发掘、探讨,叙述其发生、发展和现状,以求达到“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目的。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湘潭老城旧事展开阐述,从湘潭得名到城市的会馆、街道、亭台、驿道、桥梁、“老字号”商铺、建筑,进行全面研究,并对存疑的湘潭老城旧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目录

一、千年沧桑话湘潭/001

二、湘潭得名探源/013

三、清初《竹枝词》中的湘潭/016

四、话说昔日“金湘潭”/035

五、湘南古城/038

六、湘潭的“总”/040

七、湘潭城区的街巷/043

八、湘潭的城墙/053

九、湘潭的码头/056

十、湘潭的会馆/059

十一、湘潭的驿道/063

十二、湘潭的亭/067

十三、湘潭城区的桥/076

十四、湘潭的救火会/083

十五、湘潭的慈善堂/087

十六、长沙里手湘潭“票”/090

十七、湘潭的文庙/093

十八、湘潭的书院/096

十九、湘潭的塔/101

二十、湘潭的文昌阁/105

二十一、湘潭鲁班殿/108

二十二、湘潭私家园林/110

二十三、湘潭老字号——吴元泰/118

二十四、湘潭老字号——清芝斋/121

二十五、湘潭老字号——梅春阁/124

二十六、湘潭老字号——祥华斋/126

二十七、湘潭老字号——协盛西/129

二十八、湘潭的膏盐矿/131

二十九、湘潭人嚼槟榔/134

三十、湘潭的天主教堂/140

三十一、湘潭的基督教堂/142

三十二、湘潭的佛寺/145

三十三、湘潭的道观/150

三十四、湘潭的清真寺/153

三十五、湘潭市一中的钟楼/155

三十六、辛亥革命前后的湘潭./159

三十七、辛亥革命与湘潭/172

三十八、湘潭军民的抗日/183

三十九、湘潭的中央工业区与飞机场/189

四十、千年古镇石潭/192

四十一、石潭·仙人石/197

四十二、仙女山·龙安寺·柳宗元/200

四十三、两湘亭建造年份质疑/204

四十四、陶侃未任湘州刺史考/208

四十五、陶侃未任湘州刺史续考/212

四十六、成化本《湘潭县志》钩沉/217

四十七、“卫夫子不得冤清”/220

四十八、湘潭城厢议事会试析/225

四十九、湘乡考/235

后记/244

试读章节

境内已知的最早居民村落——湘潭县老虎坑、堆子岭遗址,是公元前4400~3300年间的民居。从出土陶器的形制、制陶技术和画饰看,属于大溪文化,并有相当高的文明程度。湘乡市岱子坪遗址为公元前2800~2300年的遗物,显示当时的陶制生活用具制作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其形制与纹饰具有十分鲜明的土著个性,说明此时居民已进入父系社会。

商周时期,境内为荆楚地区,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汇合点,已有大型春秋、战国时期建筑遗址出土。湘潭市岳塘区霞城乡的遗址中,有不少绳纹沟瓦、板瓦及陶器出土。湘潭县云湖桥、湘乡市牛形山等地出土的漆器、青铜器,制作精美,楚风格较鲜明。

湘潭,秦属长沙郡。境内建有湘南县,湘南县的大部分区域为今湘潭市所属两市一县两区区域。西汉,市境湘河口以下属临湘县(今长沙市区、长沙、望城两县前身),湘河口以上属湘南县,为长沙国所辖。湘南县治在今湘潭县古城乡古城村土间子组,这是境内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东汉,分湘南建湘乡县,属零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刘备争夺势力范围,市境为刘备所辖。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人袭击荆州,市境的湘江以东又属东吴孙氏政权管辖。孙、刘相争时,湘乡人蒋琬以州书佐身份归刘,仕蜀,位至大司马,继承诸葛亮之相业。吴扩充地盘设衡阳郡,市境湘江以西属之,郡治设湘南县治所在地。

晋,市境属衡阳郡,郡治在境内湘南县治所在地。东晋设湘州(郡治设长沙),境属湘州,名将陶侃曾驻兵境内石头寺(今唐兴寺)。

南北朝时,湘南县被废,其境分属湘西、湘乡、新康各县。宋,连道并人湘乡,湘乡县成为民族矛盾频发的地区,前后封数人为湘乡男,以加强控制。梁天监二年(503年),武帝萧衍封萧退为湘潭侯。其封地在今攸水、茶水一带,属湘东郡,非今湘潭县,但湘潭之名始见于史书。

隋,境属长沙郡和衡山郡,建宁县(今株洲市区、株洲县部分)划入湘潭县。

唐代,境内垦荒造田甚多,水利设施有所发展,湘潭县析出攸水、茶水地域,余北部一角。天宝八年(749年),将湘潭县北部和衡山县北部合成湘潭县,形成包括今湘潭市区和湘潭县、株洲市区、株洲县西部的湘潭县。移县治于洛口(今易俗河镇),属潭州(州治在长沙)。湘潭县开发碧泉潭水灌田。由于今湘潭城区湘江段水深,避北风,遂逐渐形成水运码头。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北上,经过境内,传其顺湘江而下时曾于今市区下摄司驻军,亦曾驻军于湘乡县境,其地有黄巢山。

五代十国,境属马氏楚国,马楚于易俗河设场官以管理贸易,并移县治至今湘潭市区城正街。辰州少数民族趁国内政权分立之机进攻湘乡,湘乡成为民族矛盾激化的地区。

宋,境内经济、文化有所发展。湘潭县商民李迁之往来于真州(今江苏仪征)与湘潭间,用船运进行贸易活动,“岁一贾其人数千万”,湘潭城区作为商业城市开始兴起。绍兴年间,崇安人胡安国从荆州迁居湘潭县碧泉潭畔,筑碧泉书屋著书讲学,开一代学风,后人称其为“湖湘学派”。湖湘学派重修身之道,传经济之学,育济世之才,对境内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整个湖南文化的发展影响甚大。

元兵入境,湘潭县丞李长庚守土殉难,元兵大肆杀戮,境内人丁骤减。元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引起人民反抗。至元十四年(1277年),湘潭县进士熊桂、刘斗元联合衡、攸县民起兵反抗,连克湘潭、衡山、攸县、醴陵诸县;衡山人赵瑶在湘乡起兵抗元。元末,起义军蜂起,湘乡拥易华起兵黄牛寨,势力扩及7县48寨,并以粮10.8万石助陈友谅建大汉政权。

P3-5

后记

“湘潭文史资料”是湘潭市政协文史委长期以来为抢救湘潭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程。二十多年来,文史委组织相关人员搜集、整理、编写、出版,保存了大批珍贵史料,做了大量工作,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

《湘潭老城故事》是市政协文史委继近年主编、出版《湘潭揽胜》、《湖湘学派与湘潭》之后的又一专题研究,系“湘潭文史资料”第18辑。它选择了一些人们常涉及的人和事,进行发掘、探讨,叙述其发生、发展和现状,以求达到“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目的。

湘潭原是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县,现在的市区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屡经沧桑,史事纷繁,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她曾被称为“小南京”、“金湘潭”。光绪刊《湘潭县志》也称其为“天下第一壮县”、“湖外壮县”、“富饶为湖南第一”。因此,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探索、发掘。前人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后继者也在努力开拓。七十多年来,我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积累了一些目所见、耳所闻、身所历的东西,加之接触到有关文献,边学习、边研究,陆续写下了一些文字。在市政协文史委王集主任敦促和大力支持下,汇集成《湘潭老城故事》,以与诸君切磋。《湘潭老城故事》各篇成文的时间前后跨度有四分之一个世纪,尽管汇集成书时作了一些修改、补充,其文风、体例还是不甚一致,少数篇章的内容稍有交叉,不尽如人意处,敬请谅解。

老伴张运陶女士总是我笔耕所作的第一读者,她在披阅《湘潭老城故事》过程中,曾口占《天净沙》一首:

古城小巷迁延,

教堂老店遗篇。

轶事星星点点。

但求再现,

知今鉴古随缘。

周磊

2008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湘潭老城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34193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6.4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9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