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雕塑分属两大文明体系。中国地处东亚大陆,高大的山脉、广袤的沙漠和浩瀚的海洋长期以来阻隔了她与其他文明的联系。虽然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也曾一度产生过相互影响,但这种影响从来都不是直接的,在遥远的路途上,经过了太多的时空转译。唐玄奘历经千难万险,赴西天取经的故事,实可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困难性提供例证。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透过中国传统雕塑与西方雕塑的对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雕塑以及中国雕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中国人的散点透视法,将两种雕塑进行散点式的对比。
图书 | 中西雕塑比较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西雕塑分属两大文明体系。中国地处东亚大陆,高大的山脉、广袤的沙漠和浩瀚的海洋长期以来阻隔了她与其他文明的联系。虽然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也曾一度产生过相互影响,但这种影响从来都不是直接的,在遥远的路途上,经过了太多的时空转译。唐玄奘历经千难万险,赴西天取经的故事,实可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困难性提供例证。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透过中国传统雕塑与西方雕塑的对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雕塑以及中国雕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中国人的散点透视法,将两种雕塑进行散点式的对比。 目录 第一章 中西雕塑与中西文化 第一节 中西文化:稳定与进取 第二节 “以泥为塑”与“以石为雕” 第三节 黄河流域文明与地中海文明 第二章 中西纪念碑雕塑:帝国风采与世俗世界 第一节 秦陵兵马俑与奥古斯都式 第二节 死者与生者 第三节 英雄与骏马 第三章 中西宗教雕塑:灿烂佛国与石头的圣经 第一节 中西宗教态度与造型观念 第二节 中国、印度和欧洲 第三节 中西宗教雕塑的审美意趣 第四节 中西宗教雕塑的自然观念 第四章 中西雕塑的功能:“坟茔的艺术”与“城市的艺术” 第一节 中国墓葬文化与雕塑 第二节 封闭环境与公共环境 第五章 中西雕塑家的境遇:“皂隶百工”与艺术家 第一节 西方雕塑家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中国雕塑家的社会地位 第三节 “奉旨造像”与渴求自由 第四节 “形而下者”与“伟大匠人”的命运 第五节 中西雕塑的史学境遇 第六章 中西雕塑的形式:“塑容绘质”与体量的艺术 第一节 体积关系与平面关系 第二节 线条韵律与体面结构 第三节 色彩艺术与形体艺术 第七章 中西雕塑的美学价值:直观自然主义与理性写实主义 第一节 “传神写照”与“静穆的伟大” 第二节 “气象混沌”与“高贵的单纯” 第三节 “大圭不雕”与“材质消融于形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西雕塑比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宗贤//吴永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5126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3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