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曹雪芹/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实人生通常是不完满的,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可谓人生在世,不得意者十常八九。说起那些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前辈先哲,后人在景仰之余,往往也会在内心生出一种遗憾,那就是出生太晚,无法得到一睹风采、当面请教的机会。尽管可以通过阅读他们著作的方式获得一些弥补,但这种遗憾并不能完全消除,特别是对那些富有传奇甚至带有神秘色彩的前贤,更是如此。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这样一位留给后人太多遗憾的人物……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而本书要评传的正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探讨曹雪芹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自然需要从他的家族和出身讲起,本书亦如此。书中追溯了曹雪芹的家世、生平、思想、创作、才华,以及对《红楼梦》予以简要地解读,叙述了《红楼梦》流传千秋的文学成就。真实还原了曹雪芹思想变迁的一生。

目录

引言——遗憾的寻找

一、秦淮风月忆繁华——曹雪芹的家世

二、步兵白眼向人斜——曹雪芹的生平

三、不如著书黄叶村——曹雪芹的创作

四、不是情人不泪流——曹雪芹的思想

五、三寸柔毫能写尽——曹雪芹的才华

六、艳情人自说红楼——《红楼梦》的续书

七、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的流传

尾声——一部小说和它创造的奇迹

试读章节

一、秦淮风月忆繁华——曹雪芹的家世

在古代中国,谈论一个人,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他的家族和出身,这不仅来自一种历史悠久的信仰和观念,而且还是一种出于现实的考虑。古代中国人通常聚族而居,生活在以宗族和血缘形成的集体中,家族和出身对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既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往往也潜在地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出身豪门世家,对一些人意味着得天独厚的资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只能是一种无法企及的人生梦想。

探讨曹雪芹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自然也不例外,需要从他的家族和出身讲起。这并非例行公事般的俗套,而是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曹氏家族命运的沧桑变化在改变了曹雪芹命运的同时,也成就了这位伟大的作家,这正如人们通常所讲的:环境改变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曹雪芹还把个人对家族的认知和情感写进了他的作品中,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使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这在以前的通俗小说中是极为少见的,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因此,对家族的深入剖析便成为解读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说是一把钥匙、一个关键词。无论是探讨《红楼梦》,还是曹雪芹,都需要从曹氏家族的沧桑变迁讲起。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追溯,它使我们看到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家族的荣辱兴衰……

(一)

为了家族的荣誉感,不少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家世往上追溯,一直追溯到一位名人作为始祖为止。对曹雪芹的家世,研究者也使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人说他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操的后代,有人说他是南宋大将曹彬的子孙。这些家族荣誉且不说由于资料缺乏,无法证实,即使真的是历史事实,对曹雪芹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况且他本人都未必知道,毕竟年代太久远了。家族的变化真正能影响到曹雪芹的,则要从明代中后期说起。让我们以这个时间为起点,回顾曹错家族一百多年间的沧桑变迁。

明初的时候,有一个叫曹俊的人到辽阳担任指挥使,这是一个武将的职位,子孙可以继承。曹俊就在此定居了下来,他的后代继承了其职位,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逐渐发展为本地有名的望族。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满族政权与明王朝之间战争的爆发,曹氏家族多年安逸富贵的生活被打乱,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带兵攻打辽阳,当时在此镇守的是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及其父亲曹世选。他们兵败后被清军俘虏,加入满族,并成为皇家的奴才,满语称之为包衣。这样曹氏家族便发生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从汉族变为满族,从将门巨族变成皇家奴才。当时有着这种命运的还有很多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后来随清兵人关,冲锋陷阵,立下许多功劳,因此他不断升迁,做了几任地方官员,其职位也从武职改为文职。在当时,像曹振彦这样的官员还有很多,曹家的真正发达是从他的儿子开始的。

曹振彦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叫曹玺,他是曹雪芹的曾祖父。与父亲相比,曹玺得到皇帝更多的信任和重用。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个人的才干;二是他和皇帝的特殊关系。对曹玺的才干,不少资料都有记载,说他不仅武功好,而且还有文学才能。自然,如果仅仅是因为个人的才干,曹玺可能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好运。因此,这里不能不说说他和皇帝的特殊关系。

原来曹玺的妻子孙氏在康熙皇帝小的时候曾做过其保姆。在清代,皇帝很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和培养,孩子生下来后,便给他们配备许多人,或照料生活,或进行启蒙教育,孙氏便是其中的一员。这个职位虽然称不上显赫,但有着许多实惠。道理很简单:整天和皇子生活在一起,接触频繁,等这位皇子长大,成为新的皇帝时,他对养育自己的人是会有所回报的。  这个回报来得很快,康熙皇帝即位第二年,就给孙氏的家人安排了一个很好的职位,那就是让其丈夫曹玺出任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是个什么职位呢?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帮皇帝采买服饰、绸缎、布匹等生活用品,监督绸缎、布匹的织造。这一职位早在明代就已设置,清朝继承了这一制度。自唐宋之后,因自然环境优越、受战争破坏较少等缘故,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皇帝的许多生活、消费用品要到这里置办。这样的职位在江南共有三个,即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因为与曹雪芹的关系密切,这里我们只说江宁织造。

尽管江宁织造的级别并不高,俸禄也不算多,但仍有很多人喜欢这个职位。其中的原因是很明显的:给皇帝采买物品,有很大的赢利空间,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好处。

P4-8

序言

古代中国不仅是人类的文明摇篮之一,也是人类的精神摇篮之一。

按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ls,1883—1969)的观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文明出现之后,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世界上又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文明,可以称之为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些文明中出现了一些大思想家,对人类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思考,提出了解脱或超越的目标与途径。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思想家,印度的《奥义书》和释迦牟尼佛,希腊的诗人荷马、悲剧家修昔底德、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出现。他们创立了人们至今赖以为精神基础的思想范式或世界宗教,他们仍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如果以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为坐标,再用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来衡量,那么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间的孔子恰恰是中国文明进入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处在中间点和转折点上:中国文明出现到孔子,孔子到我们现今的时代,前后备2500年左右。孔子以前,中国,有思想但没有思想家;孔子以后,中国古代思想家层出不穷,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思想原则,影响了中国的阐释传统,即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不断地理解、发展古人的思想,从中获得思考和应对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资源,这也是我们今天为读者奉献这套《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的缘由。

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日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都蕴蓄着丰富的思想。中国的思想一方面激烈辩论,水火不容,一方面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一方面开宗立派,门户林立,一方面互相启发,入室操戈。儒、释、道三教可以论衡而融合,九流十家可以并行而不悖。总之,中国的思想成就丰富多彩,贯穿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健中和等精神传统,在继承、阐释中变化演进,一代有一代之胜,表现出综合创新的特色。

不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并没有思想家、思想者、哲学家之类的称呼和概念,只有圣人、贤人、哲人、智者、诸子、大师等等,这些词汇恰恰概括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征:他们的社会身份往往是教师或学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追求道德与智慧。当然,从更广泛的范围看,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工艺、科技、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文明领域内皆有贡献巨大、自成一家或集大成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言论、著作或被后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以“三不朽”作为追求超越的途径,即“立功”、“立德”、“立言”,也就是说,为人类社会立下的大功、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和思想、智慧、学说等都是不朽的历史遗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思想家的内涵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现代人习惯认为的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或宗教先知,我们在撰写《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时,也本着这样的标准选择传主。

众所周知,由南京大学已故名誉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中国20世纪以来最为宏大的中国思想家研究工程。在这套简明读本系列编撰和出版之际,首先要对这200部《评传丛书》工作表达深深的敬意。站在这位巨人的肩上,简明读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而且一定会呈现出新的风貌。这种新的风貌就是深入浅出和引人入胜:精炼的选择,简明的评述,生动的故事与智慧……在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本读本通过介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向每一个愿意了解中国思想的读者提出一个又一个我们和古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引导大家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展开心灵的对话。

编委会

2008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曹雪芹/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苗怀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55348
开本 32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185
12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