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德尔/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系列之一,生动记述了孟德尔的一生事迹。以活泼轻松的文辞、丰富多彩的形式讲述了他一生为寻求科学真理、攀登科技顶峰、致力发明创造的奋斗历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科技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书中有他自少年起的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趣闻逸事和奋发图强的感人事迹,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科学真理。这些,都将激励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的科学求知精神。

本书适于广大青少年、大中学校学生和科技工作者阅读。

内容推荐

科学家是一座“故事富矿”。不论是飘着长髯的达尔文,还是留着小胡子的爱因斯坦;不论是金发碧眼的居里夫人,还是透射出睿智目光的钱伟长;不论是在科学的大海边拾贝的牛顿,还是歪着脑袋、坐在轮椅上的霍金;不论是如痴如迷沉醉于“发明梦”的爱迪生,还是漫山遍野识草辨木的李时珍……不分国别,不论古今,不分男女,不论专业,科学家们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破解一位位科学巨匠成功的奥秘。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是一套让人受益无穷的书,是步入科学殿堂的向导,在轻松的故事中蕴涵深刻的哲理,是招募科学后备军的不露声色的征兵广告。

本书讲述了孟德尔的故事,诠释了科学精神,歌颂了先辈风范,展现了顶峰风光,激励读者登攀。本书将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你会从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从科学家那里得到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目录

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叶永烈

快乐的童年

我要揭开这个谜

艰难求学

一场辩论

代课老师

机遇

维也纳大学

植物园

著名的豌豆实验

遗传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遗传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尴尬的报告会

决不放弃

慈祥的院长

遗传学的春天

试读章节

快乐的童年

海申多夫位于奥地利北部。这里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山,高耸而挺拔。银白色的山顶上,生长着稀疏的松杉桧柏,在阳光的辉映下发出耀眼的金黄色的光。在山腰和山脚下,是一片片青翠欲滴、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

近处是低矮的丘陵,粗壮的杨树、桦树、柞树、柳树,你争我抢、错落有致地长满了山坡。一条条翻着白色水花的小溪,淙淙地不知疲倦地向下游流去。

丘陵前面是广袤的河谷平原,到处是低矮的灌木丛,鲜嫩的草地和整齐的农田。灌木丛里鸟儿麇集,藤蔓纠葛,杂草丛生。黄色的蒲公英花儿,红色的玫瑰花儿,紫色的苜蓿花儿,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地绽放着,就像散落在草地上闪着五色光亮的宝石一样。微风吹来,翠绿的秧苗随风俯仰着,白色的紫色的红色的豌豆花儿菜豆花儿、黄色的南瓜花儿向日葵花儿露出了笑脸,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蜜蜂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各种会飞的昆虫都来了,它们尽情地飞舞盘桓。

一幢幢三角形屋顶和梯形屋顶的农家木房,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在木房中间,有一座古老的正面有石柱支撑的哥特式建筑,那是村里的教堂。教堂的右侧有一座华丽的房子,那是海申多夫庄园的女主人瓦德堡夫人的别墅。教堂的左侧有一排木制建筑,那便是海申多夫村的教堂附属学校。许多小溪流到这里,汇合成一条水量丰沛的小河,再折向东南流去,注入到水势湍急泛着蔚蓝色光芒的多瑙河里。河边的小村庄,便是被称为“多瑙河之花”的奥地利摩拉维亚省的海申多夫村。

海申多夫村有二三十户人家,除了一些是有一点儿土地的自耕农外,其余的便都是海申多夫庄园瓦德堡夫人的雇农。在村子的东南角,有一幢三角形屋顶的木头房屋,前后左右都用细木栅栏围起来,院子里有牛棚羊圈,鸡舍鸭舍,白色木箱的蜂房,还有一丛丛樱桃树,几株低矮的苹果树、梨树,除此之外都是碧绿的菜地和一个椭圆形的繁花似锦的花圃。这里便是一位叫做孟德尔的自耕农的家。

孟德尔已经三十多岁了,他的夫人年龄和他相仿,贤惠而善良。他们结婚后,便守着祖辈留下的家业——一幢破旧的木房和不足一英亩的土地。他们辛勤地耕种着土地,养牛、养羊、养鸡、养鸭、养蜂,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孟德尔很喜爱园艺,他在自己的院子里栽了樱桃树,还嫁接了几棵苹果树、梨树,在花圃里栽种了法国紫罗兰、玫瑰花、月季花等各种各样的鲜花。每当春夏花儿争相开放的季节,姹紫嫣红,蜂飞蝶舞,小小的花圃热闹极了。孟德尔时常拿着新鲜的花儿、蜜蜂新酿的蜜、鸡蛋和鸭蛋到集市上去卖,添补一下家用。

十年前,他们有了长女维朗尼卡,三年前,孟德尔夫人生下次女泰妮莎。1822年7月的一个晚上,孟德尔夫人又生下一个小男孩,取名约翰·孟德尔。家里收人没有增加多少,可人口却增加了许多,日子自然过得艰难些。后来,大女儿维朗尼卡出嫁了,家里这才好过一些。

约翰·孟德尔是个既聪明伶俐又活泼好动的孩子。当他能趔趔趄趄走几步路时,便常常趁着妈妈或姐姐不注意的时候走出木屋,来到房前屋后的菜地和花圃里。

春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把菜地翻了一遍,起垅打畦,并埋上了种子。小约翰用又胖又嫩的小手,掘开覆土,去寻找那些种子。他看到了一粒粒豌豆种子、一粒粒南瓜子、一粒粒玉米子,在潮湿的土地中涨大了,豌豆的皮儿破了,南瓜子的尖头儿裂开了,玉米子的脐儿冒出了尖尖的白芽。他高兴极了,简直就像看魔术一般着了迷。

“妈妈,不好了!约翰·孟德尔又在掘地下的种子啦。”姐姐泰妮莎高声地喊道。

系着围裙正在忙家务活的孟德尔太太,急急忙忙地从木屋里跑了出来。她对约翰·孟德尔说:“孩子,你不要掘这些种到地里的种子呀!这些种子正在发芽,将来会长出幼苗来,开花结果。”

“这是为什么呢?”小约翰歪着头瞪大了眼睛,惊讶地问道。

“因为它们是种到地里的种子啊。把种子种到地里它就有了生命,就会像你一样渐渐长大!”

于是约翰·孟德尔似懂非懂地,乖乖地把掘出来的种子交给了妈妈,妈妈又把它们埋进土中。

几场春雨过后,菜园和花圃变得一片翠绿。约翰·孟德尔又摇摇晃晃地跑到菜地里去,拔出一棵豌豆幼苗仔细地看着。

正在喂鸡的姐姐泰妮莎看到了,又大声地喊道:“妈妈,约翰·孟德尔又到菜地拔豌豆苗了!”

妈妈急忙跑过来。

约翰·孟德尔指着豌豆苗的根,天真地问道:“妈妈,这是什么啊?”

妈妈说:“孩子,这是根。豌豆苗有了它才能从土中吸收水分和养料,就像小孩子要吃奶一样。”

他又指着豌豆的茎问道:“这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呀?”

“孩子,这是豌豆的茎啊。有了它,豌豆苗才能把从根里吸收的水分和养料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小约翰又指着豌豆苗的叶子说:“妈妈,这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呀?”

“哟,孩子,这是豌豆的叶子呀。要它做什么,我可说不清楚,等你将来长大了就会知道的。”

妈妈说完立即从他的手中拿回了那棵豌豆苗,用手挖个小坑栽上了。

约翰·孟德尔并没有回到屋里,他又来到几棵果树下。爸爸拿着大剪刀,正在咔嚓咔嚓地修剪着树枝。他还把一棵小果树的树枝全剪掉,只留下一个小树桩儿,然后又拿来另外一棵树的小树枝接上。接完后,爸爸用草绳捆好,再用黄泥糊上。

小约翰惊异地问爸爸:“爸爸,你这是干什么呢?怎么能把大树枝全剪了而接上个小树枝呢?”

爸爸拿着大剪子,转过身来,笑哈哈地说:“孩子,你不知道,这是嫁接。这个树桩子是结小红果的,接上的树枝是结大苹果的。爸爸这样一嫁接,以后它长成的大树就会结出又红又大的苹果。”

夏天来了,菜园里可热闹了。豌豆秧开花了,朵朵小花就像只只蝴蝶落在藤蔓上一样。南瓜也开花了,黄色的大花朵像一个个喇叭,有的花后面还长了个绿色的小圆球,有的则没有。约翰·孟德尔站在菜地里正要摘花,爸爸走了过来:“孩子,不要摘花呀!这花谢了就会结出果实来的。”

孟德尔侧着头想了一下,突然向爸爸问道:“爸爸,豌豆花为什么只是一种样儿,可南瓜花却有两种样儿呢?”

“哈哈,真有趣,你是什么都要问的。好,我就告诉你吧。豌豆花都是一样的,花谢了就结出豌豆荚。南瓜花嘛,可就有两种样儿了。花后面不带小圆球的是谎花,花谢了结不出南瓜。而花后面带小圆球的是实花,花谢了就能结出大南瓜。”

“原来是这样。”小约翰若有所思地说。

一阵微风吹来,玉米棒上的黄色花粉落得满地都是。“爸爸,玉米的花儿在哪呀?”他又调皮地问。

“这……”爸爸说,“孩子,有些事儿我也不太清楚,等你长大后上学校读书,老师会告诉你的。”

蜜蜂忙忙碌碌地,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嗡嗡嗡地叫个不停。

爸爸说:“孩子,你看小蜜蜂多么勤劳呀,它们在采集花粉酿蜜呢。你也要像小蜜蜂一样,多多采撷一些知识的花粉去酿造甜甜的科学之蜜啊!”  时间过得很快,豌豆荚儿黄了,南瓜藤上结出了大南瓜,玉米棒也成熟了。小孟德尔也随着季节的转换逐渐长大了。从童年时起,他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执著和强烈的爱。

P1-10

序言

谁都喜欢听故事。记得我小时候总是央求爸爸妈妈:“给我讲个故事!”

故事具有那么大的魅力、魔力,是因为故事有着生动的情节、有趣的细节。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一再重印,深受小读者的欢迎,并在2008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国五十年十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这些成功就在于这套书是一个专门讲述科学家故事的“故事会”,是一位擅长讲述科学家故事的“故事大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在普通人的眼里,科学家仿佛总是一板一眼、高深莫测,总是工作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实验室里,是一群最没有故事的人。我曾经细细查看过《科学家辞典》,发现科学家的生平介绍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学一博士一教授一贡献”。然而,《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却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于科学家刻板、冷漠的印象,原来科学是那么有趣,科学探索如同福尔摩斯破案,科学发现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科学之路如同密林小径,跌宕起伏,丰富多彩。可以说,科学家是一座“故事富矿”。

不论是飘着长髯的达尔文,还是留着小胡子的爱因斯坦;不论是金发碧眼的居里夫人,还是透射出睿智目光的钱伟长;不论是在科学的大海边拾贝的牛顿,还是歪着脑袋、坐在轮椅上的霍金;不论是如痴如迷沉醉于“发明梦”的爱迪生,还是漫山遍野识草辨木的李时珍……不分国别,不论古今,不分男女,不论专业,科学家们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破解一位位科学巨匠成功的奥秘。《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用一连串的故事,诠释科学精神,歌颂先辈风范,展现顶峰风光,激励读者登攀。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还道出一个真理:科学无世袭。科学摈弃一切因循守旧的框框。科学的勋章可以奖赏给任何一个人,不论你是初生之犊还是年已花甲,不论你是清贫子弟还是富家儿女,不论你是七尺男儿还是纤纤女子,不论你是无师自通还是学历高深,条件只有一个——用你的才智创立新学说,发明新技术。科学无世袭,科学的皇位人人可坐。谁努力谁就可以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是一套让人受益无穷的书,是步入科学殿堂的向导,在轻松的故事中蕴涵深刻的哲理,是招募科学后备军的不露声色的征兵广告。愿这套书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你会从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从科学家那里得到开启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2009年4月4日于上海“沉思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德尔/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继学//公茂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丁俊杰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546448
开本 32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216.15-49
丛书名
印张 3.61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171
123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