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情婚姻家庭心理案例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是爱?为什么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犹如无形电流似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吸引?人为什么要结婚?男女之间婚姻生活的质量高低会给两性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幸福或者痛苦?这是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

本书系心理咨询师培训系列教材之一种。本题材为当今社会大众所关注,电视中也有不少类似节目,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题材极富现实性。各篇案例均具较强可读性。本书更关注的是人在拥有爱情和婚姻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文化、心理和社会学视角分析爱情和婚姻问题,并综合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内的文献资料,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来帮助人们思考问题;第二部分是国内婚恋心理咨询案例的报告,展示了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中,从大学生到白领阶层、中年夫妻的情感和婚恋历程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以国外的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和夫妻疗法的案例研究为主,展示了目前国际上关于家庭、夫妻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一些新的技术和理论流派介绍等。

本书执笔者都是华东师范大学从事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专业咨询师或研究者。他们具有丰富的从事婚恋咨询的实践经验,所撰写或翻译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导论:恋爱与婚姻面面观

 一、两性之爱的心理

1.吸引力与伴侣匹配假说

2.西方文化中的爱情观

3.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二、恋爱与性冲动

1.性冲动与美的要求

2.坠入爱河的“化学机制”

3.性爱的艺术与多样性

 三、婚姻的本质及其发展

1.对婚姻的攻击和调侃

2.单身、同居还是结婚

3.现代社会的婚姻类型

 四、婚姻:一种两性之问的合作

1.婚姻并非定局

2.拯救婚姻的案例报告

3.离婚及其影响因素

 五、恋爱与婚姻自评量表

1.恋爱等级自评表

2.爱情态度自评表

3.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量表

第二部 国内案例研究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在婚恋咨询中的运用——都是“差异”惹的祸

 青春的冲动——一例大学生情感迷惘的案例报告

 透明的“第三者"引发的情感危机——人本加理解,缓解失恋后的抑郁情绪

 爱情童话为谁守候——一例大学生恋爱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

 从最熟悉到最陌生的挣扎——女大学生之跨国情失恋的案例咨询

 “毁灭爱情",才能真的清醒吗——一例师生恋咨询报告

 恨,也要说出口——对一个恋爱案例的心理分析

 徘徊于婚姻殿堂前,我该何去何从——一例女性婚前焦虑的心理咨询报告

 水仙的迷恋——一例自恋型人格者的婚姻治疗案例

 走出迷失自我,拥抱多彩生活——一例婚姻伤害咨询案例报告

 悲伤的情怀,悲伤的爱——一例情感与婚姻危机心理咨询案例

 寂寞的影子里诉说风的故事——一例运用读书疗法进行婚姻心理咨询的个案

 “我怎么了”——一例中年女性婚外情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

 美丽的花朵能否再次绽放——女性“处女情结”与婚前频繁性行为的案例报告

 明天我要嫁给谁——一例“剩女”择偶心理迷茫的案例报告

 “我的女孩,你在哪里"——一例“处女情结”男子择偶心理咨询报告

第三部 国外案例研究

 伪装的坚强——配偶关系及慢性疾病:一例以依恋观点和情感聚焦为核心的案例治疗

 七年之痒,婚姻何去何从——一则情绪聚焦夫妻疗法的案例报告

 放爱一条生路——一例系统家庭婚姻治疗案例

 “我们要怎么改变”——个体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夫妻治疗

 嫉妒是恋爱的姐妹——病理性嫉妒短期干预的案例分析

 “让我们再相爱吧”——伴侣认知行为疗法在婚姻关系中的应用

 重建“红杏出墙”的夫妻情感——将整合策略应用于婚姻咨询的案例报告

 逃离相互指责的夫妻对话——心理剧技术在婚姻咨询中的运用

 挽救沉寂的“无性婚姻”——一例改善夫妻性关系的婚姻治疗案例

 意图机制产物——夫妻婚姻治疗的报告

 天堂与地狱——认知重建法在夫妻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做情绪的主人——一例聚焦夫妻情绪家庭治疗的案例报告

 婚姻之舟,该由谁来掌舵——一例采用文化和主体间视角治疗的案例报告

 在婚姻的丛林中迷失——一例阿德勒夫妻心理治疗案例报告

 在一起的孤独——一例再婚中年夫妻的家庭治疗

 被禁止的性欲望——夫妻性生活障碍的心理咨询纪实

 最爱是他,但是离不开她——一例男同性恋者的婚姻咨询案例

试读章节

他似乎把这种两难情境看作绝对化的“全”或“无”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艾莲诺也许可以容忍他偶尔的冲动行为。史迪夫答应下次治疗把艾莲诺带来,一起讨论他们夫妻的关系是否可以和解,是否有弹性。治疗师没有全盘否定史迪夫这个人,而是把他描述成“你是好的,你是坏的”,意思是说,你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治疗师还指出艾莲诺也要积极参加到治疗过程中来,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加好。根据这对夫妇在亲密关系上出现的困难,显然史迪夫把亲密和幼稚、孩子气的行为等同了起来。因此,越亲密也就越危险。事实证明这是对的:当史迪夫以他的同性恋行为挑战他们关系的边界时,艾莲诺就叫他离开。他没有意识到的是:他给了艾莲诺双重的信息,一方面挑战关系的边界,另一方面却维持他的同性恋行为。因此,艾莲诺感觉到了史迪夫对自己的放弃,只得伤心地让他离开。

第三次面接:改变

第三次咨询,艾莲诺和史迪夫一起来了。她看上去并不像史迪夫描述中的那样,一个被丈夫背叛的、悲伤的妻子。相反,她看上去很自信。当治疗师问她打算如何惩罚她的丈夫时,她大笑,她说她认为这没有必要。虽然刚刚分居时她几乎发狂了,但是,这一年她得到了良好的个人成长。回顾往事,分手反而是件好事。使史迪夫深感宽慰的是,艾莲诺非常愿意重修旧好。但是她说她不愿意回到分居前的生活套路上,其实史迪夫也有同样的担心。和其他结婚三十多年的夫妻一样,他们的生活已经成了一种例行公事,而这次分居激发了他们对于改变的渴望。

治疗师告诉他们,在史迪夫搬回家之前,他们应该讨论他们希望如何共度美好时光,他们想住在哪里,他们想如何改变例行公事的生活。夫妻俩还讨论了史迪夫的同性恋行为问题。艾莲诺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行为,她是不会离开史迪夫的。她无法容忍,因为这些风流韵事已经深深伤害了她,最重要的是她感到自己失去了史迪夫的爱。她知道史迪夫和好的意愿是很强烈的,但是她对于未来仍有隐隐的担心。(万一史迪夫又出去寻找同性艳遇怎么办?)

在这次咨询结束前,治疗师指导史迪夫在搬回去之前要向艾莲诺献殷勤,追求她。治疗师说“圣洁的艾莲诺”完全值得“粗鄙的史迪夫”的追求。原因是这可以强调亲密和权力之间平衡的变化。史迪夫经常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很“坏”的人,表现得他占据绝对的优势,而艾莲诺是他的受害者。让史迪夫追求她,向她献殷勤,可以夫妻俩处于更加平等的地位。让史迪夫向艾莲诺献殷勤的好处是使史迪夫潜意识里的行为意识层面化。史迪夫用风流韵事挑战了两人关系的壁垒,实际也是一种隐性的试图跟艾莲诺更加亲密的方式。治疗师让他来追求艾莲诺,那么他对亲密的渴求就被合理化,而且他的行为也框定在了艾莲诺可接受的范围内。

艾莲诺后来重新找到了自信,并有能力独立生活,这使关系的天平倾斜。除了关系中的权力斗争外,还有他们对于关系中责任的斗争。史迪夫不对自己同性恋的行为负责任,而艾莲诺提出分手,刚好把责任也揽了过来。当史迪夫感到被迫在婚姻中时,他似乎就习惯不负责任更自在些。一旦这个婚姻不是强迫性的,史迪夫就感受到了更多的责任,并为自己对艾莲诺造成的伤害而内疚。

最后一次面接:终结

这对夫妇一个月后来做最后一次治疗,看上去很放松,也很愉快。尤其是史迪夫,他对于自己能回到艾莲诺身边很开心。他们已经开始打破常规,并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彼此,两人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史迪夫打算换个职业,艾莲诺很支持他。

因为史迪夫已经达到了治疗目标,即决定是否与艾莲诺重修旧好,治疗师和夫妻俩决定结束治疗。  跟踪随访

6个月之后的跟踪随访时,史迪夫说两人没有激烈争吵,但是仍然有些问题存在。他和艾莲诺依然没有性生活。他经历了事业上的挫败,压力也增大了。他和艾莲诺在工作上的时间表有些不一样,但是他们仍然尽量多在一起(购物、做饭、娱乐等),这和他们分手前的生活完全不同。

史迪夫说他后来就没有跟任何男人约会过,而且他也没有这方面的欲望。但是他说他并不能保证以后一直这样。有趣的是,史迪夫说最后一次治疗后,艾莲诺告诉了她在多年前的一次外遇,他说他并没有去抗议,但是也不会理解。P384-385

序言

什么是爱?为什么男女之间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犹如无形电流似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吸引?人为什么要结婚?男女之间婚姻生活的质量高低会给两性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幸福或者痛苦?这是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探索爱情的秘密,理解婚姻的本质,因为爱情和婚姻对个人和社会有着深刻的含义,它是一个包含多种科学并且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综合性研究课题。现有的研究和观察都表明,男女的性爱和结合本能是爱的生命力与种族繁衍的内在本质。精神学、心理学和身心医学方面的专家早就认识到,爱的缺乏抑或扭曲,都会对人的身心性障碍与疾患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社会学家则研究婚姻和家庭的变异会对社会构造的演变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本书更关注的是人在拥有爱情和婚姻后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所有的文化形式中,爱首先需要有一个奉献爱的人和一个爱的对象:我们若想成为精神上完整和健康的人,就必须爱别人和为别人所爱。没有爱,恰如人体缺盐分或缺乏维生素一样,会引发各种匮缺型的心理障碍和人格疾患。

婚姻是性爱关系的一种,凡是加入这种关系的人总想让它可以维持永久。在从前的社会中,婚姻被看作是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和家族的责任,个体履行了这种责任后,就算是取得了幸福。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形态的复杂和多元化,许多人对婚姻的看法已走到另一个极端,即婚姻与爱情相互冲突,婚姻或许是爱情的“掘墓者”。事实上,婚姻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建造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两性携手努力的历程,幸福的婚姻关系从来是没有一蹴而就的。这在本书的众多的案例报告中已有很生动的反映。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文化、心理和社会学视角分析爱情和婚姻问题,并综合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内的文献资料,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来帮助人们思考问题;第二部分是国内婚恋心理咨询案例的报告,展示了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中,从大学生到白领阶层、中年夫妻的情感和婚恋历程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以国外的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和夫妻疗法的案例研究为主,展示了目前国际上关于家庭、夫妻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一些新的技术和理论流派介绍等。

本书执笔者都是华东师范大学从事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专业咨询师或研究者。他们具有丰富的从事婚恋咨询的实践经验,所撰写或翻译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也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愿本书能为处在婚姻的“围城”内外的每位读者打开一扇通向新生活、新天地的大门。

徐光兴

2008年秋于华东师范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情婚姻家庭心理案例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光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422550
开本 16开
页数 3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1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0
18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