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在美国当婆婆
内容
编辑推荐

民间签证指南,快乐婆媳之道;趣话美国印象,实用健康宝典;婆媳联手共著,视角独特有趣。

本书是婆媳联手共著的一本关于婆媳关系的书,适合每位中国及外国家庭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是婆媳联手共著的一本关于婆媳关系的书。里面收录的内容包括有:赴美探亲父母签证须知与经验教训;健康话题;在美国的一些趣闻、感悟等。

本书适合每位中国及外国家庭阅读。

目录

第一部 分婆婆篇

 第一章:叩击美利坚国门

  一签被拒

  痛苦等待

  惺惺相惜

  芝麻开门

 第二章:父母申请赴美探亲签证须知(民间版)

  父母赴美签证“十三经”

   1.一定要重视第一次签证

   2.该准备的资料一样都不能少

   3.签证申请第一要素是不要撒谎

   4.细节决定成败

   5.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守,要根据个人状况

   6.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答非所问

   7.面带微笑,不亢不卑,自信、真诚、热情

   8.关于有第三代的事,最好不要主动告知

   9.信守承诺,切莫逾期不归

   10.不要珠光宝气,浓妆艳抹

   11.要迅速拿出照片

   12.几年不回家探亲也是硬伤

   13.理解签证官

  申请赴美签证流程

  父母赴美签证需准备的资料

  签证注意事项

  签证常见30问题及建议答案

  结束语

 第三章:两亲家中国机场“历险记”

  到机场时间超早

  托运行李

  随身行李超重

  遭遇好人

  “未名空间”网友小评

 第四章:飞越半个地球

  我的第一次

  出关

  儿子儿媳接机

  与曼哈顿擦肩而过

  倒时差

 第五章:相爱容易相处难

  我与儿子的N次摩擦

  1.吃肉“事件”

  2.儿子耍赖

  3.“哈佛女孩”引起的争执

  4.母子对话

  5.用肉片取代皮鞭

  不要做一个强势妈:女儿zoe的苦恼

 第六章:美国游记

  与大西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紫红色的雪弗莱行驶在美丽的天路上

   2.冬季的海边小镇很冷清

  大西洋赌城里过把小瘾

   1.评说赌博功罪

   2.赌城像飘荡在海上一座美不胜收的海市蜃楼

   3.尝尝做赌徒的滋味

费城的晚餐

  魅力华盛顿

   1.十分欣赏这座名城的别具一格与完美

   2.在美国国家艺术馆里我看到了达·芬奇的油画

   3.航博馆里充斥着很多“告老还乡的真家伙”

   4.与荷枪实弹的美国警察在国会山前合影

   5.透过栏杆和铁丝网看白宫

   6.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就是从这里传遍整个地球

 第七章:我在美国当婆婆

  我与我的老革命婆婆

   1.17岁丧母

   2.无私伟大的婆婆

   3.对婆婆的盖棺定论

  我和我的留洋儿媳

   1.一不留神我就成了婆婆

   2.那时我们还年轻

  我在美国当婆婆

   1.传染病毒给儿媳(不快乐)

   2.儿媳不喜欢我烧的菜(不快乐)

   3.玩双柯,婆媳PK翁婿(快乐)

   4.婆媳联手战泰森(快乐)

   5.奔波买礼物,为尽孝道(快乐)

   6.“寂寞”让我很难耐(不快乐)

   7.儿媳为我洗衣服(快乐)

  和亲家在美国一起的生活

  若要好大做小

   1.不痴不聋,不做婆婆

   2.多尊重,少说教,不记仇

   3.做个快乐的“老保姆”

   4.善用恩者不妄施,善用威者不轻怒

   5.不掺和小两口的是非

   6.把儿媳当成半个女儿

   7.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第八章:不做夹板男人

  天下事有难易乎

  做婆媳的好中介

  多给她们彼此“讨好”的机会

  解开恋母情结

  常回家看看,多和老人唠唠嗑

  孝敬长辈要趁早

 第九章:美国印象

  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

  在美国没有残疾人到不了的地方

  有困难找警察

  远来的和尚好念经

  礼仪之邦

  退货不问理由

  入乡随俗,省得没事找事

  谁都能当摄影师

  美国生活中的九个细节

  我在美国过圣诞

 第十章:和海外游子恳谈健康话题

  一位中国母亲和海外游子的恳谈

  1.从美国超级胖子说起

   2.帅哥儿子变小胖

   3.少吃剩菜

   4.爱护牙齿

   5.锻炼大脑,预防痴呆

   6.坚持适量运动,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7.定期体检,不要死于无知

   8.心理平衡是养生第一要素

  爸爸写给儿子的两封信

  我的健康食谱(推荐指数)

  中医专家大赞“中国老太”健康帖——摘自《扬子晚报》

  “未名空间”网友小评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10大垃圾食品

  小胖子等于大胖子

  养生保健四歌谣(推荐指数)

  新好了歌

 第十一章:探亲引发回国后的故事

  长寿村南岙行 

  我的瑜伽三部曲

  重温English

第二部分 儿媳篇

 第十二章:我在美国当儿媳

  我与婆婆

  快乐儿媳有八招

   一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二招:人生若只如初见

   三招:多交流,喂好话

   四招:施与小恩小惠

   五招:家庭活动尽量全家出动

   六招:敬老高于爱幼

   七招:“收买”婆婆心

   八招:大招无名

 第十三章:我在美国生儿子

  怀孕四个月时就知道了宝宝性别

  29周的一场虚惊

  宝宝出生记:坚持18个小时最后还得开膛剖肚

   1.这个小“孙悟空”搅得我肚子有点疼

   2.宝宝的心跳突然降到70、80左右

   3.一个肥肥的大肚婆,浑身插满管子

   4.剩下的选择只有一个,剖

   5.孩儿他爹为儿子做的第一件事:剪脐带

 第十四章:付翼博客选登

  青菜和松鼠

  “绝症”

  雪

  淡黄色的甲壳虫归我了

  考证败走麦城

  二上考场

  收到工作许可证

  感冒

  拣两只小猫咪回家

  猫咪送人

  我是不是该买把枪备着

  西方人搞不懂东方人的年纪

  回国送礼一大愁

  不识乡音

  闯红灯吃罚单

  高速公路上遇到麻烦事

  小鸡又被野猫叼走一只

  小雍雍的喜怒哀乐:写在儿子三个月时

  快乐又痛苦的母乳喂养

  儿子长牙喽

  在费城看NBA比赛

试读章节

西方人搞不懂东方人的年纪

上个星期又有一位客户问我,老公是不是我爸爸。哈哈!因为不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发问,所以没有当初那么震惊,但还是把我们家小胖气得要命。

其实就像东方人看不准西方人年纪一样,西方人看东方人的年纪也常常很离谱。尤其看女人,把个“黄脸婆”年纪看成“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也是常有的。

我看西方人的高中女生,感觉是最水灵的,皮肤白皙,或者黑得闪光,该凸的凸,该翘的翘,就像怒放中的鲜花。只可惜那个花样年华很短暂,上了20多岁就会发现她们突然皱纹增多,皮肤老化,体积也横向发展的厉害。偶尔也有个把美女以不同魅力见长,但总不如当初。

西方人也有不显老的。我有一个白人朋友,有份很好的工作,人挺不错,单身贵族。原本想给他介绍个30岁左右的东方美眉认识,照片都准备好,一问才知他今年已经50岁了!我晕那,那个人看起来顶多35!相亲一事当然就此不再提起。

以前还因为常常被误认为是在校高中生而沾沾自喜来着,后来转念一想,这不是说明在他们眼里,我整个一个“发育未完全”的小屁孩吗!难怪我无论是在赌场玩牌,或者到饭店喝酒(美国的法律,含酒精的饮料是不能卖给21岁以下人的),都有人查证件。近来,很久没人查我证件了,不知道是认识我了呢,或者偶老化严重?工作辛苦催人老啊!

回国送礼一大愁

我想很多朋友在回国前都有这样的烦恼,到底要带什么回去?送什么人什么礼物好呢?送高级点的吧,没那么多钱,买了礼物,自己就活不下去了。两手空空回国,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去年我回去的时候,也就带了一些送给家人的小礼物:电动牙刷、化妆品、小孩子吃的维生素糖什么的,最大的礼物就是带给两个爸爸的电脑了,加上我自己的衣服也不过一个箱子而已。

前两天有朋友两夫妻回国,带了满满四大箱子,每个都有50磅左右重。据说光是礼物就买了快2000美元。我也曾经是学生,知道这样一笔支出对学生来说有多么沉重。在美国,学生多是靠奖学金过活,每月扣了税也就1000美元出头,好一点的2000美元一个月。这些钱要吃,住(租房子),行(如果有车,则要买汽油啦,保险啦,还有一些杂费。如果没车的,则要攒钱买车),买书本,还要储蓄一点,很不容易的。想当初老公第一年不仅没有一点积蓄,还用了好些家里带来的备用资金呢!

不识乡音

晚上,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是个男的。也不知道他说的是哪国语言,我连着问了两遍“Hello”,他也连着说了两遍,我还是听不懂。根据推理判断:应该不是英语,如果是英语,即便加上各种口音,我总可以听懂一两个词吧?他说的似乎也不是西班牙语。完全的不明白,于是,我就挂了电话。1分钟之后,他又打过来,还是不知道他说什么,叽里咕噜的。我连着问了几次之后,他放慢了速度,一字一板说。我终于听明白了!原来他是在说“小弟来不来?”标准的杭州话。

闯红灯吃罚单

今天收到一张我闯红灯的罚单,75美元。生平第一张交通罚单。真是冤!我平日里不但自己小心翼翼开车,而且总提醒先生不要违规。我不就一次不小心嘛,而且不是成心的,当我发现黄灯时已来不及刹车,如果硬要刹车,会非常急,所以只有往前冲。怎么就那么巧?这个路口刚好有摄像头!先生老这么干也没见他吃过一张闯红灯罚单,郁闷!

这事本来想赖在先生头上,不过那天他一直在家老实呆着,想赖也赖不上,咳!

高速公路上遇到麻烦事

照先生说法,在美国公路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说出来,可能你都不信。

星期天晚上,我们开车从外地往家赶路。尽管一路上我不断提醒老公,慢点开,不要超速,可有人总觉自己艺高人胆大,自己开车技术好不怕的。结果,当然是很活该的被警察叔叔拦住。在检查了驾照、车辆保险和行驶证明之后,警察叔叔意外地没给我们开罚单,只给了口头警告,高抬贵手放我们一马。

还没从突如其来的幸福中缓过劲来,就发现大事不妙,警察忘记把车钥匙还给我们。按常规,警察拦车后,首先会要求熄火,但这次老公不知咋搞的,熄火后顺手把车钥匙和驾照什么的一起乖乖交给了警察。我们赶快挥手,可警车已经绝尘而去,留下我们二人坐在车里面而相觑。

我们当时在新泽西收费高速公路上,气温正在往下降,而我们的外套都在车厢尾部,没有钥匙打不开。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打电话报警,希望能把那位高抬贵手的警察叔叔找到,拿回钥匙。但联系了很久,那位警察还是没找到,估计不是这个片的警察,估计也不是当班,我说他怎么只给个警告就放了我们。收到我们报警的警察只好派了辆警车过来,为我们找拖车公司。

很少有人坐过拖车吧?起码我以前没有如此“不凡经历”,这下可长了不少见识。拖车司机先用仪器定位,然后把我们的车整个架到拖车上,我和先生坐在自己车里,居高临下(我们坐的地方大约离地面2米)观风景,感觉路边风景竞比平日更多了几分“姿色”。拖车司机的技术也很值得讴歌一番,有些急转弯路面,原本担心高高在上的我们被甩出去,他却开得极稳当。

车被拖到家后,我们支付了拖车费$440块。后来为了开锁,又请锁匠上门配锁,锁匠看看车型,然后在一本内部资料里面翻翻查查后,就很神奇的配出钥匙来。据他说,这种车的钥匙是最容易配的一种,有些车,比如大众的甲壳虫,哪怕做出一模一样的钥匙,如果不用电脑调试过,恐怕也打不开车门。真乃不幸中之大幸。当然锁匠上门配锁也是要付费的,这就又花了我们$250大洋。

希望这次违规引发的系列后续故事和白花花的690大洋,能给先生一次深刻教训:违规是要付出代价的。

……

P229-232

序言

我属兔,今年57岁。

我在留学生聚集的海外华人第一门户网站——未名空间(戏称:“买买提”)里注册了一个ID:“tutu916”,昵称“中国老太”。在此不惜广而告知年龄秘密,是为证明,俺起的这个“中国老太”的网名还不算太虚拟。

虚拟空间有太多假招子的事。譬如,恐龙(丑女)爱说自己是美女,美女爱说自己是恐龙。就像有钱人爱说自己没钱,没钱人爱说自己有钱。

因为我在国内也常上网,所以,对网络语言还是略知一二。这个略知,使“买买提”的一些小朋友对我“中国老太”的身份有所质疑。有的说:“不会是冒充老太太寻我们开心来的吧?”更有认真者,下了一番苦功,从我帖子里搜集出绝不会是老太太的用语12条,断言我是“冒牌货”。

我不会开车,不懂英语(曾经学过的专业英语,现在多半还给老师了),这在中国啥事都不耽误,可到了星条旗飘扬的地面,这些缺失就使我成了半瘫、半瞎和有口说不出话的哑巴。没有儿子儿媳帮忙,只好窝在他们的小家里,除了帮孩儿们整理家务,多余时间只能与寂寞为伴。但自从上了“买买提”,我在美国的生活立时变得热火朝天,黑白无常了。

我以“中国老太”的网名挖了几个“超级大坑”(“挖坑”,是在“买买提”现学现卖的网语之一,泛指那些投人所好,或有争议,或纯属编造的帖子)。为此,网友joj还专门发帖《tutu阿姨,您一鸣惊人啊!》赞我。帖里说:“‘买买提’大概从来没见到老太太自己上网,好不容易来了一位,对您的欢迎简直有些出格。”我的几个长帖都上了“十大”(总置顶)。为此,“买买提”我爱我家版版主“魅紫幻影”,诚邀我就婆婆话题挖坑。我这个婆婆不识水深浅,“扑通”一个猛子扎下去——在媳妇为主的版面扬言:“我是婆婆我怕谁?”呵呵,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两天时间此帖点击率30000余,跟帖1000多。鲜花、板砖(支持和反对)一起朝我砸来。他们有说:“tutu婆婆的出现,终于把往日的婆媳冲突搬到网上,变成婆媳的集团PK。”他们解释向我拍砖的理由:“我们小媳妇们把您当成假想敌了:一),平时不敢对婆婆咋样,现在趁机过过嘴瘾:一)”“他们少见多怪,好不容易来了个婆婆,能放过吗?”

为什么写了这么多我与“买买提”的故事?是因为“未名空间”上的年轻网友们对我帖子的“严重支持”、肯定和建议,才使我产生写这本书的想法。

Rudy说:“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您文笔很好,把您在美国的经历见闻写下来积攒成篇后,可以回国出书了。挺不错的视角。”joj建议我写本“赴美探亲老人必读”之类的书。留美博士“美丽人生”说:“我觉得,您如果出一本书,给所有来探亲的长辈读,真的会很好,让真正固执的父母们也看看开明的、与时俱进的父母什么样,帮助他们开阔心胸。仔细看您那篇婆婆文章,尤其是‘若要好大做小’那部分,如果长辈们都能有所体会,其实很多晚辈也就有福了。”

“美丽人生”过奖了,其实不是我谦虚,无论做母亲还是当婆婆我都一般般。但我以为,重点讨论“美丽人生”提出的这个话题,准婆媳或为婆媳者及出国探亲的父母会感兴趣。

这么说不是想当然,我做过随机调查。譬如候机时,有一位形容憔悴的老女人赴美看望儿子、儿媳,我询问她在美探亲和子女关系如何,她挥动手臂特愤怒特委屈地跟我抱怨:“……我是一个教授哎,在儿子家,儿媳把我当老妈子使唤不说,让我给他们做饭拖地板扫厕所,还不给我好脸色。我本打算待6个月,这不,只待了一个半月,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在机场,还遇见一位在纽约私人旅行社工作的女经理,她告诉我:“探亲父母与子女相处不好不在少数,有老有小都曾打电话向我诉苦,有的父母甚至发誓说,以后再也不去美国受这份洋罪了。”为什么在美探亲的老辈和小辈发生纠纷,好像比在国内更多见些?一方面,因老人只身漂洋过海来到异域他乡,生活环境、文化氛围、饮食习惯等突然发生改变,又远离亲朋好友甚至朝夕相处的老伴,加之语言交流障碍,受不会开车限制,失落和孤独感油然而生。另一方面,因为接触面变窄,一天到晚只和家里人打交道,矛盾与摩擦的机会相应增多,且闹了矛盾还没处发泄,只能闷在心里发酵。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不在这里赘述。我相信,读过这本书,您有了思想准备,化解矛盾,扼杀“窝里斗”于萌芽,构建每个小家的和谐,也许就不那么困难了。

实现赴美探亲梦,第一步是申请签证。对写这本书而言,我十分“走运”地一签被拒。这让我深切体验到被VO(签证官)拒签后,如迎头挨一闷棍的失落,和等待下次签证漫长过程的焦虑与不安。这也迫使我认真研究如何获得V0了解与认可,得到“赴美通行证”的技巧。我和儿媳付翼,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并结合我们自己签证的实战经验,详实介绍了赴美探亲父母签证须知与经验教训,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虽然我去美探亲时间不长,但“生鼻子才能闻出味儿”。结合老太我半个多世纪的阅历和“旁观者清”的敏锐目光,撰写的“美国游记”和“美国印象”别有一番感悟在其中。相信值得读者朋友一读。

健康话题更是本书重点。我虽然不是医生,但我出身于医生世家,免不了耳濡目染受熏陶。前几年我一直在陪生病的家人,也有“久病成良医”之说。更主要的是我对健康话题十分关注,因此结识了很多著名的医生和专家,多次得到他们的孜孜教诲。还有,当我看到包括我儿子在内的很多年轻人透支健康玩命工作,用健康换取成功时,作为母亲我心疼!所以,我在此书“声嘶力竭”地呼吁:健康不是一切,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永远不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轻伤也要下火线,莫等病来如山倒。”“各种可怕的现代病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养生保健常识,作自己家里的营养专家。”“不要死于无知,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在健康章里,通过很多真实沉痛的案例和我在人生长河中经历过的刻骨铭心的经验与教训,阐明健康的重要性。并集合很多术业有专攻的权威专家养生保健的经典要素与“秘诀”——比如饭前最好吃点水果,抛弃饭后立刻吃水果的习惯;“小胖子等于大胖子”,肥胖对人类的威胁;对耳朵、牙齿、眼睛等人的五官简单可行的锻炼与保护措施,等等。在此,我诚恳地希望就健康话题与各位探讨、分享。真心地希望各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读一下我用母亲之心、知识女性之心写下的健康篇!

付翼也是个爱码字的,自己开着博客,把在美国的一些趣闻、感悟贴在博客上,与亲朋好友分享。付翼知道了我想写“我在美国当婆婆”,就积极向我提供资料,鼎力支持我。我灵机一琢磨,为什么我们不能来个婆媳联手?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本书。

赵玉泓

于杭州五色斋

书评(媒体评论)

都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是我们活着,为的是那如意的一二,我们忍受,为了享受。

站在签证官面前,感觉自己像《一千零一夜》里的阿里巴巴,面对宝藏之门,亢奋又紧张地轻声道:“芝麻,开门吧!”

赵玉泓

避免相互伤害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很多可能伤害彼此的事情不放在心上。“求大同存小异”。得饶人处且饶人。

付翼

看了您的文字,我对健康保健的一问题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感澍您对海外游子提出的建汉!我也是一个留学生。虽然我以前在国内是学医的,但是在美国时间一长,就一点也不注意身体了,感谢您的提醒和指导!

movie watcher

“中国老太”的健康食谱便是将中医这观点进行了通俗化解释,这样的健康食谱不仅对海外学子有帮助,在国内的人也可以参照食用。

全国著名中医养生专家、南京市中医院大内科张钟爱主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在美国当婆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玉泓//付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1859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