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高峰对话》是作家邱华栋的一本访问、对话、演讲集,收录了访谈对话共30多篇。在这本书中,参加对话、访问和被访问的人,都是贯穿当代文学和文化历史的人物,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建筑、影视等多个领域,信息量大,是1990年以来,历次文学和文化事件的一次集中的历时性记录,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价值。
图书 | 文坛高峰对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坛高峰对话》是作家邱华栋的一本访问、对话、演讲集,收录了访谈对话共30多篇。在这本书中,参加对话、访问和被访问的人,都是贯穿当代文学和文化历史的人物,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建筑、影视等多个领域,信息量大,是1990年以来,历次文学和文化事件的一次集中的历时性记录,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价值。 目录 我内心里有一个呼救声——顾彬访谈录 中国作家最缺乏的是心灵的力量——朱大可访谈录 内心的冲动促使我不断创新——残雪访谈录 写作是一种偷盗生命的过程——阎连科访谈录 黑暗的东西素来对我有着吸引力——张悦然访谈录 大气磅礴的人与书——莫言访谈录 写作是重体力活儿——贾平凹访谈录 小说的炼金术——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访谈录 即兴的回答——林白访谈录 黄河怎么废了——徐庄访谈录 复活的大陆——王蒙访谈录 文化可能已鞠躬告退——刘心武访谈录 文学应该对当代发言——蒋子龙访谈录 重要的在于坚守阵地——从维熙访谈录 徘徊在文学和影视之间——刘恒访谈录 漫游、爱与写作的福音——莲子访谈录 北京的风很大——雎安奇访谈录 在多元文学格局中寻找定位——刘心武、邱华栋对话 “文革后一代”作家的写作方式——李冯、邱华栋对话 从《看上去很美》谈起——邱华栋、张英、王朔、刘震云对话 挑战精神想象力——刘震云、梁左、关正文、邱华栋对话 有关前卫艺术和城市文学的谈话——王晋、新谷秀明、野知润一、邱华栋对话 个人写作与宏大叙事——李大卫、李冯、邱华栋、李洱、李敬泽对话 传统与语言——李大卫、李冯、邱华栋、李洱、李敬泽对话 日常生活——李大卫、李冯、邱华栋、李洱、李敬泽对话 想象力与先锋——李大卫、李冯、邱华栋、李洱、李敬泽对话 幸福在哪儿发生——石康、邱华栋对话 漫游与定居——邱华栋、赵波对话 中间代:是不是新一轮新诗歌运动——邱华栋、叶匡正、安琪、臧棣对话 附录: 不能卸妆——郭素平访问邱华栋 在感悟城市中回望历史——马季访问邱华栋 和电影缠绵——阿琪访问邱华栋 中国当代小说三十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演讲 小说的大陆漂移——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世界小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坛高峰对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邱华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9289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1 |
宽 | 15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