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给智者的忠告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不能凭着一个人表面的信仰来判断他的品格,而是看他做出来的事情。

朋友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讲,仔细的市场分析和精确的优势选择才可以找准目标,实现理想。

健康是我们做事的本钱,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神圣不可跨越的界限,要是超出了这个界限。就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

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经历中不断获得的。

150年来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修身之作,12个精彩的故事,娓娓道来的对话体,智者的可贵在于他们愿意改变自己,愿意承认自己的有限。

内容推荐

我们的心智开启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不断的历练中得以实现。同情、诚实、善意的忠告是我们应有的品格,健康、坚持、有原则的慷慨是我们做事的基础。如何培养、丰富这些优点呢?通过本书精致的故事,我们可以开启智慧之门,体味那些完美品格,平衡自己浮躁和不平静的心态。

目录

可怜的欠债人

星期天的基督徒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嘉瑟夫·约纳斯:在这个世界上无法生存的人

创办报纸:约翰·琼斯先生的一次经历

爱玛的夭折:僭越限制的后果

正准备去做

暴富之道

听之任之

一个慷慨善良的家伙

认为理所当然

爱情与法律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可怜的欠债人

每一个债主都不会否认自己在讨回债务上的权利,但是很少有人想到那些可怜的欠债人他们也有基本的生活权利,当他们生活在债务的阴影下时,他们连基本的生计都难以顾及,更不用说来履行他们对家庭的义务了。这样的生活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压力?

“我很高兴地讲,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名叫潘顿的富裕商人对一位造访他的朋友这样说道。

“是吗?真的,我很高兴你还能看到这样的人,你能告诉我,谁是这个拥有稀有名声的人吗?”

“你认识莫莱尔吗?那个裁缝?”

“认识。那个可怜的家伙!据说,很长时间了,他的境况都很艰难。”

“这点我也略有所知。就是因为这样,他的诚实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潘顿先生,对于他的诚实,我没有任何怀疑。这是我早就知道的事情了。”

“我可是通过具体事例才知道他有那样宝贵的诚实品格!许多年前,他的生意失败了,他欠我一小笔钱,我向他追讨过多次,但是他实在无力偿还,后来我就放弃了,将那笔钱作为生意上时有发生的死账,不去理会了。后来又一两次,我们碰上了,我对他自然不像对别人那样热情,甚至有时候,我极力地冷落他。当然,现在我很后悔曾经那样对他。就在今天早上,他来我的家里,付清了他的欠款,他没有提利息的事情,虽然我觉得自己有权利或者也应该按照生意场上的惯例向他追讨欠款的利息,但是我也懒得提了。不管怎样,这么多年后,就在我完全放弃希望时,他还能记得归还债务,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再提利息就有点苛刻了,于是我把欠条还给他了。你觉得我这么做对吗?”

“从哪个方面讲呢?”朋友问道。

“减免了他的利息,你不觉得我有权利现在或者是将来的某个时间追讨这笔债务的利息吗?”

“是的,你有这样的权利,”朋友接口道,但是语气中没有任何附和之意,“但我觉得没有人会对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追讨什么利息!”

“什么?为什么?”潘顿先生很奇怪地问,“不管是借贷还是归还,难道本金不都带着利息吗?”

“原则上你是对的。但是那个可怜的欠债人真的没有能力支付了。破产之后,他竭尽全力地工作、再工作,如果在他债务的本金上面再加上利息,那他真的就没有任何可以翻身的希望了。试想他欠了一万美元,可能经过三四年的努力之后,他有能力每年归还一千美元,这样,可能十年后他能还完所有的债务。可是如果债务的利息每年六百美元,那么他的债务在他有能力归还的开始,比如像现在的四年后,就是一万两千美元了,以后的每年,他还要多还六百美元,这样,他要多用四年的时间还完仅仅是利息的一部分,再加上已开始多出来的两千美元,加上每年翻倍的利息,他可能要多用八年的时间处理完所有的债务。大体算一下,他二十几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想任何他的债主,只要天性里面还有良善,就不会向他追讨什么利息了。”

“人性的角度?这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至少,我从未知道在生意场上还要考虑什么人性的!”潘顿先生有些疑惑且恼怒地说。

“是的,人性的角度。好吧,单纯从利息本身来看,的确这是所有债主应得的,但是对这些债主来讲,只要放弃一点小小的利益,就可以使一个被利息压垮的欠债人从水深火热中被解救出来,我想人心中这点基本的怜悯还是有的。设想某个欠债人极力想摆脱债务,但是如果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难处摆在面前时,他真的无能为力,每年上千的美元仅仅是花在归还所欠本金的利息上,单单这一点就这足以打破他所有的希望,使他放弃可能的努力了。”

“也许你是对的,”潘顿先生想了想,“我从来没有这样考虑过,但我不认为,五十个美元的利息会压垮莫莱尔先生。”

“这话有点强词夺理,你知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吗?他在困境中挣扎了五年,他欠你的五十个美元会有十五美元的利息,我真的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能力拿出六十五个美元来,连本加利地还给你。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向他追讨利息,真的会压垮他的意志。”

“但是,这样不是违背了商业的诚信原则了吗?”潘顿先生依旧有些质疑。

“严格地讲,或许是吧。但是,诚信的反面是有意的欺诈、或者用不法手段将别人的财产据为己有。莫莱尔先生显然不属于这两种范畴,处在他那样一个破产、欠债的景况里,期望他像别的商人一样积极、勤奋,考虑问题面面俱到,这显然有些苛刻。只是,对于欠债人,我们习惯了苛刻,很少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想想吧,要是你现在不是生意兴隆,而是像莫莱尔先生一样,一心想着从巨大的债务和自我否定中走出来,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仅仅是一万美元的债务本身,就会使你失去所有可以享受的东西,只是每天的过度劳碌,还有,对自我的否定和对家庭的愧疚,又会如何折磨你呢?我们必须给一个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奋斗的动力,而不是雪上加霜,将他逼入绝境,不是吗?”

后记

刚刚拿到英文原稿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名字有些奇怪。《给智者的忠告》(words for the wise),智者,在一般的概念里。是聪慧过人,博学多才的人,智者还需要忠告吗?他们给别人忠告才是合理的逻辑;而需要忠告的似乎是那些有点迂或愚的人。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取这样一个题目呢?

读完、译完之后,忽然有了一些领悟,也许作者的深意就在这里,世界上本没有一个智慧人,人都是在经验中渐渐成长的,这“经验”包括自己亲身所经历的,也包括从别人那里来的训诫。而智者之所以成为智者,最可贵的大概就是他们愿意改变自己、愿意从经验中学习、愿意承认自己的有限同时又可以找到一条完善自己的道路,正是遵循这样一种身体力行的态度,他们的生命才能渐渐变得丰盛、饱满。

这本书是由十二个小故事连缀成篇的,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和一个鲜活的主人公。我本人认为,本书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所采用的文体——对话体。对话体。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先贤们,用对话体这种文风,将人类的哲学、艺术、审美推向了最高峰。后人也多有模仿,尼采还用这种文体写出了著名的《查特斯图拉如是说》。据说,这种文体因为有不同的“声音”存在,能多角度地启发智慧,多方面地阐明问题。具体到本书,我不知道这种文体是否给它增添了如此的魅力,但我觉得对话的方式、口语化的风格,既简单明了,又能一针见血地触到问题的根源;更深一层说,面对同一个问题,这两种或多种声音,其实是将我们面对类似情境时内心颇为矛盾的思想过程明了化,尽管有些极端,但是相信当我们读到这些看似矛盾的想法、做法时,会不禁莞尔一笑,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真实的挣扎。

“可怜的欠债人”里面,社会责任与家庭义务的矛盾,让莫莱尔先生及其一家经历了漫长的煎熬,最后,他的债主们和莫莱尔先生终于意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最神圣的义务,如果放弃一些可有可无的权利,而挽救一个家庭,何乐而不为呢?

“星期天的基督徒”,假装敬虔的罗尔先生和正直诚实的莱恩先生又是一个对比,正如莱恩先生说的“所有律法和先知道理的总纲就是——尽心、尽力、尽意爱着你的神,和爱人如己。”若是“只在星期天去教堂敬拜创造他的主,其他时间却把造物主对人类之间爱与尊重的要求置之不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他就是违背了耶稣基督教导的真意,“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人若不爱自己的邻舍,又怎么能说自己能爱那肉眼看不见的造物主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警戒,至少对我是的。

“我早就知道是这样”中,休斯顿先生明知年轻的爱德瑞是往火坑里跳,却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这个年轻人毁了时,他还不痛不痒地说一句“我早就知道会这样!”最后没想到自己也受到了间接且巨大的损失。世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也许,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能从他的故事中稍微跳出个人主义的狭小圈子,找回一点对别人切实的关心。

“嘉瑟夫·约纳斯:在这个世界上无法生存的人”,我们的主人公嘉瑟夫总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一个有钱的叔叔,却从来不想真正的原因是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太习惯于给自己找借口了,以至于忘记了——其实上帝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东西,只是我们白白浪费了他的恩典,很多很多的恩典。

“创办报纸:约翰·琼斯先生的一次经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人看后跟琼斯先生一样失望,可是没有意识到我们可能就是琼斯先生那些背信弃义的朋友中的一个,同时又都是悲惨的琼斯先生的各个版本或者变形。这听起来很矛盾,但这就是事实。

“爱玛的夭折:僭越限制的后果”,在为爱玛鲜活生命的枯萎扼腕叹息时,或许会看到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是对造物主为了保护的目的而加给我们种种限制置之不理,像爱玛一样随己意所行,或许到了该做某些改变的时候了,如果我们不想像爱玛那样遗憾的话。

“正准备去做”里的保罗“等明天”的毛病,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个动画片(或是小学的一篇课文)《等明天》,“索罗罗,索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筑窝。”至今我还记得寒号鸟的这段经典独白。保罗内心其实很想完成露西的嘱托,只是身上的惰性太强了,强到必须要既伤人又让自己良心不安的程度。我想不是每个人都像保罗一样幸运,还有弥补的机会,或许更有可能会成为那个不幸被冻死的寒号鸟……

“暴富之道”的一开头,睿智的老者和辛蒂尼·劳伦斯对致富的不同见解,在今天的商品经济中依然在争论着,但是,让我们记住老者的话吧,任何事情“你得慢慢来,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他得先会爬,再学会走,然后才能跑。”

“听之任之”里,爱普林顿太太的话,“当你身边那些值得你珍视的人,忽然对你改变态度的话,千万不要听之任之……采取主动,不是一种卑微,而是一种权利,这是对你朋友的义务,也是对你自己的义务。”《圣经》里的话“爱是恒久忍耐”,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罗丽丝,真正迈开主动的一步的时候,她获得的是良心上的安宁和一个永远的朋友。这样做是值得的,毕竟,每一个人的心都是极度敏感,又极度柔软的。

“一个慷慨善良的家伙”,培林与莫尔文的处世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的培林为了一个虚名,将自我的存在价值建立在满足别人的期待上,使自己陷入了一个像滚雪球一样的怪圈中,弄得自己身体俱疲,毕竟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一些人无原则的慷慨,就会对另外一些人吝啬,这些人可能是一个洗衣妇、养育自己的母亲,还有自己。好在故事的主人公在而立之年,悬崖勒马,终于渐渐摸索出公正地待人接物的原则,要知道,“爱心加上智慧”才是全备的。

“认为理所当然”中,埃默顿先生凭着一些仅仅是想当然的猜测,将无辜的埃利拉斯解雇,把他们一家推向绝境,却雇用了真正在背后捅一刀的人顶替埃利拉斯的位置,真是冤枉了好人,又引狼入室。世界上总是有公平在的,埃利拉斯最后得到了一条出路,但是埃默顿先生却要抱憾终生了。因为他失去了亲自弥补这个愚蠢的错误的机会。每个人生命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是,以埃默顿先生的教训为借鉴,真的希望我们少一些因为想当然的无端猜测而带来的遗憾。

“爱情与法律”中,汤姆林森先生面对前来斗胆向自己的女儿爱丽丝求婚的律师林顿,充满了不屑与蔑视,当他指着祖先的一幅肖像画对林顿说“你也去做一件配得上骑士精神的事情后,再来向我的女儿求婚!”时,他忘记了骑士精神的本质不在于遗传的血统和高贵的出身,而在于内心深处一种挺身而出、伸张正义的救世情怀。最终,林顿证明了自己,打败了虚伪的假贵族,将汤姆林森先生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也得到了终成眷属的幸福。 

当我翻译完这本书的时候,偶然翻到《圣经·箴言》,第八章一开头说:“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他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在城门旁,在城门口,在城门洞,大声说:‘众人哪,我呼叫你们,我向世人发声,说,愚昧人哪,你们要会悟灵明;愚昧人哪,你们当心里明白,你们当听……’”

还是回到关于题目的领悟,希望这本书还有这段《圣经》上的话,能对我们的生命有一点的改变,让我们渐渐地接近智慧。

最后,感谢同济大学的孙宜学老师,感谢他再次给我机会.能翻译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书。这是我翻译的第二本书了,是我在一个说俄语的国家里独立完成的。每当夜深人静,打开电脑,将一个个英语符号变成方方正正的汉字时,心里面有说不出的感慨。

真的想念中国,想念家人了。

安 宁

2008年2月26日于海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给智者的忠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T.S.阿瑟
译者 安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25072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2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5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