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业路上
内容
编辑推荐

《创业路上》将笔墨定格在行走于改革开放30年创业路上的16位杰出女性身上,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描述了她们创业路上的艰辛,生动再现了她们努力奋斗的足迹。

她们中,有将一个贫困村建成了“江西第一村”的百姓心中的好村官罗玉英,有将大片摞荒之地变成丰实粮仓的鄱湖“女粮王”高喜凤,有在网络世界里带回一只只迷途羔羊的“网络妈妈”刘焕荣,有在厄运中向命运抗争、在磨难中历炼成钢的商海“巾帼保尔”王乐秋;她们中,有从下岗女工到千万富翁的罗静婷,从民办教师到公司老总的王三英,从上海大都市来到黄泥小屋的女教师卢雪霞,从天府之国来到红土地的女博士高国兰;还有米粉女皇郭永红、社区党代表李金霞、莹石佳人朱清玲、“凤凰”女杰任婕……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充分展示了当代江西优秀妇女的风采和形象!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女性的创业“真经”!

本书用纪实的手法,描述了16位自主创业典范的创业历程,她们中有村官,有“粮王”,有商海“巾帼保尔”,有“网络妈妈”,有的从下岗女工到千万富翁,有的从民办教师到公司老总……里面有致富的秘笈,有曲折的爱情,这些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震撼力强,可读性强,对广大有创业之志的人有借鉴和示范意义。

目录

创造了“进顺模式”的中国女村官

鄱湖女粮王

“立体农业开发”专业户

穿越生命的春夏秋冬

桔林播撒绿色希望

米粉女皇

从下岗女工到千万富翁

网络妈妈

商海“巾帼保尔”

社区走来的党代表

母爱无边

黄泥小屋

山乡里走出来的教育家

激情在红土地上燃烧

晶莹剔透莹石缘

“凤凰”人杰

试读章节

不怕别人讲得丑,就怕自己做得丑。我以为,罗玉英这句话真诚地表达了她的做人风格。

——作者手记

天香路,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能勾起人们许多的遐想。

路的北边,是鸟类的天堂——天香园,成群的鸟儿居住在这里,它们或翩翩起舞,或婉转歌唱,一副怡然和乐的景象。

路的南边,是一座花园小区,小区内绿树成荫,花木繁盛,绿水泛波,亭阁翼然,给人以澄心静虑、陶然舒畅的感觉。小区内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楼房,一式海派风格。灰白色调的墙体,在绿树掩映下,显得宁静、沉稳、含蓄。

你很难想像,这座花园小区竟是一座都市里的村庄,它的全称是: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进顺村。

进顺村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从事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早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他们创造了引以为自豪的“盘活资产打基础,以地换地拓空间,招商引资谋发展”的三步发展模式;全面贯彻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模式。进顺村和进顺村的村民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乡村到城市、从农民到职工、从职工到股东的历史性转变。正因为此,它获得过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大名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江西首富村等多个闪耀着熠熠光华的头衔。

2007年11月,中国第七届村长论坛在进顺举行,论坛上公布了“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综合排名300佳”,进顺村名列第七。与会的名村村长和专家们为进顺村的发展归纳出一条“进顺模式”,即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创新、社会和谐。 这一模式的创造者,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村委会主任、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杰出创业女性、进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兼江西鄱阳湖旅游企业集团董事长罗玉英。

一、人生的精彩亮相

1958年,罗玉英出生在南昌市一个叫铁树坡的地方。

罗玉英的前面已经有了一哥一姐,在她之后,父母又一口气生下四个男孩。

七个孩子,七张嘴,从小就尝尽了生活的困苦。

罗玉英的父亲当过生产队的干部,是个好劳力。他不仅力气大,而且农活精,样样农活到了他手里,就像绣花一样干得很精致漂亮。虽然长期吃的是大锅饭,但父亲却始终保持着千百年来农民的传统:本分、不偷懒、肯吃苦,而且在农活上肯钻研、肯动脑筋。父亲的性格不仅善良纯朴,而且嫉恶如仇,对不符合情理、不公平的事情喜欢打抱不平,用村里人的话来说就是喜欢“铲公道”。这样,他赢得了许多村民的尊重,当然也引起一些人的不快。

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长大,罗玉英的性格像极了父亲。

由于家里穷,罗玉英终于有机会上学的时候,已经是她满九岁那年。

在学校,罗玉英是学习最认真的,她对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专注地听。放了学回到家里,罗玉英又俨然成了母亲最好的帮手。父母对这个懂事的女儿充满了一种期待。

然而,极“左”风潮对教育的冲击却一直没有间断。“文革”后恢复高考,罗玉英所在中学全体参加高考的同学无一上榜,她只得回到村里。

当时,村里男劳力干满十分,折合成现金不过八九角钱,那么女劳力干一整天所得就只有四五角钱。罗玉英和所有进顺村的年轻人一样,都渴望改变自身命运。

公社中学由于师资短缺,需要增加一批民办教师,进顺村分到了两个指标。  当时在进顺村1000多人口中,高中毕业生扳着指头都数得过来。衡量了一下自己的条件,罗玉英“麻着胆子”去找大队书记江润苟,提出自己想去湖坊中学的要求。

可是,书记告诉他,指标已经“落实到人”了。

恰好与此同时,南昌柴油机厂来村里招工,已经获得去湖坊中学教书指标的大队会计的女儿当然选择“国编”,也就把当民办教师的资格放弃了。经过这样一番周折,罗玉英终于进湖坊中学当起了民办教师。

天不遂人愿。仅仅一年,遇上学校精简人员,罗玉英回到进顺。她被安排到进顺小学任教。又过了一年,进顺小学也精简教师,她又转到村属企业进顺印刷厂工作。

这一连串的波折,让刚刚步人人生道路的罗玉英尝尽了生活的苦涩。当然,这也使她改变命运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

人们过去老是说,中国农民因循守旧,苟安迟钝,不思进取,安贫乐道。

其实,这只是对表象的观察得出的结论。

走出贫穷,摆脱困境,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埋藏于人心中的本能。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去把握,去寻求,去创造。从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到乡镇企业的兴起;从温州模式的诞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哪一步不是农民的首创?哪一步不是他们的活力与激情的展示?!

农民的愿望就像贫瘠土壤里的草籽,只要暖风吹来,气温合适,就会萌发出来。

改革开放之初,靠近城区的进顺村民从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开始了向致富道路的进军。

他们依托城区,相继办起了一批企业,当然限于条件,这些企业都是作坊式的,小打小闹,小本经营,充满着风险与变数。

有了自己的企业,也就可以吸收村里的村民进厂做工,罗玉英被安排到了装订厂里做装订工。

罗玉英是厂里乃至整个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不久,当厂里保管员空缺时,她就调到了保管员的位置上。

罗玉英当家理财的才干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体现。她上任伊始,就把仓库里的东西逐一登记做帐,健全了出入库制度,把原先零乱不堪的保管库整理得井井有条,领料手续既严格又方便,为此受到全厂上下的齐声称赞。那时,过手的纸张好几十种,她只要用手一摸,就能区分出来。仓管的事情忙完后,她会主动到一线去帮助干活。对厂里一些事情她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对于油墨调配、设备运转、成本开销这些一般女工不感兴趣的事情,她也会去关注、了解和过问。

谁都看出罗玉英的出色。罗玉英先是当上了车间主任,后来又当上了副厂长,最后被提拔为日化厂的厂长。

小小的村办企业,当厂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比别人更忙、更累,要管更多的事,干更多的活,冒更多的险,操更多的心。P2-4

序言

妇女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江西妇女素来具有勤劳智慧、敢想敢干的精神。上世纪上半叶,无数江西妇女勇敢地冲出封建樊篱,投身革命。《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等一首首讴歌江西妇女的歌曲至今听来依然那么壮怀激烈、催人泪下。感人的历史画面,恍如昨日,历历在目。“五四”时期为民请命、牺牲时年仅22岁的刘和珍,从井冈山走出的中国妇女运动卓越领导人康克清,叱咤风云的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王泉媛,受到毛泽东主席13次接见、参加了第四次世界母亲大会的老劳模李有秀……江西妇女英才辈出,世人瞩目。

当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的春风吹拂着这块蕴藏着创新创造精神的红土地时,聪慧睿智、不甘落后的江西妇女,秉承着苏区妇女的优良传统,抓住机遇,勇立潮头,向世人展示出女性的魅力与精神、风采与力量。

《创业路上》将笔墨定格在行走于改革开放30年创业路上的16位杰出女性身上,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描述了她们创业路上的艰辛,生动再现了她们努力奋斗的足迹,给我们很多感悟、很多启迪、很多思考。她们中,有将一个贫困村建成了“江西第一村”的百姓心中的好村官罗玉英,有将大片摞荒之地变成丰实粮仓的鄱湖“女粮王”高喜凤,有在网络世界里带回一只只迷途羔羊的“网络妈妈”刘焕荣,有在厄运中向命运抗争、在磨难中历炼成钢的商海“巾帼保尔”王乐秋;她们中,有从下岗女工到千万富翁的罗静婷,从民办教师到公司老总的王三英,从上海大都市来到黄泥小屋的女教师卢雪霞,从天府之国来到红土地的女博士高国兰;还有米粉女皇郭永红、社区党代表李金霞、莹石佳人朱清玲、“凤凰”女杰任婕……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充分展示了当代江西优秀妇女的风采和形象!

30年创业的风雨历程,饱尝艰辛与曲折,充满成功与希望。当我们驻足回眸,那些曾经的困难与坎坷是那样的令人感慨,那些曾经的努力与汗水是那样的令人感动,那些曾经的坚韧与勇气是那样的令人振奋,那些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是那样的令人骄傲。书中创业者们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气,无疑将成为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她们身上凝炼出的美德和故事,无疑将成为改革开放长卷中动人的篇章。

掩卷遐思,扑面而来的是穿越时空、奔腾不息的红色精神。创业路上的这支先锋群体,虽然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却拥有同样的执著、同样的气魄。巾帼舞袖竞风流,春华秋实竞芳菲。她们,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挥洒着不屈的汗水,书写着美丽的人生。她们身上折射出来的创业精神与苏区妇女精神一脉相承。我们坚信,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在未来的创业路上,不管挑战再大、荆棘再多,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杰出的女性,昂首阔步,创造新的业绩,走向新的辉煌!

2008年12月

(作者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后记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选择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女性典型人物,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结集编辑出版,真实地记录她们30年间艰苦创业的奋斗足迹和思想情感的心路历程。

感谢各级妇联组织。长期以来引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为她们创业提供各种服务,培养、发现了一大批女性先进典型。此次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人物的选择,组织作家、记者采访,到提供各种资料。

感谢本书的所有作者。正是他们关注女性,热心妇女事业,支持妇女工作,用他们敏锐的视角,捕捉人物的闪光点,撰写出一个个栩栩如生、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才使得这本书更加具有可读性。

特别要感谢的是,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同志亲自为本书作了热情洋溢、富有激情的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吴山芳编辑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并将本书列入江西省农家书屋书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在人物的选择、文字的修辞、事迹的提炼等方面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望读者谅解。

沸腾的时代为广大女性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改革开放的浪潮为广大女性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我们祝愿更多的姐妹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好!

编者

2008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业路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亚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25137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1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