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
内容
编辑推荐

《帝范》——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管理和统御之道。

《帝范》一书是李世民一生执政经验的高度浓缩。他曾经这样告诉太子:“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可见,他对本书的高度自信。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本书中,他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乃至经济民生、教育军事等家国事务都做出了非常有见地的解答。

内容推荐

《帝范》共十二篇: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为文虽短,但文辞有力而优美,展现出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其充满哲理性的语言,或一言中的,或一语道破天机。不但闪露着看问题的高瞻远瞩,也隐含着论理的深邃透彻。

本书没有对《帝范》做出标准式的翻译,而是根据其思想内涵,并根据现代执政思想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做了某种程度的诠释和延伸。

目录

前言

《帝范》原序

卷一

君体第一:自身修养的学问

 1、执政须为民

 2、志向远大,内心公正

 3、有德才能号召四方

建亲第二:运用权力的学问

 1、权力须与人共享,事业须和民与共

 2、共同的利益使事业得以久远

 3、用人不唯亲,选才看能力

 4、合理分权,相互制衡

 5、了解百姓的心声,为百姓做好事

求贤第三:使用人才的学问

 1、贤德之才,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2、求才要不论出身,纳才须锲而不舍

 3、善用人才体现着领导者的能力和气度

卷二

审官第四:选任官员的学问

 1、知人、安民,是为官者的基本责任

 2、用人要尽其才,取其长

 3、没有不能用的人才,只有不会用的官员

 4、善集众智,用人得当

纳谏第五:听取意见的学问

 1、广开言路,虚心听取群众的呼声

 2、忠言逆耳,唯理是从

去谗第六:杜绝小人的学问

 1、干大事必须远小人

 2、辨奸之道

 3、亲小人,远贤臣,会致事业受损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卷三

诫盈第七:防止骄傲产生过失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玩物丧志,骄奢扰民

 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崇俭第八:防止侈靡导致堕落

 1、声色犬马是自我堕落的始端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施政更需俭,繁政亦为奢

赏罚第九:防止不公招致乱政

 1、赏罚的基本法则

 2、赏罚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推广德行

 3、赏罚必须公正,不避亲,不仇仇

卷四

务农第十:关心“三农”,以利社会稳定

 1、农事乃一国之大事

 2、重视“三农”,言语之外,更须力行

阅武第十一:军备不怠,是长期和平的基石

 1、武备是和平的后盾

 2、盛世更须修武

崇文第十二:教育民众,更要教育自己

 1、文化是社会的经纬

 2、通过教育,提升民智,提升领导力

 3、领导者的道德修养

《帝范》全文

试读章节

君体第一:自身修养的学问

1、执政须为民

欲为君者,能以德和民,民人乐为之用,乃可以为国。苟不以德和民,人民离散而不附,虽欲为君,得乎?

作为高级官员,职权并非人民拥护的前提。只有爱护人民,保护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否则,人民就会背叛你,唾弃你。

一个高级官员必须具备高于民众的品德,并以德服人,以德领人。这样人民才会团结在你的周围,并群策群力,使政策得以施行。假如官员不以民众的利益为中心,甚至虐民、害民,那么,就会人心离散,弃你而去。此时,欲为官亦不能矣!

每个高级官员,外表都应该做到像山岳一样稳重、坚定,使人有尊崇、敬畏之感。这就是官员的外在修养。厚重的仪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于时时刻刻的自我修养。所谓“德重如山岳”,具备高尚的品德,官员在百姓心目中自然就会重如山岳;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即便你真的像山岳一样,恐怕也难以得到百姓由衷的敬畏。

当政者须树立天下为公的意识,决不能有丝毫的偏私。倘若有了私心,就无法做到公正无偏,这样,你在百姓心中就会失去应有的分量,也就不能得到他们的爱戴了。所以,为公之心.公正之行,乃为官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当政者应该做百姓的表率,做天下民众向往的归宿。只有那些不负众望,爱护人民,关心人民利益的人,人民才会重视他们,并认可他成为自己的保护伞和自己的归宿。任何官员,如果不能成为百姓所向往的归宿,他就不配占据那个职位。

2、志向远大,内心公正

人君心不平正,则是非不明。心若平正,则是非明矣。以此制断,事事物物自得其宜矣。

领导者,必须具备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这样他的心才能包容宇宙,涵容万物。如果总是小肚鸡肠,器量狭窄,他又如何具有容人之量?又如何不做到褊狭、有私?

作为领导者,如果能使自己修养到平心静气,公正地对待天下的人和事。那么临事就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大学》中曾说:“所谓修身养性,就是要做到能够使自己的心气平正。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愤怒,就做不到平正;心中有喜好,就做不到平正;心中有忧愁,也做不到平正;心中有恐惧,同样做不到平正。”可见,一个人要想做到自身的公正,就必须摈弃所有的私心杂念和个人的喜怒好恶。这决非一件容易的事。

3、有德才能号召四方

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

没有威望和好的德行,就不能号召远方;没有慈善和宽厚的爱心,就不能安抚万众。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威要靠德而立,德须凭威而行。作为执政一方、为民请命的官员,如果没有威严,做事畏首畏尾、谨小慎微,就不能使邪恶畏服,社会就不会太平,政策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这样就无法做到保护人民,而人民也会因此产生怨气。反之,如果行事无德,不知和谐,只想靠自己的权威来胁迫民众遵从,同样也不会得到民众的内心畏服,最后只能落个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结果。所以,领导者在树立威信之后,还应该运用慈善和厚爱来关心民众。体恤民众的生活,即所谓“恩威并施”。政策和法规要与民情、民心相一致,才能收到良好的执政效果。

P3-7

序言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其文治武功可以说无人企及。就其个人魅力而言,亦足以成为后世为政者的表率。

经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上帝位,迅即表现出非凡的治国安民的才能,开辟了一番大唐盛世,史称“贞观之治”。在为政期间,他选贤任能,赏罚严明;虚心纳谏,杜绝谗邪;轻徭薄赋,不夺农时,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当时,社会稳定,民心纯朴,一面详宁安逸的景象:“商旅次野,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唐朝的国力达到空前的强大,都城长安作为一个百万人口的世界性大都市,已经成为世界的中心,各国来使,冠盖如云。

所有这些都是与李世民个人的为人和治国之道分不开的。他善用人才,从历代看,唐朝对人才的使用和领导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作为君王和领袖,他能够充分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认识到领袖个人的短处和不足,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看法,实属难能可贵;在执政方面,他基本做到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的旨意都需经过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纠正,从而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危害与影响。这在封建时代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在民族和外交政策方面,他能够胸怀大局,从战略的角度,以开放的思维容纳四海,这是后世历代帝王都无法企及的;在官员选用方面,则能够以制度化的方式,规范、公平,开历代之先河;唐代的廉政建设亦能成为后世的表率。在李世民的倡导下,建立了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并且非常重视地方官员的选举,再加上对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的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官员的奉公守法和廉洁自律。

如上所说,证明李世民具有很高的执政才华,其个人也具有很高的道德风范,非常值得我们现在的领导者学习和借鉴。

在李世民执政期间,曾数次拒绝了官员请其著述的建议,也屡次拒绝官员为其撰述立传的请求,以免陷于歌功颂德的流俗。但是,作为一代帝王,对江山的继承人问题却无法回避。如何教育未来的执政者做到德才兼备,使自己的基业永固,自然是李世民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他急切希望能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得传授给新的继承者,使之有所凭依。而《帝范》就是李世民一生执政经验的精华所在。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李世民将亲撰的《帝范》十二篇交给未来的继承人——太子李治,并谆谆告诫道:“你应该以古代的圣哲和贤君为师,我并不是你学习的榜样。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自即位以来,也有许多不足为训的地方,比如:锦绣珠宝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建造,犬马鹰隼无远不至,巡游四方烦劳百姓。这些都是我的过失,你要引以为鉴。”从中可见李世民的谦谦风范和为人自省的道德高度。

次年,李世民便在翠微宫阖然长逝。古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帝范》显然是李世民给后世执政者的政治遗嘱和谆谆嘱托。可以说,他把自己毕生的治国经验都浓缩在了这不足五千言的短文中。他希望教给儿子治国的诀窍和为君的秘诀。因此,这部《帝范》也就成为后世帝王代代珍藏的私家秘典。

《帝范》共十二篇: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为文虽短,但文辞有力而优美,展现出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其充满哲理性的语言,或一言中的,或一语道破天机。不但闪露着看问题的高瞻远瞩,也隐含着论理的深邃透彻。

但是,《帝范》的核心却并不是如何约束臣下,而主要是如何克制自己,警示自己。正如李世民本人所说,“战战兢兢,若临渊而驭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终”。这恰恰是对后世最重要的参考意义,也是后世历代帝王所无法企及的高度。虽然《帝范》一书是针对君主如何做皇帝的,但我们怎么又能够说,内中精华不应该成为现在各级官员效法的行为准则?不应该成为各个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准则?

本书没有对《帝范》做出标准式的翻译,而是根据其思想内涵,并根据现代执政思想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做了某种程度的诠释和延伸。虽不敢奢谈成为《帝范》的发展,但却希望能够给现今领导者的工作和修养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或有种种不当之处,贻笑于大方之家,恳批评指正为盼。

唐政

2009年3月于京东谈笑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李世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3644
开本 32开
页数 1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92.2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