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佛男孩女孩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塑造真正栋梁之材的智慧典籍,培育聪慧儿女的心智读本!

哈佛不应只是一种标识,或一种时髦的称谓,走进哈佛最重要的是去洞察哲人的思想,让智者的思维浸润我们,让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滋养我们。本书精选易菲菲、吴晶、朱成、朱元晨和安金鹏等20位精英学子的成功故事。他们是一群幸运儿,也是当代青年人中的一群佼佼者。当你读完这些精英学子的真实故事之后,你会对他们成功秘诀有所了解。从梦想到实现,需要的是从小的教育、执著的追求、优秀的品格和艰辛的努力,同时或许还有一些独出心裁的成功方法!本书将会告诉你这些成功秘诀。

内容推荐

哈佛是培养社会的精英,哈佛不需要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入其法眼的是这样的一些学生——有鲜明的个性、有学习精神、有领导能力。哈佛培养的是未来的精英,在政治、法律金融、管理和学术各个领域的顶尖精英,哈佛重视的是一个年轻人的综合素质,从知识的适宜到创新精神,从博雅文化到领袖气质。

对于重视教育看重学历的国人来说,“哈佛”不仅是一所大学,更是成功与质量的保证。“进哈佛”不仅是对学生素质的最大肯定,更是家庭教育的最高成就。

而哈佛男孩和女孩们的成功传奇究竟是如何练就的?这无疑是很多家长最想获知的秘诀。

为此,本书精选易菲菲、吴晶、朱成、朱元晨和安金鹏等20位精英学子的成功故事。他们是一群幸运儿,也是当代青年人中的一群佼佼者。当你读完这些精英学子的真实故事之后,你会对他们成功秘诀有所了解。从梦想到实现,需要的是从小的教育、执著的追求、优秀的品格和艰辛的努力,同时或许还有一些独出心裁的成功方法!本书将会告诉你这些成功秘诀。

目录

第一章 邵亦波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4

 玩中寻趣,玩中求知/7

 不能因为孩子不懂事就原谅他的错误/10

 教孩子自信/12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14

第二章 朱元晨

 创新者赢得未来/22

 创新是玩出来的/24

 发现孩子最佳才能区/27

 学习需要讲究方法/30

第三章 张肇牧

 远大目标激励学习成功/37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39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41

 将孩子的特长变成优势/43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46

第四章 安金鹏

 给孩子一些“磨难教育”/52

 教孩子学会感恩/56

 让孩子学会勤俭节约/59

 箩五章 马启程

 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66

 不要硬性约束孩子/68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71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73

第六章 何吟亮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80

 学语言,大量阅读是关键/82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83

第七章 刘轩

 放开手,让孩子去寻找自己/90

 塑造孩子坚强自信的性格/91

 让孩子在品尝生活中成长/93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95

第八章 尹希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前进的原动力/100

 “顺其自然”是发现和培养孩子天赋的基本原则/102

 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106

 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108

第九章 易菲菲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驱动力/114

 注意发掘独特的个性魅力/115

 好的性格就是好命运/117

 优秀源于“不耻下问”/119

第十章 吴晶

 失去视力,但不失快乐和自信/126

 目标坚定,寻找梦想的那一扇门/128

 胆识过人,独闯外国/131

 自强自立,打动世界名校/134

第十一章 朱成

 阳光的女孩,快乐开朗/140

 亲亲使者,善于交际/143

 不服输,参与意识强/146

 富有领袖的气度,成功竞选/149

第十二章 高倩

 早立志,立长志/159

 人生设计职业规划,应从童年开始/162

 孩子人生规划应从细节着手/164

 实现人生目标,要靠勤奋好学/167

第十三章 汤玫捷

 做到你自己最好的状态/174

 自信,能从容地融入社会当中去/176

 合作,打造“开拓型人才”的基石/179

 勤奋,选择的事都会100%投入/182

第十四章 刘亦婷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188

 天才,后天教育的结果/190

 保持一颗平常心/193

 实践出真知/195

 情商与智商并重/198

第十五章 尹靓

 选择适合自己的求学之路/204

 把学习变成乐趣/206

 成才不在逼迫,重在引导/208

 唯有多听多说,才能玩转英语/211

第十六章 哈佛姐妹花

 ——龚彦焱、龚陟帜

 竞争,是最好的激励/218

 宽松的环境是孩子自由翱翔的天地/220

 增强孩子自信心,开启智慧之门/223

 表扬是孩子成长的推动力/226

第十七章 俞函

 一个人的成才来源于家庭教育/234

 鲜明的个性与特色是成功的基石/237

 尊重孩子的个性/240

第十八章 黄妙艳

 坚定的信念是达到心愿的力量/246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助力器/247

 天才出于勤奋/249

 胸怀大志才能敲开成功的大门/250

第十九章 庄小威

 兴趣是成功的核动力/256

 保持强烈的动力/258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260

 面对“天才少年”,父母要让其“自然长成”/262

第二十章 田晓菲

 赏识,舒展孩子自信的羽翼/268

 兴趣,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272

 家风,具有决定性的成才因素/276

 只有勤奋才是成功之母/278

试读章节

玩中寻趣,玩中求知

邵亦波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他们的收入虽然不高,却过着一种高品质的生活,父亲热爱数学,母亲喜欢文学。工作之余,他们就沉浸在各自的爱好中,父亲伏案演算数学题,母亲捧着文学著作阅读,琴瑟和谐,其乐融融。童年邵亦波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长大的,耳濡目染,小邵亦波也爱上了学习与思考。

等到小邵亦波长到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了。从邵亦波对童年的回忆中我们知道,父亲充当了对他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每当他回忆起少年苦学的情况时,总是深情地说:“我爸从我懂事起,给我的教育、督促,以及对我的精心设计,是我成长的关键。”

父亲对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开启他的智力,这一点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开发人大脑的绝佳途径,因此父亲给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他精心收集了各种锻炼头脑的趣味题,每天要邵亦波做几道,变着花样训练儿子的思维。他着重训练孩子三方面的能力:一是通过自己独创的加法强化训练增强孩子的计算能力;二是通过给孩子做各种有趣的应用题来开启孩子的分析能力;三是通过让孩子提前学习高年级的课本来锻炼他的自学能力,比如说邵亦波就是从小看着比他高三届的姐姐的课本长大的。

父亲知道孩子的天性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讨厌枯燥、重复和死记硬背。所以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使数学变得有趣,他知道,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会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开发孩子智力的目的,反而会使孩子讨厌数学。事实上,他也做到了这一点,对此,邵亦波至今记忆犹新。对于父亲小时候教给他的趣味题,邵亦波如数家珍;对于父亲独创的加法强化训练他更是印象深刻。

上小学前,父亲精心从各种渠道收集了许多趣味数学题,既生动又有趣,做起来就像玩游戏;他特意把做题的时间安排在吃饭、散步或者洗澡时,让儿子在轻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数学学习;为了调动儿子的好胜心,他还制定了奖罚制度。一次,邵亦波偷懒不想做题,就说自己不会做。父亲反复提示、启发,他仍然说不会。父亲生气了,不是因为他不会,而是因为他想都不想就这么说,于是罚他站立半小时,然后再加倍地做题。尝到苦头的邵亦波再也不敢偷懒了,每次都要开动脑筋,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把题目完成。

为了让邵亦波对数字更加敏感,父亲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扑克牌教儿子做数学题:将扑克牌中的J做11,Q做12,K做13。这样,整个一副牌加起来的总和是364。父亲要求儿子每天将所有的牌从头到尾加10次。有时候,他从一副牌中抽去一张,让儿子将其余的牌加起来后,推算出那抽走的一张牌是什么数。久而久之,邵亦波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练到最后,他能在10秒钟之内,将一副50多张牌的数全部运算完毕。

邵亦波的父亲邵振平说,他的一些同事运用此法,孩子智力均有提高。用扑克牌做累计加法运算,应注意几条:一是要持之以恒,每天至少练10至20遍,要有正确答数。二是要用新扑克牌,因扑克牌太旧会影响发牌速度。三是不要急躁,同时大人最好能陪练,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兴趣。

由于父亲的正确引导,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邵亦波上小学五年级时便得了一次市数学比赛第一,从此就有了个“神童”的绰号。1986年,在他刚上初一时就获得了首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一等奖。在以后的数年里,他几乎年年获奖,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数学竞赛中大出风头。那段时间,邵亦波的理想是以后做个数学家。“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数学竞赛,一会儿是上海,一会儿是全国的,或是通讯赛,或是邀请赛,再加上我不但参加自己本年级的比赛,也与比我高一级的同学争,只见我的一个大脑袋晃来晃去,一个比赛连一个比赛,都捧回一等奖。于是我在中国中学数学界小有名气了,被看好会在高三时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为中国争光。”

后来,有人善意地把邵亦波的绰号“神童”前面加上了两个字“大头”,来更为形象地称呼他。其实邵亦波的头并不大,只是人们觉得只有头大才能够聪明,所以“大头神童”也就成了人们对上海市这位很有名气的数学天才的昵称。另外,“练牌”也使得邵亦波受益匪浅。他不仅在以后的数学方面,而且在其他学科的理解与解题能力上,也能居于其他优秀者之上。以至在中学期间,有人又送他一个绰号:“活人计算机”。

在竞赛之余,邵亦波对学校的功课也没有荒废,在华东师大二附中5年里,每年大考总保持总分第一。而且,从小学到中学,他每年都是班长与“三好学生”。

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大脑越是放松的时候能够吸取的知识就越多;就像松软的土地好施肥一样的道理。以至于邵亦波小小年纪就锻炼了非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方面更是显示出了天才。

只有了解了“玩”的多种意义,才能引导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痛快;玩出名堂,玩出水平;玩不丧志,玩不丧德”。

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邵亦波这样爱玩也会玩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他们在“玩”中所获得的快乐与知识,就不会对他们横加指责了。

儿童的兴趣特点离不开三个“好”:好新、好奇、好玩。儿童一旦参与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即表现出注意力高度集中、情感极端投入的现象,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P7-9

序言

当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名校向中国高中生敞开大门的时候,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了和全世界的优秀同龄人一决高下的机会!当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毕业生梦想融入世界的时候,面对这些和我们熟悉的规则截然不同的“优秀标准”,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些标准。

比如,著名的哈佛大学,我们可以从哈佛名校了解另一种“优秀标准”。“哈佛男孩和女孩”在国人的心中早已成为一种标志符号,标志着一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他们将自己的子女被哈佛录取视为一种教育的胜利。当一个又一个“哈佛男孩和女孩”出现之时,总有一批又一批的父母趋之若鹜,渴求窥见其中的教子秘方。

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悠久、名冠全球的高等学府。哈佛的创办者是一批从英格兰远道而来的清教徒,在他们的思想中,折射和衍生出一种求真求实的做人态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哈佛人,教导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着重指出:“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

的确,在哈佛,真理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不断地掌握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威廉姆斯·艾米思的这句名言、哈佛的校训,为哈佛学子提供了学习和为人的第一准则。

几百年来,哈佛大学正是在追求真理和勇于开拓的信念鼓舞之下,始终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为理想、为实现人生价值进行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也正是在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熏陶之下,哈佛才得以在美国的名牌大学中始终保持着独有的特色,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在各种领域中做出许多影响重大的贡献。

哈佛的精英群体历来是美国社会最具主宰性的力量。美国人通常会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这与其说是哈佛的历史早于美国,还不如说是哈佛创造了美国,是哈佛的人文精神引导了美国的成长。

哈佛的教育设置分两个部分,大学部和研究生(硕士、博士)部,同中国大学的教制基本一样。研究生教育是为了“成才”,大学的教育侧重“成人”,通过大学的教育掌握做人的原则、知识、修养,成为一个健康的真正有社会责任、有人文关怀、有历史使命感的人。

在美国两百余年的历史中,有7位总统出自哈佛,参议员、众议员层级的政治家更是不胜计数;在经济、社会、法律、艺术、学术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哈佛培养的一流人物。仅诺贝尔奖一项,哈佛的获奖者就有30多位。

美国教育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哈佛大学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顶王冠,而王冠上夺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建校近80年的哈佛商学院是一个制造“职业老板”的“工厂”。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所学院。哈佛商学院是如今美国最大、最富、最有名望,也是最有权威的管理学院。

然而哈佛的辉煌成功,绝非来自传统与岁月的荣光,而是来自哈佛人一代代的努力与拼搏。他们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的大量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为整个人类社会所共享。

中国近代有一批著名学者、科学家曾在哈佛学习过,比如陈寅恪、竺可桢、杨杏佛、梁实秋、梁思成、赵元任等。

在此强调的是,哈佛早已不是一所大学,而是一个社会优异的概念,一个代表财富、素质与卓越的符号。“进哈佛”于是乎成为确立个人素质与价值的唯一指针。  哈佛是培养社会的精英,哈佛不需要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入其法眼的是这样的一些学生——有鲜明的个性、有学习精神、有领导能力。哈佛培养的是未来的精英,在政治、法律金融、管理和学术各个领域的顶尖精英,哈佛重视的是一个年轻人的综合素质,从知识的适宜到创新精神,从博雅文化到领袖气质。

对于重视教育看重学历的国人来说,“哈佛”不仅是一所大学,更是成功与质量的保证。“进哈佛”不仅是对学生素质的最大肯定,更是家庭教育的最高成就。

而哈佛男孩和女孩们的成功传奇究竟是如何练就的?这无疑是很多家长最想获知的秘诀。

为此,本书精选易菲菲、吴晶、朱成、朱元晨和安金鹏等20位精英学子的成功故事。他们是一群幸运儿,也是当代青年人中的一群佼佼者。当你读完这些精英学子的真实故事之后,你会对他们成功秘诀有所了解。从梦想到实现,需要的是从小的教育、执著的追求、优秀的品格和艰辛的努力,同时或许还有一些独出心裁的成功方法!本书将会告诉你这些成功秘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佛男孩女孩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世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71582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