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设计、核心课程标准的制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以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等五个方面,采用理论研究为先导,辅以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个案。
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广大职业院校的教师和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读物。
图书 | 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设计、核心课程标准的制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以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等五个方面,采用理论研究为先导,辅以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个案。 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广大职业院校的教师和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设计、核心课程标准的制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以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等五个方面,采用理论研究为先导,辅以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个案。 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结构严谨、观点鲜明,为同类院校提供了许多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方案。本书在理论性和实践性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是一本非常适合广大职业院校的教师和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读物。 目录 序 序二 专题1 研究引论: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和主要功能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内涵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三、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类型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专题2 模块设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设计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块设计的内涵及其主要意义 (一)人才培养方案与“两高一新”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块及模块设计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块设计的主要意义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三大模块”设计的总体思路 (一)人文素质模块 (二)基础能力模块 (三)职业技能模块 三、高等职业教育模块课程的实施 (一)先进科学的高职教育理念是实施模块教学的先决条件 (二)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课程模块建设的基本保障 (三)健全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模块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四、“江苏财经”——人才培养模块设计的个案分析 (一)文工交融与工学结合 (二)人才培养模块设计的个案分析:以文秘专业为例 专题3 标杆引导:基于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标准 一、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二)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标准的内涵 二、高等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标准设计的主要思路 (一)工学结合——高职核心课程标准制定的切入点和抓手 (二)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 (三)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注意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特点和学院自身特色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开发的实践 (一)基于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二)高职核心课程标准开发流程和方法建议 四、“江苏财经”——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个案分析 (一)“会计职业认知与基本方法训练”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 (二)“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 (三)“民事法律事实认定与民事纠纷解决”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 (四)“商务英语视听说”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 (五)“机械产品的加工与制作”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 (六)“传感器认知及应用技能训练”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 (七)“谷物加工设备操作与工艺控制”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 (八)“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标准 专题4 “1234”: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政策背景 (二)就业背景 (三)教学背景 (四)国际背景 二、高等职业教育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高等职业教育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二)高等职业教育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三、基于工学结合“1234”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以培养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与社会就业实现“零”距离为一条主线 (二)以第一、第二课堂两大平台为支撑 (三)以单项实训、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三个层次为实践教学手段 (四)以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考证考级和社会实践为四大教学模块 四、实践教学管理与条件建设 (一)实践教学管理 (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五、“江苏财经”——基于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 (一)会计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会计专业为例 (二)经济贸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三)工商管理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四)政法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法律事务专业为例 (五)应用外语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六)机电工程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七)电子工程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应用电子专业为例 (八)粮食工程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粮食工程专业为例 (九)计算机工程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个案分析: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专题5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 (一)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认识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流程及管理 (三)目前高职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现状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构想和实践 (四)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评价的本质和标准 三、“江苏财经”——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的个案分析 (一)课程开发的个案分析:以文秘(财经方向)专业为例 (二)教材建设的个案分析:以会计专业为例 专题6 “双师素质”教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瓶颈” 一、“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解读 (一)“双师型”教师提出的背景分析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沿革 (三)“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多方解读 (四)“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 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透视 (一)“双师素质”教师来源渠道的问题 (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训的问题 (三)“双师素质”教师管理机制的问题 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 (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机制 (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持续发展战略 四、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比较 (一)高标准的高职教育师资资格认证制度 (二)法制化的高职教育师资继续教育体系 (三)合理化的高职教育师资专兼结合结构 (四)制度化的高职教育师资考核激励机制 五、“江苏财经”——“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个案分析 (一)规划先导,目标明确,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二)强化培养,逐步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 (三)吸引外力,着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 (四)正负激励,积极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后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等职业教育两高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兆方//陈光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402676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18.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1 |
宽 | 187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