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兵进北边(不褪色的老兵传奇)/萨苏说故事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揭示、梳理了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西北军》从成立到改编,民国将军陈策如何成为大英帝国的爵士,让世界海军界所崇敬的冯卢克纳尔爵士有怎样的事迹,语言诙谐,带读者们走向那不褪色的老兵记忆和传奇中。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家萨苏关于近代军事方面一本历史普及读物。其中揭示、梳理了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西北军》从成立到改编,民国将军陈策如何成为大英帝国的爵士,让世界海军界所崇敬的冯卢克纳尔爵士有怎样的事迹,语言诙谐,带读者们走向那不褪色的老兵记忆和传奇中。

目录

不褪色的老兵记忆

 1.沈醉先生回忆拾零

 2.中国海军里的大英帝国爵士

——记民国传奇将领陈策

 3.西北军

 4.兵进北边

——一战后中国政府在北方的军事行动纪实

 5.在天津的围城里

 6.形形色色的鬼子兵

 7.中国“水鬼”轶事

不褪色的老兵传奇

 1.让英国海军发疯的“古代骑士”

——冯·卢克纳尔伯爵

 2.大洋上的雄狮——-纳尔逊

 3.命运,在三十八年里的空白迷航

 4.小牛、猎狗和两头熊的决斗

——科科斯岛海战

试读章节

沈醉先生,原军统少将,曾是号称“特工王”的戴笠的得意部下。我有一位亲戚在80年代沈先生写回忆录的时候曾经帮助他整理过文稿,算是沈先生的助手。因为沈先生的经历传奇有趣,我们平时谈天便不免向这位亲戚打听沈先生的故事。

我这位亲戚回忆(他姓杜,是基督徒,后来做税务工作了。后面,我就用杜公来称呼他吧),沈先生和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不同,身上没有官气,外表十分儒雅,虽然干了多年体力活,这时已经全然看不出来。他面色白皙,戴金边眼镜,常穿一件灰呢子的短大衣,风度翩翩,一只眼睛有些视力下降,看起来像一个大学教授,有一位中统的巨头徐恩曾,沈先生晚年和他形象很相似。但这只是他的外表,实际上沈生性好动,走路很快,杜年轻他三十岁,但根本跟不上他的步子。

更令人惊异的是,沈有一身很好的武功。沈先生总是拄一根拐杖,其实他根本用不着,那是他防身的武器。照他的说法,要是碰上劫道的七八个人他一根拐杖就应付了。劫道的没有见过,杜公可是见到沈先生吃核桃,从来不用锤子,都是手一捏就解决了--那时候沈先生都七十多了。

他的武功是入军统前练成,并不是特务训练的结果。这一点在军统非常有名,也给他带来很大麻烦,1949年卢汉起义,沈醉和余程万等在昆明都被扣留,别人都是软禁,只有沈先生不但加上手铐脚镣,而且严令看守的哨兵到他身边盯着,“他们怕我点穴。”沈先生笑对杜公说。大概是做特工出身,观察东西非常细致,他说一般人睁眼看到的,只有一样东西,他呢,一睁眼,全屋里每样东西都能看到。某回来试了一下,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杜公开始帮沈先生整理文件还相当拘谨。没想到沈先生交给他的第一个活儿就十分有趣。沈先生让他查一个人名--龙飞虎。

杜公没反应过来,也不敢问,一想,说《封神演义》里头姜子牙有一个徒弟好像叫这个名字,等翻出来给沈先生,沈先生大笑,说不对不对,这个是龙须虎,龙飞虎要是有,肯定是现代人,共产党的,再查。末了,发现真的有这样一位人物,原来是周恩来总理的参谋,后来做到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原来沈先生回忆当年曾经见到一份共产党人士的名单,对这个名字印象十分深刻,别的都不记得了,前几天有人请他回忆,吃不准所以查查。因为那时候国民党内有一个李士珍,土法上马也搞特务活动,经常制造一些假情报骗取老蒋信任,看来仿佛侦探小说一般,实际全不可信,沈先生怕这个龙飞虎也是他伪造的,查了,才放心。

以后,杜公发现,和沈先生谈话十分随意,沈先生对自己的地位和价值非常明白,所以有关文史的问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在的采访对象这样的可不多。但是他有两个原则,第一,绝少说人家的不是;第二,国共双方的争执,尽量不说。所以他的话语中,名人轶事比较多,而锋锐的地方就不多。比如杜公曾经好奇地向他打听白公馆烈士的事情,被他把话题引到中美合作所,知道了四川军阀白驹建造的白公馆,原来是很好的别墅,但是听得过瘾,最后自己要问的,却没有问出来。

杜公说,沈先生当年怕见三个人。

第一个,是军统局秘书长郑介民的老婆。这个半老徐娘是有名的财迷,经常指着名向军统要东西。沈醉本人是总务处长,正是首当其冲。找他要紧俏东西的国民党官员不少,唯有这位太太特别,她要东西,不是为了自己用,自己喜欢,而是为了送到当铺里头换钱,所以是个永远填不满的坑。而郑介民本人,沈先生颇为推崇,说这个人做官不在行,而且胆小,实际上是个情报专家,平时的乐趣就是阅读特务们送来的材料,他不审犯人(戴笠就不行,急了还有过亲自动手的时候),就是看材料,但是好多大案子都是这样破的,沈先生说起过的,一个是吴佩孚的日本混血女儿吴冰特务案,就是被他从一封可疑的信件中看出了端倪,一个是当年《永不消逝的电波》里李侠的案子,当然李侠的真名不是这个。说到这儿,沈先生就打住了。

第二个,是蒋介石,沈多次见过蒋,还差点当了宋美龄赴美的随从武官。但是他怕见蒋介石。原因是沈醉的性格活跃,喜动难静,而且随便惯了,而蒋介石对部下的仪表非常重视,往往从人的衣着、姿势、精神面貌,就决定他的好恶。戴笠是特别重视对蒋投其所好的,因此每有军统人员去见蒋,必要反复嘱咐、交待,有时还要向蒋的随员预先打听蒋的心情,决定何时谒见。这种严格的要求,对做惯了外勤的沈醉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另外,蒋说一口难懂的宁波官话,沈是湖南人,往往担心听错,心情很紧张。

但是对于蒋介石,沈先生有一个独家的“新闻”——老蒋喜欢唱歌!

老蒋喜欢唱歌可是以前没有听说过的。沈先生说,老蒋不但每天必唱,而且有的时候能唱相当长的时间,颇为自我陶醉。警卫人员都听过他的歌。有趣的是,老蒋不唱京剧,不唱一般的歌曲,只唱三样:军歌、党歌、国歌。按照沈先生的记忆,如果唱国歌多的时候,就比较正常,如果唱军歌多的时候,那就是比较有麻烦了。党歌,一般都是有纪念日的时候才唱。老蒋的嗓音一般,但是就是这几首歌,居然百唱不厌,或许也是一种休息吧。奇怪的是,老蒋在公开场合从来没有唱过歌。

饱吹饿唱,难怪老蒋搞经济总是出毛病。

第三个呢,是蒋的侍从室主任钱大钧。钱是保定军官学校出身,黄埔军校军事教官,资格老得可以对陈诚一类的人物指手画脚。

此人形容威武,在西安事变的时候负过枪伤,对于特务颇有些瞧不起,因此也不太好相处。后来沈醉从别的特务嘴里听到钱大钧曾经为了娶太太险些自杀,让他大吃一惊之下,也对这位将军的看法大为改变。

那是钱大钧任武汉警备司令时候的事情了。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兵进北边(不褪色的老兵传奇)/萨苏说故事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萨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36763
开本 其他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4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