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战争是贯穿人类文明史的一件大事,自古以来,凭借战争分出的胜负,造成个人的荣辱成败,形成国家的历史更替。在战争年代,自然会涌现出来一些骁勇善战的军事家,他们叱咤风云,决定战争的走向;他们经验丰富,扭转战局的乾坤。他们中有些人将自己的战争经历和作战经验、体会记录下来,就成为了后世的兵书。其中以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最为著名。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写成于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12年之间,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它是孙武初次见到吴王赠送的见面礼,也是凭借这本书受到了吴王的赏识。《孙子兵法》分为十三篇,开篇便将军事提高到国家个人存亡的关键因素的地位,然后介绍了在战前的准备工作、战时的战术调整等所需要注意的内容。

目录

计篇(一)

计篇(二)

计篇(三)

作战篇(一)

作战篇(二)

作战篇(三)

谋攻篇(一)

谋攻篇(二)

谋攻篇(三)

形篇(一)

形篇(二)

形篇(三)

势篇(一)

势篇(二)

势篇(三)

虚实篇(一)

虚实篇(二)

虚实篇(三)

虚实篇(四)

军争篇(一)

军争篇(二)

军争篇(三)

九变篇(一)

九变篇(二)

行军篇(一)

行军篇(二)

行军篇(三)

地形篇(一)

地形篇(二)

地形篇(三)

九地篇(一)

九地篇(二)

九地篇(三)

九地篇(四)

火攻篇(一)

火攻篇(二)

用间篇(一)

用间篇(二)

用间篇(三)

试读章节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目: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昕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①兵:兵士、兵器、军队、战争等,这里指战争。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重要领域和根本问题,是不可不加以认真研究的。

全书一开始,孙子就指出了战争的严重性。战争是残酷而惨烈的,搞不好会导致国破家亡。因此,战争双方都希望一举战胜对手,增强国家实力。可是在现实中,战局往往变化多端,没有人能稳操胜券。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而胜利方也有可能遭受巨大损失。五代时,精于诗词、音乐和书画的南唐后主李煜,由于不懂得‘‘存亡之道”,忽视国家的政治和战争,终于酿成国破家亡的惨剧。因此,孙子在兵法开篇即郑重强调:战争关乎“死生”与“存亡”。

故经之以五事①,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⑦: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③,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①经:量度,引申为分析、研究的意思。②校:通“较”,比较、较量的意思。索:探索。情:情况、情形。此句意思是比较敌我双方的各种条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③上:上司、上级,这里指君主。同意:这里指人民与君主同心同德。④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的不同。时制:指四季时令的更替等。⑤曲制:曲是古代军队编制较小的单位,曲制指军队组织编制等方面的制度。官道:指各级将吏的职责划分和管理形式、管理制度。主用:主是主持、掌管的意思,用是物资费用的意思,这里指军需物资、军用器械、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⑥知:知道,这里是深入了解、切实掌握的意思。

所以,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从而探索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所谓政治,就是能使人民与君主同心同德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方针,让人民甘愿与君主同生共死,而不害怕任何危难。所谓天时,指的是用兵时的昼夜晴雨、严寒酷热、春夏秋冬等气候情况。所谓地利,就是用兵打仗时距离的远与近、地势的险峻与平坦、地域的宽阔与狭窄,是死地还是生地等地理条件。所谓将帅,要考察他是否具有足智多谋、言而有信、仁爱部下、勇猛果断、治军严明等素质和能力。所谓法制,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军令法规、武器装备、军需供应等情况。以上这五方面的情况,将帅们没有不知道的,但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的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上文论述了战争的严重性之后,孙子紧接着强调在战前必须衡量五项基本要素,用来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比较,以掌握真实情势。这五项基本要素是:道、天、地、将、法。“道”,指的是民众和君主之间具备共同的信念,民众可以为君主而死,不害怕任何危险。这是一种高明的权术之道,目的是赢得部属的拼死效力,从而成为战时军队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天”,指的是昼夜晴雨、寒冬酷暑,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天时是一种重要的客观环境,对战争的胜负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出兵前一定要仔细研究。“地”,这是一种有形的客观环境,包含下列四种:远近,指的是路途的远近;险易,指的是地形的险要与平坦;广狭,指地势的开阔与狭隘;死生,指地形进退的难(死地)易(生地)程度,即是否易于行军。“将”,指的是指挥官必须具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五大素养。有智谋,才能克敌制胜;有诚信,才能赏罚分明;心怀仁慈,才能赢得部下拥戴;勇敢无畏,才能处事果断;治军严明,才能树立威信。“法”,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将吏的奖惩制度和军需补给等。建立完善的军队编制,便于军队的生活管理、军事演练和作战时的调度;建立一套周密的思想教育与赏罚方案,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士兵的积极性。此处对于战争最重要的基础——军需补给,给予了特别的强调,否则士兵饿肚子、缺少武器装备,就根本无法打仗。孙子认为,上述五件事,将领一定要知晓,才能有把握打胜仗。P1-4

序言

战争是贯穿人类文明史的一件大事,自古以来,凭借战争分出的胜负,造成个人的荣辱成败,形成国家的历史更替。在战争年代,自然会涌现出来一些骁勇善战的军事家,他们叱咤风云,决定战争的走向;他们经验丰富,扭转战局的乾坤。他们中有些人将自己的战争经历和作战经验、体会记录下来,就成为了后世的兵书。其中以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最为著名。

孙武,字长卿,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人尊称为“兵圣”。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后来由于陈国内乱,他们便携家带口,投奔齐国,改姓为田。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发展成为齐国国内的大家族。孙武的祖父田书,因为领兵作战有功,被赐姓孙氏。孙武的父亲孙凭,也是齐国仅次于君主的最高一级官员。孙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祖辈都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里,他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他得以阅读许多古代军事书籍;而父祖几辈征战沙场的经历又给了他耳濡目染的机会,这对少年孙武军事才能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孙武觉得齐国内斗严重,不愿牵涉其中,于是来到新兴的吴国寻求机会。孙武在吴国遇到了名将伍子胥,两人一同受到了吴王阖阊的重用。通过君臣合作努力,吴国内政和军事都强盛起来。于是制订称霸计划,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齐国,与晋、鲁等国君会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障,争得了霸主的地位。随着国势的强盛,此时的吴王夫差自以为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也不再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伯□,宠溺西施,并且大兴土木,沉溺于酒色之中。伍子胥因为一再劝说夫差杀了韬光养晦的越王勾践,惹怒夫差,被逼迫自尽。伍子胥的死,给了孙武沉重的打击。他意识到吴国已经不可救药,于是悄然归隐深山,并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兵法十三篇,就是闻名于世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写成于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12年之间,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它是孙武初次见到吴王赠送的见面礼,也是凭借这本书受到了吴王的赏识。全书分为十三篇,开篇便将军事提高到国家个人存亡的关键因素的地位,然后介绍了在战前的准备工作、战时的战术调整等所需要注意的内容。在作战前要细致的运筹准备,主要讲述了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战争准备,然后进行战争动员,并考虑如何采用各种手段如智谋等使敌人投降。在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后,要发挥将帅的指挥才能,利用有利的作战条件,出奇制胜;在作战中要根据现场状况灵活应变,先要夺取作战的主动权,还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战术。当然还得考虑到军队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要巧妙利用好地形特点做相应的作战调整。还介绍了一些特殊战法,如火攻作战和在战争中使用间谍的方法。孙武在书中提到的方法,都是他在实际作战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有着不可代替的实践意义。并且孙武不是一味地强调使用武力,以暴制暴,反而提倡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斗争。如“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是说,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等的才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通过交战就能降服全部敌人,才是最高明的。这里,孙武向我们宣传的就是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的文武结合的政治军事斗争。

《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其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他被后世军事家们所推崇,誉为“兵学圣典”,后世诸多名将如曹操、诸葛亮、李世民、戚继光等都受其影响。现在,它已经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不仅是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其中的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春秋)孙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2056
开本 16开
页数 1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2013151948
中图分类号 E892.25-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28
152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