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
内容
编辑推荐

杰伊·哈曼的这本《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如何能够激发灵感、驱动创新,并使之快捷高效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完美结合。大自然的创新工场在其长达38亿年的实践过程中大浪淘沙,最终有99%未能适应其发展规律涛谈,仅剩1%,而它们的构成形式,工作模式及其生存之道等必能给我们带来无数启示。凭借着对于自然世界的浓厚兴趣和多年的悉心探索,杰伊·哈曼已成为全世界最为优秀的仿生学设计大师。对于雄心勃勃的设计人员和创业先锋而言,本书可以成为启发灵感的经典入门指南,将创新产品与自然世界默契配合、和谐共处。

内容推荐

·为什么大黄蜂拥有比波音747更为强劲的空气动力?

·跳蚤的膝关节和蜜蜂的肩膀如何使科学家制造出近乎完美的橡胶?

·人类心脏与沙尘暴有何相同之处,这种共性能为医药科技开展带来何种启示?

·如何通过研究海藻创造出无耐药性的抗生素?

·气味难闻的榴莲如何能为人类未来移居火星带来启示?

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大自然以最低耗、高效的方式维持生态系统。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资人和科学家将目光投向大自然,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与创意,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开创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我们能将大自然的丰富经验应用于人类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而在此过程中,也将诞生最为热门的商业理念,创造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杰伊·哈曼的这本《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将为工业、建筑、船舶、航空航天、体育、服装、医药等领域的设计者、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创新启示。

无论是事业有成的商界领袖,还是雄心勃勃的创业新人,本书都告诉我们如何在开发利用先进技术,攫取丰厚利润与有效保护地球资源,最大限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矛盾之间寻求平衡。杰伊·哈曼造出了一套全新表达方法和思维方式,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商业巨头都可以加以利用。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新黄金时代

 第1章 下一次工业革命

 第2章 顺其自然——未来物品的形状

 第3章 追赶上世界发展的浪潮

第二部分 仿生学无处不在

 第4章 海洋的秘密

 第5章 规模和特性

 第6章 妙不可言的启示

 第7章 我们身边的菌类

 第8章 贝壳念珠

第三部分 变革的本质

 第9章 商业竞争,丛林法则

 第10章 “钱”途

 第11章 重组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第1章

下一次工业革命

我感觉自己的胸口几乎要被压爆了,当时我正在水下35英尺,浮潜于一条宽10英尺的水下裂谷中。裂谷两边满是夹杂着石灰岩的白沙和珊瑚,海浪不断增高,断断续续地拍打着裂谷的两侧,不断把我冲向身后的珊瑚,珊瑚的触角非常锋利,微微凸起在珊瑚表面。我已经喘不上气,亟须回到水面上。

这个浮潜地是我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危险的地方,毫无疑问也是最难到达的地方——我头上漂浮着锯齿状的珊瑚石,像一整片墙壁那样,有60英尺高。我所在的位置水深约有40英尺,但离我仅100码的地方,海床的深度就陡降到1700英尺,我猜我是史上第一个自愿来到这个可怕的地方浮潜的人。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海洋的巨浪都不断冲击着峭壁,但也有屈指可数的儿天,洋面会相对平静,海水也足够清澈,这样我就能开始我期待已久的浮潜探险。我当年42岁,身体健康,但这次浮潜还是耗费了我所有的体力。

潮水不断冲击着海底的沙子——降低了能见度。我四周聚集了成群的热带鱼,色彩绚丽夺目,除此之外我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这让我有些不安,因为这样形状的海底山脉往往会有食人鲨,有向种食人鲨最喜欢把它们的栖启、地选存这种环境。我看不到它们,但我知道,1英里内的任何鲨鱼都清楚无误地知道我的位置。浪涌的速度非常快,我在水中的悬浮状态极有可能遭到潜伏在深海的捕食者的攻击,成为它们的开胃菜。另外,我也极有可能被海浪卷起来扔到锋利的锯齿状岩石上,被剐伤的风险越来越大。

正当我准备返回海面时,突然看到沙子上一个蓝白相问的陶器碎片,碎片的边缘已被海水冲刷得极为光滑,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17世纪的荷兰商船曾航行到这片海域,船上通常都装载有中国瓷器——实在没有其他理由能解释这个偏远海域出现的这个小碎片,我赶紧将其抓起来塞进紧身衣的袖口中,然后尽力在不断上涨的海浪中站定,扫视了一下海床。多年的浮潜和潜水经验让我感觉到,海洋中绝不会天然出现直边的形状,所以当我看到一个暗淡的黄棕相间的矩形物体凸现在沙子里的暗礁上时,我的心不禁狂跳不止。它的大小和形状就像一小块扁平的墙砖。虽然我迫切地想要游回海面大口呼吸,但我还是抑制住了这种心情,努力地向那个东西游去。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上,除了装载多箱沉重的银块外,还有一些产自荷兰的黏土砖。在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长途航行中,这些黏土砖主要用于压舱,维持商船的稳定。一旦到达目的地,黏土砖就会被卖掉用来建房子,而银块则用来交换香料(当地的银匠师傅对这种银出价很高),这些香料价值干金,它们挑逗着欧洲人的味蕾,打破了他们只有咸肉、腌菜和干鱼片的平淡饮食方式——更不用提令人恶心的变质食物的味道了。  我在其他沉船的残骸上看到过压舱砖,而我找到的这个砖片跟那些压舱砖极其相似。我用力拽它,但它丝毫未动。显然,它埋在那里已久,周同长满珊瑚,把它跟暗礁黏在了一起。突然,一股猛烈的海潮狠狠地撞向我,沿着河床把我冲向暗礁的方向,我转过身,拼尽全力向更深、更安全的水域游去,然后扭动身体浮到海面。到水面后,我用力敲打呼吸管,清除掉里面的水,赶紧深吸新鲜空气。我休息了几分钟,补充血液里的氧气。体力消耗大,又兴奋,以致心怦怦直跳。难道我真的发现了一个宝船?

我曾经用了很多年寻找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7世纪失事的两艘船——“Fortuin”号和“Aagtekerke”号。那时从欧洲到东印度群岛的首都巴达维亚(现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之间,荷兰商人创造了很多项举世闻名的航行纪录。随着荷兰贸易帝国的建立,他们积累了巨额财富,打造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海军。他们的船队沿着非洲东海岸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穿过印度洋下游。这里的信风,即南纬40度咆哮西风带,猛烈地冲击着船队,使得他们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向前航行了几千英里,到达澳大利亚荒凉的西海岸。在那里,他们转向北,最后航行2  000英里到达巴达维亚。

不幸的是,几条满载银块的商船没来得及左转,撞上了澳大利亚陆地,把残骸丢弃往,那片曲曲折折的海岸线上。那个时代,水手只会计算纬度,他们知道自己所处的南北位置,而东两方向航行了多远只能全凭揣测,直到1725年发明了航海经线仪之后,经瞍才能确定卜来。

我曾多次在荷兰商船的失事地潜水,包括“巴达维亚”号、“柴特多普”号、“泽维克”号和“费居德·德雷克”号。每艘船都载满数吨重的大箱银币,荷兰当时从沉船处打捞了一些银币,其余散落的就被西澳人利亚博物馆打捞走了。然而,“Fortuin”号和“Aagtekerke”号的踪迹始终无处可寻。当时的一般情况是,优良的航船都会配备很多能力极强的船员,所以船不可能轻易沉没,很可能是他们在暴风雨夜撞上了暗礁或者峭壁。经过一一系列分析和推测,我本能地想到了这个狭长地带,海洋和陆地在这里开始相连。我非常兴奋,甚至确信至少有一艘船沉在了这里,裂谷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都暗示这里是失事地点。当荷兰旗舰“巴达维亚”号于1629年在澳大利亚海岸搁浅时,船体在海底凿出了这样一条裂谷。

海浪住集聚——晴朗的天气似乎过去了。我深吸一口气,又向海底游去。每一次潮涌都会为河床铺上一层云一般的沙粒,海水不断冲刷着峭壁,喷溅出白色的浪花。经过海水反复冲刷,能见度几乎为零,想回到刚刚离开的地方已变得十分困难,但很快我就再次看到了那块砖。我一只手抓住它,另一只手从绑腿上的刀鞘里抽出匕首,不断敲击它四周的岩石,碎片逐渐被敲掉。一个巨浪扑向我,要把我甩到峭壁卜_,我拼尽全力抓住那小块,这时又一股大浪冲到我身上。就这样,我把这个战利品从海底岩石剥离下来,看到下是黑色的沙粒和一些珊瑚。

P3-5

序言

创新的源泉

为什么大黄蜂拥有此波音747更为强劲的空气动力?

如何仿效贝壳避免芯片过热的现象?

怎样借鉴蝴蝶翅膀的颜色节约世界上80%的电能?

跳蚤的膝关节和蜜蜂的肩膀如何使科学家制造出近乎完美的橡胶?

上述及类似问题的答案如何深远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游泳池旁或海边享受日光浴的年轻女子怎么也不会联想到河马,更不用说河马的汗液了。然而河马的汗液是一种强效防晒剂,具有四合一的功效。人类流汗时,体内的盐水通过毛孔排出,用物理蒸发的方式给皮肤降温,河马作为鲸鱼和海豚的远古表亲,却是通过分泌一种混合性化学物质冷却皮肤。除此之外,河马的这种分泌物还能应对其他外部因素对皮肤造成的侵害,这种汗液不仅是一种高效无毒的防晒剂(尽管或许它天然带有一股味道),还具有抗菌、杀菌和驱虫的效用。

世界上有很多组织都在研究河马的汗液及其化学分泌物,其中就包括日本京都药科大学和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默塞德分校的克里斯托弗’瓦尼教授领导的材料工程学团队。他们都对这种铁锈色的合成物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发现了两种特殊的颜料,这两种颜料都能吸收穿过可视紫外线的光段,颜料结构呈晶体状,这样的结构使得河马分泌物无须涂抹就可以覆盖到整块皮肤上(河马也不可能先用手搓均匀再涂抹全身)。这类颜料能够把白皙的皮肤降暗一个色度,同时还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在美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患上皮肤癌,防晒霜的市场可谓异常庞大——每年销售额达6.4亿美元且还在不断增长。然而,当今市场上在售的l  800多种含有防晒剂的护肤品中,75%都没有他们所宣称的防护功效。除此之外,用于护肤的大部分化学物质都能直接渗入血液,所以一些科学家担心,某些防晒霜虽说是起到了防晒的作用,但也会带来致癌的毒素。其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针对防晒霜的功效问题已经出台一些措施,加大了对防晒霜标签的监管力度。

当然,泳装美女大都不会喜欢河马腋窝散发的气味,所以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大好机会,人工合成河马汗液中的有益成分,让这种物质更好闻,比如像椰子的味道。科学家们预测,长远来看,河马分泌的化学物质能够应用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如外用漆、服装面料以及对紫外线敏感的产品。

无论是受到河马的启发减少皮肤癌,还是通过研究黏液菌的觅食路径优化我们的道路系统,简单来说,都是运用从大自然得来的经验解决人类的问题,这些都属于仿生学,也有人称之为生物启示。仿生学的应用遍布生活各个层面,从太阳能电池通过模仿树叶的形状发电、基于蜥蜴的生物学研究来挽救生命的医学创举,到模仿鲨鱼皮的抗菌涂料,再到企业基于红树林的形状优化他们的组织架构从而大幅增加企业利润。毋庸置疑,即便是家中壁橱里的粘扣带也是仿生学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当今我们为什么需要仿生学?科学家、政治家、企业群体和利益集团不断争论,地球是否正在经历毁灭性衰退这个问题,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吁和反驳。对于这种争论,虽说我们也备感迷惑,但我们内心深处都清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世界上有一半人还生活在极度贫困中,他们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5美元。燃油价格很不稳定,天气变化更为剧烈,也更难预测。物种在我们这个时代大量消亡。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之后,创新速度也开始减缓。在医学领域,我们还未解决细菌的耐药性,癌症、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自闭症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仍在不断攀升。今天,我们拥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医生,他们也更加训练有素,其从业人数比历史上所有从业人员的总和都多,但人类种群未来的生存能力还是日渐衰弱。

历史并不会就此终结。今天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大都源自陈旧过时的商业模式。工业部门的生产方式仍然与工业革命时期的做法如出一辙,机械化水平仍停留在“加热、加压、化学处理”的做法,而这些做法都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大自然在不断地发展和繁殖,但它们并不会耗尽或危及基础资源。大自然会重塑自身,以不可抗拒的茁壮力量适应并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作为一名不断发明的创业者,我在过去30年中始终致力于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且投入数百万美元,打造了数家创新型企业开发、获取并经营相关专利业务和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涵盖的领域很广,从获奖的船只到连锁砌块砖,再到电子信息系统以及非侵入式人体检测技术(主要检测体内的血糖和其他电解质)。在仿生革命即将来临之际,能书写人类当前一页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创办的合资公司(帕克斯科技公司及其子公司)设计了很多高效能的产业设备,包括冰箱、涡轮机、搅拌器,以及基于大自然流体动力几何学设计的水泵。

简而言之,我的使命就是利用仿生技术将世界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并消除废弃物。搭上仿生学这一大潮,我的另一个使命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大家携手跟上这一充满美妙前景、创造无限可能的浪潮。纵观全球,横跨几十个行业,人们已经开始与自然融合以寻求针对异常棘手问题的营利模式。本书将清晰地阐明,针对人类所面对的一系列技术难题、生物难题和设计困境,最好的解决之路就是回归自然。  科学家们已经确认,地球上有200多万种生命体,也有一些人估算生命体的总数超过了1亿。面对生命的挑战,每个物种都经历了成百上千次抉择,最后摸索出了最优的进化方式,从而发展至今,而这些做法都能应用到企业发展和解决人类存活所面临的切实问题上。大自然不断为生命创造有益条件,再加上对资源的零污染和平衡使用,自身也变成一片纯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沃土。紧跟大自然的发展轨迹,我们一定能够获取更多的财富,并维持经济更为可持续的发展,在保护地球的同时还不会浪费额外的资源。仿生学如何影响当今的商业模式,个人和企业又如何从产业的快速增长中获益,这正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

各类设计只要立足于仿生学,都能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因为大自然在几十亿年中已经进行了几万亿次极其严酷的对比实验,能够成功流传下来的设计理念在节能方面远比我们在过去几百年中的发明创造更为显著。大自然只利用局部资源做改进,所以几乎不需要运输,也就不会有运输方面的能耗。在制造环节,大自然的设计成本远低于传统设计的成本,因为它不会浪费资源。比如,纳米技术就反映了大自然的一个制造原则,它一次仅制作一个分子,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多余的边料或浪费。大自然也不会污染自身,所以它在合成化学物方面,会采用对生态系统而言无毒的方式。绿色化学是仿生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指的是采用无害原则的分学科,它的创作源泉很宽泛,从医药到清洁用品,再到工业分子不等,所有这些都绝对环保。我们通过研究大自然处理材料的方式,让旗下的帕克斯风扇公司受益匪浅,公司的风扇产品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但性能更优。最后,大自然还能够循环利用它所创造的一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一个完整且闭合的生物链当中,每个部分都是一种资源,每个部分都能循环利用——这也是维持可持续发展最为根本的要素之一。基于上述因素,正如一位知名风险投资人所言,仿生学将成为2l世纪特有的产业模式,这一令人神往的新兴领域正在崛起,而且毫无疑问将在社会各个领域显现威力。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你将看到许多不寻常的动物和植物,也会熟识很多敬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如今还在不断挖掘仿生学的潜能。从鲨鱼、鲸鱼、海豚,到蜥蜴、水蛭,再到蜜蜂、蝴蝶,再到树木、贝壳,数千物种都在向我们传授各行各业的知识,如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纳米技术、医疗器械。此外,即便是已灭绝的生物的遗体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信息。现存的几百万类物种和过去几百亿个生命形态中,每类的独特之处都能为我们所用。我是一名自然科学家,曾在户外探险多年,我会分享一些我自己遇到的有代表性的仿生学事件,并揭示它们的奥秘。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总结出三大原则,这对经营一家以生物为启示的公司而言很实用,同时,我分享了一些成功落实这三大原则时会遇到的挑战。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在董事会和工程学实验室都目睹过一些反常的表现。这跟公园散步不同,通往商业成功的路上充满了艰辛,需要我们越过企业丛林。现在。这条路已经清晰明朗,生物启示的设计也在走出森林。我看到很多大型企业、城市以及国家政府都在行动,他们制订了柑蚓的投资方案,向仿生模拟的创新领域投资,并学着为我们的星球减负。我也会提供一些公司运营方面的建议,比如如何以更加仿生的方式运营公司——不沦公司规模的大小,还会介绍。些仿生学在商界和学界的发展机会。此外我也会分享一些操作步骤,告诉你们如何开发并发布这些产品最后会谈一下我们在公司面临困境时的做法,如何克服那些难题

这个时代的科技令人兴奋,我每天都会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利用自然界的经验成果将地球和人类带入全新的黄金时代——这并不是遥不叮及的梦想,而是切合实际的计划仿生学一定能将我们引领到这个时代中去无论你是企业高管、公司雇员、制造厂商、企业家、政客、小企业主,或是正在寻求创业的人学生、辛勤向学生分享正能量的老师,还是对仿牛学这一全新模式感兴趣的任何人,我部希望这条信息能够清晰明确地萦绕在你的耳边:通过向自然界学习,我们能够为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我们的地球创造更丰富、更健康以及臣令人满意的牛活方式。

后记

我还记得1986年自己在距离北苏门答腊岛西部约600英里的热带海洋上航行时的情景。那里地处印度洋,远离海上航线,荒无人烟,海面平静怡人,我们的船宛如一叶扁舟,顺着徐徐海风,无须满帆即可前行。将近一周的时间,我们没看到任何陆地和其他船只的影子,我们5个人就那样待在帆船上,孤独地置身于浩渺的蓝色海洋之中。前方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个东西,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那是一艘船吗?我拿着望远镜看过去,看起来像是椰子树,这怎么可能?地图上显示,这片水域并没有群岛,回声探测器也确认我们所处位置的海底很深,最近的陆地距我们有上百海里。我们缓缓地靠近。通过雷达探测,我发现前面的确有东西。那不是一艘船,上面有大面积的植被。当我们靠近时,我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小岛,大约有3英亩,上面有几棵小椰子树,最高的约10英尺。

我们航行到小岛边,我吃惊地发现这个岛竟然是悬浮在海面上的。大量遇难船的漂流物和海洋废弃物纠缠在一起,加上日本、印尼、台湾地区和韩国的渔民丢弃的长达几公里长的绳索和渔网,构成了这个小岛。那里有来自雨林的巨大原木,被热带季风顺着河流冲刷而下,还有乌龟的空壳、支撑集装箱货轮用的木材、一大堆沉到水里的集装箱、竹子、瓶子、鞋子、塑料袋、垃圾桶、鼓以及废船的残骸。那里还有上千双凉鞋—样子、颜色各不相同,但看起来都是左脚的鞋子,非常奇怪,完全不合比例。

亚洲的渔民都很穷,吃得也不好,出海一次就要几个月的时间—很平静也很寂寞。他们的工作很原始、很艰辛,也很危险,绝不会有任何浪费。这个垃圾堆中出现的任何物体都表明,他们的生活过得似拾荒者。然而,还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吸引了我的注意,对很多生物而言,这个小岛是一个浮动避难所,无数种螃蟹、藤壶、水下大小不一的鱼类以及各种海鸟都在这里栖身歇脚。大自然聚集人类垃圾的能力让我很吃惊,它并没有破坏海洋纯朴的生态环境,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大自然对所有的材料都一视同仁,使用所有可用的材料构造出新生活—一整套产出多样并能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

丰富的自然

在历史上,所有的财富都源于自然资源。由于大自然的馈赠,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前人类的创造力和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创造出了强有力的技术用于萃取资源并产生废物:从汽油到海洋鱼类,再到污染物,再到介于两者之间的所有的一切,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远超过自然母亲自身恢复的时间。

借用华尔街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将大自然视为“大而不倒”。就像这个漂浮的小岛一样,如果我们想生存和繁荣,就必须编织一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网。基于此,我们方能创造出一个提供新增长点的平台。经过我这么多年的工作和研究,再加上这本书的撰写,我深信,在那个平台上,仿生学是最根本的因素。

演变植根于危机,植根于变革条件,新生代适应性最强,也非常青睐这种变革条件。仿生学中有一条原则很好:充分利用危机,挖掘出危机中蕴含着的新机会。野火具有毁灭性,但能让一片森林重获新生,战争或大屠杀能重塑一个民族,一场危机就能让我们苏醒。危机推动着我们去适应,去合作,去化解分歧。危机还能让彼此之间建立起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超越那些有争议的琐碎行为,加速刺激人类的创造性。比如,在“二战”中,美国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昏昏欲睡的萧条经济体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国家,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我们正面对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和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也一直在解构危机的真相,所有的糟粕都会燃烧殆尽。我们没有时间做短期修复,也无法简单地回到过去那种商业模式中去。我们需要对传统范式做出系统性的变革,同时置身于这场变革之中,走向大自然最伟大的诫命—生存,同时创造条件支撑未来的生活。我们正聚集起来形成新的联盟。具备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商务人士都在努力推行仿生学,通过这种做法创造出新颖高效、有利可图的企业和产品。我们正朝着一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革命前行,这场革命推动着人类向前,使得人类的生活更为富足,同时还能确保地球的生态环境完好无损,精致优雅。

我们可以想象,100年后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会如何看待我们当前的历史,一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他们会将我们这个时代描述成“现代”人类1万年以来最伟大的转折点。这是第一次,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地球上所有人能即时互通音信。地球上每个角落的儿童都能接触到他们想要获取的几乎所有领域的综合信息和数据。这场技术革命将会推动最大程度上的民主化进程。无论是独裁者、政府、企业,还是那些操纵个人利益、违反公共利益的人,他们很快就会暴露无遗。民众运动几分钟之内就能爆发,并开始蓬勃发展。人类智慧形成的新网络—通过观察、经历和观点建立起来的,就像单个大脑中相互连接的神经元一样在熊熊燃烧,有着浇不灭的众多可能性。从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其主要目的就是物种和生命自身的存活和繁荣发展。

媒体经常报道,80%的新企业都会在创立的5年之内倒闭。在某些情况下,这是自然选择的正常结果,适者生存,不适应的技术或团队就会被淘汰。然而换个角度,企业可能领先于它所处的时代,或落后于所处的时代,在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如果经济状况像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样出现干旱现象,就会进一步降低一家公司的生存机会。不幸的是,对于仿生学公司而言,也很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从我开始写这本书起,就有多家颇具发展前景的生物启示公司陆续关门停业了—大多数都是由于缺乏合适的资金。在大多数情况下,技术仍旧完好无缺,也具有可行性,只不过是需要找一个新东家而已。很明显,我们需要演化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成立了很多仿生学公司,而现有投资于仿生学研究的公司正在获得越来越高的回报。

我们的世界让人深感忧虑,通过仿生学的方法则可以再造我们的世界。大自然蕴含着的几万亿种生存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我们看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发展机会,帮助我们打造出更美好的世界,拯救我们每况愈下的环境和大气,造就一个强大、全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借用摇滚音乐家汤姆·佩蒂的一句话:“未来不会再是过去的样子。”不论你是谁,在这个全新的黄金时代,你都能成为时代先锋和领导者。一个美好的21世纪和第三个千年即将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试想。

这是你的生活、你的世界、你的机会,当然,也是你的责任。

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书评(媒体评论)

《创新启示》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如何能够激发灵感、驱动创新,并使之快捷高效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完美结合。大自然的创新工场在其长达38亿年的实践过程中大浪淘沙,最终有99%未能适应其发展规律涛谈,仅剩1%,而它们的构成形式,工作模式及其生存之道等必能给我们带来无数启示。凭借着对于自然世界的浓厚兴趣和多年的悉心探索,杰伊·哈曼已成为全世界最为优秀的仿生学设计大师。对于雄心勃勃的设计人员和创业先锋而言,《创新启示》可以成为启发灵感的经典入门指南,将创新产品与自然世界默契配合、和谐共处。

——艾默里·洛文斯,洛基山研究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试想将印第安纳·琼斯、哈克贝利·芬和伊拉斯谟斯·达尔文这三个人的智慧融为一体,你就能够站在杰伊·哈曼所描述的角度,漫步在这个神奇的世界,观察其中的无限可能。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挑战的时代,《创新启示》通过剖析纷繁复杂的自然界生命,揭示其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无限可能,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友善与和谐的世界。”

——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作者

这不仅是一本商业读物,也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不仅是用来解决全球发展面临挑战的工具书,这本书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珍妮·班娜斯,仿生学3.8研究所创始人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正在经历一场生态危机,为了人类继续生存发展,我们需要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态度做出彻底改变:摒弃以往追求人定胜天、操控自然的做法,转而向自然界虚心学习。在这本充满希望的精彩著作中,杰伊·哈曼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创新启示》这本书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尤其在当今时代,可谓必备读物。

——普拉,《物理学之“道”》作者,美国知名高能物理学家

他对于仿生学‘全球新经济’的展望不但恰逢其时,而且至关重要,让人眼界大开,激动异常。

——《出版人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澳)杰伊·哈曼
译者 王佩//郭燕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55802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2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2015239730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京权图字01-2013-4976
版权提供者 the author,c/o Baror International,In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9: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