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1990年所写的《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一书的继续,作者以这13年来的人生经历和领悟,丰富了、深化了“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的主题,使作者的悲剧人生观更为系统和更有深度了。作者证明,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属于哪一个阶级,最终都不能完全超越人生的悲剧,而只能尽力降低和减轻悲剧的程度。
图书 | 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一种社会中间阶层的人生哲学)/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1990年所写的《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一书的继续,作者以这13年来的人生经历和领悟,丰富了、深化了“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的主题,使作者的悲剧人生观更为系统和更有深度了。作者证明,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属于哪一个阶级,最终都不能完全超越人生的悲剧,而只能尽力降低和减轻悲剧的程度。 目录 《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总序 上篇 我是谁 “我是谁”的问题是人生哲学的出发点 我不是什么人 我是社会中间阶层知识分子 我是农民的后代 我是中国人 我是自然与人类之子 我是脚踏实地的自我实现者 我是悲剧人生观的倡导者 中篇 我该怎样做人 做人是一件艰难而美好的事情 成为自己与承担角色 做人与处世 中心与边缘 人在边缘 如何经营人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知其可为而不为之 有所得必有所失与有所失必有所得 伯乐相马新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重释 “任性”、“纵情”重释 “自私自利”、“明哲保身”重释 “飞扬跋扈“、“不可一世”重释 天人如何合一人人如何合一 先人后己可行吗舍己必定利人吗 公正必须无私吗无私就会大公吗 是大河无水小河干吗 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有功于社会 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怎样帮助他人 助人之心、防人之心与适当的人际距离 公民与公共生活 下篇 我能成就什么 生命的价值或生活的意义 何谓成功和幸福 如何兑现善恶有报的伦理承诺 也说成熟 追求完美的风险 我无力也不想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低调的希望 简朴的丰富 宽容的权力 寂寞的声望 满头白发与永远年轻的心 恐惧死亡与从容赴死 离开人世前应偿还所有的欠债 后记 王江松作品一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一种社会中间阶层的人生哲学)/六十年代生人思想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江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7258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09-05-01 |
首版时间 | 2009-05-01 |
印刷时间 | 200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54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