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家绝唱司马迁/文化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身为才华出众、前途光明的朝廷命官,他为何主动为一名降敌之将仗义执言,并因此获重罪?作为一名“可杀不可辱”的士大夫,他为何选择苟且偷生,接受了极其耻辱、痛苦的宫刑?在身心俱苦、无处可诉的情况下,他又如何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出一部流芳百世的杰出史书?所谓“一家之言”的《史记》巨著,穷竟有着怎样的意义与魅力?处于西汉盛世的他,挥动手中的笔,纵横历史阡陌间,被誉为中国“历史学之父”;而与此同时,他也将自己的一生,写成了一篇令人唏嘘、惊叹的历史传奇。

内容推荐

轻松读历史,快乐品文化。阅读一则故事,记住一段历史。感悟一种智慧,启迪一个哲理。

《文化中国》栏目是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提升观众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日播型栏目。它由主持人和嘉宾以闲聊趣谈的方式,讲述生动,有趣、有文化内涵的历史故事,通过专家、学者对故事深入浅出的诠释,让观众轻松读历史,快乐品文化。

目录

[壹]

 导火索

 李陵之败

 仗义执言遭横祸

 定罪

[贰]

 选择酷刑,还是受死?

 历数古代酷刑

 士大夫的心理大战

 悲壮的选择

[叁]

 耕牧龙门成长路

 从家乡到都城

 赶上了好日子

 汉武帝的小心眼

 郭解传奇

 为什么要“走出去”

[肆]

 万里跋涉访故迹

 重踏屈原、舜禹的足迹

 从春申君旧城,到淮阴侯故乡

 瞻齐鲁,察薛地,访夷门

[伍]

 风雨十年为郎中

 从司马迁的官职说起

 壮游西部有所获

 开拓疆域之谋

 洛阳诀别承遗业

[陆]

 盛世下的封禅大典

 封禅来由

 汉武帝如何好神仙

 皇帝的靠山

 封禅也要“天时地利人和”

[柒]

 辛酸报任安

 任安何许人

 巫蛊之祸见人心

 伴君如伴虎

 血泪心声,尽诉书中

[捌]

 无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的不解之谜

 跨时代的惺惺相惜

 叙事入神的天下至文

[玖]

 史家之绝唱

 直言不讳惹争议

 津津乐道讲故事

 呕心沥血成巨著

 开天辟地创新体

[拾]

 身死之谜

 司马迁是被汉武帝害死的吗?

 毁书十卷和民间传说

 删书之说有疑点

 功臣晁错、周亚夫之死

 要之死日,是非乃定

试读章节

今波:其实我们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当中可以看到,司马迁实际上对李广是非常欣赏甚至是崇拜的,加上有李敢这个原来的上司的关系,所以他对李家感情很深;再加上他现在的职位是太史令,他也想报答汉武帝的知遇之恩,想替汉武帝分担一点那种龙颜扫地的尴尬,分担一点那种忧愁,所以这个时候,他想进言。正巧,汉武帝也向他问起了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司马迁满心以为这是一个替李陵说几句公道话,并且好好安慰一下汉武帝本人的良机。

姚大力:也是自己尽忠的一种表现。

今波:对,所以一股脑把自己心里面想的就全部说出来了。他怎么说的?

姚大力:他对汉武帝说,李陵这个人,与士大夫是“绝甘分少”,就是他要分的东西,很少去分,也就是好处他不沾,利益他不沾,但是他很体恤部下,他非常强调这一点,李陵不止一次地批评卫青、霍去病,包括李广利,说他们不体恤部下,所以士卒都肯用死命来报效李陵;司马迁说,古代的名将能够做到的也不过如此而已,李陵虽然投降了,但是我看他的意图无非是在寻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再来报答皇帝的恩情。

今波:他强调的是李陵实在是无奈之举,而且是权宜之计。

姚大力:李陵曾经击败匈奴的这一丰功伟绩,也足以向天下表白他报国、报主恩的这样一种心情了。

今波:如果说司马迁只是强调李陵有国土之风,投降不过是留有用之身,以图后报,也许就不会像后来发生的那么糟了,关键是,司马迁在这个时候心里少根弦,为了说动汉武帝,他还在那里竭力赞扬李陵的战功,这时他是不是已经触动到了汉武帝的心病啊?

姚大力:对。因为和李陵同时出塞的,还有我们刚刚说到的那个李广利,李广利多了三万多的军队,他虽然打了胜仗,在蒙古高原还是打了几场胜仗,但是他在退回来的路上,又遭到袭击,结果人关的时候,大半军队都丧失了。这一次,他又和前一次征大宛一样,没有给汉武帝争得面子,也没有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不光是李广利自己丢脸,实际上也使汉武帝很没面子,所以他心里面正在忌讳这个事情。现在你司马迁反复地讲,李陵如何如何地勇敢,李陵如何如何以他的功绩向天下来表白他的能力……这个话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在讽刺我用错了人,你是不是间接地指责李广利的战绩不够,而我对他的提拔太过?

今波: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负责指挥的皇帝,他是任人唯亲,根本就不是任人唯贤,以至于真正有能力的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而那些无能之辈好像也不会受到惩罚。自己心里有鬼的人,他就会变得很敏感。你说这时候汉武帝是不是就会变得跟平常表现不一样?

姚大力:对。汉武帝当时就有了一个非常过度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他一怒之下,就把司马迁下狱了?

《定罪》

今波:这个时候难道没有什么人能够帮帮司马迁的吗?

姚大力:他好像有很多的朋友,但是,这时候,没有一个朋友出主意来营救他,甚至连去探一探监、去看一看他都不愿意;而在汉武帝身边的那些权贵,更是没有一个人说一句话来相救,那么当然就只有等待审讯了。审讯的结果,司马迁就被定了一个诬罔的罪名。

今波:那么多人连探监都不敢,可见,他们对这个事态的估计,似乎是很严重的。这个诬罔的罪名您来给解释一下。

姚大力:这个诬罔,就是欺君,欺君的罪名在当时是死罪,司马迁的命运就变得很危险了。

今波:但在被定罪不久,情况似乎又出现了某一种好转,当汉武帝从满腹的愤懑和猜忌当中清醒过来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这司马迁讲的话好像有点道理啊。

姚大力:对。他后来明显地有过动摇,汉武帝对自己过去的指挥失当也有了一点觉悟,他曾后悔地说,我当初应该先把李陵派出去,接着再派路博德做他的后援,因为形势已经如此,路博德也许就不会再提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来推三阻四,那么李陵也不会以五千步卒深入不测之地。这样,他为了暗暗校正自己的过失,于是下令,对从李陵军队逃回来的一些人给了一些安慰。另外,到了下一年,他又派了一些军队去讨伐匈奴,其中有一个叫公孙敖的将领,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使命,除了到蒙古高原作战以外,汉武帝还特别叮咛他:你一定要到匈奴那边去,替我把李陵找回来。

今波:可见司马迁的劝说还是起了一点点的作用的。但是这个时候,大家注意啊,关在监狱里的司马迁,以及李陵的老母亲和妻子的命运,全部取决于公孙敖此行的结果如何了。

姚大力:但是结果非常不幸。如果公孙敖打了胜仗,当然能够在草原上面纵横,去寻找李陵;可他打了败仗,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撤回来,他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寻找李陵或者说把李陵接回来的这个任务,根本就没有完成。不但如此,他还带回来一个更坏的消息。

今波:什么消息?

姚大力:就是他从一个俘虏那里听说,李陵在投降匈奴以后,正在帮助匈奴训练对抗汉朝的军队。

今波:这个消息可太严重了!

姚大力:这个消息带回来以后,就惹得汉武帝火冒三丈,把汉武帝的火全部给吊起来了。当然后来证明,这个消息有很不准确的地方,实际上在那里帮助匈奴训练军队对付汉军的,是另外一个人,也是一个汉朝的降将,叫李绪。

今波:尽管都姓李,人家名字不同。是不是当时抓的那个俘虏是匈奴人,他的语言不通啊?翻译的时候出了问题,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姚大力:可能因为一个同姓的人,对于一个非汉族的、讲非汉语的人是很难搞清楚的,另外他们又都是汉朝的降将。不管怎么说,李陵的老母亲和妻子这下可遭大难了,汉武帝在大怒之下,就把这两个人全部杀了。那么现在对于司马迁的罪,过去定下的诬罔之罪,也到了最后要清算的时候了,而诬罔罪就是一种死罪。

P8-13

序言

我每次回沪都会留意SMG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比起在其他电视台的“论坛”、“讲座”类节目,它对我更有吸引力,颇有“目不转晴”的感觉。“易经”、“孔子”、“老子”并不容易诠释,但是《文化中国》做到了。它能针对现代人的心理,通俗地以古人的哲学智慧予以点拨,达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不要小看了讲故事,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禅师说过,人与真理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故事;他还说,一枚丢失的金币,就是在点燃一根小小的蜡烛后找到的。

我还注意到,《文化中国》不仅是单一的影视节目,还配合有出书、讲述人评选和“轻松读历史,快乐品文化”等高品位活动。我忽然悟到《文化中国》成套的文化产品不正是“海派文化”的创新吗?与其用很多时间去挖掘“海派文化”的历史,不如用大部分精力来创造新的“海派文化”。

“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这要靠全国文化界的努力。我相信《文化中国》也必会按此要求而更上一层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家绝唱司马迁/文化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大力//普郁//今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03418
开本 32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81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