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秘岛/凡尔纳经典科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该书中,他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里的北方人,趁着偶然的机会,乘气球逃了出来。但中途遭遇风暴,落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这五个人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团结起来,以集体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荒岛上安顿了下来。他们动手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他们还挽救了被格兰特船长罚在另一荒岛上的罪犯,使之恢复人性,成为忠实的伙伴。在荒岛上,他们得到了《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的暗中保护,屡屡化险为夷。最后,搭上了格兰特船长之子——罗伯特·格兰特指挥的“邓肯号”,回到了他们日夜思念的祖国。

内容推荐

本书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海底两万里》。该书叙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 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滚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顽强 地生存下来,而且还把小岛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对奇异多姿的自然界的描写,并且把各种知识融会到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 因此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但仍探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推崇和喜爱。

目录

译序

第一部 空中遇难者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部 被遗弃者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三部 岛的秘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试读章节

被飓风刮到这海边的这些人,既不是职业的气球驾驶员,也不是业余的空中探险爱好者,而是一批胆大妄为、在异乎寻常的情况下出逃的战俘。无数次他们差点要丧命!无数次他们差点被破裂的气球掀到海里去!但上天为他们安排了一个奇特的命运。三月二十日这天,逃离了被尤利斯·格兰特将军的部队所包围的里士满后,他们在空中飘行了五天,现在离开这个弗吉尼亚首府城市已有七千英里了。在可怕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里士满是分离主义者们最重要的要塞。

就在这一年,一八六五年二月间,格兰特将军为攻占里士满而多次试图袭击对方,但均告失败。在一次战斗中,他部下的多名军官落人敌手,并被囚禁在城里。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人是联邦参谋部的赛勒斯·史密斯。

赛勒斯·史密斯,马萨诸塞州人,工程师,一流的学者。在战争时期,美国政府曾委任他担任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的铁路部门的领导工作。他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北方人,长得瘦骨嶙峋,年近四十五岁,剃成平顶头的头发和那撮浓厚的小胡子已显灰白色。他的头型长得很好看,似乎是为了可以铸造在勋章上而生,两眼炯炯有神,嘴形严峻,完全是一个激进派学者的面容。他属于这种从摆弄锤子、镐子起家的工程师,正像这些当初只是个小兵的将军一样。因此,他不仅脑子聪慧,而且手也十分灵巧。他的肌肉强壮有力。作为一个活动家和思想家,又具有傲视一切困境的乐观精神,他做起事来不费太大的劲。受过良好的教育,富有实际经验,用法国军队里的一句俗话来说:“很有办法”,他确是一个具有极佳气质的人。不管环境如何,他总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把精神和身体的活力、欲望的冲动以及意志的力量这三个决定一个人的毅力的条件结合得完美无缺。他的座右铭“我不必希望就能成功,坚忍不拔也不是为了成功”与十七世纪威廉三世的话相仿。

同时赛勒斯·史密斯也是勇敢的化身。他参加过南北战争的每次战役。一开始他投奔尤利斯·格兰特的伊利诺斯州的志愿军,随后在帕迪尤卡、贝尔蒙特、匹兹堡打过仗,参加过围攻科林斯的战役,在黑河、查塔努加、威尔德尼斯以及波托马克河上的战斗中,都勇敢善战,不愧为说过“我从不计算我部下的伤亡”这句话的将军手下的战士。赛勒斯·史密斯无数次可能被列入令人敬畏的格兰特将军的不予计算的阵亡将士的名单之中,但在这些战斗中,一直到在里士满战场上因受伤而被俘,幸运之神总是庇护着他。

和赛勒斯·史密斯同时落到南方军队的政权手里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此人就是《纽约先驱报》的记者,令人尊敬的热代翁·斯皮莱。他被派去跟随北方军做战地报道。

热代翁·斯皮莱是属于英、美出众的专栏记者的人物,像斯坦利等人一样,为了获得确切的信息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送到自己的报社,他会勇往直前。当时像《纽约先驱报》这样的报纸拥有真正的实力,代表这些报社的记者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而热代翁·斯皮莱又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是个具有很多长处的人:坚毅、敏捷、颇有见地。作为战士和艺术家,他跑遍了世界各地。他行动果断,善于提建议,当首先为了他自己,然后也是为了他的报社需要了解一切时,他会不辞辛劳,不顾危险。凡是新奇的、别人不知道、也不可能为人知道的消息他都能采访到。这是一位在枪林弹雨下写作的无畏的专栏记者。所有的危险对他来说都是最好的消息来源。

他也参加过所有的战役,每次都冲在前面,一只手握着左轮手枪,一只手拿着记事本,枪林弹雨并没有使他手中的铅笔颤抖。他不像那些没话找话说的人那样,不停地拍电报。他写的每篇报道都是短小精练、重点突出。另外,他为人很幽默。黑河战争结束后,为了能向自己的报社报道战役的结果,不惜一切代价独占电报局小窗口,连续两小时拍发了《圣经》前几章内容的记者正是他。为此报社虽花费了两千美元,但《纽约先驱报》首发了这则消息。

热代翁·斯皮莱长得身高马大,至多四十岁。脸上长着金黄带红颜色的颊髯。他的眼光沉着而炯炯有神;眼睛转动迅速。这是那种习惯于用眼睛一扫就能一览无遗的人的眼光。他身体结实,像一根在冷水中淬过火的钢棒,经受过各种气候条件的锻炼。

作为《纽约先驱报》的特约记者,热代翁·斯皮莱已干了十年了。由于他精于文字和绘画,他的专栏文章和素描大大充实了该报的内容。被俘的时候,他正在描写战役和做速写。他记事本上最后写的几个字是:“一个南军士兵正举枪瞄准了我,而……”热代翁·斯皮莱没有被打中,像往常一样,他一点外伤也没有就脱了险。

赛勒斯·史密斯和热代翁·斯皮莱两人相互问只闻其名,并不认识。这次两人双双被押送到里士满。工程师的伤很快就痊愈了,在他疗养期间他认识了这位记者。这两个人彼此都有好感,并且都赏识对方。不久,他们的生活中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逃跑,重返格兰特的部队,为联邦的统一而继续战斗。

这两个美国人因此就决心利用一切机会。尽管他们在城内可以自由行动,里士满戒备森严,没有逃跑的可能。

就在此时,赛勒斯·史密斯遇到了一个以前对他生死相随的仆人。这是一个父母都是奴隶、出生在工程师家领地的黑人勇士。作为理智上和感情上都是奴隶制废除论者的赛勒斯·史密斯,早就让他获得了自由。成为自由人的奴隶却不愿离开自己的主人,愿意为主人去死。这是个三十岁的男青年,长得强壮、敏捷、机智、聪明、温和并安静,有时候还很天真,总是笑嘻嘻的,乐于效劳而且很老实。他的名字叫纳布乔多诺索,但大家用简称纳布叫他,他也就答应了。

当纳布得知主人被俘的消息时,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马萨诸塞州来到了里士满,由于他的计谋和机灵,冒了多次的生命危险,最终潜入了这座被围困的城市。赛勒斯·史密斯重新见到自己的仆人的喜悦和纳布重新找到自己的主人的高兴劲儿,真是没法形容。

纳布虽然能进入里士满,再要出去也是很难的事,因为对北方军队的战俘看管极严。要想成功地逃跑,除非有难得的机会,但这种机会不仅没有出现过,而且你想去创造一个这样的机会也很不容易。

这期间,格兰特将军还在继续进行他的坚毅的军事行动。彼得斯堡一仗的胜利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部队和巴特勒部队联合作战,在里士满尚未取得任何进展,没有迹象表明战俘们即将获得释放。枯燥的囚禁生活提供不了什么可写的素材,记者在这里真的呆不下去了,他只有一个想法:不惜一切代价,逃出里士满。他甚至做了好几次的尝试,但都被不可逾越的障碍所阻止。

这期间,围困还在继续着,如果说战俘们急着想逃跑以便重返格兰特的部队,那么某些被围困者为了能与分离主义者的军队取得联系,也是急切地想出去,其中有一名狂热的南部同盟的拥护者,他名叫乔纳森-福斯特。事实上由于北方军部的包围,被俘的北方战俘无法离开城市,同样南方军队的人也出不去。里士满的总督很久未能与李将军取得联系,他很想把城里的形势告诉他,以便能迅速取得援军的帮助。乔纳森·福斯特就有了乘气球飞越包围圈、直达分离主义者营地的念头。

总督批准了这一计划,为此制造了一艘供乔纳森·福斯特使用的气球,并有五个人跟随他做这空中之旅。他们配备了武器,以便在着陆时自卫用;配备了食物,以备航程延长时食用。

气球预定在三月十八日起飞。行动应该在夜间进行,他们计算依靠一般强度的西北风,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到达李将军的军营。

但刮的并不是和缓的西北风。从十八日开始,人们已能觉察到这风已转变为飓风了。很快,风暴使得福斯特不得不推迟出发的时间,因为不能让气球和气球上的乘客们冒这个粉身碎骨的险。

充足了气的气球停放在里士满的大广场上,等候着风势稍有和缓就放飞。而城里的人眼看着气候状况无所改变心里万分焦急。

三月十八日、十九日过去了,暴风没有任何变化。系在地上的气球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要保护好这个气球也是挺难的一件事。

十九日的夜晚过去了,二十日早晨,暴风刮得更加猛烈,出发是不能的事。

P9-13

序言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于一个资本主义欣欣向荣的时代,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为了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都不遗余力地向外扩张殖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广大读者迫切希望看到能反映资本主义大生产、反映科学技术在这种大生产中所起到的重要的地位的作品。儒尔·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正是顺应了当时的形势,满足了人们对文学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八二八年,儒尔·凡尔纳出生于法国南特,父亲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律师,他一心想让凡尔纳继承父业。但自幼喜欢旅行航海、酷爱科学幻想的凡尔纳却违背了父亲的愿望,爱上了文学和戏剧。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崭新的文学领域一科幻小说。一八六三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在遭受了十六次退稿之后,终于成功出版,并大获成功。此后,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凡尔纳总共创作了上百篇、共七八百万字的科幻小说,并把它们收录在总标题《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之下。他的代表作包括三步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其他主要作品还有《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这些作品今天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而凡尔纳本人,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拥有读者最多的十大作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科学时代的预言家”。一九O五年,凡尔纳去世,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凡尔纳的科幻作品,涉及的范围从地球到宇宙空间,从地质、地理到航海、航天,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及。这些作品巧妙地把现实和幻想结合起来,以夸张的手法和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愿望,并且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一些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此外,他的作品情节惊险,人物生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大胆预测未来。凡尔纳在自然科学方面提出的许多预言和假设,有的已得到了后人的证明,有的则至今还激发着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本书将要介绍的《神秘岛》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作者创作于一八七四年,并于第二年出版,是凡尔纳著名的三步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最后一部。该书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他们在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洋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把小岛建设成了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整部小说文笔幽默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对自然界奇异多姿、绚丽多彩的描写,虽然出版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仍然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推崇和喜爱。

凡尔纳是一位优秀的通俗小说家,他有一种把自己内心的想像变得能够让读者触摸到的本领。曾经有人这样评论他:“他从心里看到种种场景,然后以令人吃惊的准确性将这些场景描绘出来……儒尔·凡尔纳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他善于让千百万读者领略到他自己从内心见到过的东西。”在《神秘岛》中,凡尔纳的这种才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神秘岛》不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历险小说,作者除了尽情发挥他的想像力之外,还把冶金学、爆破学、工程学、水利学、动植物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各种知识巧妙地融会在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令读者在得到消遣的同时,仿佛上了一堂科普知识课,受益匪浅。书中的许多情节,如林肯岛经纬度的测量、花岗岩宫高度的确定、富兰克林火山的爆发等等,今天已成为许多国家科普教科书中的经典实例,在一代又一代科学爱好者们中间广泛流传。可以说,凡尔纳的想像和推理,是建立在对科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的,他的预见不是某种几率上的巧合,而是在科学基础上的大胆推测。

如果说凡尔纳在科学幻想方面是一位大师的话,那么他在文学人物的刻画上也毫不逊色。《神秘岛》中的主要人物共有五个,作者对他们并没有很多的正面描写,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和情节的深入,这些人物的性格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智慧冷静、坚毅果敢的工程师赛勒斯,知识渊博、文武双全的记者斯皮莱,心直口快、勇敢善良的水手彭克罗夫,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的少年哈伯,忠心耿耿、心灵手巧的黑人纳布,此外还有改邪归正、忘我恭谦的罪犯艾尔通。虽然这些人物就其性格本身的刻画而言,可能带有脸谱化的痕迹,但是在小说中他们却取长补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集体。其中,工程师赛勒斯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整个遇难者小队的领袖和灵魂,也是十九世纪欧洲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人定胜天”思想的代表和象征,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科学知识。几乎全部是借助工程师之口表达出来的。当然,还不能忘记另外一个犹如神灵一般的人物,每逢遇难者们危难的时刻,他都会在暗中伸出援助之手,使大家化险为夷,他就是“鹦鹉螺”号船长尼摩。尼摩船长在小说中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而且帮助作者解决了所有在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情节的发展、节奏的把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整个三步曲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神秘岛》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人物的逼真刻画、幻想和科学的完美结合,更重要的是贯穿于全书之中的一种人文精神。作者通过对一群遇难者开垦荒岛的描写,颂扬了他们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临危不惧、抵抗强暴的品质,同时还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情绪,这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科幻和历险小说的范畴,上升到了一个更加崇高、更加伟大的境界。正如教皇在一八八四年接见凡尔纳时曾经说过的那样:“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人文精神,才让儒尔·凡尔纳区别于普通的科幻历险小说作家,跻身于世界文学巨匠的行列,而他的作品,也将继续激励人们去探索世界的奥秘、追求人生的真谛。

本书第一、第二部由杨苑译出,第三部由陈伟译出。

陈伟

二00二年四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秘岛/凡尔纳经典科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儒尔·凡尔纳
译者 杨苑//陈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06612
开本 32开
页数 5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6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7.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5
15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