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怎样与狼共舞(从百事仲裁看与外商打交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被称为“中国‘入世’后第一国际仲裁案”——美国百事与四川百事的国际仲裁案为例,研讨了与跨国资本的合资、合作中的一些问题。如我们怎样应对跨国资本强大的合作与吞并?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在与跨国公司、跨国品牌、跨国资本的共舞中既不失本国的经济主权,又做到双赢?等。书本重点分析了如何与外资的拥有者——外商的共舞共乐的技巧问题,阐述在这个大“舞池”中如何预防和应对黑洞与陷阱的方法。对“共舞”的每一个步骤应注意的事项进行理论分析、政策分析、实质性论证,如谈判、协议签订、协议内容、经营管理、解决矛盾、应对诉讼、应对胜利和失败等。在经济相关相融领域如何同外商打交道?怎样发展自己?怎样符合国际惯例?本书诠释了一系列的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的实战技巧和方法。目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与跨国公司、跨国品牌、跨国资本的合资、合作,真正做到在合作中不丢失本土经济利益,维护本国经济主权,又遵守世贸组织游戏规则,做到经济一体化中的双赢,同时也处理好国际间的经济纠纷。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入世第一起国际仲裁案——美国百事与四川百事的国际仲裁案为例,研讨了与跨国资本的合资、合作中的一些问题。内容包括:招商引资的策略、与外商有原则的和平共处、怎样与外商周旋、清醒地与外商打交道、怎样与外商打官司、与外商打交道的经验和教训六大章。

目录

前言/1

题记/1

第一章 学会引狼入室——招商引资的策略

 一 知己知彼——与外商谈判的背景把握/3

【百事案例】

四川人到深圳招商引资/3

【参考范例】

娃哈哈的四项原则与三个“坚持”/3

哈默到苏联做世上最大的铅笔生意/5

【陈词论语】

外商投资与改革开放/5

 二 诚信守诺一与外商谈判的道德基础/8

【百事案例】

四川人为百事突破中央禁令/8

【参考范例】

是中国允诺?还是美国违约?/10

哈默与列宁坦诚谈判/11

过分的诚信遭失败/13

【陈词论语】

与上帝谈判:违约意味毁灭/13

 三 讨价还价——与外商谈判的常用方式/16

【百事案例】

百事一揽子计划换市场/16

【参考范例】

七轮谈判:中美纺织品问题谈妥了/18

国际级的讨价还价:中欧贸易争端/18

讨价还价也错过良机/22

【陈词论语】

要习惯和学会跟人吵架/23

 四 娴熟技艺——与外商谈判的要领掌控/25

【百事案例】

四川人与百事8年的谈判/25

【参考范例】

一场500万美元的合资谈判/27

【陈词论语】

谈判是门艺术/31

 五 互利互惠——与外商合作的一贯宗旨/35

【百事案例】

百事与四川广电公司的一份补充合同/35

【参考范例】

过时的美国式谈判/36

不公平的标准:美国与墨西哥的天然气谈判/37

【陈词论语】

双赢互利是明智的选择/38

 六 依法签约——与外商合作的法律范畴/40

【百事案例】

四川人与百事依法签约/40

【参考范例】

一纸在仲裁地布下陷阱的合同/41

美国总统尼克松与日本首相佐藤的失败谈判/44

【陈词论语】

早知今日,也必当初/45

第二章 与狼共舞——与外商有原则地和平共处

 一 创造双赢——努力开创中外文化相融的新局面/49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用业绩说话/49

【参考范例】

斯米克现象/50

【陈词论语】

张瑞敏说:要与狼共生共赢/52

 二 尊重外商——兢兢业业维护外商品牌形象/54

【百事案例】

百事仲裁中的“七喜事件”/54

【参考范例】

可口可乐危机中维护自己的品牌/58

【陈词论语】

烧了工厂拿出秘方又怎样?/59

  三 顾全大局——包容中要有忧患意识/60

【百事案例】

百事总裁恩瑞克来华道歉/60

【参考范例】

一代名饮——天府可乐的悲剧/61

【陈词论语】

原天府可乐集团老总李培全的忧患/66

 四 着眼未来——为长远利益而另辟蹊径/68

【百事案例】

四川韵律曾欲结缘维珍可乐/68

【参考范例】

一美元卖掉合资企业/69

【陈词论语】

天府可乐同可口可乐竞争的转移策略/70

 五 恪守原则——坚持双赢下的自主创新/72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开发民族品牌饮料引起冲突/72

一份来自百事中国内部的调查提纲/76

一份来自百事中国内部的报告/77

一份来自百事中国内部的建议/80

【参考范例】

安玻在自主开发中崛起/85

【陈词论语】

有了外资,更要自主创新/86

 六 遵纪守法—一遵守东道国政府的政策法规/90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依法遵规与事业单位脱钩/90

【参考范例】

媒体曝光:33家跨国公司在华成污染大户/93

【陈词论语】

看,这些“特等”公民们!/95

第三章  同室操戈乎?——怎样与外商周旋

 一 有理有节——与外商旁侧迂回的合作策略/99

【百事案例】

《华尔街日报》负面新闻:《汽水和傻瓜》/99

《华尔街日报》负面新闻:《洒在饮料土地上的坏血》/102

《华尔街日报》发表百事高官道歉文章 :《一瓶百事和一个微笑》/106

【参考范例】

温州人到美国协商打火机市场/107

【陈词论语】

一篇没面世的文章 :《百事危机》/108

 二 有内有外——联合与独立的游戏规则/111

【百事案例】

是闹独辜?还是四川百事密谋造反?/111

【参考范例】

亚星事件:合资的后遗症/112

【陈词论语】

谨防合资与并购的陷阱/114

 三 有勇有谋——合资合作企业的传媒策略/115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创新应对记者的特别范式/115

【参考范例】

雀巢想“摆平”新闻单位/117

【陈词论语】

记者怎样把握跨国公司的报道准则/118

 四 有胆有识——适时识势地回击外商侵犯/123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回击《华盛顿邮报》的信:《充满谎言的“百事离婚”理由》/123

【参考范例】

中国“乐凯”妙击日本“富士”走私/129

一份给商务部领导的参阅件/131

【陈词论语】

包容不是放弃原则/141

 五 有刚有柔——对外商的进退策略/142

【百事案例】

一封内部的公开信/142

【参考范例】

“熊猫”与“宝洁”的牵手与分手/152

【陈词论语】

以驳促和和为贵/152

 六 有先有后——外商挑衅时的应对策略/155

【百事案例】

保安岗事件/155

电话门事件/156

【参考范例】

业内人士对百事与四川百事冲突的认识/157

娃哈哈面对达能的挑衅/161

【陈词论语】

由百事仲裁风波和达能对娃哈哈的强购细节看应对策略/165

第四章 狼视眈眈——与外商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一 狼性难移——警惕外商掠夺市场/169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受非法协会打压/169

【参考范例】

民企挑战外企不正当竞争第一案/170

【陈词论语】

新华社记者对百事诉讼案的追踪与反思/172

 二 把政府当羊皮——小心外商的搞人策略/177

【百事案例】

怒发冲冠的李之侠/177

“我是外商的110”——言者已在狱中/179

【参考范例】

少数跨国公司人员在华行贿/181

【陈词论语】

搞人还是为了单赢/181

 三 狼要吃得更饱——看清外方用品牌攫取市场的真面目/183

【百事案例】

百事一纸配方成强企/183

【参考范例】

印度高院最后通牒可口可乐四周公开秘方/184

看,这就是可口可乐的秘方/184

【陈词论语】

警惕跨国资本滥用知识产权牟取单边利益/188

品牌与市场孰强孰弱/192

 四 狼并不健忘——注意外商的责任弱化/193

【百事案例】

百事在华争端不断/193

【参考范例】

安玻事件:日商从责任弱化到偷袭市场/194

【陈词论语】

官方报告:一些跨国公司在华责任弱化/196

 五 狡黠的狼——慎对外商的高谈阔论/198

【百事案例】

百事在华亏损论/198

【参考范例】

窝囊并快乐着:飞利浦的尴尬/200

【陈词论语】

四家伙伴质疑百事:为什么要说谎/202

 六 防患于未然——预案外商的突然袭击/206

【百事案例】

百事致信四川高层状告四川百事/206

四川百事的澄清信/2J3

四川百事给百事的回应函/220

百事到中央党校找李之侠要求撤胡奉宪/221

【参考范例】

格兰仕出奇制胜防覆没/222

【陈词论语】

全国“两会”钮小明代表给中国企业预警/224

第五章 狼张开血口时——怎样与外商打官司

 一 狭路相逢——要勇敢面对外商诉讼/227

【百事案例】

“该来的终于来了”/227

【参考范例】

中国缺席的知识产权仲裁案/231

【陈词论语】

借鉴国际经验维护中方利益/233

 二 狼非等闲之辈——对外商诉讼的心理准备/237

【百事案例】

百事仲裁中方主帅胡奉宪的理念与心态/237

【参考范例】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241

广东“珠江桥”牌酱油国际诉讼案/243

【陈词论语】

国际诉讼的几点启示/246

 三 莫学黔驴之技——对外商诉讼的技术准备/247

【百事案例】

选好仲裁员/247

选好律师/248

【参考范例】

做好证据准备/250

杭州弹簧垫圈厂应诉反倾销国内找不到律师/251

【陈词论语】

要打有准备之仗/252

附:掌握好反倾销的技术/253

 四 打洋官司的代价——对外商诉讼的资金准备/257

【百事案例】

百事国际仲裁案四川百事耗损知多少?/257

【参考范例】

“花多少钱我们认了!”——这是谁说的?/258

【陈词论语】

负重几何:听业内人士怎么说/260

 五 做狼的陪练——对外商诉讼的时间准备/266

【百事案例】

百事国际仲裁案花费多少精力?/266

【参考范例】

四年时间:“我们要讨回中国人的尊严!”/271

四年后的答辩/272

【陈词论语】

时间与尊严孰重孰轻/274

 六 与狼博弈之道——对外商诉讼的法律准备/276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程序战的胜利/276

四川百事国内提请被退回/281

【参考范例】

从不战自退到大获全胜:美国大蒜反倾销案/286

【陈词论语】

法学权威、全国人大代表梁慧星“两会”提案忠告/287

附:解决国际经济纠纷的几种形式/289

第六章 被狼咬伤之痛——与外商打交道的经验和教训

 一 驼进羊出,狼进羊亡——预警招商引资的黑洞/301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被迫停产/301

【参考范例】

杯酒释兵权/303

【陈词论语】

外商怎样做死中方品牌?/305

 二 狼当上了外婆——小心误入跨国资本的神话歧途/307

【百事案例】

狼要给女儿改嫁/307

【参考范例】

中国民企挫败洋对手——chemnet.com的跨国争夺战/309

【陈词论语】

一篇悲歌檄文:蓝色的罂粟花在燃烧/311

不要迷信跨国资本/315

 三 追踪狼道——与外资合作本土要和谐一致/316

【百事案例】

百事多事?可乐不乐?/316

【参考范例】

“就怕企业竞价的恶性竞争”/320

【陈词论语】

一场背对背的辩论/321

 四 亡羊补牢岂晚乎?——警惕走入崇洋媚富的误区/330

【百事案例】

中方有人在百事资本打压下屈尊/330

【参考范例】

崇洋媚外的“回报”/331

奇怪的“B超现象”/332

【陈词论语】

马克思对此早有评说/333

 五 对狼的理性判断——以法、以理、以约打洋官司/335

【百事案例】

四川百事对裁决说不/335

【参考范例】

一份联合声明/336

【陈词论语】

我们为什么不能对跨国公司说不/338

 六 与狼共舞共赢——与跨国资本不流血的战争/339

【百事案例】

百事仲裁案成为不同层面的经典/339

【参考范例】

清朝洋烟在华倾销遭惨败/346

中国企业在反倾销中的损失/347

外资企业在华巨额偷税避税/348

与跨国资本无穷期的软战争/350

【陈词论语】

一场不流血的厮杀/357

结束语/359

人们呵,诫之哉——现在还不是欢呼胜利的时候/361

后记/363

试读章节

一 知己知彼——与外商谈判的背景把握

【百事案例】

四川人到深圳招商引资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始,人们的思想尚在僵化的蚕中作茧,经济活动在一些人的眼中被视为姓“资”。四川省广播电视厅要建电视塔,缺少资金。脑子活络的他们敢为天下先,要做生意赚钱建塔。

1987年春天,四川省广播电台文艺部音乐编辑胡奉宪和高塔建设总工程师张郾初俩人到深圳联系建立四川百事生产厂事宜。四川优越的地理位置,早已受到百事的青睐,但由于当时中央政府的禁令,以及地方政府生产许可证的限制,百事的人也是望而却步。胡奉宪电话联系到百事可乐驻中国总裁赖锦仁时,却遭到了他的拒绝。忙于深圳、福州建厂开业的百事可乐驻中国总裁是无暇接待胡奉宪的,胡奉宪俩人从深圳到厦门、福州一路追踪,终于有了见面的机会,但又一次遭到无情的拒绝,对方认为谈判者是一个广播电台的编辑,没有对等性。但胡奉宪俩人没有放弃,又跟踪到厦门,想进一步接触,可还是不行。就这样,胡奉宪为了寻找发展资金和项目,不断地与外商洽谈合作生产百事可乐事宜。

【参考范例】

娃哈哈的四项原则与三个“坚持”

在中国饮料业有一个精英人物值得国人敬佩和景仰,他就是娃哈哈的领军人宗庆后。在招商引资中,他表现出了大智大勇,以非凡的运作技巧,给国人树起一尊楷模,很值得效法。

他在纵谈与达能合资的困惑时说过这样的话:“我在1996年与达能合资时已看出它的胃口很大,一直想全方位地控制中国的食品领域。而现在看到的事实,是达能与中国饮料企业、乳品企业的合作,最终还是走到了收购别人的地步。而当时我看到娃哈哈虽然具备一定的规模,但管理层思想僵化的苗头也呈现出来,小富则安的心态在企业里普遍存在。摆在我面前的是娃哈哈需要利用外资扩张企业版图和引入国际经验,但又要提防跨国巨头,不被它‘吃掉’,就在这个进退两难的问题上,我折腾了不少日子。我再三思量后,还是与达能合资,但合资的方式是项目的合资,而不是整个集团的合资,并且娃哈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牌子不变、董事长位置不变、退休职工待遇不变、45岁以上职工的岗位不变,而在项目合资的过程中娃哈哈从12亿总资产里拿出3个亿以及品牌,始终稳坐大股东的位置。”

宗庆后既招商引资,又不流失和牺牲自己的利润、利益,这种招商引资是成功的。

与达能集团合资前的1995年,娃哈哈利税总额达1.77亿元,在国家首次推出的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强排序中居第19位,列浙江省上榜企业第1位。同年,据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公布的评估结果,“娃哈哈”的品牌价值为21.79亿元。

这些成为谈判桌上平等对话的基点。在引进大量宝贵外资的同时,宗庆后始终没有放弃“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合资不合品牌,而且合资公司使用娃哈哈品牌必须有偿付费;二是坚持娃哈哈全权经营,达能只是投资但没有派一个人进入管理层;三是坚持合资企业中无论在职或退休员工不丢弃1个人,全盘接收。

哈默到苏联做世上最大的铅笔生意

19世纪20年代,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哈默在苏联旅游,在一家文具店买铅笔竟发现,在美国只售二三美分的同样铅笔,在苏联却是26美分。这一信息促使他对当时苏联铅笔制造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时苏联只有一家铅笔厂,产量很少,质量也差。他认为,苏联有1亿多人,同时又在号召学习文化,铅笔在苏联的需求量一定会很大,于是他向苏联政府提出建设铅笔厂。当他被获准在苏联生产铅笔后,立即乘火车赶往德国。当时,纽伦堡的法伯铅笔公司正垄断着世界的铅笔生产,并采取种种措施,防止制铅笔秘方被盗。于是,哈默找到该厂的铅笔技师乔治·拜耳,以超过原年薪5倍的工资,聘请乔治·拜耳为技师,并答应给他分取红利。随后,由拜耳组织一批技术骨干、生产设备和原料,以度假的名义,使这些技师及其家属,巧妙地离开纽伦堡,先到芬兰,后奔赴莫斯科,又将设备和原料偷运到苏联。与此同时,在哈默去纽伦堡之前,就已派专人在莫斯科选厂址、建厂房,机器一到,马上生产。当第一批哈默铅笔投放市场后,便以质优价廉受到苏联消费者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第一年的产值就达到250万美元,超过原计划的1.5倍,第二年达到了400万美元,到1962年,铅笔年产量高达1亿支。哈默在苏联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铅笔生产企业。

【陈词论语】

外商投资与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史无前例,为一个经过十年浩劫、百废待兴的民族注入了空前的活力,为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的壮举,中国不会走向繁荣富强。它将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史上写下极其光辉灿烂的一章。招商引资,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基本政策,无疑是英明而伟大的决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ro以来的经济实践十分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现代社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本投入和积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将是推动和繁荣经济的重要的乃至是关键的因素。即便是国内资金充裕了,经济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巨大的资本实力仍然是中国经济推进和走向更加富强所必需的。世界经济正向全球化推进,这种经济一体化的脚步,伴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和资本流动整合的浪潮,充满着无限诱惑正向我们走来。2002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527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投资吸收国;2006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700亿美元。据《21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5年,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人量达到165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流人量的18%。其中2/3流向两大经济体——中国(720亿美元)和中国香港(360亿美元)。流入东南亚次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为370亿美元,其中排名首位的是新加坡(200亿美元),其次为印度尼西亚(50亿美元)、马来西亚和泰国(各40亿美元)。流入南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要低得多(100亿美元),但其中一些国家的增长幅度却很大,印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70亿美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流人中国的外国资本达4000多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没有这些,中国20世纪末高达两位数的年经济增长速度是无法实现的。

但是,是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无限制、无限度、无条件地接受和招引外资呢?说句俗话,是不是什么钱都能花,什么钱都敢花呢?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一些地方,尤其是初建开发区的地方,由于在中国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参照,亦无失败的教训可以吸取,走了不少歧路、弯路。为了能招商引资,有的地方过分地出让利益,诸如土地租让(有的是无偿使用)、利税优惠,甚至以牺牲环保、出卖廉价劳动力为代价。到头来,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挟资本以令市场,中国市场被掠夺,丰厚的利润源源不断地输向投资国本土。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极度缺少资金、项目,不惜一切代价与外方签订不平等的合同和条款,真是得不偿失。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2006跨国公司中国报告》针对各地对招商引资税收政策的过度使用指出:

出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形成、财政来源、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考虑,许多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在地价、厂房租售价格、税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地方性优惠政策,很多地方甚至突破了国家土地、税收法规及中央政府相关政策。有些地方甚至不惜重金重奖引资者,对外资企业更是特别关照,在许多方面认可了外企的“超国民待遇”。一些开发区甚至还自定“两免六减半”、“七免七减半”等,虽然国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来加以规范,但这种行为习惯在许多地区仍然很严重。

当然,在法律制度方面,对于各地政府给予优惠政策,确实存在制度上的缺口或一定程度的默许。《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规定“对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免征、减征地方所得税”,这一规定后来在某种程度上被滥用。应该看到,即便是出台了一些“超国民待遇”的政策,但有些外资却有其自身的选择标准,只进入对其占领我国市场有利的行业与地区。

鸦片战争,我们在洋枪洋炮的淫威下,赔款割地,白花花的银子拱手送给外国人,这是在硬战争状态下,在炮火硝烟中被逼迫的丧权辱国。招商引资,我们绝不能在没有枪声炮响、硝烟流血的软战争中将巨额利润输给外国人。

所以,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讲究策略,既能尽可能多地利用外国资金,又能坚持本国经济利益。尤其是在中国“人世”以后,遵守WT0的游戏规则,坚持招商引资中的科学发展观,有效利用外资,发展民族经济。

P3-7

序言

用事实说话不仅是新闻界的传播方法,也是法律界的惯常准则。人们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事实因缺少理性概括而表现出熟视无睹,而对于另一些抽象的概括,甚至是文化的表述,因缺少感性而缺失记忆,或者漠视其深刻性。

本书力图从感性到理性地传播给读者一个从事实(案例)到概括(评论、界定)、有血肉和筋骨的形态与体式。

《怎样与狼共舞——从百事仲裁看与外商打交道》就以此为起点,直至终端,全部流程都律动着实用与适用的脉络。

本书作者说,他们在为中国经济安全做一点提示,尽微薄的匹夫之责,这并不汗颜,也不夸张,宁可被讥为经济民族主义或狭隘爱国主义。

本书以被称为“中国‘入世’后第一国际仲裁案”——美国百事与四川百事的国际仲裁案为例,研讨了与跨国资本的合资、合作中的一些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中,我们在与狼——温柔的也是凶猛的资本帝国主义的共舞中伴着和谐与不和谐的旋律,享受着快乐与忧患。我们怎样应对跨国资本强大的合作与吞并?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在与跨国公司、跨国品牌、跨国资本的共舞中既不失本国的经济主权,又做到双赢?这不是爱不爱国、狭隘不狭隘的问题与争端,而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也是狼,在“内资”走向国际市场,进行跨国合作与并购的时候,也在走这样一条路。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科学地引进利用外资,和谐发展本土经济。故此书重点分析了如何与外资的拥有者——外商的共舞共乐的技巧问题,阐述在这个大“舞池”中如何预防和应对黑洞与陷阱的方法。对“共舞”的每一个步骤应注意的事项进行理论分析、政策分析、实质性论证,如谈判、协议签订、协议内容、经营管理、解决矛盾、应对诉讼、应对胜利和失败等。在经济相关相融领域如何同外商打交道?怎样发展自己?怎样符合国际惯例?本书诠释了一系列的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的实战技巧和方法。目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与跨国公司、跨国品牌、跨国资本的合资、合作,真正做到在合作中不丢失本土经济利益,维护本国经济主权,又遵守世贸组织游戏规则,做到经济一体化中的双赢,同时也处理好国际间的经济纠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书奉献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种“渔”而不是一条“鱼”,而这种“渔”又是可感可知的。

后记

我们俩作者是俗人,不能免俗。就用俗套让读者忍耐一次吧!

感谢法律出版社对此书关注、帮助。

杨克主任为我们做嫁衣,鼓励与鞭策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这本最早策划的案例教程类图书文本,引发了一次关于百事仲裁案的采访,又形成了一本纪实类图书——《百事仲裁风波》。

我们只能说这6年期间的采访活动是一种磨炼,除了磨炼了意志与韧性外,也练就了一种文化——企业文化——企业的诉讼文化。

感谢采访中所麻烦的当事人、证明人。尤其是中国仲裁界、法律界的老师们,给我们以法律上的释义、解惑,甚至传道。

感谢梁慧星教授等法学界专家、老师们对我们采写工作的鼎力支持。

感谢党政各界领导的支持,他们支持我们的采访与写作,在很大的程度上给我们勇气和力量,使得此书顺利完成。

感谢此书中被我们部分引用的作者,是他们这些负责任的表述,使我们有了引证的基础。

图书出版总有遗憾的事,就是难免有错误之处,在此求谅方家并赐教正。

作者

2007年5月18日、2008年2月18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怎样与狼共舞(从百事仲裁看与外商打交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庆祥//于长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82490
开本 16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5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97.4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8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