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诅咒
内容
编辑推荐

所有的神秘事件源于斯蒂芬·茨威格的真实记载!

著名作家茨威格用自传的形式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写成《昨日的世界》。在这部自传里,他用很大的篇幅记录了自己遭遇到的连环神秘死亡事件,以及与他的剧本有关的演员都无一幸免于死亡的厄运。后来,茨威格和妻子阿尔特曼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郊外的寓所内自杀……

内容推荐

著名作家茨威格用自传的形式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写成《昨日的世界》。在这部自传里,他用很大的篇幅记录了自己遭遇到的连环神秘死亡事件,以及与他的剧本有关的演员都无一幸免于死亡的厄运。后来,茨威格和妻子阿尔特曼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郊外的寓所内自杀……本书以此为故事依据,大胆想象、推理、虚构而成。

小说开场,一位上海著名演员离奇死去。死者的侄子费城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份茨威格从未公布的戏剧手稿,于是决心将其搬上中国的舞台。就在费城为此着手准备的时候,曾经被认定为诅咒过茨威格的诅咒百年之后再度显灵……为了破解诅咒,费城冒死探究,不断努力。

心理学系女研究生韩裳试图用科学的方式化解濒临诅咒边缘的深度危机。当与茨威格手稿有关的一位女艺人神秘死亡之时,两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直到这时,费城才意识到:叔叔之死并非因为疾病,而是情杀,刚刚死去的女艺人很有可能就是谋杀者。

连环谋杀案露出冰山一角,所谓的诅咒看似渐行渐远,可诸多隐秘迹象告诉费城,更严酷的诅咒正迅猛生成,阴云远未驱散,阴霾愈来愈重……

作者将真实的历史事件镶嵌于虚构的悬疑故事之中,并巧妙将神秘主义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超现实主义画派大师达利不为人知的故事、大作家茨威格的神秘暗示组合为小说背景,使这部小说成为一部融合了历史、悬疑、艺术、惊悚等诸多元素的小说精品。

无论科技多么进步昌明,这个世界终究有许多现象难以解释。作者强烈的探求欲望成就了这部近乎完美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掩卷之余,它让我们学会对这个世界多一些敬畏之心。

目录

楔子

亡者低吟

徐徐展开的死亡

侧耳倾听

梅丹佐的注视

塌陷

羔羊

后记

试读章节

2006年10月19日。

中国,上海。

天气已经开始转秋,暑热虽然没有完全散去,但在这样的深夜,窗外的风还是能吹来些许凉意。

费克群早已不是年轻人,不过很多年来他已经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在这个时候依然毫不困倦。

他正坐在电脑前,看着一篇和自己有关的新闻。

费克群一直以温和谦逊的姿态出现在公众前,私底下的性格却很自恋。他常常在网上搜索关于自己的新闻,以及网友们对自己演技的评价。由于形象一直都不错,所以大多是正面的消息,比如现在正看的这条。

费克群的脸上浮起一抹笑容。现在并没有镁光灯摄影机,他可以不加克制地自由表露心底的情绪。

一个特殊的提示音响了起来,他看到网上某个熟人上线了。很快,一个聊天窗口在屏幕下方闪动起来。

费克群觉得自己血液的流动稍稍加快了一些。鼠标移过去,把窗口点开。

“这么晚了,还不准备睡吗?”凌说。句子的后面,一张微开的唇,闪着粉色的光泽。

“看我的新图标怎么样?”凌接着打道。

费克群修长的手指也开始在键盘上跳跃,他很注意保养自己的手,曾经不止一个女人说过它很性感。

“从哪里找来的?”

“我自己从照片上截的。”

“谁的照片?”

“你猜呢?”

“你的?”

唇再一次出现,不过这次撅了起来,然后放送出一个诱惑的吻,费克群甚至看见了双唇间一闪而过的舌尖。女人常被比做蛇,此时他真的联想到了嫩红的蛇芯,心也随着蛇芯一起颤动了一下。

现实中身边的美女也不少,可是没一个能让他感兴趣,反倒是这个始终不知长什么模样的凌,总能叫他心神动荡。  这是距离造成的神秘美感,还是自己纯粹有些变态?费克群没有深想,许多事情不需要想得太多,这样才能活得更轻松。

“这两天想过我吗?”

“天天想着呢。”刚上网那会儿,费克群还很矜持,不过现在他已经想通了,放开了。

“有些急色哟。”

费克群笑了笑,从一堆动画图标里挑出一个扭着屁股的裸背帅哥发给凌。

“这不会是你的屁股吧?”

费克群仿佛能看见凌在那一边笑得花枝乱颤。

从调情到诱惑,再到比暖昧更进一步的挑逗,两个人一来一回地触碰磨蹭着。费克群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果然,在嘴里的烟快要抽完的时候,凌发来了视频邀请。

“等我一会儿。”把烟熄灭,费克群点了“同意”,然后打出一行字,起身离开。

把窗帘拉上,从橱柜里取出一个精巧的烛台,放在电脑台上,点燃上面的蜡烛。大灯熄灭了,屋里亮起一盏台灯,并且光亮被调节得很昏暗,这让烛台透出的那一星飘忽的火光格外明显。

费克群小心地调整了摄像头的角度,好让它不会拍到脖子以上的部分。双方都有着这样的默契,费克群的确很好奇对方的长相,可要是他自己的身份被踢爆,“费克群网上视频性爱”的丑闻足以让他堕入万丈深渊。

正像在车里做爱一样,危险感带来的额外吸引力,让费克群欲罢不能。

坐回电脑前的时候,费克群在屏幕上看见的,是一截温润的颈,往下是柔和的肩膀弧线,和性感的锁骨。淡蓝色的睡袍丝带松松地搭在肩上。

费克群像个小伙子一样津液加速分泌,然后喉结缓缓蠕动了一下。

凌的肩动了起来,她又开始打字。

“你又点了那个小玩意了吗?给我瞧瞧它。”

费克群把摄像头朝烛台那儿一扭。

烛台上人影起起伏伏,慢慢转动。

与其说这是一个烛台,不如说是一个精巧的小型走马灯更合适,一年多前费克群在尼泊尔的一个古玩地摊上看见的,花了大约近三千元人民币买了下来。

烛台的莲花台底座由纯银打造,花瓣伸展着,上面还阴刻着云气般的纹路,丝丝缕缕,在精妙中透着些许慵懒倦怠。

出于热力学上的设计,插蜡烛的位置并不在莲花台的正中,而在一侧。上面的灯罩顶端有螺旋桨状的扇叶转盘,点起蜡烛盖上灯罩,上升的热气流就会带动扇叶缓缓转动。

扇叶下方连着六道向四周伸出去的分支,每根分支的端部,都连接着一对薄如银箔的裸身男女,姿态各异,雕刻得栩栩如生。这六对男女各有高低起伏,在烛光中转动起来,隔着蒙着灯罩的那层透光薄羊皮,显现出的光影效果无比曼妙,直让第一次瞧见的人目瞪口呆,知道什么才叫巧夺天工。

费克群在买下的时候,也没曾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回到国内,托了一位道具高手把烛台略作清洗。道具师去掉原先残破污秽的灯罩蒙皮,重新蒙上新皮之后试点了一次,有人立刻出价十万元要买。

费克群是个很讲究情调的人,所以每一次和凌视频,他都会点起这个烛台。烛火人影交错间,与他年纪不相称的欲火很快就会轰然升腾起来。

凌的睡裙早已经褪去,白皙的肌肤泛起潮红,对着她的摄像镜头已经往下移,再往下移。费克群的汗衫也甩到了一边,修长的手只剩了一只在键盘上,打出些简单的字词。

屏幕下方的对话框有时长时间才会跳出新的一行,而上方视频中,彼此的躯体都在剧烈扭动着。他们没有开启音频传送。但对方的喘气声却仿佛很清晰地在耳边响起。

费克群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忽然喉间发出一阵哀鸣和低吼混杂在一起的声响。他的胸口起伏着,整个人都软在了椅子上,然后用鼠标选了个大口呼气的夸张图标发过去。

凌的手已经绷直,小腹上的肌肤战栗着,很快沁出一层细细的汗珠,歇了半分多钟,她给费克群发了个吻,关闭了视频。

费克群勉强起身,此刻明显的精力不济让他叹息起逝去的年华。他走去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洗去另一只手上的污秽。他的胸口起伏得越发厉害,心脏还在疯狂地跳着,急促的呼吸一点都没缓和。P8-11

后记

大约在两三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在屋里写小说。父亲忽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本书。

“我看到一些东西。很适合你用来做小说素材。”他说。

他手里拿着的这本书,就是茨威格自传《昨目的世界》。

我把手头的事情干完,才开始看父亲指给我的相关内容。看完之后已经是凌晨,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忽然感觉毛骨悚然。我从前写的此类小说,当然也有惊悚的情节,作为作者,虽然有时也不免入戏,但总还知道那一切都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可是茨威格写到的诅咒,则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事情,这诅咒让茨威格在临死前写自传的时候都不能释怀,也让数十年后看他自传的一个中国人深觉畏怖。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有一些事情难以解释,这让我们学着在看似科学昌明的今天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在这之后的几年中,这个诅咒一直潜伏在我脑海,或者说潜意识的深处。哪怕我在写作其他小说的时候,也在心中默默构思着,要怎么把这个题材写成一部新的小说。

直到2006年9月,关于这部小说的基本构想才全部完成,然后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写小说大纲,又花了四个多月全力写作。我投入了双倍于以往的时间和精力,当小说最终完成时,我想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我完成了一次跨越。

这部小说中当然有许多的虚构成分,比如那个为情杀人的刑侦队长,在真实的制度中,这样一个身份的人,是不能轻易出国的,在向上级汇报清楚之前,他甚至可能拿不到出国的护照,更不用提偷偷在加拿大和另一个男人结婚。拉比威尔顿也同样如此,当年摩西会堂的大拉比另有其人。

可是,更有许多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真实生存过的人。比如那三位死去的演员,为了写作这部小说,我真的托我在德国的朋友,帮助查这三人的死亡日期和死因。而他给我的回信,大致的内容也和小说中小望的回信一样。茨威格所说的死亡事件,是真实发生过的。

达利的画展在上海也办过,不过并不是小说中的时间。看达利画展的人,有许多真的会在他的画前感到不适,而我自己因为写小说看达利传,发现由他写作剧本的《一条安达鲁狗》的男主角在演完此片后就自杀,也觉得有些惊讶。同时,我几次去位于上海老城区的摩西会堂,拍了很多照片,那儿的情况,基本就如我小说中描绘的,除了地砖之外,其他的都翻新过了。要是在圣柜间的地砖下真有什么东西的话,大概还在那儿吧。出现在韩裳梦中的几位犹太人,像小格尔达一家,也曾在六七十年前的上海生活过,摩西会堂就是他们在礼拜日会去的地方。

弗洛伊德晚年对神秘主义态度的转变,早就明明白自在他的著作中反映出来,而关于小说中的神秘实验。实际上我有一个更完整的构想。可是在这部小说中,没办法把所有的线索都交代清楚,因为主角已经死了,属于他的故事,也只能就此结束。关于卡蜜儿、弗洛伊德的继承人、其他的实验者、神秘实验的结果这些都存在于我的脑海中,也许有一天,会在另一部小说中揭露出来吧。

那多

2007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诅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那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802789
开本 32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08
144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