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历史机理与效率/经济组织与制度经济学系列/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经济组织与制度经济学系列”之一,全书共分5个章节,首先在理论上考察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发展、计量本质、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可能影响;然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递进式变革对会计信息有用性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具体内容包括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沿革与计量本质、不确定性诱发资产减值会计的机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证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中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余年并仍在进行中。经济制度的变革引起了企业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而能够对环境做出反应,并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提供适时相关的财务信息是会计信息系统有效性的表现。因此,会计制度的变革成为近年来备受会计界关注的问题。变革的方向和力度不仅影响执行企业的经营成本与风险,也将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本书以我国近年来一个较为显著和重要的会计制度变革——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变革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对变革的效率提供一些理论评价和经验证据。

本书首先在理论上考察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发展、计量本质、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可能影响;然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递进式变革对会计信息有用性所造成的实际影响。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章为导论,用于简述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变革过程,并提出本章的研究问题;同时对一些文中频繁出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讨论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史及其计量本质。历史分析表明,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是会计、受托责任和稳健主义的共同渊源;当委托代理关系的扩展使得稳健主义发展到投资者保护意义上时,资产减值会计便正式确立了。而在现代两权分离所导致的代理冲突较为激烈的环境中,资产减值会计在计量本质上是稳健主义计量模式的一个实施;或者说,是对“资产/负债观”和“决策有用观”理论下计量模式的稳健主义修正。

第三章深入分析了不确定性诱发资产减值会计的机理。当前理论一般将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合理性归结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不过,“信息质量观”在分析不确定性如何诱发资产减值会计(稳健主义)时,存在理论上的不足。而从保障不确定性条件下契约执行角度出发的“契约观”则只能解释资产减值会计对“受托责任”的有效性。对于资产减值会计在实现现代会计最重要的目标——“决策有用性”上,目前尚缺少理论的支撑。本书对此提出了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新解释。具体而言,资产减值会计在计量上的不对称性可以对抗企业契约中的利益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支付次序不对称,以及对抗有限理性投资者在感知收入和损失上的不对称。乃至他们在架构偏好上的不对称。因此,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资产减值会计不论是对会计的受托责任目的,还是决策有用目的,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对资产减值会计存在合理性的分析凸现了资产减值会计相对于完全的历史成本会计和现值会计(中立会计)的优势。资产减值会计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广义地包括契约需求),而非简单的妥协或暂时的权宜之计。

第四章论述了资产减值制度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总体而言,资产减值会计相对于中立会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损害了及时性(相关性)。但分别就盈利信息和亏损信息而言,則是盈利信息可靠性更高,亏损信息相关性更强。资产减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这种不对称影响,符合会计信息系统在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上的目标。此外,资产减值信息的独立披露还具有信号传递作用。通过向投资者传递关于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所暗示的信息,资产减值会计进一步增强了会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不过,资产减值会计制度最终的执行效果还受制于企业管理层的行为。由于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和严格意义上的稳健主义有一定区别,表现出一种整体上的稳健和局部的不稳健,从而为管理者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种空间将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形成威胁。

第五章以第四章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以我国內资上市公司(纯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在改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上的实施效果。最后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演进的确导致了更加稳健的会计信息。此外,作为会计盈余组成部分的资产减值信息(传递资产质量信息)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并且这种增量价值相关性不受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而独立披露的资产减值信息(具有信号传递作用)的价值相关性則受到企业盈余管理特征的影响。当企业盈余管理的特征较弱时,资产减值传递了具有正向定价效应的信号;当企业盈余管理的特征较强时,资产减值的信号传递作用受到损害,不再具有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本章的实证结论符合本书对资产减值会计的规范分析。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书具有贡献意义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全书的研究结论表明,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稳健主义计量模式是恰当的选择。在我国外部市场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朝着稳健主义方向的会计制度变革(例如资产减值会计制充的推行与强化)是有效率的。

本书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变革的效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

1.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发展,总结出委托代理关系是资产减值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2.指出了当前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偏颇,并进一步提出了资产减值的计量本质。

3.采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个层面完整地分析了不确定性诱发资产减值会计的机理,丰富和完善了当前的理论。

4.提供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在决策有用性上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证研究。

目录

序言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范式的选择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沿革与计量本质

 第一节 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分析

一、会计度量的起始与稳健主义的萌芽

二、委托代理关系的滥觞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初现

三、商业革命与资产减值会计的正式确立

四、现代资产减值会计的形成

 第二节 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本质分析

一、收益与资产概念的变革

二、资产减值计量理论的发展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本质

第三章 不确定性诱发资产减值会计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现存观点辨析

一、信息质量观

二、契约观

三、其他解释

 第二节 新的视角:行为经济学观

一、投资者的决策过程

二、资产减值会计非对称性计量的决策有用性

第四章 资产减值会计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

 第一节 计量模式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一、信息需求与计量模式的选择

二、信息观与计量观

 第二节 资产减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资产减值会计对可靠性的影响

二、资产减值会计对相关性的影响

三、资产减值会计对信息质量的综合影响

四、资产减值会计的信号传递作用

 第三节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特点¨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制度与国际主流制度的比较

二、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在稳健性上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资产减值会计实证研究综述

一、研究背景

二、经验证据

 第二节 资产减值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

一、会计稳健性研究综述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四、检验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一、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四、检验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历史机理与效率/经济组织与制度经济学系列/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84424
开本 32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3.7
丛书名 经济组织与制度经济学系列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