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周易参同契(认识道藏养生智慧)/图解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丹道养生学的奠基之作,开创了道教的金丹派。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

本书将《周易参同契》中的易学理论用图表形式表达出来;将《周易参同契》中的养生理论用形象化图示加以标识;将《周易参同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图表表现出来。通过现代手法完美地诠释中华养生精华。

内容推荐

《周易参同契》是道教经典,产生于东汉时期,唐朝时被收录进《道藏》太玄部。此书融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于一体,以阐明易理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和中国科技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最早的易理养生著作。其中有关丹道养生的理论更是中华养生理论中最精华的部分。

本书在吸取各家注本的基础上,将此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书的作者、内容、结构、地位和影响;第二章是读懂此书必备的易学知识;第三章是丹道的基本理论;第四章总括书中的养生精华;第五章是对全书章节字句的详细解读。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图解”编辑手法,可以让您的阅读变为一场轻松愉快之旅。

目录

《周易参同契》中的养生方法

《周易参同契》与《内经图》

编者序:丹道养生奇书

本书内容导航

第壹章 综述:万古丹经王

 1.《周易参同契》题解:“三家归一”说丹道

 2.奇书作者:魏伯阳

 3.内容与结构:杂而隐的炼丹之书

 4.价值与影响:思想史和科技史上的“明珠”

 5.注本考略:历代诠释集锦

 6.《周易参同契》与道教:金丹道派

第贰章 入门必读:不可不知的“易学”

 1.易学:读懂《周易参同契》的理论基础

 2.河图洛书:易学的源头

 3.无极:万物的始源

 4.太极:世界万物之母

 5.两仪:既矛盾又统一的阴阳

 6.四象:四时与五行的产生

 7.八卦:世界初始的八大元素

 8.六十四卦:古人的天体运行图

 9.汉代易学:更深奥的卦理

第叁章 丹道经典:内外丹术的总纲

 1.炼丹的鼎炉:乾坤

 2.烧炼之药:坎离

 3.火候控制:进火与退符

 4.药物的剂量:金水相等

 5.修炼丹法的程序:从筑基到还虚合道

 6.丹道最终成果:丹药

第肆章 养生奇书:养性延命的千古绝学

 1.衰老的秘密:八种主要学说

 2.人类本不该生病: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

 3.人体修复的基本方法:抱一勿舍

 4.如何长寿:逆炼归元

 5.人身体中的三宝:精、气、神

 6.我命在我不在天:性命双修

 7.寻找玄关:修炼的重要地方

 8.三道关窍:任督二脉和中黄

 9.三元丹法:鲜为人知的养身秘法

 10.丹道与人生:清静无为才是长生之道

第伍章 《周易参同契》详解:揭秘丹道养生之理

 上篇

1.周易参同章第一:天道与丹道

2.乾坤二用章第二:坎离大药的妙用

3.中宫土德章第三:戊己之土即真意

4.日月神化章第四:坎离归虚无

5.朔受震符章第五:起火和采药的时机

6.天心建始章第六:复卦一阳始

7.日月始终章第七:天道有始终

8.药生象月章第八:望前三候进阳火

9.阴符转统章第九:望后三候退阴符

10.象彼仲冬章第十:晦朔如冬至

11.推度符征章第十一:验证元精的方法

12.御政之首章第十二:丹道如治国

13.内以养己章第十三:炼己入虚无

14.知白守黑章第十四:黑白相合结金丹

15.道术是非章第十五:谨防旁门外道

16.二八弦气章第十六:兑八艮八药一斤

17.金火含受章第十七:火炼精金成金丹

18.二土全功章第十八:水火全凭真土合

19.金丹妙用章第十九:炼成金丹之效验

20.同类相从章第二十:炼丹药物须同类

21.背道迷真章第二十一:不识同类必入迷途

22.三圣前识章第二十二:三圣之言通丹道

23.金火铢两章第二十三:铢两细分金与火

24.水火情性章第二十四:五行辩证论还丹

25.古今道一章第二十五:真谛不二

 中篇

26.乾坤精气章第二十六:蓄精养气保形神

27.入室休咎章第二十七:入室修炼要慎察

28.晦朔合符章第二十八:晦朔周期的循环

29.卦律火符章第二十九:十二消息卦与周天火候

30.性命根宗章第三十:了解性命的根

31.二气感化章第三十一:奇妙的阴阳感化

32.关键三宝章第三十二:闭塞耳目口

33.旁门无功章第三十三:世人好小术

34.珠华倡和章第三十四:流珠与金花共倡和

35.五行逆克章第三十五:丹道中的五行关系

36.龙虎主客章第三十六:青龙与白虎的天象循环

37.不得其理章第三十七:不得其理勿妄言

38.父母滋禀章第三十八:父母交媾而不泄

39.药物至灵章第三十九:丹药初生即见效

40.天元配合章第四十:阴阳相合成丹道

41.日月含吐章第四十一:日月含吐喻同修

42.四象归土章第四十二:四象归一返太极

43.阴阳反复章第四十三:阴阳颠倒与刑德并施

44.牝牡相须章第四十四:同类阴阳是关键

 下篇

45.自叙启后章第四十五:著述此书的原因

46.丹法全旨章第四十六:总摄全书的要旨

47.鼎器歌第四十七:一件鼎器通三元

48.序第四十八:理论渊源及其著者

附录一:《周易参同契》原文

附录二:《悟真篇》原文

试读章节

第壹章 综述:万古丹经王

《周易参同契》题解:“三家归一”说丹道

各字分解

《周易参同契》是道教炼丹经典之一,从书名来看,很让人费解,下面就对书名中的每个字作一分析,便可通晓其意。周,不是朝代名,也不是姓氏,而是周而复始的意思。《周易参同契》通篇都是周流之义,如人身真气,从上丹田流到下丹田,又从下丹田流到上丹田;从头流到脚,又从脚流到头,上下往复,永无终止。易,非占卜之术,而是源于日月运动之象,借以表述作丹练功之意的象数工具。《周易参同契》认为,源于天文的易数可用来描述人体真气的运行;炼丹的方法也可以用易数或律历来表示。参,不是掺杂,而是大写的“叁”,即三家。《周易参同契》中的“三家”是指大易之数、黄老之道、炉火之功。就作丹而言,精、气、神为三家,又叫三五或三元。同,是相同或同一的意思。三同,即是三家同源,三家同归。《周易参同契》将大易、黄老和炉火分别罗列,指出它们枝茎相连,同出异名。而强调精气神三家归一,返根还元。契,不是文契,而是契合、契机。《周易参同契》通篇都是契合,三家归一是契合,坎离交媾是契合,日月合璧是契合。

炼丹著作

由以上对书名各字的分解可以得知,此书是借周易和黄老思想来论述炼丹的著作,被道教尊称为“万古丹经王”。它以周易中象数术的卦爻为符号,把日月天体运行规律作理论基础,参合黄老清静无为等思想,以外丹炼制的过程和原理为模型来论述人体内的内丹修炼。书中既讲了外丹炉火,也述说了内丹修炼,既肯定外丹,也肯定内养;既批评了外丹的失误,也对内炼的某些不正确做法有所指责。本书与其他炼丹著作不同之处在于,它参合的周易理论深奥难懂,而且首开先河,使炼丹之术变得神秘而难懂。但其本质还是以长寿成仙为目的,让人们通过自身的修炼而与天道相合。

奇书作者 魏伯阳

经过考证,现在基本认定《周易参同契》的作者是东汉时的炼丹理论家魏伯阳,此书是他经高人指点,又参合已有炼丹之书而成。

作者考证与传承

关于《周易参同契》的作者,历来尚有争议,主要说法有两种:一是东汉魏伯阳所著;二是东汉魏伯阳、徐从事、淳于叔通合著。持第一种观点的主要根据是:《周易参同契》中下篇中有魏伯阳自序,其中以隐语自署名字;还有在葛洪的《神仙传》、《旧唐书》、《颜氏家训》中都认为此书是魏伯阳所著。持第二种观点的根据是:唐代刘知古所著的《日月玄枢篇》中说徐从事据龙虎天文作了《周易参同契》的上篇,然后传给魏伯阳,魏伯阳作了此书的中篇,然后传给淳于叔通,淳于叔通又作了此书的下篇,以表三才之道。后蜀彭晓所著《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序》中认为,《周易参同契》是魏伯阳所著,但其流传开来,却是因为魏伯阳密示徐从事,徐从事又传授淳于叔通,从此以后,《周易参同契》才流行于世。

魏伯阳其人

虽然关于《周易参同契》的作者存在争议,但现在基本上都认同是东汉魏伯阳所著。魏伯阳,名翱,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丰惠镇)人,东汉桓帝时期的炼丹理论家。据葛洪的《神仙传》记载,他是名门大族的子弟,虽然家族中许多人都做了大官,但他却不愿在仕途发展,而是喜好道术,便遍访名师,后得一高人传授炼丹秘诀,回家乡隐居潜修,写成《周易参同契》一书。

在《太平广记》中记载有魏伯阳“假死试徒”的故事。他和三个弟子一起到山里炼仙丹,仙丹炼成后,魏伯阳知道弟子们还有一些俗念,就想试他们一下,他先让狗吃了仙丹,结果气绝身亡。他吃了仙丹也死了。弟子们一看都不知所措,只有一个弟子服了仙丹,另两个弟子却逃跑了。其实,魏伯阳是假死,他又用真丹救活服药的弟子和那条狗,后来,他和那个弟子都成了仙人。魏伯阳写信给那两个逃跑的弟子,两个弟子收信后,后悔不迭。

P24-26

序言

丹道养生奇书

《周易参同契》产生于东汉时期,作者魏伯阳融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于一体,以阐明丹道的养生原理和方法。该书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和中国科技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炼丹著作。

《周易参同契》著成后,并不像四书五经那样尽人皆知、地位显赫;也不像佛经那样因缘广播、读者众多;亦没有像医家名著那样备受重视、广为珍藏;即使在道教,起初也只是金丹派较为重视。然而,此书却被历代大智慧者所珍视,所以这本书释家亦读、儒家亦看、医家亦览、易家亦观,其真知灼见的养生智慧,影响遍及诸家诸派。其玄妙精深的养生理论,通过无数衍生著作恩惠天下,但《周易参同契》并没有因此而声名鹊起。其无与伦比的养生之法,亦一直处于暗中传承、谨慎择徒的状态。

《周易参同契》中隐含着天元、地元和人元三种丹法,其本质是让人们通过修炼而归于虚无之无极,也就是回复先天真一元气。关于其养生理论,首先,书中以《周易》阴阳理论为基础,认为人有元精和元气,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过程而结成大丹,即归于无极,使人延年益寿。再者,书中以五行学说解释金丹,并以五行相生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提出“三五归一”的学说。此外,书中以黄老思想中的清静虚无为根本,提倡闭目塞听,以无制有,主张志归虚无。

《周易参同契》虽然名”周易”,却无法以《周易》窥其全貌,但书中之易理却可解开《周易》之谜。《周易参同契》的易理,比儒家《周易》更广泛,所以只懂儒家《周易》,并不能真正读懂《周易参同契》。易学是古天文学,是太阴历法,是太阳历法,是节气、物候表,是天体演示模型,是提示阴阳二气规律的工具,并不是儒家《周易》的文字说教,这也正是道教文化虽然源于易,但《道藏》中却并未收录《周易》的原因。正因为道家易才是正宗易学,所以《周易参同契》可以解释河图洛书,可以解释先后天六十四卦圆图,可以解释月象纳甲,其坎离匡廓图是太极图之源,其三五至精图是无极图之根。

对于《周易参同契》中的丹道养生理论,现在的人们多认为是糟粕,其实丹道中的许多理论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而且是中华养生理论中较为精华的部分,所以也是值得深入讨论的。丹道理论之所以不被人认可,大概是因为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周易参同契》衍生的一系列丹道之书,其中有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所以,要想真读懂丹道之理,并应用于养生之中,就必须读懂被称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因为它是丹道正途之门,亦是辨别真伪的尺度。

虽然历代有关《周易参同契》名家注本极多,却没有一本可以真正完美解读原著的。这主要是因为虽然只有六千余字的《周易参同契》,其内容却是博大精深。其较为系统而精辟地阐述了先古养生绝学,字字有据可考,句句有证可验,所以,后世之人很难凭借一身之学洞悉《周易参同契》全貌,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领悟、理解,并或多或少地从中受益。

本书在吸取各家注本的基础上,将此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书的作者、内容、结构、地位和影响;第二章是读懂此书必备的易学知识;第三章是丹道的基本理论:第四总括书中的养生精华;第五章是对全书章节字句的详细解读。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图解”编辑手法,可以让您的阅读变为一场轻松愉快之旅。其特点是:

1.将《周易参同契》中的易学理论用图表形式表达出来。

2.将《周易参同契》中的养生理论用形象化图示加以标识。

3.将《周易参同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图表表现出来。

希望此书不但能使您对《周易参同契》中的养生理论、易学知识等有所了解,更能对您的身体健康有所启示,能从中悟到养生的真谛。当然,由于《周易参同契》博大精深,而且编者自身水平有限,所以在编写本书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我们在此诚恳地希望您能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周易参同契(认识道藏养生智慧)/图解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汉)魏伯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1261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34.99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2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