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休息的革命(中国旅游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孔子周游列国,丰富了识见。司马迁游踪达半个神州,才有生动的《史记》。曹孟德观沧海,陈子昂登幽州台,汉武帝七登泰山,六出萧关……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产业,像旅游业这样与各国人们广发杰出,与民生休戚相关,承载如此宽广的社会担当,可谓一业九鼎重千秋!中国旅游业三十年营造的巨大消费市场,已然拯救当前经济困境的一支伟大力量。

纪实性报告文学《休息的革命》带您探寻中国旅游业的文化与发展!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探寻与描述的主要在三大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什么能够一再超越海内外旅游业专家的预料。二是旅游业带动的多领域连锁运转,创造的“休闲经济”,能如何促使我们体悟到人类需要经历一场“休息的革命”,这对今天和未来有何意义。三是旅游对塑造人生,提升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书主要分为开放之门、重聚全球华人伟力的开端、破冰之旅、大块文章从雅作等十八个部分。书后附有中国目前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全部旅游胜地(共37处)简介,5A级旅游景区名录,以及世界各大洲《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精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开放之门

  1 国门开启一条缝

  2 今夜宿何方

  3 票!票!票!

  4 意想不到的尴尬

  5 情动中南海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二章 重聚全球华人伟力的开端

  1 梦醒时分

  2 高空中的微笑

  3 穷得有志气

  4 世界需要热心肠

  5 百闻不如一见

  6 公鸡太太汤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三章 破冰之旅

  1 传奇局长卢绪章

  2 才女话艰辛

  3 白眉大侠

  4 霍英东与“白天鹅”

  5 韩克华走马上任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四章 大块文章从雅作

  1 快乐的房间

  2 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3 苦辣酸甜的旋律

  4 粉红色的夫人

  5 唯中国独有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五章 马超龙雀

  1 暖风熏得游人醉

  2 天时人事日相催

  3 骏马辞天气正豪

  4 上合天时,下应人和

  5 从三足鼎立到千帆竞发

  6 十年磨一剑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六章 努雅斯门神的启示

  1 意想不到的挫折

  2 冬至阳生春又来

  3 捧出古国的盛情

  4 真正的美景在良心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七章 开放,再开放

  1 革了大锅饭的命

  2 把权力和利益的脐带割断

  3 区域合作,经典联手

  4 “人世”时代

  5 糖葫芦和棍子

  6 鼠标点拨新旅游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八章 九万里风鹏正举

  1 神奇的加

  2 万商红娘

  3 千年之梦依然美

  4 花龙盘盘上紫云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九章 城市乐章

  1 城市的星光

  2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巡礼

  3 一枝红杏出墙来

  4 旅游业必备“六要素”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章 城市神话

  1 大鹏一日同风起

  2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3 阳朔西街

  4 焦作现象

  5 城市的活力从哪里来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一章 乡村诗篇

  1 摇撼千古的长叹

  2 王大吹与野三坡

  3 穷窟窿变聚宝盆

  4 乡村游与农家乐

  5 远山的呼唤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二章 城乡交响曲

  1 西出阳关

  2 激情红飘带

  3 天赐与人为

  4 真正的金山在哪里

  5 生态旅游

  6 和谐产业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三章 找回我们精神的故乡

  1 珍惜历史的馈赠

  2 有文岂能无阁

  3 感佩千秋心血

  4 找回万代文明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四章 当代文明的召唤

  1 文明与旅游同行

  2 劝君胜地莫涂鸦

  3 财从德取利方长

  4 大熔炉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五章 中国是个好地方

  1 魅力来自何方

  2 世界遗产在中国

  3 皇帝女儿愁嫁了

  4 人生无处不风情

  5 和平的使者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六章 神圣的人生之旅

  1 谁是中华旅游鼻祖

  2 清风明月入怀来

  3 黄金周

  4 中国导游旗举出国门

  5 旅游业三大支柱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七章 警钟长鸣

  1 千岛湖警钟

  2 抗击“非典”

  3 五十年一遇暴风雪

  4 地震后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第十八章 旅游强国梦

  1 开放的先锋

  2 三十年巨变

  3 为奥运召开拓宽大道

  4 永远的朝阳

  世界旅游相关景象

附录一 中国世界遗产简介

附录二 A级旅游景区名录

附录三 世界遗产名录精选

后记

试读章节

还有个办法是用“缓兵之计”。这批外宾下了飞机,前批宾客还没退房。于是先把客人连行李一起拉到故宫、颐和园去游览,这边紧张地腾房间。那时外宾旅游也真够累的,你想想,乘了20多个小时飞机,到达北京后,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就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参观。到晚上,等上一批客人走了,才能入住宾馆。

像这样当晚能入住的旅游团,还算是幸运的。

有一次,青旅接了一个美国团,北京实在无处下榻了,打电话向时任团中央书记的李瑞环汇报。李瑞环也没法子,硬着头皮给小平打电话。小平打电话给空军,动用军用飞机连夜把外宾送到天津去过夜,第二天又用飞机送回北京来观光。

坐飞机易地投宿,现在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而那时,为解决住宿问题,通过国务院李先念、陈慕华等副总理调军用飞机把客人送往天津等地住宿,是常有的事,最远的送到南京。

1978年全国旅游入境人数超过180万人次,比以往20年宾客总和还要多。到1979年,客人成倍增加,而宾馆不能像孙悟空拔根毫毛那样呼之即出,住宿矛盾更加突显。

早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夕,北京饭店新建了一座23层的大厦,成为北京饭店的主体。但远安排不下蜂拥而至的宾客。北京饭店总经理手头只有7间住房的机动权,其他房子的钥匙掌控在国务院谷牧、陈慕华、余秋里、王震4位副总理的手里。先给谁得副总理协调发话,一时成为天下奇闻。

一些客人久仰北京饭店的大名,宁肯在大堂静坐,也不愿去别处投宿。有一次全部客人都安顿好了,还剩一个没着落,怎么办?结果他在同行者卫生间的浴缸里,蜷曲着过了一夜。

不仅住宿难,而且条件差。

中国旅游协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玉莺,说起她当年带一批美国客人去招待所住宿时,她说美国人一看,缩了回来,不肯入住,认为条件比美国监狱还差。当即给美国使馆打电话,使馆人员叫他们先去使馆。李玉莺苦口婆心劝阻。天又下起了雨,只好把这批客人拉到北京饭店大堂,每人发个毯子,在沙发上过夜。她也就陪着外宾在椅子上度过漫长的夜晚。

这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事。

不要怪美国人挑剔,与国外饭店相比,我们的条件是差太多。

那时招待所是个什么状况呢?

几乎所有的招待所都不带卫生间。一个楼层两大排客房,走廊尽头有个公用厕所,散发出的异味弥漫整个走廊。洗澡间大多设在厕所隔壁,每天供应两小时热水。餐厅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过时恕不恭候。

条件略好的涉外宾馆,也存在许多不足。

耗子夜袭旅客,外宾彻夜辗转。宾客随身带的食品常被老鼠啃得乱七八糟,连照相机的皮背带也咬断。有时半尺长的大老鼠突然从空中飞降,“啪”地一下正落在宾客的床上。一位外宾饶有兴趣地讲述,“晚上我看见老鼠在我眼前跳舞。”他随身带着老鼠咬过留有牙痕的巧克力,拿出来作为介绍“老鼠饭店”的证据。

靳羽西来了,这位海外名人也被老鼠闹得夜不安宁。住的房间没有天花板,老鼠在房梁上东窜西跳,灰尘洒落。一开灯,老鼠逃走,一关灯又出来了。几只老鼠还从她的床上爬过,吓得她一夜没法入睡。

武汉某饭店,浴室遍地是水,每个旅客都在为马桶漏水而发愁。

桂林旅馆水泥屋顶竖着蓄水塔,只见龙头不见水,所有客人又都在为断水而抱怨。成都某涉外宾馆房间壁橱里灰尘厚积,地毯又黑又硬,床单、被子、枕套都脏兮兮的,令人恶心。卫生间墙上镜子破成两块,一条发黑的胶布刺眼地粘在上面,败陋状况令客人感觉好像来到战后的城市。P9-10

序言

人类自万年前发生“生产革命”以来,经历了远古的“农业革命”、近代的“工业革命”和当代的“高技术革命”。这三次“革命”主要都是通过“生产和经营”去实现的,从而创造出社会方方面面的繁荣。只是到了今天,由于高技术支持的生产能力空前发达,人类才第一次有可能,并需要经历“休息的革命”,为今天和未来的生活质量开辟新路。

“休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意为“休养生息”,从剧烈的秦统一战争结束再到秦朝覆灭,西汉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使经济复苏社会发展,并使中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汉朝得到巩固。这“休息”所蕴含的社会和人生智慧,至今深可探寻。

“休息”如何跟“革命”联系?三十年前,我们从“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中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取得辉煌成就。其中一项是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打开了一个很大的世界市场。但是当前世界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日趋严峻的困境,所谓金融危机并非孤立地发生在金融领域,几乎所有生产领域的困境都不是由于生产能力不足,而是过剩。海外市场消费中国产品的需求萎缩,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就会出现。于是我们看到国务院部署十大措施,以扩大内需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我们还将不断听到“拉动消费”、“促进消费”的声音。人们可能认为,要是经济危机到来,大家将有过“紧日子”的思想意识,还怎么促进消费?贫困群体又拿什么去消费?这里需要分清,“消费”和“发展消费型经济”是两个概念。我们还将听到积极发展“休闲经济”的说法。

审视三大产业的结构,当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缩小到5%左右时,中国有80%的农业人口;当发达国家工业人口缩小到10%以下时,中国工业人口接近50%。今天,第三产业正在发达国家成为容纳最多就业人员的产业,中国第三产业则是当前最需要大力发展的薄弱环节。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制造业的突出应用,已使人类在今天不需要有过多的人员挤在其中进行相互耗损性竞争,竞争的结果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陷入严重困境直至倒闭。如果适时地看清形势,有一部分人员向第三产业的消费型经济转移,则不仅是一种理性选择,还可能看到这是一个机遇。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是典型的消费型经济,休闲经济。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型经济,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姻”正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绚丽奇景。今天和未来,“休息的革命”都需要成为第三产业开拓“休闲经济”的一个自觉的意识,并值得全社会关注。

“休息的革命”当然不是不干活,发展“休闲经济”同样需要积极地去创造性发展。本书以旅游业的发展为主要描述对象,因为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可以从中看到最为典型的实践。30年前中国发展旅游业,正是从“走出去,玩一玩”的“休息”中发展出一片很大的天地。

大家知道,中国当代改革从小岗村实行承包制破土,但很少想过,开放是从旅游业打开国门拉开序幕。那时邓小平就说,“要打好‘侨牌’,做好做足‘两游’”。1978年国门刚打开一条缝,西方人就来了。“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是海外游客的一句观感。其实,那时我们讲“先治坡,后治窝”,不仅大寨的住宿条件艰苦,北京也缺少让游客休息的“窝”。外国游客在大厅里打过地铺,戏称好比在东方野营;在机场里围着毛毯候飞机,犹如战后在某个边境机场等待联军来接难民……于是新建的建国饭店成为中外合资企业京字第一号,其意义不仅是建了大饭店,而是开了新时期中外合资的先河。

由于我们长期重视科技、经济、教育等,很多人对旅游这个“吃喝玩乐”的行业究竟有多大作为不大关注,并不知道开放以来,正是这个让人“在休闲中玩一玩”的行当最早引进外资,最早中外合资,也最早打破“铁饭碗”,最早尝试“改制”……加入WTO后,旅游业对外开放幅度更大。旅游业一路走来,一路担当着开路先锋,其艰辛与业绩均鲜为人知。

我们住过不少星级宾馆了,但不一定清楚是旅游人冲破各种束缚,把中国大大小小的招待所变成星级宾馆,才使我们的城市像一座现代城市。我们也不大清楚他们是怎样吆喝着、呼唤着、奔跑着,把许多道路弄进了穷乡僻壤,把穷山沟变成了旅游区,使交通网络更紧密地连接起中华多民族大家庭,并奇妙地改变着当地贫困人民的经济收入、文化结构,还有思想观念。

很少人知道,中国旅游业正以年均约12%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已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而且,贡献远远不止体现在经济效益。

遍布中国的古迹,多是旅游行业挖空心思地一个个修复或再造,然后就像“王婆卖瓜”那样不遗余力地吆喝那“瓜”有多么好!因他们的吆喝,过去被批判为“腐朽的封建主义”的东西,变成恢弘的数千年中华文明,温情地回到了我们的山山水水,成为我们精神中辉煌的民族记忆。

旅游盘活的也远不止是古迹。单看艺术与旅游业“嫁接”,传统音乐、舞蹈以及56个民族色彩斑斓的文化在旅游中复苏与创新,书画家的作品价格飙升,凡此种种,对增强一个国家的文化力,是沛然化雨渗透到亿万民众之中的。各省市“旅游大篷车”还吆喝到国外,对中华风景与悠久文明的“推销”,规模和影响都是空前的。直到这时,旅游业的重大作用仍未被足够认识。迄今也很少人知道,旅游业每增加1人就业,可促进相关产业增加5人就业。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产业像旅游业这样与各国人们广泛接触,与民生休戚相关,与百业相连,旅游业岂止是经济支柱,更养育精神,承载如此宽广的社会担当,可谓一业九鼎重千秋。

今天回头看看,中国旅游业三十年来以“马超龙雀”的发展速度营造出的巨大消费市场,已然是拯救眼前经济困境的一支宏伟力量。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预测中国到2015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中国旅游业至今仍属方兴未艾,可谓“九万里风鹏正举”。现在很多部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本书的完成并非给中国旅游业过去的30年画个句号,而是为促进当今和未来社会各业的和谐运转,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观念。换句话说,这是一本为今天和明天写的书。

“休息的革命”,不只是对眼前的全球性经济困境而言。

从欧洲国家开发殖民地以来,到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优胜劣汰”、“以强汰弱”的意识影响到世界各地。由此形成的快速发展、争先发展的意识和行为,促使工业时代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把地球刨挖凿钻得百孔千疮,到二十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全面危机。为了不被别人灭掉,仍然要绞尽脑汁争强取胜,奋力竞争。这是个无休无止没有宁日的人生消耗战。许多好时光都折腾进去了,各种压力无孔不入地摧残着人的健康。人类到底在被什么驱赶,生活本身的乐趣在哪儿?生命的尊严、美好在哪儿?

人类并不是生产的奴隶。人类需要从疯狂的追逐发展速度中觉醒,从疯狂的相互耗损性竞争中觉醒,以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给自己疲惫的生活、受伤的心灵放假。

所谓“休养生息”,就是在激烈的争锋中,在人类付出的惨痛代价中,要冷静地寻找有利于人类生息相存的生活智慧来拯救自己。在科技发达,生产能力也空前发达的当代世界,人类需要发展休闲经济来革新发展经济的方式。在万年以来人类都是通过一次次“生产革命”、“技术革命”营建生活的历史上,人类觉悟到可以通过发展休闲经济来促进社会各业趋向平衡,这是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并可望普遍地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这无论从思想认识、精神境界和经济形式上都是深具革命性的。

就旅游业而言,需要把“观光产业”进一步变为“休闲产业”,把“规模时代”变为“质量时代”。通俗地说,旅游不是要让人玩的更累,而是要让人在真正的“休养生息”中使人生质量得到提升。旅游业也不只是“朝阳产业”,它对自然与人的生态保护,还是一个可以找回蓝天的产业。中国古典生活智慧加入这场“革命”,将是促进世界和谐运转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世界性的背景上来审视“休息的革命”,将发现这是个庄严的命题,具有值得我们去深究的丰富内涵。它不仅将在21世纪引领第三产业的繁荣运转,并有可能同以往万年来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划清界限,使追求和谐运转成为未来世界人类共同努力的大趋势,从而影响整个人类的生活。

“休息的革命”无疑需要人们以清醒的头脑智慧地参与。这需要认识它对人生带来的好处。仍以人类以往走向旅游的经历为例,可以看到游历对于人生的全面发展有多么重要。

人生之旅,就得去“履”。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生活环境会构成对自己的封闭。我们还可能把习惯当真理。这就需要走出去。所谓“履历”,不应限于读书工作的经历。这“履”是穿着鞋天南海北去游历。世界因此而广阔,人间因此而亲近。没有旅游的经历怎有履历?

“博览群书”(未必要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等重要。闭门读书会读成书呆子。鞋里存储的记忆,比在学校读十几年书更牢靠、立体、开阔而有用。

孔子周游列国,丰富了识见。司马迁游踪达半个神州,才有生动翔实的《史记》。李白年纪轻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的诗歌自由如云,得益于山川造化。和尚云游四海,弘扬了佛教文化。《西游记》取材于玄奘取经,而玄奘游记显然不只是传播了佛经。

曹孟德观沧海,陈子昂登幽州台,王勃过滕王阁,很多人生识见在行旅中领悟所得。湖光塔影、海浪江涛,能引起诗人的遐想,也能启迪书法家的胸怀。王羲之对郊游形容为“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才留下不朽的《兰亭序》。

宋代游记名篇辈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都是最好的散文名篇。苏东坡在逆境中也是开开心心的,登山临水,写字画画,喝酒吃肉,吟诗赏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举手投足间洋溢着超凡而不脱俗的大度,支撑他的是心中广博的中华文化。

徐霞客22岁开始步行远游,成为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旅游家。郑和七下西洋,更是令世界震撼的壮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名言。顾炎武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旅店里住宿,每到一处,把实地考查与书本上的记载对照研究,《京东考古录》《昌平山水记》等书,就是他旅游治学的成果。

孙中山游历美国,萌生了他的新思想。蔡元培游历欧洲,回国出任北大校长。周恩来、邓小平游学法国,那“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情,是容纳中外也承前启后的。

因远行而打开识见,提升的不仅是个人。四大文明古国中没有希腊,但古希腊人被称为“全然的旅行者”,正是旅游使他们走到了发达的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吸收他人文明而使希腊成为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中国历史岁月中的旅游,其实多么悠久绚丽。中国话“观光”,语出《易经》。谓“观国之光”,意为观览国之光辉。三千年前周穆王巡游非止游山玩水。一国之主,不游历国土,不知国情与民情,何以治国?周穆王远游波斯(今伊朗),最早踏出中国通往西域的道路。秦修大道,车同轨,沟通天下,与其说为秦始皇出游带来方便,莫如说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大道。汉武帝七登泰山,六出萧关,出游打破诸侯封闭,九州热土,千秋归汉。隋炀帝出游,客观上促进了大运河开发。所以,游历也会大大开阔君王的眼界,以及当代领导者的智识和胸怀,从而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企业。

古典时代先人走向旅游,或许有“天人合一”的更多默契。那里的“天”,该是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到现代,我们可能以“革命加拼命”的方式覆盖了先人丰富生命质量的智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和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游历对于人生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深具意义的。人生之潜力未可限量。但可以肯定地说:不读书不能治愚,不远行难有出息。为人父母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去远行。如果你依然埋头于读书或工作,尚未意识到旅游对于人生举足轻重的塑造功能,其实是一种损失。一旦体会到,你也将会从这种“休息”中感受到一种“革命”的心灵震动。

后记

改革开放三十年,无疑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交往最为广泛的三十年。今天,世界各国的游客都可以在中国的山山水水中相遇,而全球有海岸有城市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足迹。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勤劳的群体,多认为天下财富均源于实物生产,这意识明白得就像长在庄稼地里。这意识甚至影响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长期重农抑商。即使改革开放后,人们高度重视生产力对发展经济的重大意义,要认识到旅游这个“吃喝玩乐”的行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尚待实践和时间。在采写这本书之前,我们也只是隐约感觉到“旅游”中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世界,尚未感觉到这里面有一个超乎我们预料的世界!

超乎我们两位作者的预料是不足为奇的。现实是:中国旅游业在三十年前起步,蓬勃发展至今,一再超乎国内外旅游业专家的预料。2006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2007年,世界旅游组织就把前述的“2020年”改为“2015年”。由此可见,中国旅游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困境中,生产能力过剩的全球制造业,与“消费型经济”、“休闲经济”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它本身创造的巨大消费市场乃至带动的相关行业运转,对于拯救经济困境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个让人“在休息中玩一玩”的产业,究竟有怎样的奥妙,它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奇山秀水吗?这一叨都吸引着我们。

在采访中我们还看到,开放之初我们刚从“文革”灾难中走出来,即使旅游设施很差,旅游从业人员收入微薄,但他们和各地老百姓都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常常把外国游客感动得流出热泪。回顾那段岁月,能清晰看到改革初年人心的阳光还多么灿烂。此后旅游设施极大改观,经济也取得辉煌成就,但与旅游有关的“购物陷阱”频频出现,人心的诚信底线遭遇陷落的严峻考验。三十年间,过去被批判为“腐朽的封建主义”的古迹被旅游界大量修复,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古代文明多么灿烂。但是,当代中国游客却在千秋古迹“无字碑”上用红漆涂上字,还把“到此一游”刻到海外莫扎特雕像的底座上,涂到埃菲尔铁塔下,还爬到纽约华尔街股市铜牛身上照相,被人拍下来,以《比牛还牛》为题放到网络上展览。还有,在海外随地吐痰、乱扔废物,到处高声喧哗。“中国游客”在海外成为不文明的代名词,以致当代中国人的文明素质受到世界的考问。所有这些,旅游部门均用了很大的努力去纠正,也需要中国公民共同关注和维护。

本书重点探寻与描述的主要在三大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什么能够一再超越海内外旅游业专家的预料。二是旅游业带动的多领域连锁运转,创造的“休闲经济”,能如何促使我们体悟到人类需要经历一场“休息的革命”,这对今天和未来有何意义。三是旅游对塑造人生,提升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的采访创作得到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感谢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亲自为本书题写书名。感谢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干部和一批旅游界资深人士的指导。三十年筚路蓝缕发展中国旅游业的诸多亲历者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他们在这本书的内文中多是无名英雄,我们在这里写下他们的名字实在是因为需要表达我们的敬忱!感谢李任芷、程文栋、李玉莺、王尔康、袁宗堂、侯锡九、李海瑞、李维瑜、董衡、殷明连、何礼荪、刘凤魁、王连义、高舜礼、刘志江、徐惠芳、李建平、郑保垒、胡呈军、信宏业、刘士军、寇奉新、曾博伟、李志庄、马力、龙晓华、唐兵、李南等。给予我们特别大帮助的还有综合司刘小军副司长、张栋处长,他们帮助我们上上下下联系采访对象,在我们写出初稿后,又一次次组织旅游界前辈、资深专家、多领域学者帮助审读,力求真实无误、准确到位,并十分认真地给我们提出许多细致入微的见解。严艳和徐杰一次次将诸多收集来的审读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提供给我们参考。本书经过了两次大的修改。没有他们倾注心力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完成这部著作。同时感谢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何力和市场推广部副主任沈奕等人士对本书出版付出的努力和给予的支持。

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创业实践及其辐射性的社会影响,实在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我们在写完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我们写得多么不够,不能不在此表达我们对读者的歉意。

本书附有中国目前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全部旅游胜地(共37处)简介,5A级旅游景区名录,以及世界各大洲《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精选。但其中诸多妙境妙趣,仅从名录是难以想象的,书中的描述亦难窥其详,唯作为提供给读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和相关线路,还是较为全面的。加上了解各种类型的旅游地特征,相关史话,旅游安全事宜,以及需要旅游者共同监督的服务质量、共同建设的旅游文明,本书或许不失为一部中国旅游大众读本。但一个真正丰富的大世界,其实是在旅游者的脚下和体验之中。

2008年11月20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休息的革命(中国旅游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宏甲//刘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236075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5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