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医现形记/走近科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我国北方一个宁静的小城镇,一个自称为神医的人云游四方,给人治病。他行头变换多端,行踪也不易琢磨,尤其是总能拿出祖传秘方、独门绝技、神医神药,专治各种大医院都难以马上治愈的疾病。世上真有如此神药和如此神功吗?找他看病的病人命运又将如何?《神医现形记》让神医一点点现出原形。

内容推荐

CCTV《走近科学》栏目的宗旨是“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科学”便是栏目的灵魂和宗旨,既是本栏目的出发点,也是该栏目衡量事物的尺度。

本书是《走进科学》丛书的其中一册,以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离奇事件与传奇故事为主题,带您一起解开一个个匪夷所思的现象产生的谜团。

目录

神医现形记之一:真假捉虫

神医现形记之二:隔空发功

神医现形记之三:消疤神功

神医现形记之四:眼疾心治

神医现形记之五:离奇的火罐

神医现形记之六:豆芽针灸

17年的期盼

68岁老太写天书

矮人村调查

鼻子验假币

吃煤奇人

吃沙能治癌?

触电不惊

顶钢筋的人

她脑里长珍珠?

解读谷丫密码

他为什么会爆炸

铁笼里的狂人

透视“透视神童”

吐血奇人

再解夜视人

走近捉雷人

钻头下的真相

心想事成

试读章节

神医现形记之二:隔空发功

八旬老人不慎跌倒,旧病复发;

神医隔空发功,老人浑身酥麻;

其中机关到底何在?

神医如何瞒天过海?

早年间,有一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做《江湖丛谈》,描写的都是清末民初年代街头各种各样的江湖卖艺者,其中就谈到了行医的骗子。其实骗子行医今天仍然存在,只不过是改头换面,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了。人生了病总得往医院跑,但是有的时候,因为交通或者经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人就会去求助于江湖医生。但是这么一来,经常是白花了钱又耽误了病情,虽然从早年间连阔如先生那个年代,人们就已经对江湖游医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什么现在还时时有人上当受骗呢?关键就在于这些骗子的骗术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王淑兰家是大坝村很有名气的一户人家,因为她家做的豆腐在十里八乡的口碑都很好。她家的生活是靠这祖传三代的手艺来维持的,家里除了王淑兰和老伴外,还有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

王淑兰:一天的日子,就是做豆腐丝、卖豆腐丝,成天就围着豆腐丝转。还有就是养只母猪,母猪下几个小猪,就养几个,养成肥猪卖了一赚点钱就养活老人。

这一天,王淑兰的丈夫拿着刚做好的豆腐丝到乡里看望老友,顺便在那里住上几天。丈夫走后,发生了一件令王淑兰意想不到的事情。

王淑兰:我做完豆腐丝上厨房去了,我就在那里切菜,突然听见外头“砰”一下子。

原来公公刘老汉在自家的园子里种了点菜,刘老汉虽说身体还算硬朗,腿脚却一直不太利索。就在他接完水准备浇地的时候,突然摔倒了。

刘老汉:我端了一盆水出来,心想拿水浇浇地,但是踩到玉米棒子摔了一跤,腿更疼了,原先腿就经常疼,这下更疼了。

王淑兰连忙把公公扶进了屋里,摔倒后,刘老汉的腿就疼了起来,甚至疼得晚上难以入睡。这可把王淑兰给吓坏了,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而且如果公公一摔不起的话,家里的生活就更加艰难,因为没有老人这祖传的点豆腐的手艺,豆腐房恐怕也难以维持。就在她心烦意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次偶然的赶集,让她对治好公公的腿伤有了信心。

王淑兰:有一天早上起来了,我想今天是大集,我就上集市买点菜吧。

王淑兰来到集市上,想买些菜回去给公公改善一下伙食。就在这时,她被一群人吸引住了。人群中间站着一个人,自称是少林传人,身怀绝技,能给人发功治病。王淑兰打量着他的装扮和一招一式,还真像那么回事。

王淑兰:他说他自己是少林寺的,能发功。后来他就拿一个喷壶,一喷一喷的就“呼呼”地着火。看过了我就想起了我家公公正好在腿疼,疼的时间不短了,都疼好几天了。

刘老汉:她买菜回来,说那儿来了一个神医能治百病。一说您这腿疼,咱们也到那看看,我们爷俩就去了。

王淑兰一刻都没有耽搁,带着老人回到集市找到了这位自称姓张的大师。

王淑兰:张大师说那你算找对人了,我能发功,能治百病。

张大师就给刘老汉一个凳子让他坐下,再把刘老汉的腿拿起来搁凳子上,然后他就捏捏刘老汉的腿,开始发功。

张大师在老人的腿间来回捏,王淑兰心想这应该是在寻找病灶吧。紧接着张大师开始舞动双手,往老汉的腿上发功。看着他吃力的样子,王淑兰的心里是将信将疑,这样真的能治好公公的腿吗?

张大师似乎看出了王淑兰的心思。

张大师手拿两把宝剑,看来是要亮出什么绝活了,耍了四五下之后,他突然举起宝剑往刘老汉小腿上逼了过去。

王淑兰:旁边那个女的给他拿了两把宝剑来,就这么晃来晃去,还嘟囔了几句,完了就拿两把宝剑的两个头一对。

当宝剑离刘老汉的腿只有三五厘米的时候,令王淑兰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王淑兰:宝剑真是“呼呼”地冒烟,看起来就挺神的。

王淑兰可是看得真真切切,明明是两把普通的宝剑,怎么一靠近刘老汉的腿就冒烟了呢?难道大师果然身怀绝技吗?

两把普通的剑,到了这个江湖大夫的手里,挥舞了一会儿就能出现那么神奇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有的时候,这些江湖游医也多多少少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再加上一些魔术的技巧和手法,往往能够把人哄骗得上当掏钱,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

刘老汉到底得的什么病?其实很简单,就是关节炎。关节炎主要是因为人体的软骨发生了问题。正常状态下,人体应该不断分泌各种湿润的液体来润滑软骨,保证这些关节摩擦起来不会有什么阻碍,而且软骨本身还能起到减震吸能的作用。但是软骨退行性病变一旦发生之后,软骨就会变薄变脆,甚至是脱落,这样一来,骨关节相互之间摩擦时人就会非常疼痛了。这种患者最好不要从事体力劳动,刘老汉就是在进行体力劳动时发的病。可病了之后他没去正规医院,反而去找这样的人,那结果能好吗?

这个所谓的大夫说能用两把剑把刘老汉腿上的寒气逼出来,是不可信的。这么长时间的老毛病了,凭这两把冒烟的剑就能够把这病给治好了,不是胡说八道嘛!

张彦(化学老师):现在我用一根玻璃棒蘸取一定的浓氨水,然后用另外一根玻璃棒蘸一定的浓盐酸。现在把这两根玻璃棒靠近,就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产生。这是因为浓盐酸和浓氨水都是易挥发的液体,它们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氨气,可以在空气中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一种白色的固体,所以我们就看到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原来,张神医的两把宝剑能冒出浓烟并不是他有绝世神功,而是他在铁剑上做了手脚。那么大师又是什么时候在这两把剑上做的文章呢?原来就在他发功的时候,大师的徒弟早已在一旁为师傅准备好了道具就等师傅发话了。P9-12

序言

在一个生命科学研究者的眼中,科学,就是实验室中、显微镜下DNAg#螺旋结构那种常人难以琢磨的复杂组合。而在2005年年初的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海滩,在那些刚刚从海啸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心中,科学,就是他们找寻亲人的唯一希望。在这场吞噬了数以万计的无辜生命的灾难过后,无数的人在绝望与希望相互交织的复杂心情中乞问,我的亲人在哪里?他们还活着吗?于是,在炎热的气候下,在散发着臭气的已经不能辨认的尸体上,科学家们小心地提取着可以确认身份的DNA样本,也提取着无数人的泪水与安慰。在这一刻,科学,就是希望的代名词。

在普通公众的眼中,一株雄花退化、不能自我授粉的水稻,就是一株废稻一不能繁殖的水稻能干什么用呢!而在当年只有30岁出头的袁隆平眼中,这样的一株“废稻”简直就是上天恩赐给他的宝贝。因为科学告诉他,只有拥有这样一系雄性不育稻,才能不断地通过杂交,集中优势品种的优势基因,从而极大地提高水稻产量。于是,在同行的怀疑中,在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中,在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中,他坚持下来。在每一个拼搏的日日夜夜,科学使他自信、勇敢,成就了一个“东方魔稻”的现代神话,为解决全人类的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一刻,科学,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在一个血液科医生的眼中,科学,就是这样一条严谨的定律—造血干细胞移植必须要有六个位点吻合。而对处于生死边缘,必须依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挽救生命的一位青岛父亲来说,这条定律对于他就意味着死亡。由于长时间无法找到合适的干细胞,他的生命只能在家人的痛苦煎熬中等待消逝。然而,科学的严谨不等于冷酷,现实的困境促使科学家们研究出三点配型移植的方法。尽管这是一场如此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但正是它得以让17岁的女儿在最后一刻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同样温暖的血液流淌在父亲与女儿的体内,在这一刻,父亲布满泪水的脸和女儿灿烂的笑容都告诉我们,科学,是如此的富有感情。

在100多年前人们的眼中,麋鹿—这种被老百姓俗称为“四不像”的动物,是可以被随便打死,然后贩卖骨头以捞取大量银子的牲畜;于是,这种珍贵的动物在中国的土地上彻底消失。而在动物学家的眼中,麋鹿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一种珍稀动物,是大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于是,100年后,人们历尽艰辛,把它们重新引回到中国大地。我们曾经让太多的生灵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但是今天,科学告诉我们,它们是这个地球上与我们平等的一份子,善待它们就是善待人类自己。麋鹿在属于它们的领地中自由地驰骋,在这一刻,科学,让我们的心胸更加宽阔。

科学,研究星体之间无色无形的引力;

科学,寻找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微小病菌;

科学,探索几十亿年地球变化的沧海桑田;

科学,捕捉我们视而不见的点滴瞬间;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远。

然而,在媒体人的眼中,科学就是劫后重生时脸上的笑容,就是揭破谜底后畅快淋漓的心情,就是克服人生困难中无坚不摧的勇气。

科学,有血有肉,有喜有悲:

科学,离我们如此之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医现形记/走近科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CCTV走近科学栏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37345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1
17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