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二季
内容
编辑推荐

知性、智性、思辨、瑰丽,彻底展示个体叙述魅力……继《上海熟女》《上海蓝颜》之后,时尚专栏女作家何菲推出都市情感新作《第二季》,情感的纷纭散片,跳荡不定的视角,纠结缠绕的心绪,稀释庸节的力量,直击人性最柔软最敏感部位,再现都市男女爱的心智历程,对女性生存方式、个体意识、婚姻价值观、性情密码进行重新考量!

内容推荐

这本书里有四十几篇文章,纯故事也有不少。大体上说了三件事情:爱情、婚姻、比较超脱的暧昧。这其实是爱的三种去向。这些文章,直击人性最柔软最敏感部位,再现都市男女爱的心智历程,对女性生存方式、个体意识、婚姻价值观、性情密码进行重新考量!给已婚的、未婚的、单身的、有爱情的、没爱情的当代女性以启示!

目录

自序——爱上爱情

[冰火相恋]

 有价无市

 资深爱手

 爱情的时机

 声东击西

 初恋

 时间的秘密

 画地为牢

 解脱

 回到原来

 青丝

 让我试

 幸福触觉

 爱情疲软期

 画心

 永世甜蜜

 心计

 区别

 如果这就是爱

 原乡

[婚姻画皮]

 暗涌

 短婚时代

 无间道

 当男人需要女人

 幸福感的量化价值

 女人心

 六种角色

 颠覆

 快乐离婚

 收放之间

 用岁月遗忘

[两种寂寞]

 那年的游戏

 靠自己

 开始就是结束

 飞越沧桑

 情人的“悠悠裤”

 门当户对

 知了

 安全感

 最后—夜

 情分往生

 缘,妙不可言

 流年

[附录]

城市,—种韵味不可或缺 《上海熟女》序

熟女眼中的城市 《上海熟女》跋

蓝颜这种男人 《上海蓝颜》序

时光微尘 《上海蓝颜》跋

后记——在落幕前离去

试读章节

“质地男”B曾有过九十九个报得出名号的女朋友,问他,最爱是谁,他说,没有,否则不会层出不穷,并行齐驱。

因为资源太过丰富,往往造成“质地男”和“美才女”犹豫不决的性格。当他们被热烈追求时,通常是不进不退,保持暖昧的,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总是游移不定。

为什么不定下来呢,他们的理由是:现在就定下来,遇见更合胃的怎么办?他们的第一(有时也惟一)志愿,就是等着梦中人的到来。有时就算已经等到,却因为身边人马杂沓,无法分辨沙砾里的裸钻,竟然就错过了。也有比较清醒或懒惰的人无意参与那么多人的无谓竞争,干脆绕道而过。

其实留心一下身边你会发现,早婚的人大多数在学校里不谈恋爱,他们不出位、不出彩,各方面资质平平,也没有特别的弱项,而后遇见了一个人,一切就变得很容易。因为经历得少,所以没有可能挑剔。感情是很奇怪的事,如果你很清楚它的脉络、走向和大致的结局,便会很好操控,也会很容易失去。经历得越多,动摇也越多。于是“质地男”和“美才女”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就不太容易单纯,不光有Yes or No,而是有了若干选项,各种权衡,太多感性与理性的欲念和妥协会影响这些优秀的男女。

感情可能是虚拟,良辰美景却不能虚设。无论戏假情真,还是情假戏真,当事人都是寂寞的。

其实,他们之所以感到如此绝望,多数因为他们对爱情与婚姻抱持着不太实际的幻想和期待。说穿了,爱情只能是身陷寂寞牢笼时的一个希望、一个愿景、一个努力的方向,而不可能是解药,不是吃了就会痊愈。它只是相对于寂寞的另一种处境,是经过一番颠沛也未必能到达的境地。不少“质地男”和“美才女”因寂寞而爱,却也可能因为这样的爱情而跌落清冷的寂寞谷底。

如果肯略略屈就,如果不那么“作”,“质地男”和“美才女”分别还是很有市场的。

比如三十七岁的“质地男”C最近与一个三十四岁的外企“小金领”闪婚了,从认识到结婚仅历时一个月。她不漂亮,却很能干,在外人眼中,这场婚姻还是合理、彼此不亏的。C却说,现在的他只图安全、省事,一咬牙一跺脚就“进城”了。

C的前女友在开场后十分钟款款而来吃喜酒。她是他在剑桥念MBA时的同学,与新娘同岁,高挑白皙,气质优雅,独立洒脱,格外注重精神交流。只是谁都知道,女人一旦讲究精神就难弄了,有些时候,甘露就是砒霜,而人生最重要的功课便是取舍。C到了三十七岁,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此女说到C,轻描淡写说他是她的蓝颜,两人曾经无话不谈。

一对新人给她敬酒时,三个人的表情都是调整过的刻意自然。新郎趁别人起哄新娘的当口,悄悄地对他的红颜知己说“你气色调养得不错”。红颜知己嫣然一笑,当着新娘的面递上红包。新娘客气地说谢谢。

婚礼很平淡,新人的默契和相爱显然还未培养成熟,有点生硬的味道。新郎礼数周全可颇显被动,新娘略主动些,但也只是在走流程,每个环节都看不出感情色彩。

没有蜜月,C过两天就回深圳了。他在深圳工作,半年回上海一次与家人团聚几天。如今“家人”中又多了一个。

有时结婚,不是为了婚姻,而是为了婚姻关系。两人因这个共同的、秘而不宣的需求走到了一起,也许会走一生,也算是缘分一种。

等到后来,年岁蹉跎,有些“质地男”和“美才女”会慌慌张张拉了当时身边最靠近的人走进婚姻,怀着一种遗憾的心境度过后半生。也有一些到了晚年都不会与生活讲和。这些人的生活是带有梦幻气息的。对于伴侣的选择是他们今生最大的梦幻,所以他们的青春被无限延长,不会磨光,更不会锈死。尽管要寻觅到一个既满足想象,又能满足世俗的人,是那么难。如能遇到一个百分之七十符合自己遐想的人,也算是幸运了。P5-6

序言

何菲新作面世,又再现了都市里男女爱的心路历程。将喜与哀,将乐与苦的两种极端,黏连一起,由相爱至相信,由相信至相爱,有的长跑十年,有的浅尝而止……

爱情这杯酒,共饮共醉,有喜有泪,醉了,走了,抓住了,失去了……谁能只驾驭开心,不取痛苦,像采阴而补阳,抑或采阳而补阴,这需要有很高的境界和道行才行。

他让她成熟芬芳,她使他心无旁鹜,爱的过程也是修正爱情的过程,爱之初是爱情,爱之末是对方的全部。

把“爱情”视为甜酒,把自己浸淫其中,晕而不醉,爱上爱情,何菲新著里,揭示出怎样的人才能享用此种幸福,而要具备何等强的功力。

终点的路,从来不是事先设定,出发了,目的也不是为了抵达。

何菲的文字精微蕴蓄,描事绘人,各尽其态,常语出意外,别具馨逸,饶有情愫,令人服折。因识数言,答归何菲。

后记

在落幕前离去

初听许巍的《两天》,只觉惊艳。转眼五年过去了,我还是喜欢它。我这个人,一旦喜欢了什么不太容易改变,容易改变的一定不是喜欢,只是好奇。

“两天”是个多么美好的意象。一个头,有一尾,省略了那么多煎熬并陕乐的迁徙,来去平静。就像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凋谢才盛开,如此单纯。可以躲避今生已过来世未到时,轮回之间的心陷囹圄。

可是我们都是爱情的载体,命运的棋子,而爱情、时间,也只是生命的载体而已。命运是个硕大的磁场,在这个磁场里,我们如此渺小、微薄,永远做不到优雅从容和随心所欲,更没必要去和命运追根究底。因为它的猝不及防,使得我们只有能力保证现时现刻。

谁都向往纯爱,为了影视剧里的纯爱泪流满面,可现实生活中爱情是千变万化的,谁也无法证明爱情是永远的,每一刻都需要推理,每一刻都可能消失,每一刻也可能重建。我的女友,是交大毕业的蛋白质女孩,去年四月走上红地毯,对方是个优秀的IT工程师。十月,她学驾驶,爱上了驾校的教练,对方是有家有口的。今年四月,她离婚,净身出户,而且怀孕了。她的教练却并未离婚……就这么爱着,不求前因,不问未来。女人做得到,男人很难说。

关于不伦之恋,对于女人而言,不伦之恋等于抢劫,是很重大的悲壮事件,需要强大的、足以战胜自己的力量,战胜了,可以不要回头路。对于男人,不伦之恋等于盗窃。盗窃成功是很欢喻的,不成功可以等待下一次机会。

有人喜欢婚姻,并臆想婚姻能解决很多问题。也有人不喜欢婚姻这种形式。对婚姻是持不同政见者,即使再爱,也会在婚姻这块礁石上触礁沉没。

婚姻不是爱情的绿洲。其实无论男女,对自己的爱情沙漠都有想耕耘之心,枉度青春的焦虑,对于有体力上限的男人来说更是急迫。女人对爱情需要紧张感,但也需要安全感。婚姻能提供安全感,却会松懈紧张感,这是一对矛盾。抱着爱情的目的去结婚,或者抱着结婚的目的去恋爱,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必然会失望。如果一定要用爱情去衡量,婚姻很少有成功的。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太较真了。总是拿新鲜水果比果脯,那不是越比越没劲吗?其实果脯,存起来更长久。

幸福是自己在园子里种的花,一半自娱自乐,一半做给别人看。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予终极。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最美的风景往往在旅途,可多数人习惯生活在别处。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是死亡,爱情的终点是结婚,婚姻的终点,是人人都成了哲学家。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看了很多与爱情无关的推理小说和盗墓小说。我觉得爱情是有诸多不明因素的谜存,是不可解,不可思议的玩意儿,是气态存在,气若游丝,不可固化。爱情需要有无限的离奇性和意外性,需要有男女之间的悬疑、猜忌、想象、嫉妒,甚至是谎言。持续的紧张感,才是爱情的醍醐味道。

前不久闺密跑过来对我说,一个月,足够开始和结束一段不算单薄的都市爱情。

然后她喝口水,摩拳擦掌,准备跟我讲述她这一个月的情事。

我笑,亲爱的,哪里需用一个月,一周就行了。

我心想,一周也是长了,有时一天就够了。就像有些鱼,吃身体,有些鱼,就是吃头尾的,头尾一起烧才好吃呢。  事情都是差不多的套路:特定的场合,他和她互有了感觉,互相短信试探几个回合,单独见面吃饭,然后拉手、拥抱、亲吻;再次见面,吃饭、拉手、拥抱、亲吻、缠绵;下次见面,还是这些内容,然后有一点点倦;再下次见面,依旧这些,有了更多的倦,想到未来……唉,哪里有什么未来呢。不如就这样吧。

最后感觉耗尽,一拍两散。也不用说再见。

女友还是有点怅然,不是怅然那男人,而是怅然那感觉的失散。我本想说,你不想散,就节省点用“感觉”。转念一想,“感觉”又不是钱,节省点可以延长使用时间。本就是萍水缘,“感觉”没有根基,来无影去无踪,省着点用也会散,挥霍掉也会散。“感觉”这玩意儿的玄妙在于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店。

当然,消失一段时间后再次邂逅,“感觉”没准又会积聚起来一些,但一定是和上个批次的不一样,而且回光返照的余威通常很有限。越年轻的时候,“感觉”越呈线形,后来大概是呈点状的。来了,走了,来了,走了。稀松平常。

爱情(姑且把“感觉”拔高一下),越到后来越会发现只是一桩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是一种内在能量,需要释放的不仅是物理的,还有精神的。所以爱情是一场热病,一场内耗。爱情在的时候,真好,原本干燥的天气会莫名地飘起毛毛细雨,爱情走了,也不坏,原本干燥的气候变得更加干爽,把迷乱的散片提炼成理论的冻干粉。有爱情,人生加分,没爱情,钱财加分。

昨天,某蓝颜在两千里之外的月光下泡温泉,然后他想到我,跟我发短信,告诉我大海,月光,温泉,还有思念。

我很高兴他们会在做比较感性事情的时候想到我。当然,物理上,他身边或许还有个美女,但精神上,他将我视做一个“假想敌”,一个可以对戏的人,说明在他们眼中我尚且是个可以不让他们的感性情怀空投递的人。

宁当身远千里,不做心远千里。我觉得,除了真命天子,蓝颜知己是爱情最好的状态。

对某些蓝颜,我有过疑似爱情的瞬间。但为什么要去捅破,点燃?舍不得的。时过境迁,我还是珍视他们,更珍视。感谢你允许我在心里那么投入的,那么不落痕迹的,那么真心真意的,爱你。

女友问我,等她消停一段时间再遇到一个心动的人还要不要重走一遭了?

我回复,不要害怕入戏,在落幕前离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二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25697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