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政道与商道(跟曾国藩学做官向胡雪岩学经商)
内容
编辑推荐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这套绝学用之于官场,则屡试不爽,这正是挣扎起伏在官场之中的人应该学习的。

胡雪岩从一个仰人鼻息的钱庄伙计,变成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头戴红顶翎身穿黄马褂,大福大贵,天下无人能比。他自有一套从商绝学,这正是在商海之中苦苦拼搏之人应该掌握的。

本书通过分析曾国藩与胡雪岩的从政、从商经历,总结出他们的官场绝学、从商经要,全面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秘诀,对于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读者来说将大有益处。

内容推荐

曾国藩出身普通农家,朝中无任何依傍,二十八岁中第,三十七岁时便官至二品,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后又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创造了清廷升官最快、保官最稳的官场奇迹。他官运如此亨通,究竟是何缘故?

胡雪岩从一个出身贫寒的钱庄小伙计,成为名动天下的“红顶商人”,涉足于钱庄、典当、生丝、粮食、军火、船厂、药店等各个行业,创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既富且贵,无人能出其右,外号“大清财神”。他商绩如此辉煌,到底凭的什么?

目录

 上篇 跟曾国藩学做官

第一章 学升官:连升十级有秘诀

 1.把握机遇,借梯而上

 2.善结贵人

 3.不争之道

 4.要砍出自己的“三板斧”

第二章 学修身:为官必备“防火墙”

 1.戒怒

 2.戒贪

 3.戒色

 4.戒嫉

第三章 学交友: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

 1.选择朋友有标准

 2.曾国藩的拜年顺序

 3.诤友是宝

 4.宽和待友

第四章 学自控:做人贵在自我管理

 1.对读书的自我管理

 2.对错误的自我管理

 3.对情绪的自我管理

第五章 学齐家:家是“革命”的根据地

 1.莫因仕宦出纨绔

 2.家和福自生

 3.做个好“网管”

第六章 学做官:为官一定戒官气

 1.摆阔气招霉气

 2.为官一定戒官气

 3.高调做事,低调做官

第七章 学用人:用对人方能做对事

 1.爱“才”如命

 2.相人之术

 3.选人才有标准

第八章 学保官:任他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1.靠山倒了官照升

 2.要官莫要直接说

 3.上不猜忌下不妒

第九章 学驭人:对待下属要恩威并济

 1.赏亦有道

 2.恩威并济是治理之道

 3.驾驭人才要软硬兼施

第十章 学处世:圆融中庸,进退自如

 1.天道忌盈,业不求满

 2.顺境逆境,泰然处之

 3.圆融中庸,切忌斗狠

 下篇 向胡雪岩学经商

第十一章 学赚钱:跳出钱眼挣大钱

 1.庸人敛财,智者生财

 2.以财招才,靠才生财

 3.讲究诚信,金钱自来

第十二章 学宣传:打造一块金字招牌

 1.店铺设置有门道

 2.打造一块金字招牌

 3.金碑银碑不如口碑

第十三章 学交友:助人如助己

 1.助人胜似助己

 2.替对方想一想

 3.雪中送炭交情深

第十四章 学用人:人才是最大的财富

 1.慧眼识人,知人善任

 2.取人之长,为己所用

 3.不招人妒是庸才

第十五章 学做势:该出手时就出手

 1.东风未来备好船

 2.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

 3.转“危”为“机”是本事

第十六章 学相处:花花轿子人人抬

 1.维护别人的面子

 2.低调免遭妒

 3.有钱大家挣

第十七章 学投资:眼光决定高度

 1.政治投资:舍不得钱财,找不得靠山

 2.感情投资:情义当先,无往而不利

 3.生意投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第十八章 学心态:非常事平常心

 1.处变不惊好心态

 2.危机面前沉住气

第十九章 学做人:商道即人道

 1.圆融处世莫结怨

 2.善始善终留英名

第二十章 学教训: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1.防人之心不可无

 2.莫存侥幸心理

试读章节

1.把握机遇,借梯而上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机遇是魔鬼,它把住了天堂和地狱的门口。”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重要的机遇,如果抓住了,就能把人从地狱拉上天堂。纵观曾国藩的一生,有一个重要的机遇,使他的官运出现了“分水岭”似的变化,在这之前,他只是一个平庸的文吏,曾经因为不怕得罪“老板”,给皇帝提建议,差点被免职摘脑袋。但是抓住这次机遇之后,他一下子从一个平庸的文吏成了朝野举足轻重的大臣,荣宠一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遇呢?

我们知道,对于官员来说,最好的机遇不是为领导锦上添花,而是为其雪中送炭。在领导遇到了难题或者遇到了大麻烦、焦头烂额之际,能够挺身而出,帮领导摆平麻烦,这就是让领导另眼相看、改变官运的最好机遇。咸丰皇帝这个领导,曾经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就是太平军起义。面对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清朝大大小小的官员立刻慌了手脚。皇帝赶紧派兵镇压,可是单凭正规军的力量难以如愿,于是,想出了让地方办团练的办法。

当时,清政府下令地方官举办团练,还任命一些回籍官员为团练大臣,利用人地两熟、在地方又有号召力的优势来组织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军。咸丰皇帝大力“招聘”团办大臣之时,曾国藩正在回家奔丧的途中。

1852年6月,曾国藩被任命为江西省乡试正考官。赴任途中,当他走到安徽太湖县的小池驿时,忽然接到了母亲去世的讣闻,于是他经过向上级请示并获批准后,调转方向,急急回老家奔丧。正在这时,他接到了朝廷命他留籍襄办团练事务的谕令。

曾国藩本是一个文吏,而且皇帝并不是十分喜欢他,还一度想免他的官摘他的脑袋,在这个紧要关头,为什么会想起他?为什么会授予他如此重任呢?这是因为他人的极力推荐,这个推荐之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这个人就是已经退休的老臣唐鉴。太平军起义,咸丰皇帝慌了手脚,赶紧请告老还乡的老臣唐鉴人京问计。唐鉴是曾国藩的老师,他对曾国藩非常了解,向皇帝推荐了曾国藩。他向皇帝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还说“曾涤生(曾国藩号)才堪大用,为忠诚谋国之臣”。面对皇帝怀疑的目光,唐鉴以自己一生的名望作担保,请咸丰帝坚信曾国藩将来必成大事。

有一句话说道:“机遇有时是很烫手的。”老师唐鉴拼力为曾国藩争取来的机遇,在曾国藩看来,确实是很烫手的,所以他迟迟没有去接,甚至还想推掉。曾国藩虽有爱民报国的君子理想,但是天性谨慎。他一直对咸丰帝刚刚登基之时自己上书言事被皇帝斥责一事不能释怀,加之自己又是一文人,对兵事实在是不太懂,很害怕自己半世名节因此而毁于一旦。不成事,皇上看不起,成事,又会引得满人担心。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老板——皇帝是满人,他最大的忌讳就是汉人有军队。所以曾国藩觉得无论办好还是办不好,到最后可能都是两头吃力不讨好。而且,当时他还正在为母守孝。当众人都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劝他出山的时候,曾国藩却依然犹豫不决,左右担心,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写折辞谢皇帝的命令了,眼看着大好的机遇就这样丢掉了。

恰在此时,传来了太平军攻克武汉、又要反攻湖南的消息。在这紧要的危急时刻,曾国藩的至友郭嵩焘连夜赶至曾家,力劝曾国藩出山办团练。

郭嵩焘一见曾国藩,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可惜张中丞、左季高(左宗棠)、江岷樵(江忠源)都看错了人。我郭嵩焘这二十年来自认与你最相知,看来也靠不住!”曾国藩听了之后,脸立刻红了。郭嵩焘一见,以为有门,接着说道:“湖南水路提督鲍起豹说,曾国藩乃一介文弱书生,他有何本事办团练,别看他平日气壮如牛,到头来一定胆小如鼠。"这是典型的激将法,虽然郭嵩焘用得炉火纯青,可是曾国藩根本不接招,他笑着说自己不是当年的周公谨,不是几句话能够激得了的。

激将法失败了,郭嵩焘赶紧变化招术,他知道,曾国藩不出山,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朝廷方面的担忧。于是郭嵩焘告诉他说,这次朝廷下令曾国藩出山,在他的恩师唐鉴推荐之外,皇帝又征询了恭亲王奕诉和内阁学士肃顺的意见,二人也竭力保举曾国藩。曾国藩在朝中与恭亲王、肃顺都有过接触,知道他们二人各有优长,是皇族中的拔尖人物。现在,若有恭亲王、肃顺在朝中支持,就不怕地方的事不好办。郭嵩焘的话化解了曾国藩的担忧,既然朝廷方面是极力支持的,就不用担心自己势力的扩张会招致朝廷的猜疑。而且如果推辞也辜负了老师及他人的举荐之心,使他们也不好下台。这番话下来,曾国藩动心了。

接着,郭嵩焘帮助分析了当下的形势:虽然太平军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有严密的体系和雄厚的人才储备,但是太平军有个致命的弱点,上帝教与上千年中华文明为敌,所到之处毁学堂、砸孔庙、杀儒士,文人学士都很恨他们。另外他们还毁关庙、焚庙宇,普通的老百姓也难以接受。所以他们的做法将激起天怒人怨,如果曾国藩这时能以捍卫名教为名办团练,自然能得人心。一番话下来,曾国藩“三角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算是初步同意了。

对于为母守丧的事情,郭嵩焘说出山办团练本是保孔孟之道,正大光明。家事可以托付给弟弟们照顾,自然很好解决。

一切担心和麻烦都排解掉了,烫手的机遇左推右推,还是终于接住了。曾国藩拜别母亲亡灵,带着弟弟曾国葆离家,“墨经出山”,从此走上了成为晚清重臣的道路。

【跟曾国藩学做官】

曾国藩说过:“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生的资本,不能靠别人送来,只能靠自己挣来。大丈夫成事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关键时刻要借梯而上。虽然出山办团练这件事情曾国藩是犹豫不决,但是经过多年的官场实践,曾国藩清晰地认识到争取机遇的重要性了。

P3-5

序言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曾国藩出身农家,朝中无任何依傍,却在三十七岁时便官至二品,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掌管机枢军政大事,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连跃为二品大员,后又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创造了清廷升官最快、保官最稳的官场奇迹。曾国藩官运如此亨通,是何缘故?

胡雪岩从一个出身贫寒的钱庄小伙计,成为名震天下的“红顶商人”,涉足于钱庄、典当、生丝、粮食、军火、船厂、药店等各个行业,创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既富且贵,无人能出其右,创造了那个时代的奇迹。胡雪岩“商绩”如此辉煌,凭的什么?

曾国藩和胡雪岩都生活在晚清乱世王朝,都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后人难以超越的成就。曾国藩曾被后人推崇为“一代官圣”,是很多人崇拜的偶像。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这套绝学用之于官场屡试不爽,这正是寄身官场之中的人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出身寒门的胡雪岩,被后人推崇为“一代商圣”,他由钱庄起家,设典当,倒生丝,以金融为龙头;贩军火,筹军饷,借洋款,办船厂,开药店,层层托靠,坐收渔利;周旋于官府势力、江湖漕帮、洋商买办、三教九流之间;他生逢乱世,结缘权贵,纳粟助赈,左右逢源。从一个仰人鼻息的钱庄伙计,变成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头戴红顶翎,身穿黄马褂,大福大贵,天下无人能比。鲁迅先生说胡雪岩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这“最后一位商人”自有一套从商绝学,这正是在商海之中苦苦拼搏之人应该学习和掌握的。

本书通过分析曾国藩与胡雪岩的从政、从商经历,总结出他们的官场绝学、从商经要,全面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秘诀,对于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读者来说将大有益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政道与商道(跟曾国藩学做官向胡雪岩学经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玉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3804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