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诱惑侦查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刑法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博士论文答辩中专家提出的合理建议,比较研究了两大法系有关诱惑侦查的历史沿革,以刑事法为视野分析讨论了诱惑侦查的概念、特征、类型及其价值问题,先将设诱行为分为职责型设诱行为和命令型设诱行为进行重点探讨,并基于以上的理论体系的设定分别分析了设诱者和受诱者的刑事责任,然后通过对两大法系中代表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制的考察,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构建我国的诱惑侦查法律体系的建议,使诱惑侦查在保障人权的基本框架内更好地发挥作用。

内容推荐

诱惑侦查,是刑事侦查中一种独特的秘密侦查手段,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尤其是某些特殊案件中应用频繁。作者在本书中,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以平衡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控制犯罪与程序正义为理念,从刑事法学、刑事证据学、刑事侦查学、法理学等多层次和多方位对诱惑侦查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考察。其间,通过反思诱惑侦查的正当性问题,引发出命令行为与职务行为的深入探究,主张以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前的主观意志为标准,将诱惑侦查分为引发和诱导两种类型,进而将该两种类型细化为多种表现形式。作者同时提出,诱导型诱惑侦查应类似于英美国家刑法中的侦查陷阱,并从刑法学角度对于受诱行为和设陷行为的违法性及其相应责任进行剖析。在上述基础上,作者最后对我国诱惑侦查的规制提出了有价值的构想。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诱惑侦查沿革论/5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诱惑侦查理论之形成/5

一、英国陷阱抗辩之源起/6

二、美国“陷阱理论”之确立/8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诱惑侦查理论之概览/18

一、欧洲国家诱惑侦查理论之鸟瞰/18

二、亚洲国家日本诱惑侦查理论之考察/21

 

第二章 诱惑侦查本论/25

 第一节 诱惑侦查的概念/25

一、语义之考察/25

二、概念之界定/30

三、成立之要素/36

 第二节 诱惑侦查的特征/38

一、手段的诱惑性/39

二、认知的差异性/40

三、实施的限制性/41

四、效力不确定性/42

 第三节 诱惑侦查的类型/42

一、分类标准之我见/42

二、引发型诱惑侦查/44

三、诱导型诱惑侦查——侦查陷阱/46

 

第三章 诱惑侦查价值论/52

 第一节 诱惑侦查价值之蕴意/52

一、诱惑侦查价值之内涵/52

二、诱惑侦查价值之标准/54

 第二节 正当性诱惑侦查之正面价值/55

一、内在的正面价值/56

二、外在的正面价值/58

 第三节 非正当性诱惑侦查之负面作用/61

一、内在的负面作用/61

二、外在的负面作用/65

 第四节 诱惑侦查之取舍/70

一、存废之论争/70

二、本书之介评/78

三、评判之标准/81

 

第四章 设诱行为论(一):职责型设诱行为/85

 第一节 理论前提一:正当行为之概述/85

一、称谓之确认/86

二、类型之划分/90

三、本书之管见/93

 第二节 理论前提二:职务行为之界定/96

一、职务行为之内涵/96

二、职务行为之归类/99

三、职务行为之分类/101

 第三节 设诱行为及其内涵/103

一、设诱行为之概念/103

二、设诱行为之类划/104

 第四节 设诱行为之正当性/105

一、正当性设诱行为/105

二、非正当性设诱行为/108

 第五节 设诱行为之过限/109

一、观点之综述/110

二、学说之评判/113

三、设诱之过限/115

 

第五章 设诱行为论(二):命令型设诱行为/117

 第一节 理论前提:命令行为之正当性/117

一、依命令行为之释义/117

二、命令正当化之各议/118

三、正当性命令之标准/121

 第二节 命令型设诱之界定/125

一、命令型设诱之特征/125

二、两种设诱之区分/126

三、命令型设诱行为之类型/127

四、命令型设诱之正当/129

 第三节 命令型设诱要素(一):命令型设诱之主体/13I

一、设诱命令者/131

二、设诱命令中介者/132

三、设诱命令执行者/132

四、关于受委派者/133

 第四节 命令型设诱要素(二):命令型设诱之行为/134

一、行为之分类/134

二、行为之程序/136

三、行为之内容/138

 第五节 命令型设诱要素(三):命令型设诱之“认知”/139

一、关于“认知”的争论/139

二、对违法性命令的“认知”/143

三、设诱命令“认知”之符合/147

 

第六章 设陷者责任论/149

 第一节 设陷责任概说/149

一、设陷责任界定/149

二、设陷责任主体/150

三、设陷责任分类/151

 第二节 设陷责任之聚讼/152

一、国外之主张/152

二、国内之观点/153

三、本书之拙见/154

 第三节 设陷责任之承担/156

一、一般违法性责任/156

二、刑事性违法责任/157

三、落陷缘由与设陷罪责/158

四、设陷犯罪与相关各罪/160

五、设陷犯罪特殊问题探析/162

 第四节 设陷教唆罪责论/167

一、设陷教唆之概念/168

二、设陷教唆之特征/169

三、设陷教唆之构成/171

四、设陷教唆之类型/172

五、设陷教唆之形态/178

 

第七章 受诱者责任论/182

 第一节 受诱责任概说/182

一、受诱之概念/182

二、受诱之主体/183

三、受诱之类型/184

四、受诱之阶段/186

五、受诱之责任/187

 第二节 受诱责任之纷争/188

一、国外主张之鸟瞰/188

二、国内观点之聚焦/190

三、诸家说法之简析/191

 第三节 受诱者之罪责/193

一、受诱者罪责之涵义/193

二、受诱者罪责之分类/194

三、受诱者行为之犯罪性/194

 第四节 受诱者罪责的其他问题/196

一、受诱者之认识错误/196

二、受诱之不能犯形态/198

三、间接受诱者之罪责/199

 

第八章 诱惑侦查规制论/201

 第一节 国外诱惑侦查法律规制/201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制/202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制/207

三、国外诱惑侦查法律规制小议/210

 第二节 我国诱惑侦查规制现状/211

一、我国诱惑侦查的适用现状/211

二、我国诱惑侦查规制现状/213

 第三节 诱惑侦查之适用原则/216

一、要素合法原则/216

二、必要限度原则/218

三、消极设诱原则/221

四、司法审查原则/221

五、过错追究原则/222

参考文献/224

后记/24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诱惑侦查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94462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18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