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金财富新视角/黄金经济新观察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部分 金融海啸与黄金市场

金属是人类构建经济大厦不可或缺的物质要素,但没有任何一种金属可以像黄金那样在人类心目中占据如此崇高的地位:即使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洗礼,仍然难以磨损其永恒价值和绝对财富的光辉;在当代信用资产的汪洋大海中,黄金更成了财富不被通胀吞噬的唯一希望。于是,随着我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黄金管制的解除,黄金与一般民众实现了零距离之后,在我国日益增多的投资者进入了黄金市场。

一、黄金市场怎么了

当一个人拥有的资产仅能维持他自己几天或几星期时,他很少想到要从这种资产获得任何收入……但当一个人拥有的资产足以维持几个月或几年时,他自然从其大部分来获得一种收入,只保留一小部分做直接消费之用……

——亚当·斯密

黄金投资在我国形成潮流,起始于2004年,虽然之前已是暗潮涌动。这是因为直到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始运行,我国的黄金管制才宣告解除,再到2004年才将黄金市场从商品市场向金融市场转轨的任务正式列入改革日程,一般民众进入黄金市场的政策环境才算初步形成,成为一种现实的投资选择。

而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这一时刻的到来似乎有些姗姗来迟,因为此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已推进了20余年,已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家庭的财富积累大大超越了“仅能维持他自己几天或几个星期”的水平,因而有了获得家庭资产性收入的要求。早在此前的十多年就已有民众开始了股票投资和房产投资,这些已有投资经历的民众更为渴望新的投资方式的出现。可以说,民众对于黄金投资心仪已久。所以,当黄金投资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后,黄金投资便很快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热点,并形成了一支逐步壮大的投资者队伍。

这是2004年之后黄金投资潮流迅速形成的政治与经济的背景。

之所以日益增多的一般民众选择黄金投资,主要是基于对个人资产保值和投资安全的追求。正是因为如此,有不少在股市上、房市上投资的“失意者”或“失败者”转身于黄金投资,以期能“堤外损失堤内补”,在黄金投资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但是,有多少黄金投资者实现了这个目标,却是一个让人倍感困惑的问题。

2004年秋,笔者到一个县级市出差,看到宾馆一层的一个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企业与银行联合开办二级黄金市场,在数十台电脑前座无虚席,坐满了个人黄金投资者。与他们座谈了解到,他们大多有炒股经历,现在转战到金市,主要是认为黄金投资更安全。当时他们信心满满,我们相约再见。但是,两个月后我再访该市,却已风光不再,到上午10点多钟,市场中的投资者仍寥寥无几。原来只几个回合,信心满满的投资者便铩羽而归了,这些寻找投资避风港的人在黄金市场中重演了失败的悲剧。

从2004年至今只有短短的5年,在黄金市场中的投资者个体性的投资损失随时都可能发生,而带有普遍性的具有群体特征的投资损失事件起码已发生了3次。

第一次发生在2005年8月,当时从2002年开始的黄金牛市已持续了近4年,金价不断上涨,此时达到了460美元,比2001年平均金价已上涨了近7成。此时,对金价出现了涨势能否持续的担心预期,因而使我国黄金投资者纷纷做空。但之后金价并未如人们的预期走低,反而是一路走高,到年底竞突破了500美元大关,达到530美元,因而做空者普遍发生了投资亏损。但因为是刚刚进入黄金投资市场,大多投资者比较谨慎,虽然这次群体性事件造成的亏损面广,但程度并不特别严重,这是市场给我国黄金投资者上的第一堂风险教育课。  第二次是发生在2006年第二季度,当年4月金价突破了600美元大关,而之后的1个多月的时间更突破了700美元大关,达到了732美元,创25年来的历史新高。或许是为金价气势如虹的涨势所折服,也许是对2005年8月做空的警惕,在如此高价位上仍是一片看多声,人们乐观的预期突破850美元的历史高位已指日可待,受此影响我国黄金投资者普遍继续做多。但是,金价的实际变化再次让人跌破眼镜:金价不仅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上涨,突破850美元,反而调头下行,并且下跌速度之快让人防不胜防,在数天内便下探530美元,大幅下滑了近200美元,降幅近3成。我国黄金投资者再次遭遇“滑铁卢”。因为这次金价回调幅度大、速度快,投资者更难以应付,只能平仓止损,因而,损失大于2005年8月做空失策。

2006年第二季度做多失误的教训并没有给我国黄金投资者提供持久的规避市场风险的免疫力,投资损失的悲剧一直不停地上演着。

第三次是发生在2008年金价的上涨,使之前6年的牛市都黯然失色,年初便突破850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位,3月更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达到了1030美元,创造了金价的历史新纪录。金价的大幅上涨也使投资者对市场有了更高的预期,市场的乐观气氛弥漫,有人认为这也仅是牛刀小试,黄金牛市仅进入了第一阶段,更大上涨还在后面,国际金价达到1500美元也不是梦想。于是我国黄金投资者在高价位上继续做多。但是,金价再次出乎人们的预期,两天内便下跌了100美元,到11月中旬更下跌到714.3美元的全年最低价位。这次不仅是金价下跌幅度空前,而且由于更多的黄金投资者被贪婪和盲目所驱使而加大了投资的杠杆比率,这样做虽然扩大了可能的盈利,但同时也扩大了投资风险,因而,这次做多失误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格外巨大,损失上亿者大有人在:著名的黄金投资人张卫星因此而爆仓倒闭;传闻广东某个小镇因大量居民参与其中而损失巨大,个人财富严重缩水,使当地经济水平倒退到了20年前。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价值永恒的黄金在当今黄金市场中是如此的飘忽不定,使人难以把握,其诡秘与莫测并不逊色于股价和汇率。黄金市场的不确定性,使黄金投资者面对与股市、汇市、债市相同的投资风险,付出的代价会同样的沉重。

这与我们认为,投资黄金就是为人生购买了一份保险的传统理念和对黄金市场是资金避风港的期待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使远离半个世纪之久,今天重返黄金投资市场的投资者发问:“黄金市场怎么了?”黄金还是不是人类社会的绝对财富,还能不能成为保卫民众财富安全的最后一个卫兵!

疑惑与质疑来源于对现实的感知,这种感知使我们感到当今的黄金市场与我们传统的认知已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不同的本质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了这种变化——我们一片茫然。这种茫然主要是缺乏对这种变化长短优劣评价的客观标准:当代黄金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因而,黄金市场的变化是国际金融市场演变发展的结果。而当代国际金融市场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市场,这个市场的规则和机理已作为普遍价值而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榜样和目标,因而对当代黄金市场的反思,也就是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方向和目标的质疑,这样做需要勇气,更需要依据,然而后者在那时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依据的质疑只能是炒作,是作秀,而我们需要的是进行严肃的论证,只有以严肃的论证为基础的批判和反思才具有力量。

幸而有近期呼啸而来的金融海啸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论证依据,使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对当代黄金市场进行再认识。

金融海啸发端于美国,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初显之时,我们还更多地认为这与己无关,是别人家的事,但到了2008年已演变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就连多年来经济发展强劲,一直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角色的中国也不能幸免。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还会有多大的影响仍是一个未知数,因为事态还在发展之中。金融海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负面事件,但它也带来一些积极的意义,这就是金融海啸无情地冲洗掉了神圣偶像的面纱,而将以美元为中心的当代金融体系的本质赤裸裸地揭示了出来,从而使人们禁锢的思想得到解放,促使人们对自己的选择作出重新思考。

金融海啸2008年肆虐全球,而引起了全球性的反思,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开始了终结的历程,新的金融体系的建立即将开启。这就为我们审视当代黄金市场和探讨未来黄金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时代的坐标,而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批判,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开当代黄金市场之惑的钥匙。既然我们把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批判作为解开当代黄金市场之惑的钥匙,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了解美国金融市场开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它又如何酿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

……

P1-6

目录

第一部分 金融海啸与黄金市场

 一、黄金市场怎么了

 二、美国发生的那些事儿

 三、美元霸权与美元游戏

 四、功能异化的黄金市场

 五、打造稳定金融之“锚”

第二部分 黄金储备的时代价值与光辉

 一、黄金储备的来世回眸

 二、世界货币:黄金储备凸显辉煌

 三、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

 四、美元霸权与黄金非货币化

 五、黄金储备,弃儿乎?

 六、新时代的新支点

 七、我国的黄金储备及功能演变

 八、我国黄金储备的多与少

 九、让黄金储备动起来

第三部分 藏金于民黄金投资流行时

 一、藏金,从官到民的历史

 二、苦难中的黄金历史情结

 三、藏金于民:因管制而阻隔

 四、从潜流到潮流的转变

 五、黄金投资:先“藏”后“炒”

 六、新世纪藏金于民的社会价值

 七、我们欠缺的和应弥补的

第四部分 市场化时代黄金企业发展的相对论

 一、转轨:一个新时代的话题

 二、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是成功者

 三、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

 四、从要素市场到产品市场的渐进

 五、指令源:一个发展的基本问题

 六、不确定性:黄金企业的风险之源

 七、改革:一个更大的发展视野

第五部分 黄金营销:千年之变的现实选择

 一、黄金生产者尚未耕种的荒原

 二、市场优势并非源于稀有

 三、走下货币圣坛的黄金

 四、黄金供给已相对宽裕

 五、影响显现,困局待破

 六、竞争全方位、营销势必行

 七、开拓第二效益源泉

 八、谁是黄金营销的主力军

 九、外国的“和尚”先念经

 十、不能永远是旁观者

第六部分 黄金文化商品化的理性审视

 一、文化有价

 二、两种需求和两种财富

 三、物质财富效应递减规律

 四、谁动了黄金首饰业的“奶酪”

 五、为“文化掘金运动”理论奠基

 六、新“文化掘金运动”剑指何方

 七、文化掘金:并非浪漫的小夜曲

 八、重塑社会黄金文化氛围

 九、佐证:欧洲的黄金文化成果

 十、理性审视后的思考

第七部分 黄金文化商品化的实践探索

 一、产品工作层面:追求文化赋存最大价值

 二、企业工作层面:品牌文化铸核心竞争力

 三、行业工作层面:文化产业拉长产业链条

 四、社会工作层面:内外兼修树黄金文化观

第八部分 延长黄金产业链之经济学

 一、突破地质资源的“围城”

 二、非金项目:黄金行业的痛

 三、专业化与多元化

 四、经历挫折后的思考

 五、延长黄金产业链:关联多元化

 六、谁会成为明日之英雄

 七、延长黄金产业链的现实模式

 八、并非是结论的结束语

内容推荐

黄金,是人类的绝对财富,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情愫;它在神庙圣殿里诠释神秘;在王冠权杖上诠释权威;在珠光宝气中诠释富贵。今天,它与百姓相随诠释安全——与时俱进,黄金永恒的光环中闪烁着时代的光辉。

编辑推荐

在投资市场多元化的今天,你会选择哪个市场作为自己的创富舞台?在本书中,它将介绍有关黄金市场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内容包括:金融海啸与黄金市场;黄金储备的时代价值与光辉;藏金于民黄金投资流行时;市场化时代黄金企业发展的相对论;黄金营销:千年之变的现实选择;黄金文化商品化的理性审视;黄金文化商品化的实践探索;延长黄金产业链之经济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金财富新视角/黄金经济新观察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山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606445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4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5: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