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潜伏在办公室
内容
编辑推荐

职场版《潜伏》强势登陆!凤凰博报名博新贵陆琪一鸣惊人之作!凤凰博报点击排行第1名的长篇系列博文!凤凰网百万网友推荐出版!

你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看!身处职场,难免遭遇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危机四伏中,如何成功潜伏? 职场博弈23条潜规则,让你醍醐灌顶;情景小说式案例诠释,让你身临其境。

内容推荐

《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

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

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目录

第一章 你是小人物么?

职场潜规则第一条: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志向决定命运。

第二章 你是别人的奴隶么?

职场潜规则第二条: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第三章 你和同事平等么?

职场潜规则第三条:你一定要有远大志向,如果实在没有,那就赚钱吧。

第四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

职场潜规则之四: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第五章 交流是一种武器

职场潜规则第五条:偶尔跟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第六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职场潜规则第六条: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第七章 你是上级的私产

职场潜规则第七条: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第八章 缓冲的消失

职场潜规则第八条: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敌人。

第九章 正反耳报神

职场潜规则第九条: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第十章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职场潜规则第十条: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第十一章 奴性的消失

职场潜规则第十一条:上司不是可效忠的,而是可利用的。

第十二章 不做排头兵

职场潜规则第十二条: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第十三章 傻瓜最容易生存

职场潜规则第十三条:少一点诡计,多一点装傻。

第十四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常遭人嫉是蠢材

职场潜规则第十四条:一定要有缺点。

第十五章 不公平的关系

职场潜规则第十五条: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这层意思一定要明白。

第十六章 职场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职场潜规则第十六条:别等着别人的恩赐,要进行利益的交换。

第十七章 九真一假的神奇

职场潜规则第十七条: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第十八章 信任的反面

职场潜规则第十八章: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第十九章 与上司相反的立场

职场潜规则第十九条: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第二十章 后退才是进攻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条:要叫一个人灭亡,就先让他疯狂。

第二十一章 正面的谎言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一条:把每个谎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

第二十二章 永远存在的伤害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二条: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面,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

第二十三章 知行合一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三条:最后的忠告,就是知行合一。

《潜伏在办公司》人物点评

试读章节

职场潜规则第四条: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聪明并不是职场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

当然这不是说一个人越笨越好,而是你完全不需要有超越大部分人的聪明,你只需要有和你理想匹配的智慧就可以。

理想是需要和智慧匹配的,在如今这个危机四伏的世间更是重要。如果你的聪明够赚一百万,就定下赚百万的计划,不要超过。

如果理想超过了智慧能达到的程度,那就意味着你将进入一个比你想象更险恶的竞争环境,周围的人聪明都超过你,你只会失败的很惨。

但相对而言,这还不是最危险的。尤其是在基层的位置,你完全可以忽略聪明这个指标,因为你们都在做同样简单的事情,赚无需花费智力的钱。

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位置,什么情形下,有一点却是你切切不可忘的。

那就是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看过《潜伏》的人都知道,余则成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是聪明么?不对,是他够小心。

而小心才是一个人在职场上最大的聪明。

你的工作,自然不会有余则成那么危险,但原理却完全相同。对于每个人来说,安全总是第一重要的。

做投资的人经常说,保住本金是最重要,而在职场上,保护好你自己同样应该排在第一位。

保护自己,比做好工作,赚到更多钱,升职加薪都重要的多。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从不会赞成人们去做犯法的事情。

历史上很多事情都告诉我们,什么都比不过稳定和安全的生存。因为时间真的会改变一切,你去冒险地做事情,有可能成功一时,但迟早有一天会出事,而只需要一次失败,那你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这个道理可以扩展来看。

譬如在娱乐圈里,很多明星靠着一时的绯闻和炒作蹿红,但犹如流星稍瞬即逝。但像现在正全球圈钱的纵贯线呢?他们年近四五十岁,一直到今天还走红,甚至比年轻人更能捞钱。

首先要明白,你的职场生涯是你一辈子的事业,而不是一时的事业。所以别逞一时之快,做事情都要着眼于一世。

这就是安全的由来。

但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安全呢?《潜伏》里的余则成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那就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要把在职场的每一天都当做潜伏来看。你说的话,你做的事情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所以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该你听到的事情听不到,不该你说的事情不要说。

在职场上,你总有机会听到秘密。或者是别人当八卦说的,或者是谈论时被你不经意听到。要假装没听到,更别去参与评论。

当你听到不该听的事情时,你要将此作为危机来对待,而不是八卦。因为你的任何言论举动,都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后果。

2.该你做的事情去做,不该你做的千万别做。

并不永远都是越勤快越好的,新人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老抢着干活,甚至是把所有事情都一肩挑起,还自以为在帮别人的忙。

仔细想想,如果你把事情都做完了,那别人还做什么?这岂不是说只有你一个人最重要,而别人都是多余的么?

你做完事情,就等于一个人占了全部的功劳,而这更是职场的大忌。功劳全是你的,别人一事无成,那你就是所有人的公敌。

你做了许多本不需你做的事情,而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只消一个错漏被人抓住,就足够对手打击你的了。

所以把分内的事情做到完美,而抢别人工作的事情,只可以在关键时刻且越少越好。

3.要摸清公司的脉络。

这同样是新人必须做到的。但往往有很多人,进公司一年后还没搞清楚公司内的人际关系和势力脉络。

这很危险。因为只有了解职场上的势力脉络,遇事时才能够做出最明智的判断。

了解你每个上司的靠山和亲信,知道他们的喜好,认识他们的朋友,以及分析职场上谁未来的前程会更好一些。这都是最基本的信息,如果连这些信息都没有,那根本无从谈起职场之路。

4.要选择朋友。

这也许很残酷,但依然重要,是职场小心做人的准则之一。

在职场上,对待同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天生领袖型的,你对所有人都不错,但并没有特别好的,在人们眼里,你没有亲疏之别。这样就没人晓得你和谁是一伙的。更没人会株连到你。

而另一种则是绝大部分人在用的,那就是有特别好的朋友。不管是吃饭逛街上班下班都腻在一起。在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选择了。

你的这个朋友有什么来头?他的上司是谁?属于哪一股势力,和你的是否相抵触?你朋友的才能底线在什么地方?对你实现自己目标有没有影响?

你要记住,当一个上司考验下属是否忠诚时,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而很多人遭遇莫名其妙的小鞋,甚至被打击,到最后也不清楚,自己是受到了朋友的株连。

而更有甚者,就是来自于朋友的直接打击。

P31-34

序言

这本书,必然要受道德家的责骂。因为在书里,我讲了太残酷的现实,做了太冷峻的剖析。

譬如本书做连载时,重庆某报发了一篇短文,以专家口吻斥责我所写的乃是“厚黑学”,是教人丢掉信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潜伏在办公室》一书,确实说了很多职场生存术,其中血淋淋的真实,残酷的规则,让道德家们很不满,觉得污秽了社会,染墨了人心。

道德家是怎样一个群体呢?他们似是生活在象牙塔内,并不晓得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他们自以为世界应该如他们所料想的那样,完全按照道德标准在运转。

我们都希望世界按照道德标准运转,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们生活的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充满了利益和各种规则。约束我们这个社会的,早就不是道德,而是法律。

道德是一种好东西,但它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没有成为控制社会的主流,至今也没有,这是残酷而冷峻的世界,不管道德家们怎么跳脚,都改变不了现实。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不是经济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信仰迷失的问题。

这本来就是一个信仰迷失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这时代里迷失了信仰的一分子。这同样是残酷的现实,并非某本电视剧,某篇文章,某个人可以改变。

如果这个时代是一堵墙,那我们就是墙边脆弱的蛋。是这个时代令我们迷失信仰,又怎么能让我们来承担责任?这个时代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该去承担一个时代的责任。

恰恰相反的是,我在文章中用几章内容提到要建立起自己的志向和信仰。道德家们却忽略这种现实,反而将一个巨大的社会命题转嫁在这本书上。

《潜伏》是一部非常好的电视剧作品,而一个作品的创作,不止是拍摄者,还有之后的观众和评论者,所有的感怀,想法,都应该做为这作品的一部分。

而每一个人,都有资格从《潜伏》里看出些东西,谁可以用道德标准去衡量人们对现实的考虑呢?

让道德家们悲哀的是,这个社会太现实,太过残酷。用道德标准办事完全无法生存,所以道德家为之跳脚骂人,他们不切实际地希望每个人都能和他们一样沉溺于空谈,沉溺在无端的妄想里面。

然后我们这社会需要的是什么?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需要生存,这是最现实不过的问题,我们需要吃饭,我们生存了才能为自己的信仰奋斗,也同样保证了生存,才能把这个国家建设的更好。

也许有道德家会说,一个用勾心斗角方法办事的人,又怎么能建设国家呢?

错了,大错特错,任何人都可以为这时代,为国家做事情,只要他们有这个愿望。

譬如明朝时的徐阶,他做过多少违背良心的事情,为严嵩大唱赞歌,替严嵩打压忠良。可最后呢?他扳倒了史上第一奸臣严嵩。

按道德家的眼光来看,徐阶该是十恶不赦才对,但他成功了,为国除害。

再譬如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他拔擢亲信,为办事不择手段,甚至连父亲去世都没有丁忧(这在明朝不止是个道德问题,简直就是禽兽不如的行为),按道德家来看,张居正是个完全丧失信仰的人。  但恰恰是这个人,办成了万历新政,使得民富国强。

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例子显示,只有做实事的人才能够办成事情,才能够让这个国家更加好。张居正把这些人称之为“循吏”。

而道德家们,则被称之为清谈。

清谈误国,历来如此。

本人的文章,授人以生存之术,绝没有任何厚黑成分。反倒是这个世界上,很多厚黑人现实地存在着,并掌握着许多职场新人们的命运。

你要教这些新人道德,自然很好,但他们还可以在职场生存么?难不成要让一批又一批人倒下,让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才合了道德家的心意?

授人以道德,看起来是善,但人们无法生存,实质是恶。

把这个世界的真实写出来,把这个时代的痛写出来,把人们之间争斗的手段写出来,让职场新人们了解明白其中的残酷。

只要你的目标正确,那你可以用一切合法的手段去实现它,余则成是这么做的,很多前辈先人是这么做的,我们自然也可以这么做。

这种方法,就是王阳明所传授的“知行合一”。

看着是恶,实际却是善。

我只是在写一部“职场现形记”而已,何来“厚黑”?

是为序

陆琪

2009年5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潜伏在办公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0914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6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