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科学-文明史的意义上探讨和算的发生发展,将其理解成一项学术事业在日本实现建制化的历程。乌云其其格的这项工作以和算为案例,揭示了东方学术在官学体制之外的制度化进程,表明了和算制度化进程得以在当时日本社会展开的社会-文化原因和机制。
作者认为,日本社会有着幕府与天皇双重权力结构,日本文化也有着皇家寺院文化与武家平民文化二元文化结构;权力更迭则为日本文化整合提供契机。在江户文化整合的大背景下,和算在当时日本社会通过确定家元-免许制度,采用艺道发展的模式自下而上地发生了综合建制化,形成了对传统中算研究领域的突破,更新了研究方法和术语,实现了知识的代际遗传和竞争机制。这项工作为探索和算的发生以及对中算的超越开辟了新的蹊径,对中国数学史研究也有启迪作用。
和算与中算属于同源(汉字文化圈)数学系统,对于中算在宋元时代以后的衰退与和算在江户社会里的崛起这一共时现象,可以从以下角度解释:和算在当时日本社会采用艺道化发展模式自下而上地发生了综合建制化并成为了一项社会文化建制;而中算作为儒家六艺之一长期依附于儒家以经学为主的文化体制,未能实现较充分的建制化并转变为一项普遍的社会文化事业。
序
引论
1 何谓和算?
2 和算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回顾
3 如何理解和算的发生?
第一章 和算发生的社会-文化动因
1.1 在多元文明的交点上
1.1.1 大陆文明对日本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
1.1.2 西方文艺复兴前期科学知识随天主教思想进入日本
1.1.3 对于日本社会-文化织构的基本理解
1.1.4 战国末期至江户初期寺院文化与武家文化的整合
1.2 日本民族数学观念的社会建构
1.2.1 中算的第一次输入
1.2.2 “算”在武家一平民文化中的含义及其历史变迁
1.3 桃山、江户时期文化整合:和算何以以艺道模式发展?
第二章 和算的建制化(1):对宋元数学纲领的接纳与重建
2.1 和算发生的认知基础
2.1.1 中算的第二次传入
2.1.2 战国至江户前期的日本实用数学
2.1.3 西算可能存在的影响
2.2 对宋元数学纲领的重建
2.2.1 学术语言及研究方法的更新:傍书法与演段术
2.2.2 基本问题域的确立
2.3 和算与相邻学科之关系
2.3.1 和算与天文、历学
2.3.2 和算与町见术
第三章 和算的建制化(2):学术互动机制与家元-免许制度
3.1 和算实现学术互动的主要方式
3.1.1 遗题承继
3.1.2 算额奉纳
3.2 家元-免许制度的确立与和算流派的形成
3.2.1 关流
3.2.2 宅间流
3.2.3 中西流
3.2.4 最上流的产生:会田安明、藤田贞资之间的论战
3.3 关流数学免许制度
3.3.1 秘传与算学免许制度
3.3.2 关流算学免许制度的变迁
3.3.3 关流秘传的公开
结论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