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在官场(做官的智慧与学问)
内容
编辑推荐

官场就是个场,场里的事情,都与权力有关,与官场中人对权力的态度有关。活在官场,就等于活在智慧里。人皆有智,区别只是大小和多寡。通常,大智做大事,小智干杂活儿,弱智只能捣乱。

从智力层面看,官场只有4种人,即:糊涂虫、平庸者、聪明人和智者大腕儿。书中有50位高官,有50种智慧或聪明,不妨试着读一下,可能会有收获。

内容推荐

官场就是个场,场里的事情,都与权力有关,与官场中人对权力的态度有关。权力是张冷面孔,看上去蛮横无趣且不讲道理,但权力的背后,却充满了智慧。自古以来,人们就从多方面解析为官之道,研究权力的本质和特点,由此便构建了关于权力的智慧系统。无论先秦诸子,还是后秦各家,他们的学说可谓五花八门,其核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及其智慧。

人们用智慧构建权力,打造官场,又通过权力释放智慧,实施统治。凡属清明盛世,权力总是平衡的、向善的,因而其基本面是智慧的。至于统治失范、世道变脸,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之一,就是权力出了问题,是官场智慧被扭曲、受嘲弄,从而导致了集体失智犯傻,政权由此倾斜并最终垮台。

活在官场,就等于活在智慧里。人皆有智,区别只是大小和多寡。通常,大智做大事,小智干杂活儿,无智只能捣乱。

目录

第一章 当好一把手的两个关键:择向与用人

 嬴政的道

 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

 王莽:不治之心病

 刘裕:从“寄奴”到皇帝的秘密

 亦僧亦帝:萧衍的困惑

 杨广的小智和大愚

 郭威的智慧

 陈胜的长处和短处

 李密为什么功败垂成?

 黄巢的人生三变

第二章 走向成功的核心战略:抓大放小

 大才李斯输在哪里?

 张良的睿智之道厂

 跟人的智慧

 王导和他的妥协理念

 谢安的进取之道

 魏征:良臣之路的独行者

 房玄龄的成功三宝

 狄仁杰的人杰之路

 宋璟的攻势人生

 姚崇的变通智慧

第三章 官场才子的必修课:知人与自知

 贾谊何以怀才不遇?

 学者董仲舒的从政障碍

 李固的误区

 曹植的硬伤

 岑文本:官场读书人不能承受之重

 张说:诗人的非诗化生活

 张九龄的幸与不幸

第四章 将军的另一挑战:反串角色

 韩信:选择之得与失

 李广为何走不通封侯之路

 李勛的纯臣之要

 郭子仪:战场是火,官场是水

 高骈:将军为何迷失神道

第五章 做官的最大技巧:顺势而为

 吕不韦的商道和官道

 汉丞相陈平的生存策略

 叔孙通的第三条道路

 公孙弘的升迁三略

 权奴霍光

 高颎的低调策略

 李纲:慷慨忠直的仕途追求

 褚遂良:官场能臣的是是非非

 颜真卿:把气节进行到底

 李德裕为什么步入朋党之争?

第六章 做官的永恒法则:留有余地

 政治流星:主父偃

 冯衍的聪明之误

 竹林名士的仕途秘籍

 封德彝:实用主义的仕途人生

 许敬宗:官场的长袖舞者

 李义府:官场的笑面杀手

 李林甫:官场的最大玩儿家

 房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试读章节

嬴政的道

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某些后来人靠他吃饭,因他扬名。这类人刻意研究他的功过是非,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天天争吵不休,最终把自己炒成了专家、学者及各类名人。他是想象中的一座桥,一头儿是政权林立的混乱世界,一头儿是天下一统的崭新天地。他用毕生精力,击溃了6个强劲对手,颠覆了一种过时的社会形态,创立并规范了新的统治模型。他活得夸张而又传奇,给人留下了太多悬念、太多想象。他的血统可疑,行踪多谜,就连墓地也深藏玄机,至今尚不能发掘。没有谁像他那样备受瞩目,颇多争议,毁也毁得,誉也誉得。

嬴政于公元前259年生在赵国,其父系秦国王子,因政治需要,来到赵国做人质。嬴政少时受过惊吓,亲历了颠簸,9岁从赵返秦,13岁继位称秦王,22岁亲政,39岁完成了帝国的统一,自称始皇帝,50岁病逝。

一般认为,他走的是法家之路,一生张扬霸气,追求霸道,最终因霸而王。他个人也身负霸名,并作为凶残暴虐的标本,被贮存在历史的记忆之中。这样评判他基本准确,尽管不那么厚道,也不够全面。就其个人而言,他是帝王也是凡夫,吃的是人间五谷,不管跳得有多高,终究离不开地面。他也讲道理,也开怀大笑,有时还比较可爱。他的成功,除了霸道之外,似乎还掺杂着别的东西。

他竭力打造那种充满霸气的正义理论

战国自七雄脱胎以来,战争就从未止息。各家都有如意算盘,都在做一国独大的美梦。与此同时,知识分子也没闲着,冒着硝烟写下了各种理论。众多的学派,无论哪门哪家,即便是最超脱的道家,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了现实,为各类统治、各种战争提供理论向导。嬴政掌权之后,顺应了这种潮流,他一面平定诸侯,一面寻找理论根据。他是强国之君,意欲引领潮流,这就需要理论,以便出师有名,胜之有道,既要吃掉你,又要让你在肚子里服气。秦本是边塞小国,经商鞅变法后,才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嬴政上台前后,该国依旧强势,部队仍是虎狼。而山东那边,各国已日渐衰落,剩下的一点儿力量,根本经不起折腾。从公元前238年亲政时起,嬴政就组织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统一战争,公元前230年灭韩,两年后灭赵,紧接着魏死,楚亡,最后打掉了燕和齐。战争是一气呵成的,虽有反复,也遇到了抵抗,局势却无法逆转。嬴政很智慧,大玩儿明暗两手,明里是长途奔袭,大兵压境,背地里却耗费重金,收买敌臣,挑动国与国互斗。6国本不抗打,又有内贼作梗,失败完全符合情理,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这期间,嬴政很辛苦,既要组织作战,还得思考问题。他知道,这种思考是必须的,统一天下是多大的伟业呀,不能没有说法,不能少了理论。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霸道的正义理论,既为战争定调儿,也给自己罩上了救世主的美丽光环。他认为:这场战争,起因于6国太不是东西,或者背信弃义,出尔反尔;或者残害百姓,多行不义。他特别强调,自己的行动是有道诛无道,正义伐邪恶,完全正确,无可非议。此后,他巡行各地,通过刻石立碑,反复宣传这些观点,继续丑化6国,进一步美化自己,美化强权制度,并提出了天下永远太平、人民尽可安乐的美好目标。

道理大致不差,话也说得挺好,至少,在嬴政心里,还有正义概念,还有百姓影子,还有隐隐约约的顾忌。但是,天下统一之后,他没有延续这种思考,也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他专注于体制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崇尚水德,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通达的驰道;“令黔首自实田”,实行土地私有;还大量移民,大肆收缴武器,甚而还搞了焚书坑儒。他的统治模式,确有首创意义,被后人代代沿用,即使有些改变,也多是整合修补,没人敢另起炉灶。他很得意,以为这套东西就代表着正义,就能让自己的政权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但是,他搞错了,体制也许很好,理念却陈旧,没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还是蛮横霸气的那一套。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这套霸气理念在儿子胡亥那里,被推向了极端,随之而来的不仅是高度专制,更有遍布朝野的黑暗和恐怖。至此,那个曾经生机勃勃的王朝,曾经被创立者寄予万世厚望的政权,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理由。P3-6

序言

官场就是个场,场里的事情,都与权力有关,与官场中人对权力的态度和行为有关。权力是张冷面孔,看上去蛮横无趣且不讲道理,但权力的背后,却流淌着智慧之河。自古以来,人们就多方面解析为官之道,研究权力的本质和特点、获得与丧失、流转与妙用,由此构建了关于权力的泛智慧系统。无论先秦诸子,还是后秦各家,他们的学说可以说五花八门,但核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及其智慧。

人们用智慧构建权力,打造官场,又通过权力释放智慧,实施统治。凡属清明盛世,权力总是平衡的、向善的,因而其基本面是智慧的。至于统治失范、世道变脸,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之一,就是权力出了问题,是官场智慧被扭曲受嘲弄,从而导致了集体失智犯傻,政权由此倾斜并最终垮台。

以上说的是大势,具体到官场,情况还要复杂。

活在官场,就等于活在智慧里。人皆有智,区别只是大小和多寡。通常,大智做大事,小智干杂活儿,弱智只能捣乱。

从智力层面看,官场只有4种人,即:糊涂虫、平庸者、聪明人和智者大腕儿。糊涂虫其实并不真的糊涂,有的甚至是由于太过聪明,才堕入了糊涂。这种人囿于目光太短,过于计较,终究要做糗事,怎么说也还是弱智。平庸者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不乏手段,熟知做官门道,偶尔也有小进步,但因为缺少眼光和胆识,很难打开升迁通道。聪明人是官场的多数,属技术派,对权谋、诈术、骗局,对自保、避祸、升迁等,无不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他们会说话,能办事,也可官运亨通。但这类人终究少了点儿什么,发展下去,要么变成老奸巨滑,要么就是机关算尽,反成了糊涂虫一族。最可称道的当然是智者。他们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精于破解矛盾,挽救危局。他们深谙做官技巧,却不那么热衷,不屑于频繁使用。他们也有失误,也露怯,甚至偶尔还丑陋,但总能以智慧的活法,为后人留下值得效仿的范式。

说了这么多,大概只说了些皮毛,更多的意思都写进了《活在官场》。这里有50位高官,有50种智慧或聪明,不妨试着读一下,可能会有收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在官场(做官的智慧与学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晓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徐霄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87408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3-49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8: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