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9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风暴之眼: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大自然中的风是气流在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小到丝丝凉风,大到掀天飓风,莫不如此。一般来说,我们平常所说的台风(与飓风一样,都是指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叫台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叫飓风)都形成在海上,根据强弱的级别分成热带低压(风力为6~7级)、热带风暴(风力为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为10~11级)、台风(风力为12~13级)、强台风(风力为14~15级)、超强台风(风力为16~17级)。台风是旋转着前进的,仿佛一个大大厚厚的卷筒,其外围宽度一般可达600~1000公里,最大可达2000公里。卷筒的中心自然是空的,因此,台风在厚厚的筒壁之中往往有一个直径大约40公里的筒心,称作“台风眼”(“风暴眼”)。台风过处,万物披靡,而风暴眼里却风平波静。时下的这场金融风暴,恐怕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飓风更有广度、更具威力,所过之处,没有谁不感到刺骨的寒冷,没有谁还有工夫审视、琢磨这个恣意肆虐的恶魔。也许,只有在风暴眼中才可以偷得一时之闲,记下风暴的来龙去脉吧?或者,就让风暴眼自己告诉我们吧!

一 都是次贷惹的祸

2008年遍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如今,这场金融领域引发的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实体经济,酿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在极度深寒的侵袭之下,人们已经无暇回头审视刚刚过去的往事。不过,要想弄清此次危机祸起何处,更关键的是为了深刻反思过去金融经济领域的问题以利未来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则必须看看风暴之源——次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1.次贷,看上去很美

自2007年春天以来,次贷就是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那么,这个捅出信用危机、引发金融风暴的家伙是个什么东西呢?次贷全称次级抵押贷款(sub-premium mortgage,简称次贷、次级债),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美国次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国会为鼓励房贷机构向低收人家庭发放抵押贷款,通过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该法取消了抵押贷款利率的传统上限,允许房贷机构以高利率、高费率向低收入者放贷,以补偿房贷机构的放贷风险。由于当时正值美国经济衰退,房贷并未因该法的生效而出现大幅增长。l994年通过的《住房所有权和房产价值保护法》对抵押贷款利率和借贷关系作了进一步规范,明确高成本抵押定义为年利率超过同期限国债收益率8个百分点的抵押贷款。

贷款买房子的制度原本是一种非常好的金融制度。一般来说,首先,它要求贷款者付20%的首付款,表示贷款者的责任心;其次,贷款的总数不能超过贷款者年收入的4倍,也就是说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银行顶多借给你40万元买房子。这是最基本的金融产品,这个产品使很多原来买不起房子的年轻夫妻可以拥有一处自己的房子,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同时激活了相关的经济。在这种制度下,银行与贷款者的责任与风险都非常清楚:贷款者知道如果付不出每个月的贷款就有可能失去房产和20%的首付款;银行知道如果呆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政府关闭,取消营业资格。在责任与风险的平衡下,社会活动平稳运转。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级,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市场的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贷款高2%~3%。次级抵押贷款由于给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贷款,所以在少数族裔高度集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从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的l0年里,这种金融产品的适度发放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l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很大部分应归功于次级房贷。

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族裔,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者,信用纪录也较差。因此,次级抵押贷款具有高风险性。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l0%~l2%,而且大部分次贷采取可调整利率(非固定利率),这正是制度设计对次贷高风险性的一种补偿。就这样,钱少、信用差的贷款者承担高利率,高利率的放贷者承担高风险,前者有房住,后者赚大钱,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次级抵押贷款,看上去很美。

P1-3

书评(媒体评论)

金融危机并非一夜发生,也不会一夜解决。

——布什

这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奥巴马

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格林斯潘

目前的次贷危机在信贷市场引发的信心危机,可能比以往20年中任何一次金融震荡的持续时间都要长。

——保尔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风暴之眼: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

 一 都是次贷惹的祸

1.次贷,看上去很美

2.震惊世界的金融“创新”

3.是种子就要发芽

 二 倒下去的多米诺骨牌

1.贝尔斯登消失

2.雷曼兄弟猝死

3.美林、高盛、摩根一个都不少

4.AIG被政府接管

 三 风暴过处是寒冬

1.最幸福的国家“破产”

2.韩国遭遇“美元枯竭”

3.英国——必然的难兄难弟

4.俄罗斯的支柱有点悬

5.澳洲未能免疫

 四 五洲协力抗风暴

1.山姆大叔无奈自救

2.各国央行慷慨解囊

3.全球合唱“降息歌”

4.着眼于长远的措施

 五 不仅仅是华尔街之罪

1.一封来自华尔街的信

2.用鸡屎做鸡肉沙拉

3.格林斯潘“部分错了”

4.只指责贪婪的人性是不够的

 六 “百年一遇”意味着什么

1.观点:“却道天凉好个秋”

2.数字:“飞流直下三千尺”

3.世相:“怎一个愁字了得”

4.字母:“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二章 并非暖冬: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 海上生寒风

1.沿海最先着凉

2.出口首当其冲

3.有多少个合俊倒下

 二 冷雨浸大地

1.中国经济列车减速

2.来自煤钢行业的报告

3.数字以外的现状

 三 好厉害的“毛毛雨”

1.次贷撞了股民的腰

2.工作越来越难找

3.兜里的钱袋有点瘪

4.一张报纸的民生缩影

第三章 重拳出击:中国应对危机的对策

 一 漂亮的组合拳

1.10项措施包括哪些

2.4万亿从哪里来、用哪里去

3.1000亿按时落实

4.4万亿巨额投资的喜与忧

 二 好拳在内功

1.经济政策首重扩大内需

2.扩大内需有何措施

3.扩大内需要思路创新

 三 快拳制胜

1.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

2.积极财政政策九字特点

3.央行五大举措宽松货币政策

 四 温柔的一拳

1.改革增值税为企业减负

2.增加信贷为企业输血

第四章 绝处逢生:危机下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一 转变增长方式

1.增长方式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

2.保增长根本在于扩内需

3.扩内需重点在于促消费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二 调整产业结构

1.协调三次产业结构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 统筹城乡发展

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2.推进城乡一体化

3.加快城镇化步伐

 四 夯实社保基础

1.社会保障缺口巨大

2.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

3.社保攸关民生和内需

第五章 英雄本色:全球危机下中国的角色与视野

 一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1.我们从来都是负责任的

2.为什么西方总是放冷箭

 二 救中国就是救世界

1.中国成了“香饽饽”

2.“英雄”能否“救美”

3.救中国就是救世界

 三 积极参与国际协调与合作

1.都是“村里人”

2.积极参与国际协调与合作

3.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

第六章 走过严寒:2009年国计民生展望

 一 GDP:就这样牵魂夺魄

1.世界对2009年经济前景有些悲观

2.中国经济增长预测:超七保八

3.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先降后升

 二 行业:冰火两重天

1.普遍看淡,指数有差

2.越在低层越难过

3.新的要比旧的好

 三 企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闷炉”待机成为首选

2.乘时突破未必没有作为

3.在“冬泳”中苦练“内功”

 四 就业:形势严峻,寻求突围

1.形势严峻,期待好转

2.两大群体,矛盾突出

3.调整心态,积极充电

 五 物价:持续平稳,稳中有降

1.通货膨胀威胁已经解除

2.未来物价还有回落空间

3.该出手时就出手

 六 居民收入:预期减少,实惠不少

1.增速下降,预期下调

2.政策利好,实惠不少

第七章 梅兰芳菲:金融危机下的新生活

 一 没什么不能没信心

1.请相信我们的祖国

2.对市场有信心

3.对自己更要充满信心

 二 物质:节俭新生活

1.节俭并快乐着

2.危机下的节俭生活

3.想到山区的那些孩子

 三 精神:充实新生活

1.没有人不曾经历艰难时光

2.找回我们本该有的

3.正是充电好时光

 四 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

1.也许我们也“部分错了”

2.先锋而不时髦的生活方式

3.要生活得写意

金融危机大事记

序言

2008年的这个冬天,因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严重减速,五大洲的人们都感受到了料峭的寒意。曾几何时的“暖冬”,在这个冬天消失了它的身影。与风暴发源地相距万里之遥的中国也未能幸免,外贸出口首当其冲,经济列车骤然减速,实体经济广受连累,民生问题渐次凸显……

2009,新的一年,伴随着凛冽的寒风向我们走来。在这新的一年里,金融危机将怎样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将呈现一种怎样的状态?中国经济的增速与走势如何?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我们将怎样迎战与突围?我们的对策如何、胜算几何?金融危机对民生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如何渡过危机下的新生活?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也必须了解的。我们还应该了解的是,次贷危机是怎么爆发的?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又玩了些什么花样?在“救美”与“自救”之间,国际社会又进行了怎样暗潮汹涌的角力?在中国“英雄救美”与“救中国就是救世界”的抉择上,又进行了怎样惊心动魄的博弈?追寻这场灾难的政策根源,政府和主管部门做错了什么?追寻这场灾难的人性根源,我们普通大众又做错了什么?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再遥远,但雁去雁回、冬去春来总有个过程。而这场金融风暴带给全球的冬天,也许比自然界的冬天要长、要久。各国经济增长的趋缓是否会酿成全球衰退?危机的谷底何时显现?经济的恢复何时到来?中国经济是否仍能一枝独秀、一马当先,率先恢复强劲增长?中国百姓是否能够在这场危机“倒逼”而形成的改革中享受到更多的实惠?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否在这场危机中发挥更广泛的影响,进一步奠定自己的国际地位,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

趁着这个冬天,也许还有……天,我们有必要了解些什么,理解些什么,破解些什么。如果说本书在这方面能对读者有些什么帮助,那正是作者所愿努力的。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金融风暴下的中国的再现、剖析和展望。全书从引发金融风暴的次贷危机写起,再现了其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影响,剖析了全球危机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逃战,应当承担的角色和应该具备的视野,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对策,展望了2009年中国的国计民生,并为金融危机下的新生活提供了指点。全书文字生动有趣,分析深刻犀利,既能使人了解现象,又能给人思考启迪。

编辑推荐

在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影响到每个人的时候,你也许希望能清清楚楚地了解这场危机的起源和影响,明明白白地知晓国计民生的困境和出路,那么,这本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它与你一起——

追溯危机的罪恶源头;探寻危机的全球影响;考察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削析中国应对危机的对策;审视危机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展现中国的全球角色和视野;描绘危机下的新生活。

眼下的这场金融风暴“百年一遇”,一生中也许只能碰上一次,谁不想搞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手里的这本书,能帮你做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9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75668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1.5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