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如此震动
内容
编辑推荐

诗情记忆,让我缝合悲伤凝聚力量,这场灾难格外沉痛,但大灾亦是大考验,中国人交出的是一份回肠荡气的答案;沉甸甸的方块汉字试图构筑一座坚实的丰碑,以铭记那个时日、挽救那个地点。

诗歌书写的是我们的—感动感慨感悟,所以才会令我们如此—动容动心动情。

大地之伤,我们一定能用爱把你抚平……

内容推荐

当目光穿透文字,我们看到的是浩然长存的民族大爱与民族气节,是“多难兴邦”、“同气连枝“”爱吾爱以及人所爱“的儒家传统,是一方有难难八方驰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精神,这同样是华夏民族历经5000年磨难而岿然屹立的重要底色。

全书分为中国震动、生死援救、大爱无疆、浴火重生、余震弥久这五个部分,收录了众多亚洲在灾区采访途中写就的诗篇。书后还附有灾区日记和评论。

目录

代序:握笔的姿态

第一辑:中国震动

 汶川在全世界流血

 五月,中国震动

 决书民在担架前蹲下

 火车车厢:国务院紧争会议

第二辑:生死援救

 爬进映秀

 海陆空全面挺进

 盲降

 让我进去,我还能救一个孩子

 空降目标:破碎的校舍

 北川大搜寻

 你们是人民的独子,我的士兵!

 一个参加也死队的和尚

 中国的男孩子

 北川的三个小女娃

 对不起,张米亚,我们要锯你

 一个换药时会哭的小英雄

 废墟歌声

 亲爱的宝贝,我爱你

 老师的抉择

 第115小时

 写在聚源中学校园

第三辑:大爱无疆

 中国城市,超过8.0级的余震

 成都机场物流中心:老兵突击队

 医院门口的志愿者

 丽江驶来感恩车队

 诗人出发

 网上婚礼

 救字号列车即将抵达

 唐山十三兄弟

 一个叫黄琼的护士长

 请搬进来,这里是救援中心

 中央电视台:《众志成城》直播

 救助站的炊事兵

 全国哀悼日

第四辑:浴火重生

 映秀开始清理废墟

 “口罩人”这样歌唱

 指挥员

 湘电铁军:那个戴红头盔的小伙子

 他的行走:三个轮子一条腿

 在帐篷学校当班长

 施园长有点苦恼

 飞翔的病床

 唐家山军旗招展

第五辑:余震弥久

 夜走都江堰

 鼠年的牙印

 致遇难者

 四川,我永远的思念

附录一:灾区日记

 5月20日 哪个浙江老板,能给都江堰幼儿园孩子寄送一座抗震“活动棚”?

 5月21日 灾区的空气

 5月22日 震无情谊,人有缘分

 5月23日 “心理干预”与喷洒药水同等重要

 5月24日 军队,还是军队

 5月25日 请记住“消防红”——历史是有颜色的!

 5月26日 一头撞见将军老乡

 5月27日 灾难使我们成为老兵

 5月28日 施园长又喜又急

 5月29日 勇者不做祥林嫂

附录二:评论

 评诗集《中国如此震动》

 诗人,在最需要他的地方

试读章节

我注意到这位中年妇女脸上的阴灰之色。这种灰色并不是军车扬起的尘沙带来的,而是从她自己的心灵深处泛上来的。

因为我刚从蓥华中学校园出来,鼻腔里还残留着废墟所散发的消毒水味,所以我很明白这个妇女脸上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灰色,应是什么性质的阴影。

我还来不及询问,旁边坐着的老者就指着那妇女,瓮声瓮气说:“娃没了。”

然后是这妇女自己的话。她抬起脸,话里透出极度的辛酸:“娃没了,房子没了,啥都没了。”

她女儿刘婷,蓥华中学初三(2)班学生。蓥华中学的四层教学楼在恐怖轰响中的顷刻破碎,使这位母亲肝胆俱裂。

十几天过去了,母亲还是愿意坐在女儿猝然西行的现场附近。坐在这里,她会有几分安心之感,尽管她始终不愿意把视线对着那个方向。

那个方向的废墟还没有开始清理,其中一块露出钢筋的残破水泥板,沾着她女儿的致命的血。

母亲低声说,自己的十七岁的女儿实在是个好孩子,听话,学习成绩也特别优秀。她在慢慢说这些话的时候,她身边坐着的几个老者便一齐点头,喉咙里发出“唉,唉”的肯定声。

母亲特别辛酸地提到了这样的细节:女儿走的时候只带着她的半张脸,她的左耳朵和左脸膛都没有了。

说到这里,母亲干涸的眼里才出现泪水。

但是,后来这位母亲的话就引起我的格外注意了。这位母亲说她还有一个儿子,在读小学,读小学的那个儿子幸免于难。

于是这位叫刘顺英的母亲轻声说:“我现在只有这样想了,我没有女儿了,没有家了,好歹还有一个儿子。比比人家,一下子死去几代人的,我还怎么说呢?现在我只能这样想了。”

我听了这话,心里踏实。

我对她说:你说得很好。你这样想是对的。

能这样想,就有继续生活的底气了!

我这些天穿行于灾区,穿行于那些带有暗红色的血迹和淡淡的腐腥味的大大小小的废墟,一颗心经常是悬着的。我耳边老是回响着我并没有亲闻的孩子家长们认尸时候的那种悲号之声,但我能体味这种心灵遭受重击的残酷程度,因此我经常会思索,那些中年男人尤其是中年妇女,怎么才能从极度的痛苦中逐步得到应有的解脱。

当年克拉玛依大火,我也赶去看过那个令人伤心的剧场,同时也听说过痛失孩子的家长“以头撞墙”的惨剧。这次在四川,也听到不少传闻,想不开的家长还是存在的,这就在悲惨之后增添了新的悲惨。

心理解脱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个很难的问题。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一辈子生活在失子的阴影里,一辈子都在狼和绣花鞋的故事里生活。她唯一做的一件比较主动的事,就是捐了一条寺庙的门槛,那样做,也不过是为了让人继续践踏她。她把自己的痛苦始终落实在对自己的诅咒上。

所以,我听见这个静静坐着的蓥华镇天宝村的村妇能以这样的思路引导自己的痛苦,就觉得大有积极意义。

她不是祥林嫂,她在领受了自己的巨大痛苦之后,以一种“比较”的方式暗示自己,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自己的痛苦烈度。她是明智的,她在根本上是个勇者,她这样做了,就能以一种相对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余下的生活。

虽然此刻,她还坐在离她女儿远逝之处不远的地方,发着果,面容还是那种从心坎深处泛上来的灰色。

我相信她的小儿子将会成为她生活的希望所在,而且,这种希望会随着时间的进程,越来越明亮。P212-214

序言

握笔的姿态(代序)

高洪波

在十天十夜抗震救灾采访中,有一个人始终保持着握笔的姿态:在废墟上,他握着笔;在安置点,他握着笔;在帐篷中,他握着笔;在疾速行进的车上,哪怕夜色袭来时他仍然握住笔,只不过此时他向同行的《文艺报》记者刘摸申请小桔灯照明——这是送给灾区孩子的礼物。不少诗就是这样迅捷而艰难地完成的。

诗笔如枪,词语如子弹,亚洲激发诗的灵感,不是点射,而是冲锋枪式的连发、速射。有时看着亚洲立在坍塌的危楼畔奋笔疾书的样子,我甚至联想起这样一个画面:笔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是它引领着一个高大的人前行,让他先在春天到贵州抗击冰雪,又在夏天到四川抗震救灾。

笔引领亚洲前行。或者说,是责任、爱及哪怕一星半点儿“正义的冲动”,把亚洲一次次带到一线,让他在走长征路时诗思喷涌,让他在太行山上浮想联翩,让他诗人的气质凸显,小说家与剧作家的身份隐退。这其实一点不假,记得上个世纪末我们初相识,他郑重地送上一本薄薄的诗集,说道:“我是诗人。”那时我正在《诗刊》兼任主编,第一面,确定了亚洲的自择身份。

诗人有时是某种可疑的角色,尤其在行为艺术当行的今日,不少所谓的诗人,为博取名声不惜拿诗歌垫脚,内心有多少真诚、慈悲、关爱反倒极其让人怀疑。

惟亚洲甘当诗人,且用自己的诗笔开路,在众生喧哗的今天,用自己的迅捷敏锐和过人的才华,证明了诗歌艺术超人的魅力。

所以我向亚洲致敬。

这本诗集中的不少诗,都是亚洲在灾区采访途中写就的,我甚至充当第一读者或听众。这是被大悲痛大慈爱冲击的十天十夜,也是大反思大议论的十天十夜,我们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一行,以文学的名义来到灾区,以诗人和作家的身份参与抗震救灾,视角必定不同于新闻记者,亚洲的诗,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深度开掘,向人性、向心灵,用想象、用联想,还有,不可或缺的澎湃的激情。

今天即将告别四川。由于已打好行装,连稿纸都找不到。可是阅读亚洲这本诗集后的冲动使我不能自已,在他诗稿的背面写下这些直观感受,读亚洲的这批诗,我下意识地想起田间,想起未央,在抗日战场和抗美援朝战场都留下诗的声音和足迹,亚洲当是他们的传人。

2008年5月28日晨于成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如此震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亚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43572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7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