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麦田圈密码/科学人文COME ON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夜阑人静,麦山里出现光球和颤音、狗儿狂吠不止……一瞬间,美丽而诡异的麦田圈伸展在原野上,仿佛隐含了神秘的信息。麦田圈似乎拥有看不见的电磁能量,能让某些人受伤的肩膀瞬间痊愈,吞食麦籽可以治愈眼睛肿瘤,还能让人们感到心灵充实、平安喜乐。这些神秘的力量从何而来?又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本书作者研究麦田圈已有十几年,他以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带领读者揭开图案背后的神秘知识与力量,包括麦田圈与大地能量以及地脉的关联,几何图案与古代神秘符号的惊人相似性,如五角星和六角星、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图像、埃及金字塔与印度曼荼罗等,也谈到麦田圈与维生之水、与音乐和声音、与带来光明的能量、甚至与电磁场之间的关联。

内容推荐

一夜之间,麦田里出现叹为观止的精密几何图形,所有的麦子弯腰倒下却没有折断,呈现出极度规则的波浪状、螺旋状花纹。

许多人宣称麦田圈是他们用木板、棍棒和绳子做出来的。但一走进人为的麦田圈。会发现花纹杂乱无章。麦梗也因压折而断裂,甚至图案一点也不精密。

那些精确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麦田圈,到底是什么力量做出来的?许多人目击到过程中有嗡嗡声响、飞行光球、由天顶射下的光柱,又是怎么一回事?

本书作者研究麦田圈已有十几年,他以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带领读者揭开图案背后的神秘知识与力量,包括麦田圈与大地能量以及地脉的关联,几何图案与古代神秘符号的惊人相似性,如五角星和六角星、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图像、埃及金字塔与印度曼荼罗等,也谈到麦田圈与维生之水、与音乐和声音、与带来光明的能量、甚至与电磁场之间的关联。

麦田圈研究者发现,麦田圈的所有现象似乎显示出一股不可知的能量,像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信息,更像是通往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如果能够善用这把钥匙,解开麦田圈图案所蕴涵的力量与含义,我们就可以跨出理性思维的局限,重新感受内在的精神力量,恢复遗忘已久的“直觉”,这样一来才有能力深刻反思人类的处境,重新回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人类再次对地球负起责任,与地球和谐同步发展。

目录

引言 生命的迹象

第一部:麦田圈的历史

第一章 都是气候搞的鬼

第二章 麦田圈制造机

第三章 制造者和伪造者

第四章 麦田圈的物理特征

第五章 怀疑时期

第六章 人类不可能做得出来

第七章 殊途同归

第二部:证据与目的

第八章 活牛生的证据

第九章 光的语言

第十章 些的几何学

第十一章 声音炼金术

第十二章 睡龙苏醒

第十三章 帷幕背后

尾声 打造新人性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焦点转回英格兰。无论在创意和规模方面,真麦田圈都继续远远超越所有人为的徒劳抄袭。6月接近尾声的时候,麦田圈制造者又给了我们新的惊喜。我和研究同伴花了一整天辛苦测量、采取土样和搜集植物,很晚才回到基地营。幽静的波西山谷里,太阳渐渐滑落到环绕峡谷的丘陵后方,我们正要坐下来享受啤酒,突然有一名飞机驾驶员走过来,说他刚刚在空中看到新的麦田圈,就在古老的温德米尔丘陵那边,跟石柱圈一样,让他的指南针往北偏。这应该是在暗示有事情要发生了。

“你还记得‘朱利亚集合’吗?”这位年轻人兴奋地说。我们怎么可能忘记?“新麦田圈是它的3倍大。”

我们两人立刻沿着乡间小径赶往新的麦田圈。然而,夜色已经像黑幕一样笼罩了整个丘陵地带,所以我们最后还是无功而返。接下来5小时的睡眠等待真是煎熬。

我天生习惯早起,但是隔天清晨的薄雾让我破例决定多睡一会儿。凌晨4点,闹钟响起,我和同伴立刻驱车开了15千米的路,赶回温德米尔丘陵。我们心想,这个麦田圈如果真的像它所暗示的那么重要,我们最好在世人接触它之前就搜集好具体证据。据我们所知,两天前有一群人在同样地点,亲眼目睹发着强光的物体在空中动作。

浓雾迟迟不肯散去,遮蔽了阳光,让英格兰乡间弥漫着永恒的神秘感。看来这个麦田圈似乎不想轻易泄露它的位置,但我们都感觉到它的存在。这一带非常特殊,小丘陵遍布,我们穿越其中一座小丘陵,经过一望无际的弧形田地,眼前赫然出现的景象简直是笔墨无法形容。只见麦田里布满了圆圈,但因为地势平坦,一开始很难掌握整个图样。我们沿着对数弧形走到底,才明白底面究竟是什么图案:大大小小的圆圈从中央分成三个弧臂,很像浴缸的栓塞拔起来之后里出现的旋涡。整个图形看起来就像3个“朱利亚集合”分形组合在一起。

我们真不晓得要怎么在麦田圈里走路,因为旋涡非常紧密,图案完美无缺,每个圆圈的底面图样更是彼此不同。把脚踏在这么一件艺术品上简直是亵渎,就像把罗马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天花板的米开朗琪罗壁画挪到地板上,让人在上面走来走去一样。

我们简直迫不及待地想检视这个麦田圈,却也非常想让它保持原状。最后找到一个折衷办法,就是把沾满泥巴的靴子脱掉。这种时候还要力持客观,实在很不容易。于是我们踏着优雅的步伐,体验摊平作物和土壤之间的空气被挤压出来的感觉。作物没有受损的迹象,弯折部位都在底端,但都只是轻触地面,上面没有泥巴,也没有脚印。麦田圈里的土壤摸起来比圈外的土壤干。另外,我指南针的指针则像醉汉走路一样,显示磁场受到F扰。

在这个图样里,分隔这196个圆的地方都只有一两根直立的麦子。令人敬畏的中央圆在圆心有一小圈直立的麦子,直径为20厘米,完全没有人类使用三脚架或杆子的痕迹。整个图形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距离是300米。

我花了一段时间把自己拉回现实,接着开始研究麦田圈的细节。每个圆圈中央的细部构造都不相同,有的是一小丛直立的麦子,有的是一大丛,还有一丛被扭绞得非常厉害,里面所有作物都缠成一束,像是厚厚的花圈。另一个圆圈里的作物全部弯折到离地15厘米处,相对于圆心向外翻折,很像迷你的非洲茅棚。麦田圈制造者似乎想把之前的所有图样全都浓缩进这个麦田圈里,让过去20年来犹如困居荒岛的研究者得到回报和补偿。

面对这么细致的图样,所谓“人造理论”光要解释凭借人力如何办到,就显得有些困难了。如果是一组人做的,他们绝对不会在现场闲晃,一次做一个圈、做完196个,而是应该设法尽快赶在晨光乍现之前离开,才不会被逮个正着。

这么一来,他们的人力动员方法就很值得研究了。我和同伴在前一天晚上大约11点离开,按当时的季节和天气,大概凌晨三四点就会天亮,因此晚上的作业时间最多只有5小时,况且只要农民出来巡视麦田,这群人就玩不下去了。于是,他们平均每1.53分钟就必须完成一个圆圈,这还不考虑在每个圈里做出电脑般精确之旋涡底面的时间。只可惜,曾目击布雷顿事件的媒体记者全都没有前来温德米尔丘陵,没办法在早餐时间将这么美丽的景象呈现在大众面前。

看来对麦田圈研究来说,1996年似乎是不错的一年。8月10日,在麦田圈季结束前,我在艾夫伯里享受宁静的下午茶。这时,一名陌生男子走过来,说他前天晚上在巴吉酒吧遇到我。话非常奇怪,因为我昨晚根本不在那里。

我顺着他的话,没有反驳。他自我介绍,说他叫维里(John Weyleigh)。

“你是来喝茶的吗?”我问。

“不是,只是来跟你打声招呼。”他说。

听起来,他似乎计划晚上出去监视,用录像机捕捉和麦田圈有关的画面。他请我提意见,看哪里最容易发现动静。麦田圈季都快过去了才来,实在很奇怪,但我想他可能最近才对麦田圈感兴趣,便还是指点正确的方向给他。另外,他好像决定整晚不睡觉。英国这时候的天气又湿又冷,这么做实在蛮稀罕的。

“亚当斯葛雷夫(Adams Grave)、米尔克丘陵或西坎尼特的长丘,这些地方展望都很棒。”我说完,想到自己在麦田圈研究界这么低调,竟然有人找我给他提建议,心里不禁有些飘飘然。维里又问可以在哪里找到我,我说在巴吉酒吧留言应该没问题。于是,这名羞怯的年轻人便离开,留我独自享受英式圆饼。我从祖母那里遗传到一项无价之宝,就是直觉。我和维里的偶遇,表面看来很友善,感觉却很像摆了一星期的死鱼,而不是新鲜的奶茶。果然没多久,我的直觉就得到证实。

P89-9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麦田圈密码/科学人文COME ON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弗雷迪·席尔瓦
译者 张宪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755384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49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29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