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内容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生活》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目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 /3

第二天 /5

第三天 /8

我的生活

光明和声音/11

童年的记忆/14

爱的摇篮 /18

希望 /20

重塑生命的人/22

亲近大自然/24

感知“爱”的真谛/26

喜悦和惊奇/28

圣诞节 /32

波士顿之行/34

拥抱海洋 /36

秋山行旅 /38

洁白的世界/41

学会说话 /42

《霜王》事件 /45

世界博览会/52

求学 /54

信心与希望 /55

剑桥女子学校/57

冲破逆境/62

入学 /65

思想的乌托邦 /70

享受生活 /79

一双双阳光之手/85

走出黑暗沉寂的世界

我的大学 /92

与马克·吐温的相遇 /101

为了跟我一样不幸的人们 /106

鼓起勇气上台演讲/111

怀念贝尔博士 /112

绝不服输/117

反战运动/119

拍电影 /123

杂耍剧院的客串/128

慈母辞世 /130

意外之喜 /134

走出黑暗沉寂的世界/137

我的老师——苏立文的故事

背井离乡 /146

美好时光 /151

扫把星 /153

救济院 /159

我要上学 /163

第二个机会/169

给学校抹黑/174

多彩的青春/178

她可以胜任/185

小暴君/188

早餐桌上的交锋/192

单独管教/195

水……水…… /199

文字三昧 /201

生活体验/204

帕金斯盲人学校/208

似水年华 /210

试读章节

我们大家都曾读到过这样一些扣人心弦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生命之烛即将燃尽,所剩时间,长则一年,短则一天。然而,在这些即将辞世之人有限生命的尽头,我们总能发现感动——如何想方设法让自己最后几天或最后几小时的生命更加精彩。当然,我是指那些能够作出选择的自由人,而不是受限的刑徒。

这类故事发人深省,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设身处地地探寻自己的答案。作为必死之人,我们在最后几小时里,会有怎样的遭遇、感受和联想?回顾往事,我们会发现哪些幸福、哪些遗憾?

有时我想,如果我们能像明天即将死去的人那样,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这才是最好的生活准则。这是一种能将生命价值强调至极的态度。我们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活过每一天,但是,随着时间在我们面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流逝,这些品质常常就会丢失。尽管,也有些人把“吃吧,喝吧,及时行乐吧”当成了座右铭,但大多数人却因害怕死亡而饱受折磨。

在许多故事中,主人公时常会在既定命运的最后一分钟,由于遭遇好运而得到拯救,从而改变其价值观念,更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及其永恒的精神价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活在或者曾经活在死亡阴影中的人们,对待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总是那样满怀愉悦,甘之如饴。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活得那样理所当然。我们知道人固有一死,却又总觉得来日方长。我们总以为自己精神活泼、身体轻健,死亡既不可想象,也难得想到。因为来日方长,我们总是做着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却几乎意识不到我们的生活态度是何等的漫不经心。

我担心,我们身上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感官中都带有同样麻木不仁的征兆。唯聋人方能珍惜听觉,唯盲人方能体味重见光明的幸福——对那些成年以后失去视觉和听觉的人们而言,这种说法尤为恰当。而那些视觉或听觉从未蒙受过损害的人,却很少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感官的宝贵作用。他们听任自己目迷五色、耳惑五音,既不能专心致志,也不能珍惜视听。我们并不珍惜自己的所有,直到我们失去;我们并不在意自己的健康,直到我们生病——古往今来,概莫如是。

我常想,或许每个人记事时起患过几天盲聋症,那才是一种幸福。曾经的黑暗会促使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光明;曾经的喑哑会教导他更加艳羡交流的声音。我时不时地考考我那些视力正常的朋友,看他们究竟发现了些什么。

前几天,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来看我,说她刚从树林里漫步而来,于是我便问她:“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

“没什么特别的。”她答道。

若非我已经听惯了这样的回答(此前很久,我就已经确信视觉好的人发现的却很少),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树林中步行一小时,却没有发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我不禁自问。我这个目不能视韵人,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令我兴趣盎然的东西。仅以双手轻柔的触摸,我就可以感知一株外皮光滑的桦树,或是一株树皮粗糙的松树。

在春天,我抚上枝头,满怀热望地寻找蓓蕾,寻找大自然从冬眠中醒来的第一个征兆。

有时,我从一朵花可爱而柔润的肌理中,感知它那不同寻常的卷曲。

若是偶尔走运,当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干上时,我可以感觉到小鸟和着优美的歌声节奏欢快地跳跃。

我很喜欢让凉爽的小溪淌过我张开的指隙,感觉它的清凉,它的速度,它的丝绸般的质感。

我觉得,铺着葱郁的柔软松针或繁盛的毛茸小草的地面,远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地毯更为享受。

对我来说,四季的盛景是一场极其动人而且永不落幕的戏剧,从我指尖上从容滑过的便是它的一幕幕情节。有时,我的心在哭泣,渴望看到这所有的一切。

要知道,仅凭触觉,我就已经能够得到那么多的快乐。倘若我能看到,那么世界又将会在我的眼前呈现一席多么壮美的盛筵啊!然而,面对万花筒般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那些视力康健之人却是这样地视若无睹,而又理所当然。人,也许就是这样,漠视自己所拥有的,而渴望自己所没有的。朗朗乾坤之中,视觉这一天赋于人的能力,竟然只被当作一种便利,而非品味生活体会人生的途径,这是多么可惜啊!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开设一门必修课程,那就是“怎样使用你的眼睛”。让教授们向他的学生讲授,怎样通过双眼发现那些呈现在他们面前而未引起他们关注的事物,以增添他们生活的乐趣,唤醒他们身上因散漫迟滞而沉睡的天赋。

也许我能凭着自己的想象说明,假如给我哪怕三天的光明,我最喜欢看到一些什么。

在我思考的时候,也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想一想,假如你也只有三天的光明,那么你会怎样使用自己的眼睛?什么才是你最想关注的?当然,我会把我黑暗的岁月里令我珍惜的东西尽收眼底,你也会关注令你珍惜的东西,以便在那即将来临的夜晚,还能牢牢地记住它们。

P1-3

序言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

海伦·凯勒(1880~1968年),一位命运多舛而又自强不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并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用她八十七个黑暗无声的春秋创造了一个人类的奇迹——她不仅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挑战和改变自己命运,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呼号,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以其勇敢的方式、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震撼了19世纪以后的整个世界,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一生写了十四本书,毫无保留地把她的经历、她的奋斗、她的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的人们。她把自己从苏立文老师和亲人朋友那里得到的爱,通过自己的文字和行为传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本书选译了海伦·凯勒的自传《我的生活》中除了往来通信以外的文字,以及她的《走出黑暗》《我的老师》和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相对完整地概括了海伦·凯勒奋斗的一生、思想的一生、自强不息的一生、感知与感恩的一生、不断寻找光明和不断传播光明的一生。其字里行间浸透着的汗水、洋溢着的爱、闪耀着的思想,还像作者生前那样鲜活而又令人震撼,有着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文化界限的意义。

《我的生活》是海伦的处女作,以真实、自然的笔触再现了她生命之初二十一年的生活,为世人留下了一首永难忘却的生命之歌。在《走出黑暗》中,海伦以自己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感知,忠实地记录了她以对生命、知识、光明的无限热忱和渴望,不断克服困厄,挣脱生命中黑暗的束缚,终获心灵自由过程中留下的独特而深刻的思想印记。海伦把一生最后的笔墨、温馨的回忆和感恩之心留给了《我的老师》。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可以说是这位从黑暗沉寂世界中走出来的光明天使发自内心的乐观独自和对美的祈盼。

尽管生命是那样脆弱,但从海伦的文字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爱、勇敢和感恩给予海伦一生的最强力的支撑,以及给予我们的启示:

弱者,因此学会自强;愤世者,因此学会感恩……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

海伦·凯勒的这句话,也正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最佳注脚。因为,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正是传颂久远的励志经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海伦·凯勒
译者 冯雪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56222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0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5: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