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了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及主要的专业课中的20门课程,共分21章,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理论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技术基础;计算机接口及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注重内容的先进性,编排的系统性,使用的便捷性。本书可作为机械类本科专业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教材使用,有可作为机械类专业教师、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查找和丰富专业英文语汇的参考书使用。
图书 | 机电一体化技术(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系列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涵盖了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及主要的专业课中的20门课程,共分21章,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理论力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技术基础;计算机接口及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注重内容的先进性,编排的系统性,使用的便捷性。本书可作为机械类本科专业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教材使用,有可作为机械类专业教师、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查找和丰富专业英文语汇的参考书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材料力学 第一节 绪论/1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1 第三节 扭转/3 第四节 弯曲内力/3 第五节 弯曲应力/4 第六节 弯曲变形/5 第七节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5 第八节 组合变形/7 第九节 压杆稳定性/7 第十节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8 第二章 理论力学 第一节 绪论/9 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原理/9 第三节 平面特殊力系/10 第四节 一般力系/11 第五节 质点的运动/12 第六节 刚体的基本运动/12 第七节 质点运动的合成/13 第八节 刚体的平面运动/14 第九节 刚体的一般运动/14 第十节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15 第十一节 动量定理/15 第十二节 动量矩/16 第十三节 动能定理/17 第十四节 达朗伯原理/18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第一节 概述/19 第二节 CAD/CAM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9 第三节 CAD/CAM系统的开发基础/20 第四节 计算机图形学/21 第五节 实体建模/22 第六节 计算机辅助工程/22 第七节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23 第八节 CAD/CAM集成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4 第四章 数控编程与加工 第一节 数控加工概述/25 第二节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25 第三节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26 第四节 数控加工程序/26 第五节 数控编程实例/27 第五章 数控技术基础 第一节 概论/29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29 第三节 计算机数控系统/30 第四节 CNC的轨迹控制原理/31 第五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31 第六节 数控系统的可靠性/32 第六章 计算机接口及控制技术 第一节 接口扩展简介/34 第二节 键盘及显示接口/34 第三节 打印及打印机接口/35 第四节 位置测量设备接口/35 第五节 计算机接口及控制实例/36 第六节 接口扩展的抗干扰设计/37 第七章 微型计算机原理 第一节 概述/38 第二节 MCS-51简介/38 第三节 单片机结构原理/38 第四节 MCS-51指令系统/39 第五节 程序设计/40 第六节 硬件基础简介/41 第七节 8088结构/41 第八节 8088指令系统/42 第九节 8088程序设计/43 第八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一节 机械加工方法/44 第二节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44 第三节 金属切削机床/46 第四节 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47 第五节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48 第六节 工艺规程设计/48 第七节 先进制造技术/49 第九章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第一节 绪论/50 第二节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51 第三节 机床夹具设计/53 第四节 物料输送系统及仓储装置设计/54 第五节 机械加工生产线设计/54 第十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一节 圆柱公差与配合/55 第二节 长度测量基础/56 第三节 形状和位置公差/57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及检测/57 第五节 光滑极限量规/58 第六节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58 第七节 尺寸链/59 第八节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验/59 第九节 螺纹公差及检测/59 第十节 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60 第十一节 圆柱齿轮传动公差及检测/60 第十一章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一节 工程材料的性能/62 第二节 材料的结构/62 第三节 材料制备的基本过程/63 第四节 二元相图及其应用/63 第五节 材料的变形/64 第六节 钢的热处理/65 第七节 工业用钢/66 第八节 铸铁/66 第九节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67 第十节 常用非金属材料/67 第十一节 工程材料的选用/68 第十二章 金属工艺学 第一节 金属材料基本知识/69 第二节 铸造/69 第三节 压力加工/70 第四节 焊接/71 第五节 切削加工/72 第十三章 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 第一节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74 第二节 投影基础/75 第三节 立体的投影/76 第四节 组合体/77 第五节 轴测图/77 第六节 机件的表达方法/78 第七节 标准件和常用件/79 第八节 零件图/80 第九节 装配图/81 第十节 其他工程图介绍/82 第十四章 机电传动与控制 第一节 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 /83 第二节 直流自动调速系统/84 第三节 交流自动调速系统/85 第四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其应用/87 第十五章 液压传动与控制 第一节 绪论/89 第二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89 第三节 液压缸/90 第四节 液压阀/91 第五节 其他液压元件/92 第六节 基本液压回路/93 第十六章 机械设计 第一节 总论/94 第二节 连接/95 第三节 机械传动/96 第四节 轴系零部件/97 第五节 其他零部件/99 第十七章 机械原理 第一节 绪论/101 第二节 机构的结构分析/101 第三节 机构运动分析/102 第四节 机构力分析/103 第五节 机械效率与自锁/104 第六节 机械平衡/104 第七节 机械运转/104 第八节 连杆机构/105 第九节 凸轮机构/106 第十节 齿轮/106 第十一节 齿轮系/108 第十二节 其他机构/108 第十八章 先进制造技术 第一节 计算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110 第二节 自动化制造技术/110 第三节 面向21世纪的制造技术/112 第十九章 单片机原理及工程应用 第一节 硬件设计概述/114 第二节 中断系统/114 第三节 定时/针数器/115 第四节 串行接口/115 第五节 存储器扩展设计/116 第六节 输入输出电路设计/117 第二十章 机电测试技术 第一节 绪论/119 第二节 信号及其描述/119 第三节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120 第四节 传感器/121 第五节 信号调整、处理/121 第六节 信号的记录/122 第二十一章 实验室实用英语/124 参考文献/127 索引/12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机电一体化技术(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德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1434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5 |
出版时间 | 2008-07-01 |
首版时间 | 2008-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机械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H-3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33 |
宽 | 185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